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拉·奥斯利是美国大报《华盛顿邮报》经济版的主编。有一天,他准备乘地铁去一家合作公司谈一笔广告业务。这是一笔很大的单子,他非常重视。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急越容易出错。当他匆匆赶到地铁站时,才发现忘记带钱包了。他翻遍了所有的口袋,一美分也没有。更让他窘迫的是,一个斜躺着的仪容不整的流浪汉,此刻正抬头看着自己的尴尬“表演”。
“先生,请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流浪汉站了起来,关切地问奥斯利。奥斯利吃了一惊:“我……我有急事要乘地铁,钱包却忘在了办公室,回去取又来不及了。”流浪汉笑笑,从口袋里掏出50美分、20美分、10美分……用分币凑够1美元,递给了奥斯利。那一刻,奥斯利内心感到无比温暖,1美元也许就是这个流浪汉一天的收入,给了自己,也许他的午餐将化为乌有。
奥斯利顺利地坐上了地铁,顺利地办完正事。第二天,他专门来到昨天邂逅流浪汉的地方,打算好好感谢一下给予自己滴水之恩的“贵人”。但他发现,那儿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回到的办公室,奥斯利陷入沉思。他生活在上层社会,每天关注的是华尔街的股票交易、黄金市场的走向、500强企业的动态,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整天和饥饿、贫困斗争的群体。他开始为自己的自私而羞愧。他想,自己能为这些虽然无家可归却心灵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流浪汉做些什么呢?施舍显然是一个“救急不救穷”的办法。忽然,他的内心灵光一现:对,发挥自己的所长,为流浪汉办一份报纸,一份温暖流浪者心灵的报纸,让他们参与进来,自食其力。这一天定格在2003年2月12日。
第二天,奥斯利就将一份辞职报告交到了老板手中。2003年l1月,第一期《路感》出版。它用大篇幅关注华盛顿地区的流浪者群体的生存状况,印刷了5000份。慢慢地,这份报纸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一半内容由街头流浪者或曾经的流浪者提供,其余的则由专职记者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撰写。报纸为流浪者提供信息,为他们发声,讲述他们的故事,不仅包括社论、专题、诗歌,甚至还有流浪者餐饮指南。报纸印刷完成后,被分发到市区各地100多名无家可归者手中,他们以每份0.35美元的价格购买报纸,然后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样平均每人每天能赚45美元。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广告收入大幅缩水,但奥斯利还是通过向富人朋友募捐和举办慈善拍卖晚宴,保住了这份给流浪汉提供饭碗并给予自尊的报纸。《路感》成为2009年华盛顿地区唯一一家发行量有所增加的报纸,发行量扩大到160万份。
2011年3月28日,接受老东家《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路感》创始人劳拉·奥斯利深情讲述了9年前被流浪者反向帮助的故事。他说:“不论他们的经历有多悲惨,这些无家可归者的身上仍有可以打动人的人性闪光点,他们有权利、有尊严地活着。”■
(摘自《现代青年》)(责编 达溪河)
“先生,请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流浪汉站了起来,关切地问奥斯利。奥斯利吃了一惊:“我……我有急事要乘地铁,钱包却忘在了办公室,回去取又来不及了。”流浪汉笑笑,从口袋里掏出50美分、20美分、10美分……用分币凑够1美元,递给了奥斯利。那一刻,奥斯利内心感到无比温暖,1美元也许就是这个流浪汉一天的收入,给了自己,也许他的午餐将化为乌有。
奥斯利顺利地坐上了地铁,顺利地办完正事。第二天,他专门来到昨天邂逅流浪汉的地方,打算好好感谢一下给予自己滴水之恩的“贵人”。但他发现,那儿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回到的办公室,奥斯利陷入沉思。他生活在上层社会,每天关注的是华尔街的股票交易、黄金市场的走向、500强企业的动态,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整天和饥饿、贫困斗争的群体。他开始为自己的自私而羞愧。他想,自己能为这些虽然无家可归却心灵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流浪汉做些什么呢?施舍显然是一个“救急不救穷”的办法。忽然,他的内心灵光一现:对,发挥自己的所长,为流浪汉办一份报纸,一份温暖流浪者心灵的报纸,让他们参与进来,自食其力。这一天定格在2003年2月12日。
第二天,奥斯利就将一份辞职报告交到了老板手中。2003年l1月,第一期《路感》出版。它用大篇幅关注华盛顿地区的流浪者群体的生存状况,印刷了5000份。慢慢地,这份报纸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一半内容由街头流浪者或曾经的流浪者提供,其余的则由专职记者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撰写。报纸为流浪者提供信息,为他们发声,讲述他们的故事,不仅包括社论、专题、诗歌,甚至还有流浪者餐饮指南。报纸印刷完成后,被分发到市区各地100多名无家可归者手中,他们以每份0.35美元的价格购买报纸,然后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样平均每人每天能赚45美元。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广告收入大幅缩水,但奥斯利还是通过向富人朋友募捐和举办慈善拍卖晚宴,保住了这份给流浪汉提供饭碗并给予自尊的报纸。《路感》成为2009年华盛顿地区唯一一家发行量有所增加的报纸,发行量扩大到160万份。
2011年3月28日,接受老东家《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路感》创始人劳拉·奥斯利深情讲述了9年前被流浪者反向帮助的故事。他说:“不论他们的经历有多悲惨,这些无家可归者的身上仍有可以打动人的人性闪光点,他们有权利、有尊严地活着。”■
(摘自《现代青年》)(责编 达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