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与现代性并置: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想象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电影的叙事可以概括为国族化、景观化等叙述模式,万玛才旦导演出现后打破了这一叙事传统,拍摄真正属于藏族人自己的电影.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早有论文,但对于论者提出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二元对立命题不能赞同.万玛才旦的电影通过“异托邦”的寺庙、街道和牧区相同的出现次数以及“金巴”受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影响营造的心理空间,窥见其电影呈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并置.
其他文献
法庭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晚近的类别,它的出现和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与现实形成了高度的关联的互文.法庭题材电影将庄严又略带神秘感的法庭审判带入大众文化空间,把抽象的现代法律条文融入光影交织的视听叙事.在向大众传播现代司法概念与精神的同时,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探索了法律话语的银幕表达方式,表现了此阶段法制建设的困境,反思了背后的时代和文化缘由,折射出了转型期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当下,传播学领域听觉研究兴起,而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结合的媒介产品,高度体现了声音的建构性与表达性.从大量的国产电影中可以发现,声音从不同维度发挥着“增值”功能:增强写实浓度,构建临场观感;丰富文本层次,推动叙事发展;融合意识形态,反映民族意象;塑造不同场景,再构情感空间;承载美学表达,实现艺术升格.只有重视“声音”,传播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受众的感官平衡性,激发媒介艺术潜能.
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在题材上立足传统文化,在叙事上对经典故事进行创新性改编,在画面上坚持传统水墨画风格,既赢得了大众好评,又实现了高票房.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媒介丰富了大众文化消费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本改编中,在互联网分享自己二次加工的拼贴性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社会实践、身份与受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差别,大众从自身角度对动画电影的理解展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动画电影的原始意义经过社会传播与大众加工产生了新的意义解读.
实验动画是先锋艺术与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成员,具有民族特色的实验动画代表了传统文化资源、民族审美元素和本土意识在动画艺术中的延伸与演变.传统民族特色实验动画因数字媒体而获得新生,新一代的实验动画则在继承前辈丰富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对传统美学观有着扩充,乃至或显或隐的颠覆反叛姿态.数字媒体的加入并不会弱化人们的审美思维,相反,它扩充了动画人的创作来源,也拓宽着作品的传播面向与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它必将赋予民族特色实验动画更强大的生命力.
在机械复制时代,基德勒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技艺的实践,而进入数字媒体时代,随着“媒介终结”,马诺维奇提出,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界面.相应地,电影叙事也随之进入“后叙事”状态,后叙事是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转向自然叙事学,叙事性从创作者的叙事话语转向观众的经验,理论根基从结构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后叙事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当代影像的观看之道应运而生,为新兴电影类型与叙事形式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叙事层面的现实乡土世界,通过建构“乡土中国”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文革”;第二重是隐喻层面的前现代中国寓言,建构一个“奇观化”中国,是出于现代化中国期待的“焦虑”,他者化中国的话语策略.第五代电影叙事,美学成分丰富而又驳杂,其悖论叙事是导演的精英价值观立场与艺术表现的民间话语方式之间的措置生成的.
J.J.艾布拉姆斯是好莱坞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和美剧创剧人.纵观其电影和美剧创作,始终致力于科幻题材作品的开发,风格贯穿所有影视剧中;且这些作品呈现他的个人视野和价值观念.换言之,艾布拉姆斯从自己崇拜的三位偶像身上汲取灵感,以罗德·瑟林式的天马行空铸就科幻经典,以亚里士多德式的兼容并蓄谱就叙事风格,以斯皮尔伯格式的人文关怀刻画主题.借此,J.J.艾布拉姆斯凭借一系列谍战及科幻之作,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旅途中不断找寻着人性的光辉及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名国内新锐导演,刘浩的作品始终保持着风格高度的一致性.从2002年自编自导的个人第一部电影《陈默和美婷》起,到《好大一对羊》《老那》,再到今年上映的《诗人》,他始终聚焦于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情感,并以独树一帜的手法建构了一种独特的镜头语言.在刘浩的作品中,文学性和诗意是永不缺席的主题.本文试从刘浩导演的影片中的文学性、诗意、人物关系和情感等方面入手,探讨他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写实.
21世纪中国内地喜剧影坛上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以酣畅淋漓的狂欢之笑打破了20世纪显性喜剧电影羸弱委顿的格局.这批作品有其独特的类型范式集合:不近情的喜剧情境、张扬癫狂的杂耍场面、漂移破碎的能指符号、断裂反转的视听语言.文章将凸显这一类型特征的显性喜剧归属于“胡闹喜剧”,在分析其类型范式的基础上,肯定了胡闹喜剧在中国喜剧发展史上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以期引起对这一新兴喜剧电影亚类型创作地位和创作规律的重视.
英国女导演西娅·夏罗克拥有较为丰富的创作视野,她的四部电影《遇见你之前》《呼叫助产士:2013圣诞特别篇》《亨利五世》以及《独一无二的伊万》看似风格与类型截然不同,甚至主人公还不一定是人类,但实际上它们基本都可以被统摄到“逃离”母题之下进行观照.在夏罗克电影中,人物总有着脱离现状,生活在别处的主动意识,或是被迫撤离,处于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中.“逃离”是我们把握西娅·夏罗克电影的一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