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师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技能、重结果轻过程两个方面入手,解析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33-01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与实践提供了条件,但在现实教学中任然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以数学课程为导向,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与实践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除了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之外,还要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共同帮助下,达到信息的挖掘、捕获及评估等目的,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进行问题的处理,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主要具备两方面的作用:其一,不但可以树立学生情感意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跳跃能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借助书本来实现教学的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知识的探索,并借助网络实现知识的学习和交流,进而实现思维跳跃能力与实践能力双重培养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理念已经不合适当前时代的发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学习基本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实现当前教育的与时俱进,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技能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因此,一些教师缺少对应的理论指导,特别是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使得数学教学成为了演示课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 重结果轻过程
在进行数学授课时,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多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第一时间给出回答。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授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想方设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融合起来,赋予数学学科生命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含义进行全面剖析和讲解,通过对比、想象、概况、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揭示,让学生在对比、归纳、设想、结论、检验这一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加大信息资源密度,对学生能力的转变进行培养,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教师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到一起,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勾画,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而且还能提升教学质量。
4.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尤其是进行三维知识的教学时,很难将三维知识利用黑板进行全面的展现。以几何教学为例,要想学好几何,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通常采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操作便捷、功能齐全等特点,可以满足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化的教学需求。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几何学习,能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进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教师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难度、要点的突破,以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莉.试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
[2]吴志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33-01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与实践提供了条件,但在现实教学中任然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以数学课程为导向,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与实践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除了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之外,还要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共同帮助下,达到信息的挖掘、捕获及评估等目的,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进行问题的处理,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主要具备两方面的作用:其一,不但可以树立学生情感意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跳跃能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借助书本来实现教学的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知识的探索,并借助网络实现知识的学习和交流,进而实现思维跳跃能力与实践能力双重培养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理念已经不合适当前时代的发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学习基本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实现当前教育的与时俱进,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技能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因此,一些教师缺少对应的理论指导,特别是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使得数学教学成为了演示课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 重结果轻过程
在进行数学授课时,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多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第一时间给出回答。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授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想方设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融合起来,赋予数学学科生命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含义进行全面剖析和讲解,通过对比、想象、概况、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揭示,让学生在对比、归纳、设想、结论、检验这一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加大信息资源密度,对学生能力的转变进行培养,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教师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到一起,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勾画,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而且还能提升教学质量。
4.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尤其是进行三维知识的教学时,很难将三维知识利用黑板进行全面的展现。以几何教学为例,要想学好几何,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通常采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操作便捷、功能齐全等特点,可以满足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化的教学需求。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几何学习,能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进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教师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难度、要点的突破,以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莉.试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
[2]吴志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