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乙己》是鲁迅1914年发表在《新青年》的一篇短篇小说,也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他最爱的短篇小说。本文重点从文本本身入手,对《孔乙己》进行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孔乙己》;文本解读
鲁迅先生的学生兼好友孙伏园,曾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一书中说到,“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喜欢《孔乙己》[1],所以已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2]《孔乙己》仅用短短的2607个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冷漠与炎凉,而且也正如鲁迅所说,叙述不慌不忙,笔调从容,确实有大家之气。历来各派学者和文学史对《孔乙己》的研究,均确定其主题为表现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造成的戕害;鲁迅先生在谈到《孔乙己》创作意图时也曾说到是为了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如果抛开这些特定的时代局限和历史背景,也抛开前人和文学史对《孔乙己》内涵的固有解析,单从文本入手,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研读,那么《孔乙己》所展现给我们的是否会又有一些的不同之处。
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抛弃了文学作品本身以外的所有因素,它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语言编织的语言体,强调用语言学对作品的分析;而与此同时的英美新批评,也割断了作品与作家、读者的联系,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自足的个体,它的文学意义由自己产生出来,与作家的本意无关,更与读者的阅读无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家、作者等其他因素的联系显然是片面的,但是他们强调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重视文本自身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解读《孔乙己》这一高度浓缩的短篇小说时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小说的一开头,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的酒店。鲁镇是鲁迅的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它是鲁迅出生和生长的故乡,是鲁迅记忆中的故乡,也是鲁迅透视中国农村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窗口。然后写到酒店“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这种独特的柜台的设计,一方面它展示了鲁镇原味的乡土民俗气息,另一方面,它为“短衣帮”的社会底层人群提供了在酒店活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和“隔壁的房子”一起隔开了“短衣幫”和“穿长衫的”顾客层次,社会等级一下子暴露无遗。酒店是一个社会性的场所,鲁迅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用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鲁镇的酒店和酒店活动,在酒店,人们可以从不堪的现实中暂时抽离出来,在酒精的刺激当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傍晚散工后,“短衣帮”在柜台外“热热的喝了休息”,而“穿长衫的”则在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坐喝”,可见,“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反而给读者一种甚至是其乐融融的感觉,傍晚的鲁镇有一些倦怠和温吞,不管是劳苦大众还是上流阶层,都有秩规规矩矩的维护着社会的固有秩序而自得其乐。
在这种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叙述中,主人公孔乙己终于出场了。我们先来看一下对孔乙己的描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从这一段对孔乙己的描述当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孔乙己在酒店站着喝酒。联系小说开头可知孔乙己和“短衣帮”一样买不起下酒菜,只能站在柜台外喝酒,不能和隔壁屋子的“穿长衫的”享受同等待遇;但他又穿着长衫,和柜台外的“短衣帮”又不完全一样;这就显得孔乙己的身份很特殊。其次,脸色青白,皱纹间还有伤痕,胡子乱蓬蓬且花白,长衫又脏又破,这些又说明孔乙己已经有些年老,因为没钱终年缺乏营养导致脸色青白,而且他自身懒散不修边幅,衣服破烂,为了钱又去偷东西被打所以脸上总是有伤痕;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说明孔乙己是读过书的,有一定的学问。
接下来通过“背地里”对孔乙己的谈论,我们可以得知,孔乙己读过书,进过学堂,可见小时候孔乙己的家境还是不错的,还可以进学堂;虽然没有进学,但他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帮人家抄书养活自己。但是最后孔乙己却“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这充分说明了孔乙己的好吃懒做和坏脾气,不好好抄书,也不思进取,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进学也和他的不努力有关。孔乙己不好好利用自己谋生的手段,坐吃山空,懒到给人家抄书这么轻松的活儿都不想干,以至于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当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显然,这和孔乙己前几次出场相比,孔乙己的境遇已明显变得非常不堪。他饱受了凌辱和折磨,几近陷入绝境。这里有一个细节的描写,即孔乙己拿钱喝酒的动作。在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买酒的时候,写到他“排出九大文钱”;而最后一次则是“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首先,孔乙己拿的都是“大”钱,小说一开始介绍酒和茴香豆的价格时,说到“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作者在这里涉及到钱的描写,都没有用到“大钱”这样的字眼,包括最后孔乙己欠了“十九个钱”也没有说是十九个大钱。唯独孔乙己拿钱的时候用到了“大”字,这个“大”字,就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孔乙己在花钱时的心理和神态,孔乙己在酒店买酒从不拖欠,品行良好,“大”并不是指钱的面值大,也不是钱的大小,而是代表了孔乙己掏钱的那种自尊的心理,孔乙己自认为读书人的那种清高;再次,是前后两个拿钱的动作,“排”字,可以想象到孔乙己把钱一枚一枚摆在柜台上,有可能是为了显摆在“短衣帮”面前的阔绰,也有可能是为了虚张声势,压制自己内心的不安,这充分体现出孔乙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性格特征;而“摸”字,相比前者则略显寒酸,这时,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以及他这一人物的悲剧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我们也看到鲁迅在用字时的精准的文笔艺术。 在最后这样的时刻,孔乙己却仍不忘去喝一杯酒,哪怕是爬也要爬来。酒精已经摧残了孔乙己的意志,这正好吻合了他好吃懒做的品性,让人觉得他最后的下场似乎理所应当。因此这样的结局不能全归结于封建的科举制度。那时的读书人还是很多的,比如文中出现的“丁举人”,就和孔乙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丁举人仅因为考上了进士,和孔乙己的命运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只能靠偷东西维生,另一个却生活在上流阶层,还将偷东西的孔乙己打折了腿。科举考试失败的读书人也不少,却偏偏孔乙己落得如此下场,这和他自身的因素也是完全分不开的。
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承认,孔乙己从思想上是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的。他明明没有钱买酒菜,却又始终不愿脱下自己那件穿了十多年的破烂的长衫,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衣着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件长衫便是知识分子的象征,在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科举制的环境中,孔乙己早已被这种观念侵蚀,但他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他不愿自己与“短衣帮”等同,却又因为贫穷只能在精神上安慰自己,使自己和“穿长衫的”达到平等。面对别人的嘲笑,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唯有问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才会“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可见,科举考试在孔乙己的心中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即使穷途末路也不忘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件穿了十多年也不愿脱下的长衫,禁锢了他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沦为社会的多余人。同时,他“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别人笑他偷东西时,他还在极力辩解自己是“窃”,当他最后再次因为偷东西被打断腿的时候,面对掌柜的取笑,他还在说“不要取笑”,还在用眼神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来维护他可怜的自尊心。
我们再来看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孔乙己虽然好吃懒做,迂腐顽固,但在面对小孩子时,孔乙己却又显得善良,纯正,面对“我”的不耐烦,孔乙己却丝毫不和“我”计较,还认认真真的教我写字,以及他好不容易买的茴香豆,也分给孩子们吃;而且,孔乙己在酒店买酒“品行比别人好”,“从不拖欠”等,相比丁举人的残暴,孔乙己还是存留了一些基本的品质的。
此外,小说中还多次写到对孔乙己的嘲笑,特别是“短衣帮”。他们和孔乙己同处在社会的底层,同样都受到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残害,但却对孔乙己没有半点同情,他们也通过嘲讽孔乙己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就连酒店里最微不足道的小伙计“我”也敢随意取笑孔乙己,认为他不配教“我”识字。小说有句话说到,“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颇让人心生凉意。以至于在最后结尾,谁也想不起孔乙己,掌柜也只记得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十九个钱是很小的数目,可是掌柜却提了四次,第一次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在结账的时候忽然说“孔乙己没有来了。还欠着十九个钱呢!”第二次见到了孔乙己,孔乙己已经被打得不像样,只能用手“走”着来了,但掌柜毫不关心,只是劈头盖脸地问“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第三次,“到了年头,掌柜取下米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最后一次,是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個钱呢!”“到中秋可是没说”。仅仅只有十九个钱,掌柜整整提了一年,孔乙己在酒店基本从不拖欠,对这样一个品行良好的老主顾,掌柜也只是记得他欠了钱,与孔乙己之间只有是落落的金钱关系。人情的淡漠让人唏嘘不已。而后便再也没人看见孔乙己了。孔乙己就这样默默地死去,在世的时候,人们拿他当笑料;死了之后人们对他没有半点同情和悲哀,就像不曾存在过。鲁迅先生在揭露孔乙己的缺点的同时,又给以他同情的目光,这也正像鲁迅自己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注释:
[1]文中引言大多均出自鲁迅.呐喊[M].北京:北京新潮出版社,1923.
[2]孙伏园,许钦文.鲁迅先生二三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9.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郭建强.《孔乙己》文本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12).
[4]温长青.孔乙己的悲剧与鲁迅的深广忧愤[J].名作欣赏,2010(10).
[5]王忆天,徐妍.“慢”:“峻急”之外的另一种美感[J].名作欣赏,2013(14).
【关键词】:《孔乙己》;文本解读
鲁迅先生的学生兼好友孙伏园,曾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一书中说到,“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喜欢《孔乙己》[1],所以已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2]《孔乙己》仅用短短的2607个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冷漠与炎凉,而且也正如鲁迅所说,叙述不慌不忙,笔调从容,确实有大家之气。历来各派学者和文学史对《孔乙己》的研究,均确定其主题为表现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造成的戕害;鲁迅先生在谈到《孔乙己》创作意图时也曾说到是为了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如果抛开这些特定的时代局限和历史背景,也抛开前人和文学史对《孔乙己》内涵的固有解析,单从文本入手,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研读,那么《孔乙己》所展现给我们的是否会又有一些的不同之处。
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抛弃了文学作品本身以外的所有因素,它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语言编织的语言体,强调用语言学对作品的分析;而与此同时的英美新批评,也割断了作品与作家、读者的联系,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自足的个体,它的文学意义由自己产生出来,与作家的本意无关,更与读者的阅读无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家、作者等其他因素的联系显然是片面的,但是他们强调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重视文本自身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解读《孔乙己》这一高度浓缩的短篇小说时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小说的一开头,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的酒店。鲁镇是鲁迅的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它是鲁迅出生和生长的故乡,是鲁迅记忆中的故乡,也是鲁迅透视中国农村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窗口。然后写到酒店“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这种独特的柜台的设计,一方面它展示了鲁镇原味的乡土民俗气息,另一方面,它为“短衣帮”的社会底层人群提供了在酒店活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和“隔壁的房子”一起隔开了“短衣幫”和“穿长衫的”顾客层次,社会等级一下子暴露无遗。酒店是一个社会性的场所,鲁迅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用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鲁镇的酒店和酒店活动,在酒店,人们可以从不堪的现实中暂时抽离出来,在酒精的刺激当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傍晚散工后,“短衣帮”在柜台外“热热的喝了休息”,而“穿长衫的”则在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坐喝”,可见,“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反而给读者一种甚至是其乐融融的感觉,傍晚的鲁镇有一些倦怠和温吞,不管是劳苦大众还是上流阶层,都有秩规规矩矩的维护着社会的固有秩序而自得其乐。
在这种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叙述中,主人公孔乙己终于出场了。我们先来看一下对孔乙己的描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从这一段对孔乙己的描述当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孔乙己在酒店站着喝酒。联系小说开头可知孔乙己和“短衣帮”一样买不起下酒菜,只能站在柜台外喝酒,不能和隔壁屋子的“穿长衫的”享受同等待遇;但他又穿着长衫,和柜台外的“短衣帮”又不完全一样;这就显得孔乙己的身份很特殊。其次,脸色青白,皱纹间还有伤痕,胡子乱蓬蓬且花白,长衫又脏又破,这些又说明孔乙己已经有些年老,因为没钱终年缺乏营养导致脸色青白,而且他自身懒散不修边幅,衣服破烂,为了钱又去偷东西被打所以脸上总是有伤痕;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说明孔乙己是读过书的,有一定的学问。
接下来通过“背地里”对孔乙己的谈论,我们可以得知,孔乙己读过书,进过学堂,可见小时候孔乙己的家境还是不错的,还可以进学堂;虽然没有进学,但他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帮人家抄书养活自己。但是最后孔乙己却“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这充分说明了孔乙己的好吃懒做和坏脾气,不好好抄书,也不思进取,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进学也和他的不努力有关。孔乙己不好好利用自己谋生的手段,坐吃山空,懒到给人家抄书这么轻松的活儿都不想干,以至于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当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显然,这和孔乙己前几次出场相比,孔乙己的境遇已明显变得非常不堪。他饱受了凌辱和折磨,几近陷入绝境。这里有一个细节的描写,即孔乙己拿钱喝酒的动作。在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买酒的时候,写到他“排出九大文钱”;而最后一次则是“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首先,孔乙己拿的都是“大”钱,小说一开始介绍酒和茴香豆的价格时,说到“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作者在这里涉及到钱的描写,都没有用到“大钱”这样的字眼,包括最后孔乙己欠了“十九个钱”也没有说是十九个大钱。唯独孔乙己拿钱的时候用到了“大”字,这个“大”字,就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孔乙己在花钱时的心理和神态,孔乙己在酒店买酒从不拖欠,品行良好,“大”并不是指钱的面值大,也不是钱的大小,而是代表了孔乙己掏钱的那种自尊的心理,孔乙己自认为读书人的那种清高;再次,是前后两个拿钱的动作,“排”字,可以想象到孔乙己把钱一枚一枚摆在柜台上,有可能是为了显摆在“短衣帮”面前的阔绰,也有可能是为了虚张声势,压制自己内心的不安,这充分体现出孔乙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性格特征;而“摸”字,相比前者则略显寒酸,这时,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以及他这一人物的悲剧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我们也看到鲁迅在用字时的精准的文笔艺术。 在最后这样的时刻,孔乙己却仍不忘去喝一杯酒,哪怕是爬也要爬来。酒精已经摧残了孔乙己的意志,这正好吻合了他好吃懒做的品性,让人觉得他最后的下场似乎理所应当。因此这样的结局不能全归结于封建的科举制度。那时的读书人还是很多的,比如文中出现的“丁举人”,就和孔乙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丁举人仅因为考上了进士,和孔乙己的命运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只能靠偷东西维生,另一个却生活在上流阶层,还将偷东西的孔乙己打折了腿。科举考试失败的读书人也不少,却偏偏孔乙己落得如此下场,这和他自身的因素也是完全分不开的。
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承认,孔乙己从思想上是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的。他明明没有钱买酒菜,却又始终不愿脱下自己那件穿了十多年的破烂的长衫,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衣着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件长衫便是知识分子的象征,在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科举制的环境中,孔乙己早已被这种观念侵蚀,但他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他不愿自己与“短衣帮”等同,却又因为贫穷只能在精神上安慰自己,使自己和“穿长衫的”达到平等。面对别人的嘲笑,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唯有问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才会“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可见,科举考试在孔乙己的心中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即使穷途末路也不忘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件穿了十多年也不愿脱下的长衫,禁锢了他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沦为社会的多余人。同时,他“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别人笑他偷东西时,他还在极力辩解自己是“窃”,当他最后再次因为偷东西被打断腿的时候,面对掌柜的取笑,他还在说“不要取笑”,还在用眼神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来维护他可怜的自尊心。
我们再来看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孔乙己虽然好吃懒做,迂腐顽固,但在面对小孩子时,孔乙己却又显得善良,纯正,面对“我”的不耐烦,孔乙己却丝毫不和“我”计较,还认认真真的教我写字,以及他好不容易买的茴香豆,也分给孩子们吃;而且,孔乙己在酒店买酒“品行比别人好”,“从不拖欠”等,相比丁举人的残暴,孔乙己还是存留了一些基本的品质的。
此外,小说中还多次写到对孔乙己的嘲笑,特别是“短衣帮”。他们和孔乙己同处在社会的底层,同样都受到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残害,但却对孔乙己没有半点同情,他们也通过嘲讽孔乙己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就连酒店里最微不足道的小伙计“我”也敢随意取笑孔乙己,认为他不配教“我”识字。小说有句话说到,“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颇让人心生凉意。以至于在最后结尾,谁也想不起孔乙己,掌柜也只记得孔乙己还欠着十九个钱,十九个钱是很小的数目,可是掌柜却提了四次,第一次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在结账的时候忽然说“孔乙己没有来了。还欠着十九个钱呢!”第二次见到了孔乙己,孔乙己已经被打得不像样,只能用手“走”着来了,但掌柜毫不关心,只是劈头盖脸地问“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第三次,“到了年头,掌柜取下米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最后一次,是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個钱呢!”“到中秋可是没说”。仅仅只有十九个钱,掌柜整整提了一年,孔乙己在酒店基本从不拖欠,对这样一个品行良好的老主顾,掌柜也只是记得他欠了钱,与孔乙己之间只有是落落的金钱关系。人情的淡漠让人唏嘘不已。而后便再也没人看见孔乙己了。孔乙己就这样默默地死去,在世的时候,人们拿他当笑料;死了之后人们对他没有半点同情和悲哀,就像不曾存在过。鲁迅先生在揭露孔乙己的缺点的同时,又给以他同情的目光,这也正像鲁迅自己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注释:
[1]文中引言大多均出自鲁迅.呐喊[M].北京:北京新潮出版社,1923.
[2]孙伏园,许钦文.鲁迅先生二三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9.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郭建强.《孔乙己》文本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12).
[4]温长青.孔乙己的悲剧与鲁迅的深广忧愤[J].名作欣赏,2010(10).
[5]王忆天,徐妍.“慢”:“峻急”之外的另一种美感[J].名作欣赏,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