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招生规模、生源情况、录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2018年研究生招生情况,归纳总结了影响生源质量的因素,继而提出了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医院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005-05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强国的先头部队,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我国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开始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从研究生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据统计,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18.4%,其中,医学招生比例排名第三,占比12%。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源头环节,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于科学选拔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意义重大。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各医学院校在招生环节开口大,生源质量出现下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表明要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创新选拔机制。因此,如何在研究生扩招的浪潮中积极主动地优化本校生源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成为医学院校需要探讨的首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2018年4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生源进行分析,了解我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优化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生源提供借鉴。
  一、研究材料与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及录取库数据。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统计分析。对招生规模、生源情况及录取情况等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检验。
  二、统计分析结果
  (一)招生规模
  1.总体招生规模
  2015-2018年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变化见图1。4年间,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增幅为36.09%。自201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从图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规模持续扩大,远远大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规模。
  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各学科招生规模
  2015-2018年4年问,山西中医药大学各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布明细如表1所示。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共有2个即中药学和中医学,其中,中医学一级学科下共有12个二级学科。在12个二级学科中,中医内科学学科招生规模远远大于其他二级学科,占总人数的15.68%,而中医五官科学学科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小,仅为1.39%。从表1可知,4年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和中药学学科招生规模增长较快,分别为175%、157.14%和130%,而中医儿科学学科招生规模变小。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领域招生规模
  2015-2018年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各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布明细如表2所示。这4年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领域有3个,即中医领域、中药学领域和护理领域,其中,中医领域下有9个方向。在这9个方向中,中医内科学方向和针灸推拿学方向的招生规模远远大于其他方向,分别占总人数的33.29%和21.47%,而中医骨伤科学方向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小,仅为1.91%。此外,从表2可以看出,4年间中药学领域、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和全科医学方向招生规模增长较快,分别为133.33%、108.33%和100%,而其他各学科招生规模基本稳定。
  (二)生源情况
  1.各省生源分布
  2015年,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新生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已增加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18年省内外生源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4年间我校录取研究生中,省内生源一般维持在55%左右,而且省内外生源比4年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x2=3.914,p=0.271>0.05)。
  我校碩士录取生源来源地区主要为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山东和辽宁,其中,山西省高校所占生源录取规模最大,为54%,而重庆、北京、宁夏及甘肃等地区规模则比较小,仅为0.19%。
  2.各院校生源分布
  2015-2018年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录取硕士考生的来源院校合计有92所,录取生源中各院校构成明细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共有15所院校为我校生源的主要来源院校,其录取人数与录取总量的百分比均大于1.0%,其他77所学校的百分比均小于1.0%。如图3所示,4年间我校录取研究生中,本校生源一般维持在45%左右,而且校内外生源比例4年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x2=2.350,p=0.503>0.05)。
  3.应届、往届生源分布
  2015-2018年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源以应届考生为主(如图4所示),各年均在50%以上。但如表4所示,应届、往届生源比4年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7.810,p=0.000<0.05),生源比例与年份之间存在弱强度相关,Cramer'sv=0.129,p=0.000<0.05。往届生比例逐渐上升,从2015年的27.39%增长到2018年的41.85%。
  (三)录取情况
  1.总体录取情况
  2015-2018年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一志愿与调剂录取的百分比变化规律如图5所示。4年间,我校录取考生以一志愿考生为主,各年均在50%以上。如表5所示,一志愿与调剂考生录取比4年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3.261,p=0.004<0.05),录取比与年份之间存在弱强度相关,Cramer'sv=0.111,p=0.004<0.05。调剂录取的考生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   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各学科录取情况
  2015-2018年4年间,我校各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的百分比分布明细如表6所示。在12个二级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优势治疗技术和中医诊断学调剂录取比相对较高,均超过了50%,而针灸推拿学学科调剂录取比最小,仅为12.5%。从图6可以看出,4年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录取比在逐年下降,调剂录取比最高的中医医史文献和中医基础理论这2个学科也同样出现下降趋势。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领域录取情况
  2015-2018年4年间,我校各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比分布明细如表7所示。在这9个方向中,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和全科医学调剂录取比相对较高,均超过了50%,而中医妇科学方向调剂录取比最小,仅为23.21%。从图7可以看出,这4年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录取比在逐年下降,但调剂比较高的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骨伤科学这3个方向则没有明显下降趋势。
  三、分析与讨论
  (一)招生规模
  以上结果表明,由于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快速增长和毕业就业压力加大,2015-2018年4年间,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得到明显增长,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药学学科和中医内科学方向和针灸推拿学方向表现更为突出,这与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变化趋势基本相符。随着我国2009年的专业学位扩招,我校自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无疑加大了管理难度,易出现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为使我校研究生教育能快速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应从以下3点进行改进:首先,不断完善我校各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加强校内研究生教育资源整合和二级培养单位(院系所、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联合培养单位等)的横向合作,拓展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其次,不断改革完善我校二级培养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其专项工作人员和保密工作人员由研究生部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加强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以提升管理效能。最后,不断加强我校导师招生资格的认定,采取“评聘分离”的办法,打破导师终身制,提升导师科研实力和带教水平,合理分配招生计划,达到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目的。
  (二)生源情况
  分析结果表明,我校硕士生生源来源地区和生源本科毕业院校数均不断增加,硕士生源面越来越广,本省与外省和本校与外校的生源比趋于相等,这就极大改善了学缘结构。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受就业形势影响,往届生考研需求加大,我校往届生生源增速持续高涨,增幅超过应届生。
  生源的多样化使得我校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但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我校生源来源仍以周边省份的同类二本高校中医类专业为主,优秀生源比例偏低,对其他地区和985、211院校的考生吸引力不够,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我校要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软硬件条件,从加强学科特色建设、凝练学科培养特点、提高就业质量人手,有针对性地吸引考生,提升我校品牌影响力,以争取更多的校外推免生和优秀考生报考,提高生源质量。同时采用在学校官网公布招生简章和历年招生信息,以及走进各高校举办招生咨询会和招生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此外,我校还可以参考西部高校研招联盟的做法,加强与相关院校的联系,相关兄弟院校相互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加大推荐比例,同时鼓励本校学生报考相关兄弟院校,对兄弟院校考生的录取加以适当倾斜,提供更好的录取政策。
  (三)录取情况
  从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各学科的调剂比例逐年降低,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骨伤科学这3个方向的调剂比例变化却不显著,表明它们对考生吸引力不够。由于就业压力和收入的差距,近年来优秀生源一般选择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等方向,而中医五官科学方向的调剂比例高达100%,可见其招生压力很大。
  对于招生压力大的专业和方向来说,调剂工作成为争取优秀生源的主要机会,因此可利用以下3种方法提高调剂质量。一是推后复试时间。国家34所自主招生院校的复试时间较早且竞争激烈,不被录取的优秀生源不在少数。我校可推遲复试时间,确保这部分优秀生源调剂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是做好调剂招生宣传。由专人负责调剂宣传咨询工作,将调剂信息和目前调剂情况及时在国家研招网调剂系统公布,提高调剂的效率与质量。三是提高调剂线。作为地方院校,我校硕士招生要主动接收校外调剂优秀考生,扩大复试选拔范围,但要适当提高调剂线,做到保护一志愿考生利益与提高生源质量兼顾。
  四、结束语
  建立有效的招生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广义来说,研究生招生质量是工作过程质量、选拔过程质量、考生来源质量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要通过加强招生工作过程管理、改革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和办法、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为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设“双一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课题组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为案例,对增进教学效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措施、效果评估等进行介绍,探讨了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指出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制度保障”思想指导下,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让创新意识一脉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期刊
[摘要]高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存在双方合作缺乏长期规划,结合不够紧密;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本身就有抵触,积极性不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呈现两张皮,缺少有效对接或对接程度相对表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科学构建理事会、落实校企办学的双主体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拓展校企合作内涵、共建行业特色学院的办学机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始终贯彻校企合作这一办学中心理念,实现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思维方式更迭换代,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大数据思维,才能推动云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研究从教师提升教学素养层面展开实践,通过引入任务明确、正反馈及时、激励可视化、社群社交聚合的“游戏化”机制,借助易操作的APP端来解决大班课教学痛点,化解通识选修大班课学生多过程性评价难度大、学时少、通识理念传播受限、组织松散、课堂沉闷、考核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把课堂打造成一款集趣味性知识性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产物,其办学管理由母体高校负责,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人才培养存在学生实践能力“眼高手低”,职业适应性差等问题。文章创建了以制图能力、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4Capablity)为核心,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产业实践(4Practice)为平台的渐进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践铸基础、专业实践强能力、科技实践练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考察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各个维度的得分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在SCL-90的各个维度得分上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基于该结果,建议高校从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构建心理危机工作体系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力争在下一
期刊
[摘要]项目组通过对广西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课程学时分配和课程学期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民族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088-03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要]根据智慧城市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依托武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按照“筑基础、强智能、建智慧城市”的原则,以土木建筑专业为基础,以物联网、通信工程专业为桥梁,以建筑学、土木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骨干,组建了“互联网+”城市建设专业群,构建了“611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模式,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設培养应用型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不科学,实践培养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实际,提出创建立足于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密切联系企业,建立多方位、立体式的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学校和学院资源发展专业特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调整措施。  [关键词]物流人才;新趋
期刊
[摘要]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理念和目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指出目前矿业学科学生存在的“高考志愿报录率”“本专业升学率”“学生就业率”和“民族学生管理”(简称“三率一管”)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引导式”学生培养模式,并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面向国际化构建“矿业+英语+数学”的基础巩固板块,从民族学生成绩提高、学习生活条件改善、民汉学生间沟通交流、民族学生榜样培养等方面对“民族学生管理”进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意义非凡。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良莠不齐。课程组从学生、企业及学校三个角度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因剖析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