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试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媒体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等方面来论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陶冶情感 激发情感 丰富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审美过程,因为许多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造出来的情感世界。作为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然而,我们有的语文老师把语文教学当作工具,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被扼杀,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偏差,一种失误。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是担负建设祖国重任的一个社会个体,既要尊重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价值体现方式,还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在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这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呢?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感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氛围和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喧闹沉闷,焦虑不安,忧郁苦闷等氛围和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和活动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一个善于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动的情感氛围的老师,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冶学生的情感。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获得好的效果,学生是否专心听课,关键在于导语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秋声赋》是欧阳修写的一篇散文赋,此赋的主旨在于通过秋声摹写自然界的秋天,用于烘托作者心理上、人生旅途上的秋天。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一段开场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认为那个季节最美丽?当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被吸引住了,大家踊跃发言:有人说春天最美,因为春光明媚,万物苏醒,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有人说是夏季,夏天是美的,因为它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是秋天,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当然也有人说冬天,因为冬天白雪皑皑,一片美丽的景色。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声中,引导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正题,学习课文《秋声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欧阳修通过对秋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心情。在笔者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激情被调动了起来。
2.巧设课堂情景,让学生乐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表演、朗读、歌唱,或者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营造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被强迫的笑,不快乐;被强迫的哭,不悲哀;被强迫的学习,不会有大的收获。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才会乐意去做。在教学中,有能力的老师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学生乐意学习,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在教学《琐忆》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分角色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讲话,仿照他的神态。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让学生深刻地体味到鲁迅先生是如何关怀青年、如何揭露讽刺敌人的。从而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教学《春江花月夜》、《琵琶行》这些诗词时,采用听录音的手法,让学生从诗歌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赞可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该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
通过吟咏、复述的方式,把握作者的情感。
我国的文学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感动、激励着亿万华夏儿女。特别是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更能让学生体会情感。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笔者采用复述故事情节的手法,让学生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了解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从而感受到今天的幸福。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明白作者渴望得到贤才辅佐以成就大业的迫切心情。
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语文课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教学《海洋与生命》时,笔者制作了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了海洋里的各种动物。通过观看,学生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横行的暴徒——虎鲸、还有聪明的海豚、美丽的海牛。这些动物让学生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海洋之大、之深、之广,從而进一步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从而对浩瀚的海洋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激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产生了要保卫它建设它的强烈愿望。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受语文知识,也就喜欢上语文课。为此,作为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感以及较强的情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电大武进学院)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陶冶情感 激发情感 丰富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审美过程,因为许多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造出来的情感世界。作为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然而,我们有的语文老师把语文教学当作工具,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被扼杀,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偏差,一种失误。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是担负建设祖国重任的一个社会个体,既要尊重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价值体现方式,还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在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这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呢?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感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氛围和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喧闹沉闷,焦虑不安,忧郁苦闷等氛围和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和活动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一个善于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动的情感氛围的老师,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冶学生的情感。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获得好的效果,学生是否专心听课,关键在于导语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秋声赋》是欧阳修写的一篇散文赋,此赋的主旨在于通过秋声摹写自然界的秋天,用于烘托作者心理上、人生旅途上的秋天。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一段开场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认为那个季节最美丽?当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被吸引住了,大家踊跃发言:有人说春天最美,因为春光明媚,万物苏醒,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有人说是夏季,夏天是美的,因为它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是秋天,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当然也有人说冬天,因为冬天白雪皑皑,一片美丽的景色。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声中,引导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正题,学习课文《秋声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欧阳修通过对秋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心情。在笔者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激情被调动了起来。
2.巧设课堂情景,让学生乐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表演、朗读、歌唱,或者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营造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被强迫的笑,不快乐;被强迫的哭,不悲哀;被强迫的学习,不会有大的收获。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才会乐意去做。在教学中,有能力的老师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学生乐意学习,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在教学《琐忆》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分角色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讲话,仿照他的神态。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让学生深刻地体味到鲁迅先生是如何关怀青年、如何揭露讽刺敌人的。从而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教学《春江花月夜》、《琵琶行》这些诗词时,采用听录音的手法,让学生从诗歌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赞可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该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
通过吟咏、复述的方式,把握作者的情感。
我国的文学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感动、激励着亿万华夏儿女。特别是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更能让学生体会情感。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笔者采用复述故事情节的手法,让学生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了解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从而感受到今天的幸福。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明白作者渴望得到贤才辅佐以成就大业的迫切心情。
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语文课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教学《海洋与生命》时,笔者制作了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了海洋里的各种动物。通过观看,学生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横行的暴徒——虎鲸、还有聪明的海豚、美丽的海牛。这些动物让学生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海洋之大、之深、之广,從而进一步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从而对浩瀚的海洋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激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产生了要保卫它建设它的强烈愿望。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受语文知识,也就喜欢上语文课。为此,作为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感以及较强的情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电大武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