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深刻阐述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语重心长地勉励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但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形象已在我脑海中扎根50年。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1966年,21岁的我是山西大学数学系六三级学生。1965年9月至1966年7月,我在忻县高城公社高城大队(今忻州市忻府区高城乡高城村)参加“四清”运动。当时,高城大队辖生产队12个,全大队共506户,1779人。高城村有土地7166亩,土地盐碱下湿,水稗子面竟是社员口粮,农民生活艰苦,“四清”工作队有36人。工作人员深入地头,挥锹与社员一道挖渠排碱,全村掀起了建设“农排支毛斗”渠系配套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当时我在工作队队部负责内勤工作,以下三篇日记记录了当年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真实思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退休之后,我常常用焦裕禄这根标尺来量自己,拿焦裕禄这杆革命秤称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名从组织上和思想上都加入了共产党的称职党员。
1966年2月14日 星期一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是那样深深地感动着我和周围的同志们。
今天早晨,我们队部学习毛选小组:队长高如业同志,副队长赵福玉同志,指导员傅廷 同志,副指导员李霞同志和我在一块儿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开头是我读,读着读着,终于忍不住泪水,泣不成声了。李霞同志接着读,读了还不到一段,就再也读不下去了。最后才由赵副队长读完。老傅连读的勇气都没有。高队长则默默地坐在那里,两手捂着脸,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他悲痛的心情。
是什么?紧紧揪住了我们的心。
是焦裕禄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焦裕禄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切为人民的高贵品质。
只要是一个革命同志,他必定会被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所感动。
焦裕禄对工作是那样热忱负责,而我的工作却总是拖拖拉拉。焦裕禄对阶级兄弟是那样热爱,而我却不善于团结群众。
焦裕禄“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我决心向焦裕禄同志“掏尽红心为人民”的精神学习一辈子。这就是读后感。
1966年2月15日 星期二
我是噙着满眶的热泪读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的。
用焦裕禄这一根革命标尺一量,我觉得自己太矮小了;拿焦裕禄这一杆革命秤一称,我觉得自己实在太轻了。
我是“坐”队部办公室,专搞材料和通讯工作的。因为自己思想没有焦裕禄同志那样“掏尽红心为人民”,因而就产生了既“上不去”又“下不下去”的情况:“上不去”——队领导和工作团部要的材料往往因拖拖拉拉而耽搁;“下不下去”——不是深入包队小组,而是两耳闭塞,不了解下情,因此,总是做官样文章。不说工作没搞好,自己还觉得“两头受气——二难受”。焦裕禄同志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几个月辛苦奔波,“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终于获得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第一手资料的事实,给了我很大教育。
现在,办公室两人的工作堆到我一人身上了,但我绝不怕困难,一定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决不再浮在上面做官样文章,一定要勤快,肯用脑子,肯跑腿,把工作搞得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越升越高,光线越来越强。
1966年2月16日 星期三
大庆人说:“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是金还是针,行动做结论。”
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终生的“行动”做出了“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的“结论”。我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用革命的“行动”做出“活着”一生“为革命”的结论。
学习焦裕禄同志,我还要记住这段话——
刘少奇同志说过:“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
焦裕禄就是如此。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但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形象已在我脑海中扎根50年。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1966年,21岁的我是山西大学数学系六三级学生。1965年9月至1966年7月,我在忻县高城公社高城大队(今忻州市忻府区高城乡高城村)参加“四清”运动。当时,高城大队辖生产队12个,全大队共506户,1779人。高城村有土地7166亩,土地盐碱下湿,水稗子面竟是社员口粮,农民生活艰苦,“四清”工作队有36人。工作人员深入地头,挥锹与社员一道挖渠排碱,全村掀起了建设“农排支毛斗”渠系配套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当时我在工作队队部负责内勤工作,以下三篇日记记录了当年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真实思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退休之后,我常常用焦裕禄这根标尺来量自己,拿焦裕禄这杆革命秤称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名从组织上和思想上都加入了共产党的称职党员。
1966年2月14日 星期一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是那样深深地感动着我和周围的同志们。
今天早晨,我们队部学习毛选小组:队长高如业同志,副队长赵福玉同志,指导员傅廷 同志,副指导员李霞同志和我在一块儿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开头是我读,读着读着,终于忍不住泪水,泣不成声了。李霞同志接着读,读了还不到一段,就再也读不下去了。最后才由赵副队长读完。老傅连读的勇气都没有。高队长则默默地坐在那里,两手捂着脸,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他悲痛的心情。
是什么?紧紧揪住了我们的心。
是焦裕禄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焦裕禄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切为人民的高贵品质。
只要是一个革命同志,他必定会被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所感动。
焦裕禄对工作是那样热忱负责,而我的工作却总是拖拖拉拉。焦裕禄对阶级兄弟是那样热爱,而我却不善于团结群众。
焦裕禄“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我决心向焦裕禄同志“掏尽红心为人民”的精神学习一辈子。这就是读后感。
1966年2月15日 星期二
我是噙着满眶的热泪读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的。
用焦裕禄这一根革命标尺一量,我觉得自己太矮小了;拿焦裕禄这一杆革命秤一称,我觉得自己实在太轻了。
我是“坐”队部办公室,专搞材料和通讯工作的。因为自己思想没有焦裕禄同志那样“掏尽红心为人民”,因而就产生了既“上不去”又“下不下去”的情况:“上不去”——队领导和工作团部要的材料往往因拖拖拉拉而耽搁;“下不下去”——不是深入包队小组,而是两耳闭塞,不了解下情,因此,总是做官样文章。不说工作没搞好,自己还觉得“两头受气——二难受”。焦裕禄同志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几个月辛苦奔波,“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终于获得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第一手资料的事实,给了我很大教育。
现在,办公室两人的工作堆到我一人身上了,但我绝不怕困难,一定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决不再浮在上面做官样文章,一定要勤快,肯用脑子,肯跑腿,把工作搞得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越升越高,光线越来越强。
1966年2月16日 星期三
大庆人说:“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是金还是针,行动做结论。”
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终生的“行动”做出了“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的“结论”。我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用革命的“行动”做出“活着”一生“为革命”的结论。
学习焦裕禄同志,我还要记住这段话——
刘少奇同志说过:“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
焦裕禄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