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为“积极废人”的年轻人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废人:指那些很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永远做不到的人,这类人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在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
  知乎上把“积极废人”分为三大类型,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枪了?
  借口型“积极废人”
  “今晚一定要早睡”—“回到家太晚了,洗完澡都12点了,明天吧……”
  “明天一定要早起”—“昨晚加班太晚了,今天多睡一会吧……”
  “这个月要看完这堆书”—“工作太忙了都没时间……”
  立下的flag,就这样被一个个堆积起来的借口所淹没了。
  找借口是人的本性。它就像一颗自我安慰的糖衣炮弹,满足了自己的“积极性”,实质上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拖延型“积极废人”
  还有两周就要考试了,这次一定要提前复习,考个好成绩。
  于是早早来到自习室里准备复习,却被书上密密麻麻的概念和公式,搞得眼花缭乱,眼皮开始沉了。为了打起精神,心想玩个手机,10分钟放松下……等到身边的同学都收拾书包准备去吃饭,你才发现一天过去了。于是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认真看书”,收拾下也回宿舍了……
  就这样每日循环直到考试周,才临时抱佛脚,通宵几个晚上勉强通过了考试。懊悔不已,暗暗发誓:“下学期我一定好好学习。”结果新的一学期又一次重蹈覆辙。
  说好的一年要看100本书,现在看了几本?手机各种学习APP,付费还没来得及听的网课,有多少个?
  我们总是激情满满地给自己写下任务清单,却又因为拖延症而搁置。不到最后截止时间坚决不会行动!
  自我感动型“积极废人”
  《刻意学习》这本书里描述过几个“自我感动”型的例子:大学生中睡懒觉的人很多,看着室友都在睡懒觉,突然某一天你受到刺激,开始早起。
  你大概早起了一周,突然某一天起来的时候眼眶湿润了,被自己感动了。你看到其他人都在睡觉,只有自己那么努力,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棒的学生啊,被自己深深地感动了。你相信自己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上自习、背单词等都是这样……
  你喜欢一个姑娘,每天向她道早安、晚安;细心地挑选早餐,每天送到她的楼下;精心编写短信消息,诉说你内心的情感;对方给你多回几个字,你就感觉自己的天空被点亮了。你被自己深深地感动了,你相信自己的真心一定会换来她的青睐。
  你是一个来自五线六线小城市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城市,读了大学,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然后你找到一份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于是你可以以一个白领的模样,在星巴克点一份中杯的拿铁,然后你看着对面坐的同事,同事说打小就在星巴克写作业长大。
  于是你突然被自己感动了,你想,自己奋斗了18年,终于能和他一起喝杯咖啡。容易自我感动,其实恰恰说明我们做得太少!大学生早起勤奋,这本身就是应该做的事;为喜欢的姑娘费尽心思,实际上你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她;自己从农村一路奋战到坐在星巴克喝咖啡,在村里你可能是其他人嘴上最风光的那个人,但是这么稀松平常的事,真的没什么好激动不已。
  你觉得自己每天好努力、好用功,在朋友圈里打卡秀勤奋,但是掩盖的更可能是,你并没有真正地把事情做到位。事情还没有做成,反而把做成以后的满足感先透支了。
  为什么会出现
  “积极废人”的状态
  “积极废人”比真正的“废人”,至少有一种鼓动人往高处走的力量。以及在没有兑现当初自己许下的诺言时,能够产生愧疚感,也是对自身行动上的不认同。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积极废人”的短板主要是在于无法坚持地付诸实际行动,导致之前所制定的一切计划都化为灰烬,变得毫无实际意义,间歇性的愧疚也无法产生更具影响力的反馈。最后导致的就是整个人处于原地,毫无进展。
  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废人”的状态?知乎最高赞作者@曾加这样回答:
  1.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
  2.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
  3.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例如習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而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
  4.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
  5.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
  人们总是重视短期的努力所达成的效果,而轻视长期的付出所带来的回报,一旦短期努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就不愿意再去付出了。于是很多人,就是这样慢慢地废掉了。
  如何破解
  “积极废人”这个状态
  如何破解“积极废人”这个状态?以下给你提供几个小建议:
  1.保留“积极”状态,切勿轻言气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人更具亢奋的精神坚持下去。
  2.制定可执行目标,细化阶段性目标,养成微习惯。
  一部分“积极废人”在开始目标计划的制定上过于乐观,偏离了实际,使得在行动上举步维艰;同时,缺少细化性指标,使得计划目标在行动上难以有维持的动力,最后使得目标破产。确定一个目标后,再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然后逐个完成。
  在这里要重点提醒一个事:凡是想坚持做一件事,先默默坚持7天,再发朋友圈。有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向别人宣告自己的目标后,往往这个目标不会达到。
  因为人在分享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仿佛通过描述自己就已经达到这个目标了,从而会失去很多动力。
  能坚持7天完成的事,基本已经可以养成微习惯,这个时候想发朋友圈炫耀也不迟。
  3.“每天3件事”—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这是《超级个体》里面古典老师提到的每日自我管理工具,格式为:#每天三件事# 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1/100是坚持100的天数记录;每天列出要做的3件事,为的是聚焦,聚焦才能提高效率;小确幸是每天给自己设计一件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5分钟也好;昨日收获能够给自己即时反馈,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每天三件事#可以记在本子上、发朋友圈或微信群,要是想要执行得更好,可以拉个群,互相监督打卡。最后分享一句话给大家:“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会很厉害。”
其他文献
素材速用: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淡然地存在于这尘世,哭过能笑,记过能忘,用心去感受生活,向暖而生,向心而栖。  把父母赐我的名姓,还给故乡。  山川曾经濯我面目,我终究不能以山为冠、以水为带,做一个樵夫钓叟。  此时,我仍是无名姓之人,寻找安身的草舍。天地如此宽宏大量,我终会找到自己的卧榻。  春花锦簇,让给少年、姑娘去采吧!这世间需要年轻的心,一代代地把《关雎》的歌谣唱下去。不管江山
期刊
2017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毫无悬念,我失败了,因为我留给了自己一条退路,那便是“复读”。8月,我托着简单的行李箱只身一人去外地补习,那里没有朝夕相伴的老师和同学,只有一群被淘汰者在那里重新起航。  刚开始的日子是难熬的,天气的炎热难耐,一个人的孤单,失败的痛苦等压得我喘不过气,然而这些并没有成为捆绑我裹足不前的枷锁。有时候,我也会想起以前美好但已逝去的时光,记忆中那个懒散的、没有决心的自己已经开始
期刊
命运这只手,像上帝的手  我吃西北的麦子,喝西北的甘泉,我长成西北人的模样,养成了西北人的性情。  2014年九月份,一辆火车在规整的铁轨上自西北向东南驶去,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南下求学。从白天到黑夜,从深夜到黎明,火车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蜗牛,载着我的梦想和未来。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得如此之久。  为什么要来福建读书呢?  我至今都没有想清楚,当年填志愿的一腔孤勇就像是不
期刊
最近有朋友跟我吐槽:不知道你有沒有这种感觉,每天的时间都好像不够用,常常熬夜去做没做完的事,然后第二天精神萎靡,觉得时间更不够用,一周一月恶性循环下来,什么都没做成……  然后他问我:有什么好的时间管理的课程或是软件可以推荐的,实在受不了自己这么低效的生活了。  我曾经也是个非常痴迷于时间管理的人,关于吞青蛙,番茄钟,各类to do list之类的软件不知下载了多少。听过许多大牛的时间管理课程,每
期刊
读一些句子,闻到淡淡的清香,忆起一些往事。  每每念及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总能想到我外婆房屋旁边,在一堆亂石杂草中生长着一棵高大繁茂的枇杷树。无数次翘首以待的成熟日来临,我急忙拿着小背篓站在枇杷树下张着幼稚的小脸欢快地叫着:“扔下来,扔下来!”  姥姥小心翼翼地站在树上,不惧枝叶的阻挡,将手伸向树梢(树底下澄黄的甚至是微黄青绿的枇杷,早被人
期刊
书信,总是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它更能击中人内心的柔软。思哲同学和Mr-凌先生两位蝴蝶都建议增设书信栏目,回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你有想信的人吗?赶快动笔吧!  TO男神学霸:  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你做了什么,听你说了什么,就喜欢上了你。或许是你优异的成绩和好听的男低音,或许是你的心无旁骛,你的坚持不懈,你的勇往直前,你的坚强乐观。  高考如一阵大风,吹散了
期刊
这学期至少要读五本书,每天早上五点之前必须起床,新买的练习册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每天一章……那些年我们立过多少斗志昂扬的flag呀,结果却草草了事。事实证明,没有行动空有口号什么也改变不了。  你曾立过哪些flag,后来被打脸了  心理学家发现,把flag说出来虽然不会对你的人身造成威胁,但可能会降低目标达成的概率。2009年,来自纽约大学的皮特·高尔威泽通过对照组实验,验证了这个定律。他发现,当别人
期刊
意识到距离自己高考已经过去十年之久的时候,2018年的高考还没有真正开始,我以为那天来的时候我会颇多感慨地在朋友圈博取关注。事实上除了悄悄地关注了一下高考作文,更新了一下微信公众号,我什么也没有做。  人们往往会把一些数字看得意义非凡,“十年”更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古人用“十年”写尽了人世沧桑,“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它会在仓促之中帮你筛去无足轻重的东西。  你期望未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呢?考入
期刊
第一批00后已经开始高考了,最后一批90后也将告别高考10年了,如果与十年前那个目光澄澈的少年相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小蝶重磅推出,“时光轴·高考十年”特别栏目,为你讲述普通人的高考故事。你的现在,是他们做梦都想回去的时光。  未来留给积极上进的人  周末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听我妈念叨表弟表妹该高考了,嘱咐我去个电问候一下。一通祝福后,我劝慰姐弟俩不要紧张,坦然面对未知就好。挂完电话,觉得自己有些可
期刊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刚写完一个6000多字的剧本。我停笔的时候,室友凑过来看着我洋洋洒洒的稿子一阵感叹,直夸我脑洞大开,永不词穷。我付之一笑,没有作答,只是觉得她的话实有不妥。会写文章不一定脑洞非要多大,而脑洞大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况且,长文章不一定就是好文章,大家不是也常说“浓缩的才是精华”吗?不过有一点她是对的,就是要写好文章,一定不能词穷。  其实从广义上来讲,词穷有很多含义:无话可讲、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