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髋臼PaproskyⅢ型骨缺损重建的中期疗效。
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29例(30髋)因假体周围骨溶解、感染等原因导致髋臼PaproskyⅢ型骨缺损的患者接受翻修术,男17例,女12例;年龄42~83岁,平均(64.7± 2.9)岁;ⅢA型18例(19髋),ⅢB型11例(11髋)。采用钽金属垫块及非骨水泥臼杯11髋、同种异体植骨髋臼加强环及骨水泥臼杯19髋。术后评估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摄X线片观察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透光线及骨溶解。以假体再翻修为终点,分析Kaplan-Meier假体10年生存率。
结果27例(28髋)获得4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4.4~11.8年,平均6.8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翻修术前(31.4±5.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8.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2,P <0.001);肢体长度短缩由术前(28.4±10.2)mm恢复至术后即刻(1.4±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1,P<0.001);髋关节旋转中心上移由术前(35.3±6.4)mm恢复至术后即刻(3.2±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7 ,P <0.001);髋关节旋转中心均在Ranawat三角内。植入的同种异体骨于术后6个月至2年期间与自体骨整合。无一例发生影像学假体松动。钽金属垫块及非骨水泥臼杯组2例(2髋)在DeLee和CharnleyⅡ区、同种异体植骨髋臼加强环及骨水泥臼杯组3例(3髋)在假体-骨界面出现非连续性透光线,2例(2髋)各有1枚螺钉周围出现透光线,但随访期间无进展。髋臼假体10年生存率为100%,95%置信区间为(0.95, 1.00)。
结论对髋臼连续性存在、前后柱相对完整的严重髋臼骨缺损(大部分PaproskyⅢA型)的重建采用钽金属垫块及非骨水泥臼杯,对髋臼连续性破坏、前后柱特别是后柱完整性破坏的髋臼骨缺损(大部分Paprosky ⅢB型)的重建采用同种异体植骨髋臼加强环及骨水泥臼杯重建,可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