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灾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xins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是利用音乐去达到治疗的目标,这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本文对灾区学生的心理创伤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心理创伤恢复办法及开展领域和开展方式。并提出了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音乐治疗重建心理创伤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24-02
  
  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恢复他们的心理创伤是一件非常迫切的需要。笔者认为,灾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孩子们的心理创伤的恢复上。在音乐的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借助音乐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治疗。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一、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的精神创伤问题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对地震灾害的反映呈现两极性:分为高激活反应和低激活反应。高激活反应:情感冷漠,寡言少语,注意力难以集中,惊恐,噩梦,睡眠困难,惊跳反应,过度依恋大人,无安全感,人际退缩等等。低激活反应:未呈现上述应激反应,相反,表现出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生活一切正常。这种反应容易给人以误解,以为这个孩子还小,不懂事,因此地震灾害没有对他造成创伤影响。
  但实际上这种儿童将来出现严重PTSD症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对他们的治疗也更困难一些。这些孩子的大脑对灾难所带来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远不如高激活反应的儿童,所以出现了严重的回避或麻木状态,而导致创伤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的关注。
  从总体上来说,地震灾害对儿童的主要心理伤害是严重地破坏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对自己周围的控制感,未来可能造成的后果主要是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恐惧症。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孩子未来的人格特点中的敏感、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的很多不适应性行为,进而造成新的继发性创伤,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另外,由于地震造成儿童的父母死亡也会造成儿童的原生家庭解体,灾后的生存条件完全地改变,例如被他人领养,或后爸后妈的家庭关系可能造成虐待或忽视等人为性创伤等新的继发性创伤。因此,及时和持续地对待儿童的灾后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二、震后灾区中小学音乐疗法可采取的方式探讨
  
  音乐治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重点来谈谈比较适合应用于震区灾后中小学学生心理创伤恢复的音乐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多达数百上千种,而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即以音乐为中心,通常将这些方法分为三大类别: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这三种类别的音乐治疗方式的区别在于:
  接受式音乐治疗偏向于聆听的和被动接受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关于听的技术。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团体治疗的活动趋向的音乐治疗方法为主,这种方法着重用音乐的活动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并以集体的动力关系的影响使大家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比较像我们平时的音乐教育,在这种类型的音乐治疗技术中,我们通常也会学习一门乐器或者是学习声乐等等,但是我们的目的不只是音乐技能的学习提高而是音乐之外的以心理健康或生理健康为目的的宗旨。比如,盲人音乐家,用音乐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用音乐作为职业养活自己等。
  具体地说: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中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后两种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即兴音乐治疗类别中,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关于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则可用于灾后致残学生的身心康复。据报道,此次汶川8.0级地震导致至少5万人士残障,其中不乏正在上学的中小学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用音乐进行康复训练并考虑将音乐的力量作为人生信念的追求,增强生命的力量。
  
  三、关于音乐治疗在震后灾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可开展领域和开展方式
  
  我们已经介绍了音乐治疗在震后灾区中小学学生音乐可开展的背景以及可开展的方法技术。以下重点讨论可开展领域以及如何开展。我们先来看看音乐治疗原本应用的领域。从音乐胎教到智障儿童领域;从儿童成长的规划到老年性的临终关怀;从心理维护到精神创伤的治疗;从康复治疗到医疗的辅助性治疗;从健康人群的压力管理到环境音乐的设计,看到这些应用领域,大家应当基本了解音乐治疗应当如何应用于灾区的中小学学生中了。
  以下列出相关音乐治疗可操作领域的具体方案以作参考:
  1.音乐压力管理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每个人都生活在局促的世界里。长期的紧张会抑制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缓解紧张对于人的整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时时给自己减少压力,调整情绪,使我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之下,放松减压变得尤其重要,例如:应考前的放松减压,生活紧张的放松减压,睡眠质量改善的放松减压等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从音乐的放松减压开始。压力管理中的放松训练配合音乐,可以有效的促进放松的效果,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且配合放松的程度,同时要符合来访者对音乐的习惯。音乐由于其本身具备让人轻松愉快的品质,它能刺激我们大脑产生类啡肽,这是一种人在最开始愉快的状态下会产生的化学物质,不仅如此,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促进想象,从而获得高峰体验。放松的技术包括深呼吸练习、肌肉渐进放松训练、缓慢的伸展运动和音乐想象技术(个体治疗形式)。
  说明:此次地震之后灾区的学生都面临多重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之下中小学学生需要长期的心理维护,音乐对压力的改善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2.音乐心理健康主题工作坊
  未成年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称作心理疾病,也不宜被划为精神创伤,但是却因为这些未解决的情结因素使得中小学学生始终不能愉快健康地学习和生活。音乐心理健康主题性集体工作坊就是为大家在音乐的活动环境之内提供心理维护和成长机会的场所,我们针对正常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焦点心理问题定期举行主题音乐治疗活动和讨论,以促进全面、共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习、压力等多种主题音乐治疗工作坊(集体治疗形式)。
  说明:震后的灾区儿童有不同的精神创伤。我们可按照不同的创伤主题组织同质小组,例如,压力小组、失眠小组、残疾小组、失去亲人小组等等,以主题性集体音乐治疗方式等开展长期维护。
  3.精神创伤的治疗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有的人反应弱些,有的人反映强些,这些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的。那么,什么是正常的反应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①感到大祸临头,惊恐不已;②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③无比悲痛;④感到脆弱而无助;⑤非常愤怒;⑥对自己的侥幸生存既欣慰又内疚。一些人经过创伤事件后饱受焦虑、梦魇、失眠之苦,以至于不能正常地工作与学习;另一些人表面上看来好像不曾发生任何事,但实际上,他们开始回避各种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不擅与人打交道。还有一种创伤性体验是悲痛,一个悲痛的人会产生诸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记忆力减退,感觉生活毫无意义、对生活缺乏热情等明显症状,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很多无法预期的因素都有可能激发最初的创伤反应卷土重来,并可能导致情绪剧烈波动。尽管如此,80%~90%的人不会因为创伤性经历而永远一蹶不振,因为人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韧性,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治疗的聆听技术和许多方法技术应用在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有着独特而神奇的治疗效果,比起传统心理咨询更能调动我们自身的自信和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从而改善消极生活状态。
  说明:此次地震造成许多孩子的精神创伤,这些精神创伤用音乐介入非常容易接近其本质情感,音乐心理治疗在长期的临床跟踪中效果是很好的。
  
  四、关于震区灾后中小学学生音乐帮助其心灵重建应注意的问题
  
  1.音乐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心理疾病在未发展到出现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疾病症状之前,音乐治疗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在这之后,音乐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使用。否则,就会出现过分夸大或过分削弱音乐治疗作用的现象。而任何一种武断的学说,都会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影响音乐治疗学的科学、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在运用音乐治疗手段服务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时,有必要从被治疗者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个案来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清音乐治疗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辅关系。
  2.在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和被动接受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使用时,由于对音乐曲式、和声、复调的认识理解不够,导致无法准确地选用与未成年人情绪相对应的音乐来治疗,大大削弱了音乐治疗的效果。这样往往会造成音乐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介入而被动接受的局面。
  3.盲目的“音乐处方”给音乐治疗效果带来不确定因素
  单纯的以为轻松、自如、舒展的音乐可以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低沉、缓慢的音乐可以治疗焦虑情绪;积极、欢快的音乐可以治疗自闭症及人际交往障碍等等,把对音乐治疗的理解只停留在缓解、放松人的情绪层面上,这种认识误解了音乐治疗的概念,在没有专业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盲目运用,模糊了音乐减压和治疗的方法,会给治疗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4.制定治疗方案和选用治疗音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
  (1)音乐治疗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每次时间掌握在1~2小时之间,个别特殊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及治疗效果而定。
  (2)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
  (3)注意插入暗示语言的时机。
  (4)治疗过程中,所用音乐形式、内容应根据所教学生互动的适应情况及时调整变换。
  (5)在学生出现异常情绪反应时及时终止音乐治疗。
  (6)音乐教师如遇到问题较严重且自己无法解决的个案时,应及时采取转介方式处理,以免延误学生病情,防止出现其它意外事件发生。
  五、结 论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作为治疗心理创伤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说音乐疗法不是一般的音乐欣赏,而是一种特殊的身心疾病治疗的方法,是构建身心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音乐对人的心身调节作用是肯定的,因此可以说音乐疗法在对灾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恢复与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高 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 马东风、邹爱民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 高萩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 冯好芸.传统与流行的结合[J].艺术教育,2007.01
  5 姜光勋.关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1
  6 张晓蕾.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文化思考[J].中国教师,2006.10
  7 郑洋洋.将音乐治疗学的相关知识引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music life,2007.01
  8 高 天.精神创伤与音乐心理治疗[J].职业教育,2008.10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了在高校建设“信息化就业”的有关要求,1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就业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高校普遍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基础,积累了大量就业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如同一座巨大宝藏,等待开发。目前高校就业工作者对这些数据的应用开发还只是初窥门径,未能充分利用,也缺乏专业工具来进行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利于从海量的、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本文认为数据挖掘技术
期刊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工学结合方式,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实施创业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的积极回应。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一个颇具紧迫感和时代感的命题。  【关键词】创业教育现状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87-02     一、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起步较晚的中国创业教
期刊
【摘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化趋势。本文界定了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内涵,阐述了开放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开放式管理模式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六方面措施,从而为开放式格局下,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开放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从编目思想观念问题、编目数据质量问题、分类标引问题、主题标引问题、采用外来编目数据问题和OA文献资源编目问题6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编目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3-02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期刊
【摘要】美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育应注重知性美。高校图书馆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属性使之成为了开展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美的环境、提供美的服务、传递美的思想以及开展美的活动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美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71-03    
期刊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如何保障高校困难毕业生这一弱势群体顺利就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造成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和高校方面的原因与困难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业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8-02     在金融危机
期刊
【摘要】英语语音课程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学生能否熟练掌握英语语音知识及其综合技能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关键。本文基于语言学语码转换理论,结合独立学院英语系学生特点及语音学习现状,遵循情境创设、语音信息的输入、语音符号编码、小组合作执行、反馈和评定等课堂活动序列建构了英语语音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学策略和班级管理策略,教学策略又可细分为主教策略和辅教策略
期刊
【摘要】教会学生学习,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并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运用进行指导、培训。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者对学习策略进行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国外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西方的语言学习者,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英语教学和学习,对俄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研究还不太广泛。本文结合俄语学习的特点,论述了在俄语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培养。  【关键词】俄语教学外语学
期刊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的角度,分析一篇政治演说文体——美国总统布什“关于正式提名赖斯担任美国国务卿的讲话”。在词汇语法层探讨了语域及纯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这一特殊语篇类型的语言使用特点及其意义体现。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语域纯理功能语篇体裁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41-03    【Abstr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