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卢”与“一双绣花鞋”
一栋红砖头砌成的旧式小洋楼。一个门牌上写有“特园”,渝中区嘉陵桥东村36号~42号等字样。我小心巡视着它。这栋宅子,共三层楼高,两栋相连,每层的玻璃窗上都是千疮百孔,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非常的凄凉……
特园的主人,名叫鲜英,曾经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从前的特园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内由一条特园路连通,一直通到老上清寺。特园里最显眼的那一栋建筑名叫“鲜宅”,那就是鲜英的住所。今天我们看见的特园遗址就属于“鲜宅”中的一部分。特园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宅子,在白色恐怖的年月里,特园的主人鲜英,险些在这里遭受国民党内部倾扎的暗算。后来“文革”时期特园又不幸毁于一场大火,很多建筑在那场浩劫当中都化灰飞烟灭了。鲜宅最后留存下来的就只有“康庄”一栋孤零零的实际不足三百平方米的建筑。
诗人柏桦年轻时曾与鲜家的子孙交好,时常进出“鲜宅”,在他的记忆里,鲜宅是这样的:“鲜宅俯瞰嘉陵江。它的黑漆大门早已剥落,显得苍凉,门上有两个年代久远的大铜环。这门总是静静地关着,仿佛里面安息着什么古老的灵魂……”“黑暗的楼梯,楼梯的拐弯处、危险若人的杂物……”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潜伏着一根指头、一双脚,都可能发出寒冷的笑声或毛骨悚然的咳嗽,都可能有某种东西向我迎面走来,杨仆人的瓜皮帽、镜框里的一袭空荡荡的长衫、一只死者仇恨的独眼……”
这是诗人柏桦眼中的鲜宅,恐怖极了。令人不由联想到了《一双绣花鞋》中的“静卢”那栋鬼屋上去,柏桦自己也说过:“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一双绣花鞋,是解放初期一直流传着的一个离奇案件故事:山城解放刚刚不久的时候,一打更老人,一天夜里酒醉闯进了一条死胡同,胡同的尽头处有个名叫“静卢”的宅子,门上的两颗黄铜兽环,上面镀金全都剥落,荒废很久了。那里曾经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林南轩的府邸。鬼气阴森。老人正打算离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栋废弃多年的大院内的小楼里亮起了一盏灯。出于好奇,老人推开门顺着楼梯走了上去。突然,他眼前一花,一个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如鬼魅一样的飘到了他的跟前,老人瞳孔惊大,当场暴毙身亡……
故事里那双精致小巧镶着银丝的绣花鞋尤为传神,还是柏桦描绘得最生动:“鞋的头部有一朵赤红的小花,就像蛇正吐出它致命的细舌……”
我去的时候天色还有些阴沉,早晨的浓雾还没散去,鲜宅在我眼中就开始变得有些慢慢抽象。“夜半孤光”“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这些片段幽灵一样的在我脑中开始慢慢隐现出来。
我努力使自己尽可能地不再继续联想下去,仿佛也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死死地卡住我的脖子……
虽然这是在白天,但是沿着青苔布满的窗阶行走,面对这栋孤零零的小楼,依旧能感受到一种荒凉的味道。据说“鲜宅”门前曾经栽满芭蕉树,而今我们所能看见的只能是那些角落里面的破烂瓦砾砖头堆,老房子似枕在废墟中一样。
在老宅墙壁的一侧,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红笔圈成的大大的“拆”字,据那位看守鲜宅的老大爷说,“鲜宅”也已经被列进危房子的“黑名单”当中。他知道我的来意后还特意给我又提供出来一个线索:“刚解放的时候,重庆市公安局在一次清理国民党某公馆中,发现一具壁炉内男尸,死者身份正是那名老更夫。”大爷所说的那个公馆,而今早已经被夷为平地。
那真正的“静卢”在哪里?看来这又变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公馆”没了,“鲜宅”也快拆了。但我相信,“静卢”不会就这样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消失。因为它早就活在我们心里很多年了。始终真似有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一样。说不定哪天又一帮探险者,在一个白雾笼罩或是雷雨交加的夜晚,懵懂的走迷失掉了方向,闯进一条死胡同中,发现一所破败老宅,脑中下意识地浮现出那个“鬼屋绣花鞋”的传说,于是一栋传说中的凶宅,就这样复活了。
“死亡禁区”与“红岩”
昔日繁华的瓷器口古镇,闹市街背后,有一条幽僻的小路,入口处一左一右两个碉堡,机枪就架设在上面,警戒森严。这片区域就是有着死亡禁区之称的“歌乐山”秘密军统集中营。1941年的时候,几个中学生“冒险家”误打误撞地闯入了这里,结果却再也没能出来。
忘不了《红岩》连环画中所描绘这片监狱集中营的恐怖景象。顺着当年“中美合作所路”,也就是瓷器口后面的那条路纵深行走“渣滓洞、白公馆、蒋家院子、杨家山、戴公祠”。一个个熟悉或又陌生的名字,一段段恐怖而又血淋淋的记忆。
当年这片死亡区域有20余华里,为军统特务所设的秘密囚禁機构。美军的特务训练营也设在这里面。当年进入这里的人,都需要佩戴一种特殊的加盖军统蓝色印章的通行证,而一些绝密场合,如渣滓洞、白公馆那几个大监狱,或红炉场这几个秘密囚室,则就需要另外加盖印章,这里面当年军统内部人员一律全部与外界隔绝,使用一种特殊的代金卷,作为区域里面的流通货币。
我曾经目睹过“麻风病区”的惨寂,但走进了这片死亡之域,却感觉到这里不只是要用惨寂来形容,而应该是用死寂俩字,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这里可是用白骨活生生堆出来的啊。
渣滓洞、白公馆,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解放军进城以前军统特务在这里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今天我们走进这里,一圈圈铁丝网围成的监狱外墙,原先这里还设有哨卡,门前的岗亭里拴着一只黑色军犬,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人。
渣滓洞曾经是开采煤渣的地方,后来被充作监狱,监狱不大,一排平房,当年却塞满了人,里面非常的潮湿。地牢的刑讯室里,狼牙棒、老虎凳,最毒的刑具在这里都能找到,曾经有一个名叫江姐的革命烈士,被刽子手将双手十指钉上了铁钉。
白公馆更是一个阴森杀人不见血的地方,其外面写着的是“香山别墅,”据说曾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来被改成了秘密监狱,走进这个小楼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活脱脱的人间炼狱。在底层的一座牢房里,能看见一块松动被撬开的石砖,这是一个发誓要逃出魔窟的名叫韦德福的人,用惊人的、不可想象的毅力,十个指头硬生生地将墙壁抠开的,可惜他最后还是没能彻底地逃出这片死亡禁区。
还有蒋家院子,与杨家山囚室都是秘密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一般单独囚禁着高级将领,叶挺将军曾经被囚蒋家院子里很长一段时间,经交涉释放,释放出去的时候已经是被折磨的不像人形了。而被关于杨家山秘密囚室的杨虎城将军一家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先是被关押在那里,监控起来,再后来被人设计杀害在了戴公祠里,尸体被埋在了花坛当中。戴公祠就是杀人魔王戴笠的住宅。他亲自坐镇这片死亡禁区里面。
截至1949年,蒋介石开始下令大屠杀的时候,被杀死于这片禁区内的人尸骨成堆,被草草掩埋在了这片禁区的各个角落。
还有松林坡刑场,当年大屠杀的主要地点,电台岚垭刑场……这片恐怖的死亡禁区里的每一寸土都曾经是被鲜血染红过了的。
地下堡垒的秘密
重庆山城的下水道,就像是一个山城的地下迷宫,最初的下水道始建于乾隆年间,后来解放以后,曾经又重新修过,由于山城地理的特殊原因,因此当时还特别聘请了美籍专家毛理尔参与了设计,可以想象重庆的地下水道,结构是多么复杂的了。
老的重庆下水道,在战时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很多人家将其临时改作了防空洞,从前很多老宅的下面就通有水道,一撬开地板,就能钻进去。后来在日机一轮一轮的轰炸当中不少下水道塌陷了,死了很多人,多是被闷死在里面的。所以今天的重庆老下水道早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机能。
正因为这里非常的隐蔽,不为人所瞩目,重庆刚刚解放时一些特务,将“地下堡垒”就设在了某些个老下水道里面。在这种不见光的地方,干着那些恐怖阴谋勾当。
在一个废园里,我觅见一处隐秘在齐膝高的荒草背后的老地下水道入口,用灯光试探,深不见底,里面的淤泥都已干成灰白色。里面相当狭窄,只能蹲着往前走,电筒的光线很微弱,一些顶部已经开裂了,随时有可能塌陷,走着走着,轰的一声,外面一辆重型汽车震动一下,墙上的灰尘哗啦剥落下来了一大片,露出了长满霉点的砖。
下水道里岔路很多,我们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大家一阵恐慌,要是迟迟找不到出路怎么办?空气中突然有了点腐臭的味道,电筒光突然打在一摊腐肉上,我捂着嘴巴忍住了强烈的恶心,那是一只老鼠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前面又会碰见什么?会不会通到一个秘密军火库里面?那里面滴答、滴答地渗着水。一些角落里面,堆积着一些圆铁皮筒,上面画着骷髅的标志…… 这又是一部反特故事当中描写出来的。故事名好像叫什么地下堡垒的秘密。国民党潜伏特务秘密策划一个毁灭山城的计划,将炸弹秘密安放在了下水道里,一旦起爆,整个山城就要瘫痪。特务的阴谋最后当然没有得逞,但里面有两个镜头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个秘密军火库的入口就是一个废弃的园子,而出口则是一片坟场。
入口的情景与这个地下水道相吻合,那么这个地下通道的出口,不会是那个坟场吧?前面开始变得有些宽敞了,这里真很有可能是解放前被扩充改造的民用的防空洞,为了躲避轰炸用的。我仔细环顾了一下四周,没发现有出口秘道的痕迹。这里要真是防空洞,可以摆下好几张床,“还可能有照明用的电灯,整个室内被白布围成一圈,灯光是幽蓝色的,那些床上摆放着被解剖研究的活人标本,有被勒死的,还有中毒七孔流血的……一些穿军医、白大褂的人正在摆弄着这些尸体,有几具还淌着血迹的尸体还是温热的。” 那不是国民党美军秘密训练特工的基地吗?这又是哪一本书里面曾经看到过的,太恐怖了!有点叫人窒息。
没想到出口处竟然是在一个胡同下水道的井里面,我们从地底下一脸灰尘地爬了出来,一个小姑娘看见了,捂着眼睛尖叫一声:“鬼啊!”我们没理会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回忆起刚才穿地下迷宫黑洞洞的情景,一颗心还是七上八下的。
一栋红砖头砌成的旧式小洋楼。一个门牌上写有“特园”,渝中区嘉陵桥东村36号~42号等字样。我小心巡视着它。这栋宅子,共三层楼高,两栋相连,每层的玻璃窗上都是千疮百孔,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非常的凄凉……
特园的主人,名叫鲜英,曾经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从前的特园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内由一条特园路连通,一直通到老上清寺。特园里最显眼的那一栋建筑名叫“鲜宅”,那就是鲜英的住所。今天我们看见的特园遗址就属于“鲜宅”中的一部分。特园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宅子,在白色恐怖的年月里,特园的主人鲜英,险些在这里遭受国民党内部倾扎的暗算。后来“文革”时期特园又不幸毁于一场大火,很多建筑在那场浩劫当中都化灰飞烟灭了。鲜宅最后留存下来的就只有“康庄”一栋孤零零的实际不足三百平方米的建筑。
诗人柏桦年轻时曾与鲜家的子孙交好,时常进出“鲜宅”,在他的记忆里,鲜宅是这样的:“鲜宅俯瞰嘉陵江。它的黑漆大门早已剥落,显得苍凉,门上有两个年代久远的大铜环。这门总是静静地关着,仿佛里面安息着什么古老的灵魂……”“黑暗的楼梯,楼梯的拐弯处、危险若人的杂物……”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潜伏着一根指头、一双脚,都可能发出寒冷的笑声或毛骨悚然的咳嗽,都可能有某种东西向我迎面走来,杨仆人的瓜皮帽、镜框里的一袭空荡荡的长衫、一只死者仇恨的独眼……”
这是诗人柏桦眼中的鲜宅,恐怖极了。令人不由联想到了《一双绣花鞋》中的“静卢”那栋鬼屋上去,柏桦自己也说过:“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一双绣花鞋,是解放初期一直流传着的一个离奇案件故事:山城解放刚刚不久的时候,一打更老人,一天夜里酒醉闯进了一条死胡同,胡同的尽头处有个名叫“静卢”的宅子,门上的两颗黄铜兽环,上面镀金全都剥落,荒废很久了。那里曾经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林南轩的府邸。鬼气阴森。老人正打算离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栋废弃多年的大院内的小楼里亮起了一盏灯。出于好奇,老人推开门顺着楼梯走了上去。突然,他眼前一花,一个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如鬼魅一样的飘到了他的跟前,老人瞳孔惊大,当场暴毙身亡……
故事里那双精致小巧镶着银丝的绣花鞋尤为传神,还是柏桦描绘得最生动:“鞋的头部有一朵赤红的小花,就像蛇正吐出它致命的细舌……”
我去的时候天色还有些阴沉,早晨的浓雾还没散去,鲜宅在我眼中就开始变得有些慢慢抽象。“夜半孤光”“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这些片段幽灵一样的在我脑中开始慢慢隐现出来。
我努力使自己尽可能地不再继续联想下去,仿佛也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死死地卡住我的脖子……
虽然这是在白天,但是沿着青苔布满的窗阶行走,面对这栋孤零零的小楼,依旧能感受到一种荒凉的味道。据说“鲜宅”门前曾经栽满芭蕉树,而今我们所能看见的只能是那些角落里面的破烂瓦砾砖头堆,老房子似枕在废墟中一样。
在老宅墙壁的一侧,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红笔圈成的大大的“拆”字,据那位看守鲜宅的老大爷说,“鲜宅”也已经被列进危房子的“黑名单”当中。他知道我的来意后还特意给我又提供出来一个线索:“刚解放的时候,重庆市公安局在一次清理国民党某公馆中,发现一具壁炉内男尸,死者身份正是那名老更夫。”大爷所说的那个公馆,而今早已经被夷为平地。
那真正的“静卢”在哪里?看来这又变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公馆”没了,“鲜宅”也快拆了。但我相信,“静卢”不会就这样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消失。因为它早就活在我们心里很多年了。始终真似有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一样。说不定哪天又一帮探险者,在一个白雾笼罩或是雷雨交加的夜晚,懵懂的走迷失掉了方向,闯进一条死胡同中,发现一所破败老宅,脑中下意识地浮现出那个“鬼屋绣花鞋”的传说,于是一栋传说中的凶宅,就这样复活了。
“死亡禁区”与“红岩”
昔日繁华的瓷器口古镇,闹市街背后,有一条幽僻的小路,入口处一左一右两个碉堡,机枪就架设在上面,警戒森严。这片区域就是有着死亡禁区之称的“歌乐山”秘密军统集中营。1941年的时候,几个中学生“冒险家”误打误撞地闯入了这里,结果却再也没能出来。
忘不了《红岩》连环画中所描绘这片监狱集中营的恐怖景象。顺着当年“中美合作所路”,也就是瓷器口后面的那条路纵深行走“渣滓洞、白公馆、蒋家院子、杨家山、戴公祠”。一个个熟悉或又陌生的名字,一段段恐怖而又血淋淋的记忆。
当年这片死亡区域有20余华里,为军统特务所设的秘密囚禁機构。美军的特务训练营也设在这里面。当年进入这里的人,都需要佩戴一种特殊的加盖军统蓝色印章的通行证,而一些绝密场合,如渣滓洞、白公馆那几个大监狱,或红炉场这几个秘密囚室,则就需要另外加盖印章,这里面当年军统内部人员一律全部与外界隔绝,使用一种特殊的代金卷,作为区域里面的流通货币。
我曾经目睹过“麻风病区”的惨寂,但走进了这片死亡之域,却感觉到这里不只是要用惨寂来形容,而应该是用死寂俩字,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这里可是用白骨活生生堆出来的啊。
渣滓洞、白公馆,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解放军进城以前军统特务在这里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今天我们走进这里,一圈圈铁丝网围成的监狱外墙,原先这里还设有哨卡,门前的岗亭里拴着一只黑色军犬,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人。
渣滓洞曾经是开采煤渣的地方,后来被充作监狱,监狱不大,一排平房,当年却塞满了人,里面非常的潮湿。地牢的刑讯室里,狼牙棒、老虎凳,最毒的刑具在这里都能找到,曾经有一个名叫江姐的革命烈士,被刽子手将双手十指钉上了铁钉。
白公馆更是一个阴森杀人不见血的地方,其外面写着的是“香山别墅,”据说曾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来被改成了秘密监狱,走进这个小楼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活脱脱的人间炼狱。在底层的一座牢房里,能看见一块松动被撬开的石砖,这是一个发誓要逃出魔窟的名叫韦德福的人,用惊人的、不可想象的毅力,十个指头硬生生地将墙壁抠开的,可惜他最后还是没能彻底地逃出这片死亡禁区。
还有蒋家院子,与杨家山囚室都是秘密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一般单独囚禁着高级将领,叶挺将军曾经被囚蒋家院子里很长一段时间,经交涉释放,释放出去的时候已经是被折磨的不像人形了。而被关于杨家山秘密囚室的杨虎城将军一家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先是被关押在那里,监控起来,再后来被人设计杀害在了戴公祠里,尸体被埋在了花坛当中。戴公祠就是杀人魔王戴笠的住宅。他亲自坐镇这片死亡禁区里面。
截至1949年,蒋介石开始下令大屠杀的时候,被杀死于这片禁区内的人尸骨成堆,被草草掩埋在了这片禁区的各个角落。
还有松林坡刑场,当年大屠杀的主要地点,电台岚垭刑场……这片恐怖的死亡禁区里的每一寸土都曾经是被鲜血染红过了的。
地下堡垒的秘密
重庆山城的下水道,就像是一个山城的地下迷宫,最初的下水道始建于乾隆年间,后来解放以后,曾经又重新修过,由于山城地理的特殊原因,因此当时还特别聘请了美籍专家毛理尔参与了设计,可以想象重庆的地下水道,结构是多么复杂的了。
老的重庆下水道,在战时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很多人家将其临时改作了防空洞,从前很多老宅的下面就通有水道,一撬开地板,就能钻进去。后来在日机一轮一轮的轰炸当中不少下水道塌陷了,死了很多人,多是被闷死在里面的。所以今天的重庆老下水道早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机能。
正因为这里非常的隐蔽,不为人所瞩目,重庆刚刚解放时一些特务,将“地下堡垒”就设在了某些个老下水道里面。在这种不见光的地方,干着那些恐怖阴谋勾当。
在一个废园里,我觅见一处隐秘在齐膝高的荒草背后的老地下水道入口,用灯光试探,深不见底,里面的淤泥都已干成灰白色。里面相当狭窄,只能蹲着往前走,电筒的光线很微弱,一些顶部已经开裂了,随时有可能塌陷,走着走着,轰的一声,外面一辆重型汽车震动一下,墙上的灰尘哗啦剥落下来了一大片,露出了长满霉点的砖。
下水道里岔路很多,我们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大家一阵恐慌,要是迟迟找不到出路怎么办?空气中突然有了点腐臭的味道,电筒光突然打在一摊腐肉上,我捂着嘴巴忍住了强烈的恶心,那是一只老鼠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前面又会碰见什么?会不会通到一个秘密军火库里面?那里面滴答、滴答地渗着水。一些角落里面,堆积着一些圆铁皮筒,上面画着骷髅的标志…… 这又是一部反特故事当中描写出来的。故事名好像叫什么地下堡垒的秘密。国民党潜伏特务秘密策划一个毁灭山城的计划,将炸弹秘密安放在了下水道里,一旦起爆,整个山城就要瘫痪。特务的阴谋最后当然没有得逞,但里面有两个镜头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个秘密军火库的入口就是一个废弃的园子,而出口则是一片坟场。
入口的情景与这个地下水道相吻合,那么这个地下通道的出口,不会是那个坟场吧?前面开始变得有些宽敞了,这里真很有可能是解放前被扩充改造的民用的防空洞,为了躲避轰炸用的。我仔细环顾了一下四周,没发现有出口秘道的痕迹。这里要真是防空洞,可以摆下好几张床,“还可能有照明用的电灯,整个室内被白布围成一圈,灯光是幽蓝色的,那些床上摆放着被解剖研究的活人标本,有被勒死的,还有中毒七孔流血的……一些穿军医、白大褂的人正在摆弄着这些尸体,有几具还淌着血迹的尸体还是温热的。” 那不是国民党美军秘密训练特工的基地吗?这又是哪一本书里面曾经看到过的,太恐怖了!有点叫人窒息。
没想到出口处竟然是在一个胡同下水道的井里面,我们从地底下一脸灰尘地爬了出来,一个小姑娘看见了,捂着眼睛尖叫一声:“鬼啊!”我们没理会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回忆起刚才穿地下迷宫黑洞洞的情景,一颗心还是七上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