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秘闻档案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l605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卢”与“一双绣花鞋”
  
  一栋红砖头砌成的旧式小洋楼。一个门牌上写有“特园”,渝中区嘉陵桥东村36号~42号等字样。我小心巡视着它。这栋宅子,共三层楼高,两栋相连,每层的玻璃窗上都是千疮百孔,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非常的凄凉……
  特园的主人,名叫鲜英,曾经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从前的特园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内由一条特园路连通,一直通到老上清寺。特园里最显眼的那一栋建筑名叫“鲜宅”,那就是鲜英的住所。今天我们看见的特园遗址就属于“鲜宅”中的一部分。特园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宅子,在白色恐怖的年月里,特园的主人鲜英,险些在这里遭受国民党内部倾扎的暗算。后来“文革”时期特园又不幸毁于一场大火,很多建筑在那场浩劫当中都化灰飞烟灭了。鲜宅最后留存下来的就只有“康庄”一栋孤零零的实际不足三百平方米的建筑。
  诗人柏桦年轻时曾与鲜家的子孙交好,时常进出“鲜宅”,在他的记忆里,鲜宅是这样的:“鲜宅俯瞰嘉陵江。它的黑漆大门早已剥落,显得苍凉,门上有两个年代久远的大铜环。这门总是静静地关着,仿佛里面安息着什么古老的灵魂……”“黑暗的楼梯,楼梯的拐弯处、危险若人的杂物……”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潜伏着一根指头、一双脚,都可能发出寒冷的笑声或毛骨悚然的咳嗽,都可能有某种东西向我迎面走来,杨仆人的瓜皮帽、镜框里的一袭空荡荡的长衫、一只死者仇恨的独眼……”
  这是诗人柏桦眼中的鲜宅,恐怖极了。令人不由联想到了《一双绣花鞋》中的“静卢”那栋鬼屋上去,柏桦自己也说过:“这《一双绣花鞋》开始的场景多像鲜宅啊!”一双绣花鞋,是解放初期一直流传着的一个离奇案件故事:山城解放刚刚不久的时候,一打更老人,一天夜里酒醉闯进了一条死胡同,胡同的尽头处有个名叫“静卢”的宅子,门上的两颗黄铜兽环,上面镀金全都剥落,荒废很久了。那里曾经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林南轩的府邸。鬼气阴森。老人正打算离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栋废弃多年的大院内的小楼里亮起了一盏灯。出于好奇,老人推开门顺着楼梯走了上去。突然,他眼前一花,一个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如鬼魅一样的飘到了他的跟前,老人瞳孔惊大,当场暴毙身亡……
  故事里那双精致小巧镶着银丝的绣花鞋尤为传神,还是柏桦描绘得最生动:“鞋的头部有一朵赤红的小花,就像蛇正吐出它致命的细舌……”
  我去的时候天色还有些阴沉,早晨的浓雾还没散去,鲜宅在我眼中就开始变得有些慢慢抽象。“夜半孤光”“穿蓝色绣花鞋的女人……”这些片段幽灵一样的在我脑中开始慢慢隐现出来。
  我努力使自己尽可能地不再继续联想下去,仿佛也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死死地卡住我的脖子……
  虽然这是在白天,但是沿着青苔布满的窗阶行走,面对这栋孤零零的小楼,依旧能感受到一种荒凉的味道。据说“鲜宅”门前曾经栽满芭蕉树,而今我们所能看见的只能是那些角落里面的破烂瓦砾砖头堆,老房子似枕在废墟中一样。
  在老宅墙壁的一侧,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红笔圈成的大大的“拆”字,据那位看守鲜宅的老大爷说,“鲜宅”也已经被列进危房子的“黑名单”当中。他知道我的来意后还特意给我又提供出来一个线索:“刚解放的时候,重庆市公安局在一次清理国民党某公馆中,发现一具壁炉内男尸,死者身份正是那名老更夫。”大爷所说的那个公馆,而今早已经被夷为平地。
  那真正的“静卢”在哪里?看来这又变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公馆”没了,“鲜宅”也快拆了。但我相信,“静卢”不会就这样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消失。因为它早就活在我们心里很多年了。始终真似有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一样。说不定哪天又一帮探险者,在一个白雾笼罩或是雷雨交加的夜晚,懵懂的走迷失掉了方向,闯进一条死胡同中,发现一所破败老宅,脑中下意识地浮现出那个“鬼屋绣花鞋”的传说,于是一栋传说中的凶宅,就这样复活了。
  
  “死亡禁区”与“红岩”
  
  昔日繁华的瓷器口古镇,闹市街背后,有一条幽僻的小路,入口处一左一右两个碉堡,机枪就架设在上面,警戒森严。这片区域就是有着死亡禁区之称的“歌乐山”秘密军统集中营。1941年的时候,几个中学生“冒险家”误打误撞地闯入了这里,结果却再也没能出来。
  忘不了《红岩》连环画中所描绘这片监狱集中营的恐怖景象。顺着当年“中美合作所路”,也就是瓷器口后面的那条路纵深行走“渣滓洞、白公馆、蒋家院子、杨家山、戴公祠”。一个个熟悉或又陌生的名字,一段段恐怖而又血淋淋的记忆。
  当年这片死亡区域有20余华里,为军统特务所设的秘密囚禁機构。美军的特务训练营也设在这里面。当年进入这里的人,都需要佩戴一种特殊的加盖军统蓝色印章的通行证,而一些绝密场合,如渣滓洞、白公馆那几个大监狱,或红炉场这几个秘密囚室,则就需要另外加盖印章,这里面当年军统内部人员一律全部与外界隔绝,使用一种特殊的代金卷,作为区域里面的流通货币。
  我曾经目睹过“麻风病区”的惨寂,但走进了这片死亡之域,却感觉到这里不只是要用惨寂来形容,而应该是用死寂俩字,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这里可是用白骨活生生堆出来的啊。
  渣滓洞、白公馆,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解放军进城以前军统特务在这里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今天我们走进这里,一圈圈铁丝网围成的监狱外墙,原先这里还设有哨卡,门前的岗亭里拴着一只黑色军犬,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人。
  渣滓洞曾经是开采煤渣的地方,后来被充作监狱,监狱不大,一排平房,当年却塞满了人,里面非常的潮湿。地牢的刑讯室里,狼牙棒、老虎凳,最毒的刑具在这里都能找到,曾经有一个名叫江姐的革命烈士,被刽子手将双手十指钉上了铁钉。
  白公馆更是一个阴森杀人不见血的地方,其外面写着的是“香山别墅,”据说曾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来被改成了秘密监狱,走进这个小楼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活脱脱的人间炼狱。在底层的一座牢房里,能看见一块松动被撬开的石砖,这是一个发誓要逃出魔窟的名叫韦德福的人,用惊人的、不可想象的毅力,十个指头硬生生地将墙壁抠开的,可惜他最后还是没能彻底地逃出这片死亡禁区。
  还有蒋家院子,与杨家山囚室都是秘密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一般单独囚禁着高级将领,叶挺将军曾经被囚蒋家院子里很长一段时间,经交涉释放,释放出去的时候已经是被折磨的不像人形了。而被关于杨家山秘密囚室的杨虎城将军一家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先是被关押在那里,监控起来,再后来被人设计杀害在了戴公祠里,尸体被埋在了花坛当中。戴公祠就是杀人魔王戴笠的住宅。他亲自坐镇这片死亡禁区里面。
  截至1949年,蒋介石开始下令大屠杀的时候,被杀死于这片禁区内的人尸骨成堆,被草草掩埋在了这片禁区的各个角落。
  还有松林坡刑场,当年大屠杀的主要地点,电台岚垭刑场……这片恐怖的死亡禁区里的每一寸土都曾经是被鲜血染红过了的。
  
  地下堡垒的秘密
  
  重庆山城的下水道,就像是一个山城的地下迷宫,最初的下水道始建于乾隆年间,后来解放以后,曾经又重新修过,由于山城地理的特殊原因,因此当时还特别聘请了美籍专家毛理尔参与了设计,可以想象重庆的地下水道,结构是多么复杂的了。
  老的重庆下水道,在战时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很多人家将其临时改作了防空洞,从前很多老宅的下面就通有水道,一撬开地板,就能钻进去。后来在日机一轮一轮的轰炸当中不少下水道塌陷了,死了很多人,多是被闷死在里面的。所以今天的重庆老下水道早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机能。
  正因为这里非常的隐蔽,不为人所瞩目,重庆刚刚解放时一些特务,将“地下堡垒”就设在了某些个老下水道里面。在这种不见光的地方,干着那些恐怖阴谋勾当。
  在一个废园里,我觅见一处隐秘在齐膝高的荒草背后的老地下水道入口,用灯光试探,深不见底,里面的淤泥都已干成灰白色。里面相当狭窄,只能蹲着往前走,电筒的光线很微弱,一些顶部已经开裂了,随时有可能塌陷,走着走着,轰的一声,外面一辆重型汽车震动一下,墙上的灰尘哗啦剥落下来了一大片,露出了长满霉点的砖。
  下水道里岔路很多,我们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大家一阵恐慌,要是迟迟找不到出路怎么办?空气中突然有了点腐臭的味道,电筒光突然打在一摊腐肉上,我捂着嘴巴忍住了强烈的恶心,那是一只老鼠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前面又会碰见什么?会不会通到一个秘密军火库里面?那里面滴答、滴答地渗着水。一些角落里面,堆积着一些圆铁皮筒,上面画着骷髅的标志…… 这又是一部反特故事当中描写出来的。故事名好像叫什么地下堡垒的秘密。国民党潜伏特务秘密策划一个毁灭山城的计划,将炸弹秘密安放在了下水道里,一旦起爆,整个山城就要瘫痪。特务的阴谋最后当然没有得逞,但里面有两个镜头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个秘密军火库的入口就是一个废弃的园子,而出口则是一片坟场。
  入口的情景与这个地下水道相吻合,那么这个地下通道的出口,不会是那个坟场吧?前面开始变得有些宽敞了,这里真很有可能是解放前被扩充改造的民用的防空洞,为了躲避轰炸用的。我仔细环顾了一下四周,没发现有出口秘道的痕迹。这里要真是防空洞,可以摆下好几张床,“还可能有照明用的电灯,整个室内被白布围成一圈,灯光是幽蓝色的,那些床上摆放着被解剖研究的活人标本,有被勒死的,还有中毒七孔流血的……一些穿军医、白大褂的人正在摆弄着这些尸体,有几具还淌着血迹的尸体还是温热的。” 那不是国民党美军秘密训练特工的基地吗?这又是哪一本书里面曾经看到过的,太恐怖了!有点叫人窒息。
  没想到出口处竟然是在一个胡同下水道的井里面,我们从地底下一脸灰尘地爬了出来,一个小姑娘看见了,捂着眼睛尖叫一声:“鬼啊!”我们没理会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回忆起刚才穿地下迷宫黑洞洞的情景,一颗心还是七上八下的。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对于绘画之真实的探寻使得画家承担起一种严肃的使命感。作者通过游历、考察欧洲时对于印象派原作的观摩和亲身寻访画家故居,阐述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等的艺术发展之路,以此希望我们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得到启迪,即坚持写生的原动力是画家对a于绘画之真实的不倦探索,这种动力使写生不断焕发新的意义,不会因时代或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关键词:写生 探寻 真实    儿时喜欢画画涂抹,被选入少年宫学习,常有指导
期刊
无论社会民俗学研究,任何其他的学术研究,要能够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得到较多读者的认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重于集大成,站在巨人的肩上,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取得新的最高成就;一种是偏重于开创研究的新领域,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发现新的课题,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集大成者需要有扎实的功底;而发现新课题者则需要独具慧眼,能够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社会现象中发现新的课题,需
期刊
余家乐简介  1953年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1990年毕业于加拿大McGILL大学研究生院。作品长年受邀巡展并被收藏于欧、美、亚、非洲的各国博物馆和艺术中心,主要作品《信使》联合国收藏,《旋律》美国白宫收藏。    面对造型古趣、结构奇巧的非洲木雕,艺术大师毕加索曾感叹未能亲临非洲大陆去感受这块神奇的土地,或许他的艺术创作将会展现出更为雄奇、奔放的视觉冲击力,对现代艺术家
期刊
第一次见到大海,就被它的气势、力量、胸襟和神奇所折服。海很大,辽远广阔,与天相接,总让我有种错觉,似乎再站高一点就可以看到对岸。  走在海滩上,赤脚踏沙,逐浪戏水,浪来人退,浪退人进。抓起一把海沙,顺着手心往下流,似乎心也要跟着它走了。坐在礁石上,人来人往,小船出航,层层波涛,拍岸轰响。不经意碎浪弄湿了衣裳也不躲不避等着下次浪再打上,贪婪地吸着腥腥的海风,我仿佛整个人都要溶进了大海。  细细地读海
期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在广东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深圳市推出“文化立市”的背景下,作为深圳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的福田,则用3年时间耗资13亿元打造出享誉全国的“一公里文化圈”。其中,福田区文化馆就属于“一公里文化圈”里的重头戏。  福田区文化馆成立于1996年,是广东省特级文化馆。曾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和“深圳市十佳文化馆站”。共拥有1个中心馆和6个分馆,是福田
期刊
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是潘家园最早的练摊人,建立潘家园旧货市场时他功不可没;来到新世纪,他已是一名小有成绩的古玩商人,又倾其所有买来了一堆石头,并要和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叫板……他心里想什么?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偶尔露出些笑意。说不清是曾被愚弄的自嘲,还是自鸣得意那次的表演,或许是在暗示我。    一次次的挫折,不得不让康来有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定睛看一下生活窘迫的妻女,痛感一切均属子虚乌有,
期刊
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近几年来,各式各样的呼吁在新闻媒体上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学生家长呼吁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消费者呼吁严厉打击不法商家欺蒙顾客的行为;基层单位呼吁制止一些部门的乱收费等。  许多新闻媒体不只是把这些此起彼伏的群众呼声作为报道的主打项目,开辟了相关的栏目承载,还对公众呼声较高的热点问题,派记者进行专题调查,予以后续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与民众的呼声遥相呼应,成为
期刊
到达丽江机场的时候已经23点多了,走出机场,明显感到气温很低,初秋的丽江多了些寒意。在大巴上,我还在为晚上住宿的事情发愁,和后座一个小伙子打听的时候,没想到他竟然是一家客栈的老板,长沙人,年仅23岁,因为喜欢安静,来了一次丽江就决定在这里安家了。23岁应该正是喜欢大城市喧闹的年纪,竟然以喜欢安静的理由,留在这里,这让我多少有些诧异。小伙子话不多,没有旅游景点商人的热情。“那里的客栈很多,你要是愿意
期刊
三伏天还没到,京城的气温却悠地升了上去。据气象专家说,今年的北京将有可能创造历史同期最高温。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向来不以为然。这倒不是因为本人耐热,而是对气象台的话早就麻木了。你想啊,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每天路上300万辆汽车奔跑的特大城市,哪一年能不创造高温呢?既然高温不退,我们就该放松心情,大不了找个消夏的好去处。  恰巧,国家林业局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想不想去塞罕坝林场。我问有什么名目吗?
期刊
上周日,我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突然一个逆行骑车的小伙子为躲避另一行人,迎面將我撞倒。小伙子扔下车,双手将我扶起来,再三说:“对不起,对不起。”听到他连声的道歉,我冒出的火气顿时消了下去。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瞬间脑海里闪出最近几个月来,那一件件有关道歉的事件。  从今年六月份以来,因道歉而引人关注的新闻还真不少——  在足球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央视体育频道著名主持人黄健翔一句“意大利万岁”引发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