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近年来迅猛发展,但很不平衡,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纽带需要加强。各高校发展战略、定位、目标不清晰,存在趋同性。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课程体系陈旧与产业结构严重脱节,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工程认证体系的完善教学体系,促使办学的多样性与国际化。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教学体系需制订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对应于毕业设计的能力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和有的放矢;课程大纲应详细规划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安排需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由此可见,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所有的课程大纲设置都是为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能力指标点服务的。
本文就与《华盛顿协议》要求相一致的工程认证体系下的毕业设计组织和规划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与探索,以期毕业设计达到工程认证的12项指标点要求,相应地提高机械类毕业设计的质量与规范性指标要求。
二、适应工程认证要求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一)增强毕业设计宣传力度,制订毕业设计规范要求
经过三年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要真正进入到毕业设计环节,还需要一个积极引导的过程。为此,学院安排了毕业设计动员环节,以系部为单位针对学生开展一次毕业设计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由系部进行组织,系部所有指导教师均需到现场与所指导学生见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让学生逐步进入到毕业设计环节,对毕业设计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也加深了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增强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自信心。
另外,为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毕业设计负责人针对青年指导教师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会议。一方面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毕业设计的指导规范,让指导教师了解毕业设计绪论、摘要、毕业设计内容组织和结构的书写规范,加强图纸的审核工作,让指导教师熟悉毕业设计的指导原则与方法,以期提高指导质量。
(二)加强毕业设计题目审核,规范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主要考核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对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适应工程认证的能力指标要求,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应以设计类题目为主,重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研究类与实验类的题目也应该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依托,为此,机械学院建立了一套合理有效的审题机制,促使毕业设计选题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主要实施方法如下。
1.学院制订毕业设计选题模板,规范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有相应的选题模板与规范要求。选题模板要求指导教师填写设计课题简介、技术指标要求、毕业设计拟解决的工程问题类型及课题完成的工作量与图纸要求,并对课题的难度与适中性做出具体说明。统一的选题模板保证了课题审核的标准统一,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设计审核体制,做到审题透明、合理和公正。
2.建立合理有效的审核机制,严把审题关
毕业设计之前,学院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动员,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指导教师学习有关毕业设计文件,按工程认证的培养目标要求填写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首先上报系部,由系部组织审题小组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第一轮审核,对不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修改与调整,或直接淘汰;经系部审核后,学院对上报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分类汇总,并组织学院毕业设计审核小组统一审题,经审核后最终确定学院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次修改,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毕业设计题目,需填写毕业设计题目修改申请表,由系主任、毕业设计负责人和教学院长签字后方能生效,从而杜绝了毕业设计题目的随意修改变动,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性。
(三)强化过程监控,保证毕业设计有序实施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又要兼顾学生的就业实习,让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合理安排辅导时间,保持沟通与正常指导,学院加强了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与监督,加强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层考核,促使毕业设计工作有序进行。
毕业设计期间,学院和学校各安排两次抽查。第一次抽查由各系部组织有关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放在毕业设计的第三周,主要了解一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准备情况,包括对毕业设计课题的了解、资料收集、进度安排及其拟实施的方案规划等;第二次抽查由学院和学校共同参与进行中期检查,学院专家和学校督导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核,并对每一位同学进行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限期整改或严重警告;第三次考核安排在毕业设计结束前的第三周,重点考核期中考核不合格及指导教师点名的学生,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学院会根据情况给予缓答辩或取消答辩资格的处罚;第四次抽查由学校随机抽查,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查重检查。
经过四次毕业设计抽查,及时发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大大减少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强化答辩环节,实行末位淘汰
毕业设计除注重过程控制外,学院还强化了毕业设计答辩环节。毕业设计答辩前,毕业设计负责人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进行分组,合理选配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答辩专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答辩分小组答辩和大组答辩两个环节,小组答辩需根据答辩情况推出本组的推优和末位答辩名单,然后进入大组推优和末位淘汰答辩;大组答辩采取严格的取舍制度,对于推优的学生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推优学生,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控制质量;末位淘汰组答辩,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对于确实未达到毕业设计标准,经修改也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学生,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度,绝不姑息。
上述答辩模式,有效促进了学院毕业设计的推进和实施工作,学生无故不参与毕业设计情况大大减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三、总结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为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毕业设计的选题还是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都需要适应工程认证的要求与原则,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必要的改革与探索。
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近年来迅猛发展,但很不平衡,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纽带需要加强。各高校发展战略、定位、目标不清晰,存在趋同性。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课程体系陈旧与产业结构严重脱节,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工程认证体系的完善教学体系,促使办学的多样性与国际化。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教学体系需制订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对应于毕业设计的能力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和有的放矢;课程大纲应详细规划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实施与教学安排需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由此可见,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所有的课程大纲设置都是为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能力指标点服务的。
本文就与《华盛顿协议》要求相一致的工程认证体系下的毕业设计组织和规划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与探索,以期毕业设计达到工程认证的12项指标点要求,相应地提高机械类毕业设计的质量与规范性指标要求。
二、适应工程认证要求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一)增强毕业设计宣传力度,制订毕业设计规范要求
经过三年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要真正进入到毕业设计环节,还需要一个积极引导的过程。为此,学院安排了毕业设计动员环节,以系部为单位针对学生开展一次毕业设计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由系部进行组织,系部所有指导教师均需到现场与所指导学生见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让学生逐步进入到毕业设计环节,对毕业设计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也加深了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增强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自信心。
另外,为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毕业设计负责人针对青年指导教师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会议。一方面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毕业设计的指导规范,让指导教师了解毕业设计绪论、摘要、毕业设计内容组织和结构的书写规范,加强图纸的审核工作,让指导教师熟悉毕业设计的指导原则与方法,以期提高指导质量。
(二)加强毕业设计题目审核,规范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主要考核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对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适应工程认证的能力指标要求,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应以设计类题目为主,重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研究类与实验类的题目也应该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依托,为此,机械学院建立了一套合理有效的审题机制,促使毕业设计选题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主要实施方法如下。
1.学院制订毕业设计选题模板,规范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有相应的选题模板与规范要求。选题模板要求指导教师填写设计课题简介、技术指标要求、毕业设计拟解决的工程问题类型及课题完成的工作量与图纸要求,并对课题的难度与适中性做出具体说明。统一的选题模板保证了课题审核的标准统一,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设计审核体制,做到审题透明、合理和公正。
2.建立合理有效的审核机制,严把审题关
毕业设计之前,学院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动员,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指导教师学习有关毕业设计文件,按工程认证的培养目标要求填写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首先上报系部,由系部组织审题小组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第一轮审核,对不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修改与调整,或直接淘汰;经系部审核后,学院对上报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分类汇总,并组织学院毕业设计审核小组统一审题,经审核后最终确定学院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次修改,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毕业设计题目,需填写毕业设计题目修改申请表,由系主任、毕业设计负责人和教学院长签字后方能生效,从而杜绝了毕业设计题目的随意修改变动,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性。
(三)强化过程监控,保证毕业设计有序实施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又要兼顾学生的就业实习,让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合理安排辅导时间,保持沟通与正常指导,学院加强了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与监督,加强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层考核,促使毕业设计工作有序进行。
毕业设计期间,学院和学校各安排两次抽查。第一次抽查由各系部组织有关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放在毕业设计的第三周,主要了解一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准备情况,包括对毕业设计课题的了解、资料收集、进度安排及其拟实施的方案规划等;第二次抽查由学院和学校共同参与进行中期检查,学院专家和学校督导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核,并对每一位同学进行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限期整改或严重警告;第三次考核安排在毕业设计结束前的第三周,重点考核期中考核不合格及指导教师点名的学生,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学院会根据情况给予缓答辩或取消答辩资格的处罚;第四次抽查由学校随机抽查,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查重检查。
经过四次毕业设计抽查,及时发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大大减少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强化答辩环节,实行末位淘汰
毕业设计除注重过程控制外,学院还强化了毕业设计答辩环节。毕业设计答辩前,毕业设计负责人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进行分组,合理选配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答辩专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答辩分小组答辩和大组答辩两个环节,小组答辩需根据答辩情况推出本组的推优和末位答辩名单,然后进入大组推优和末位淘汰答辩;大组答辩采取严格的取舍制度,对于推优的学生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推优学生,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控制质量;末位淘汰组答辩,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对于确实未达到毕业设计标准,经修改也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学生,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度,绝不姑息。
上述答辩模式,有效促进了学院毕业设计的推进和实施工作,学生无故不参与毕业设计情况大大减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三、总结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为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毕业设计的选题还是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都需要适应工程认证的要求与原则,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必要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