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旧书
旧书的概念,实在很宽泛,旷古久远的是,隔日黄花的也是,它们的价值悬殊高下,有版本、藏主、存量诸多因素,或贵如瑰宝,或贱如废纸。然而时局的安定或动荡,最为重要,即以苏州为例,辛亥革命时,乾嘉名人钞校本俯首可抬;抗战初期,又有大批珍本古椠散出,价格低廉得难以想象。至文革发动,天下大乱,愚蠢之事,累累不穷,真匪夷所思,焚书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书就这样灰飞烟灭了。那时的书,不论旧书,还是问世不久的新书,都成了累赘。抄家的,一纸不留,车载而去,也有当场就在门前点火焚烧,熊熊光焰里灰烬飞舞;不抄家的,有的自觉上交,有的偷偷烧掉,有的半夜里打包装袋扔进河里,也有的依依不合,就送去废品收购站,或许尚存一线生机,而收购站收书是秤分量的,凡精装本,都得将硬面的封皮撕去。书的命运,经此一大劫,真是到了穷途末路了。
历史就这样开了一个玩笑。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旧书价值陡然高涨,即以北京嘉德的一次拍卖活动为例,一部百衲本Ⅸ二十四史》,市场价约二万,拍卖至十七万成交;一部《四库全书珍本》,市场价约三万五千元,但拍卖以二十九万定槌。另外,还有一册宋本蝴蝶装《文苑英华》,虽是残本,但在拍卖会上以六十万起价,终以一百三十万被一位外籍人士所得。没有想到,书竟然会与花园别墅或豪华轿车等值起来。线装古籍如此,民国时出版物也是如此,在中国书店的一次拍卖会上,阿庚编的《死魂灵百图》起价三千六百元,甚至连印数甚多的张爱玲《流言》初版本也起价五百元。据说,在深圳拍卖的新文学初版本,起价都是四位数。照此算来,如今几位民国书刊的收藏家,都应该是巨富了。虽然拍卖市场和一般消费市场有一定的距离,但旧书的价值正在飙升,它的商品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当然,这与一九四九年后的历次运动,特别与文革的举国焚书,有密切关系。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归纳书的聚散有四大原因,一、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其聚散,二、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三、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其聚散,四、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就一九四九年后的情况来说,这四大原因几乎都不同程度影响了书的命运,而聚而必散,散而又聚,则又是一条规律。故当浩劫之后,百废俱兴,书自然也是时来运转了。
喜欢买书,且再收藏至一定数量的人,如今都可称为藏书家,各地举行名目不同的藏书家评选,标准大凡如此。古人则不然,并不认为藏书者一定是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说:藏书家有数等,得一书必推求原本,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诸人是也。次则辨其板片,沣其误讹,是谓校雠家,如卢学士文、翁阁学方纲诸人是也。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如鄞县范氏之天一阁、钱唐吴氏之瓶花斋、昆山徐氏之传是楼诸家是也。次则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窥,而刻书之年月最所深悉,是谓鉴赏家,如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诸人是也。又次则于旧家中落者,贱售其所藏,富室嗜书者,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膺,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如吴门之钱景开、陶五柳、湖州之施汉英渚书估是也。耿文光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他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百四十二里说:此亦大概言之,未可细为区别。考订家皆能校雠,收藏家亦深赏鉴。若考校而未能精审,收藏而不择善恶,皆不可称家。至于掠贩一家,意在渔利,原无关于读书,然其眼见甚广,非读书者所可及。余尝谓读书人宜胜书估,今则反是.似藏书与读书截然两事。时至如今,更是藏书与读书截然两事了,藏书虽多,而从不稍一阅读者,不在少数,有以藏书装点居室显示风雅的,也有以买古刻名钞显示富有的。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这个茂密的书林里,也不都是纯粹的读书人。至于洪亮吉说的数等里,掠贩家虽多,专业知识却浅薄得很,与乾嘉时的书估有天壤之差,并且一蟹不如一蟹,其他诸家更是凤毛麟角,寥寥可数,且大都借公共图书馆的收藏,作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时代使然。
有人说,旧书将会与字画、陶瓷、玉器等等一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藏书毕竟是风雅的事,附庸风雅总比赞美粗俗要好。藏书既为热点,买书人和贩书人就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了,书价的行情还将看好,也就有经济实力的较量。再说,旧书也有赝品,但毕竟少于字画、陶瓷、玉器之类多多,特别是民国刊本,本来价值有限,做赝本反不合算,至多是伪托作者或藏家的签字、印章而已。由于我既没有收藏癖,又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对于这个收藏热,只能持一种旁观欣赏的态度,就像有人属于爱车一族,但只能羡慕而无力购置,那就订一份《车迷》杂志,煞煞有车的瘾。
我虽然没有收藏癖,但阅肆访书还是隔三差五的事,凡买得一两本中意的书,也很会高兴一阵子。我所中意的书,也就是实用的书、想要读的书,这就未必旧书了,有时新的就好于旧的。比如民国年间整理的笔记、别集一类,本来校雠不精,鲁鱼亥豕的,不及新校点的排印本。新的影印本也好,毕竟有旧版的面貌。有的新印本附有索引,有的还专门印出配套的索引,如中华书局印的《太平广记》,便先后印过两本索引,这对我来说,就是有用。再比如珂罗版的画册,自然也不及新印的,新印的逼真细腻,与原作更接近。八十年代,书价还很便宜,当时许多笔记、别集还没有新印本,我就买了一些旧版的来读,有的便是当年平襟亚们一折八扣的货色,当买得新书,我便将这些旧书尽数送人,当然它们曾经给我读过,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我几乎没有什么旧书,虽然对新文学比较有兴趣,但读的大都是新印本或影印本,因为我不想作什么版本上的研究,如此读读,也就可以了。但正像与一个人的交往,时间久了,就会有感情,想知道一点他的过去,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曾在苏州古旧书店的楼上,买过一点新文学的初版本、毛边本,但十几年过去,总共也没有多少本。个中原因,主要还是囊中羞涩,收入与书价总是有距离,收入逐年增多,两者间的距离反倒越来越大,这个收藏旧书的癖好也就难以养成了。
也说常销书
常销书的概念,也因时代而不同。科举尚未废止的时候,坊肆所鬻除制艺试帖外,如《纲鉴易知录》、《诗韵合璧》、《广事类赋》之类,都是州县书启行箧中物,而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读物,更是面广量大、持续数百年而不衰,其他如词曲、小说、唱本,也有相当的印数,一印再印,可以算作常销书的。西风东渐,盛行林译小说,再后来就是新派通俗文学,主要是言情、武侠、奇案、娼门等题材 的小说,但也只能说是畅销,未能持久。五四以后,新文学小说、散文、诗歌陆续问世,有的名盛一时,印数也就是几千册,远不及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还珠楼主、张恨水们的铺天盖地,自然也不能算常销。民国期间,真正常销的,除影印或标点的古籍外,大概还是周越然、林语堂编的英语教材以及《辞源》等工具书。一九四九年后,最常销的当然是毛选、修养等政治性读物,以苏俄小说为主的翻译文学,我国作家的长篇小说新作,也盛销了较长时间,当然还有普及本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新华字典》等。这有社会变迁和政治形势的原因,也有大众文化消费局限的原因。
多年来,常销书确实是业内的一个话题,教材教辅和辞书以外,大家都想做一点常销的品种,能持续不断地印一点,最好是每年有印数,每年就有固定的收益。但是难矣,选题既不易得,销售又是问题,况且有些书是依靠出版社的品牌,读者就认这块牌子,如外国社会科学名著,似乎非商务印书馆莫属,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大概已有二百馀种;外国文化普及读物,似乎非三联书店莫属,《文化生活译丛》,大概已有一百馀种;外国文学,似乎又非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专业社莫属。这里有传统选题、策划能力、编辑专业、市场走向、资金投入诸多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些出版社就不动脑筋,纷纷去印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既省了稿酬的开销,又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甚至不请专家重新整理,随便找个本子就印起来,结果施耐庵、曹雪芹们就只好躺在特价书店打二折三折,即便如此,问津者还是不多。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还能走掉一点,回收一点本钱,但与做常销书的初衷相距甚远了。当设想中的常销书刚刚人市,未必畅销,甚至走得很慢,这对出版人的市场预见能力是一个考验。因此,常销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市场周期的检验,这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出版人更希望有畅销书,畅销书比常销书更有近期利益,一本书一年销六万册,另一本书一年销三千册连销二十年,排除涨价因素,假设码洋相同,投入的回报率却是明显不同的。出版人希望有畅销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现行的出版体制,一纸调令,即使常销书,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有些书可以从畅销到常销,其实不大可能,畅销书往往不会常销,昙花一现,过了也就过了。几年以后,问一般读者,某年有哪几本书畅销的,十有八九答不上来。几年以后,一本曾经畅销的书,收入作者全集,非但不会带动全集的发行,而且不久就又是特价书店的货,反不如刚问世刚‘熠熠生辉。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大部分未曾畅销过,但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阅读,有的成为常销书,有的也只能作为研究者的资料。
有时我随便瞎想,常销书的形成,与构筑书香社会有关,如果读=};人多,买书人多,藏书家庭多,也就自然形成常销书的市场。曾经有一阵提出理想藏书,就是出版社设想的一个藏=}5愿景,以自己的产品来引导读者。出版社自然各有各的愿景,也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在我想来,古典选题仍是一个重要方面,四大名著当然还可以做,整理校订以外,特别要注重印装的精美,具有典藏的品位。选题上,还可大大扩展,像冯桂芬、王韬这两位对中国现代化极有贡献的人物,至今没有一套像样的书,张岱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许多年没有整理重印了,《袁宏道集笺校》也脱销快二十年了。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也应该是常销的,只是如今动辄全集,反倒成了常销的障碍,其实选本是一个很好的出路,除选得好和印得精外,还要多作市场引导。大众文化读物是常销书选题的宝库,但要做得好、印装得好,插图本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文化大众精品书系》,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房龙的书》,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汉译精品》等,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路,当然丛书中有的选题还可以斟酌。另外,旅游读物绝不能小觑,常常有比较稳定的销量,只是目前做得太滥,作者没有去过的地方,居然也能为它写书,搞得买书的游人稀里糊涂,这样的书当然是短命的。
阅读有年轮,读者也在换代,八十年代前期是一次出版和销售的高潮,二十年过去了,新的读者群体又产生了。钟叔河先生为海南出版社的《人人袖珍文库》拟了一条广告,都是父亲读过儿子还要读的书,这固然是常销书,但父亲没有读过,儿子正在读,孙子将继续读的书,也就是新的常销书,它的形成和完善就是文化的传承。
旧书的概念,实在很宽泛,旷古久远的是,隔日黄花的也是,它们的价值悬殊高下,有版本、藏主、存量诸多因素,或贵如瑰宝,或贱如废纸。然而时局的安定或动荡,最为重要,即以苏州为例,辛亥革命时,乾嘉名人钞校本俯首可抬;抗战初期,又有大批珍本古椠散出,价格低廉得难以想象。至文革发动,天下大乱,愚蠢之事,累累不穷,真匪夷所思,焚书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书就这样灰飞烟灭了。那时的书,不论旧书,还是问世不久的新书,都成了累赘。抄家的,一纸不留,车载而去,也有当场就在门前点火焚烧,熊熊光焰里灰烬飞舞;不抄家的,有的自觉上交,有的偷偷烧掉,有的半夜里打包装袋扔进河里,也有的依依不合,就送去废品收购站,或许尚存一线生机,而收购站收书是秤分量的,凡精装本,都得将硬面的封皮撕去。书的命运,经此一大劫,真是到了穷途末路了。
历史就这样开了一个玩笑。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旧书价值陡然高涨,即以北京嘉德的一次拍卖活动为例,一部百衲本Ⅸ二十四史》,市场价约二万,拍卖至十七万成交;一部《四库全书珍本》,市场价约三万五千元,但拍卖以二十九万定槌。另外,还有一册宋本蝴蝶装《文苑英华》,虽是残本,但在拍卖会上以六十万起价,终以一百三十万被一位外籍人士所得。没有想到,书竟然会与花园别墅或豪华轿车等值起来。线装古籍如此,民国时出版物也是如此,在中国书店的一次拍卖会上,阿庚编的《死魂灵百图》起价三千六百元,甚至连印数甚多的张爱玲《流言》初版本也起价五百元。据说,在深圳拍卖的新文学初版本,起价都是四位数。照此算来,如今几位民国书刊的收藏家,都应该是巨富了。虽然拍卖市场和一般消费市场有一定的距离,但旧书的价值正在飙升,它的商品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当然,这与一九四九年后的历次运动,特别与文革的举国焚书,有密切关系。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归纳书的聚散有四大原因,一、受厄于独夫之专断而成其聚散,二、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三、受厄于兵匪之扰乱而成其聚散,四、受厄于藏弆者之鲜克有终而成其聚散。就一九四九年后的情况来说,这四大原因几乎都不同程度影响了书的命运,而聚而必散,散而又聚,则又是一条规律。故当浩劫之后,百废俱兴,书自然也是时来运转了。
喜欢买书,且再收藏至一定数量的人,如今都可称为藏书家,各地举行名目不同的藏书家评选,标准大凡如此。古人则不然,并不认为藏书者一定是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说:藏书家有数等,得一书必推求原本,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诸人是也。次则辨其板片,沣其误讹,是谓校雠家,如卢学士文、翁阁学方纲诸人是也。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如鄞县范氏之天一阁、钱唐吴氏之瓶花斋、昆山徐氏之传是楼诸家是也。次则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窥,而刻书之年月最所深悉,是谓鉴赏家,如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诸人是也。又次则于旧家中落者,贱售其所藏,富室嗜书者,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膺,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如吴门之钱景开、陶五柳、湖州之施汉英渚书估是也。耿文光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他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百四十二里说:此亦大概言之,未可细为区别。考订家皆能校雠,收藏家亦深赏鉴。若考校而未能精审,收藏而不择善恶,皆不可称家。至于掠贩一家,意在渔利,原无关于读书,然其眼见甚广,非读书者所可及。余尝谓读书人宜胜书估,今则反是.似藏书与读书截然两事。时至如今,更是藏书与读书截然两事了,藏书虽多,而从不稍一阅读者,不在少数,有以藏书装点居室显示风雅的,也有以买古刻名钞显示富有的。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这个茂密的书林里,也不都是纯粹的读书人。至于洪亮吉说的数等里,掠贩家虽多,专业知识却浅薄得很,与乾嘉时的书估有天壤之差,并且一蟹不如一蟹,其他诸家更是凤毛麟角,寥寥可数,且大都借公共图书馆的收藏,作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时代使然。
有人说,旧书将会与字画、陶瓷、玉器等等一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藏书毕竟是风雅的事,附庸风雅总比赞美粗俗要好。藏书既为热点,买书人和贩书人就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了,书价的行情还将看好,也就有经济实力的较量。再说,旧书也有赝品,但毕竟少于字画、陶瓷、玉器之类多多,特别是民国刊本,本来价值有限,做赝本反不合算,至多是伪托作者或藏家的签字、印章而已。由于我既没有收藏癖,又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对于这个收藏热,只能持一种旁观欣赏的态度,就像有人属于爱车一族,但只能羡慕而无力购置,那就订一份《车迷》杂志,煞煞有车的瘾。
我虽然没有收藏癖,但阅肆访书还是隔三差五的事,凡买得一两本中意的书,也很会高兴一阵子。我所中意的书,也就是实用的书、想要读的书,这就未必旧书了,有时新的就好于旧的。比如民国年间整理的笔记、别集一类,本来校雠不精,鲁鱼亥豕的,不及新校点的排印本。新的影印本也好,毕竟有旧版的面貌。有的新印本附有索引,有的还专门印出配套的索引,如中华书局印的《太平广记》,便先后印过两本索引,这对我来说,就是有用。再比如珂罗版的画册,自然也不及新印的,新印的逼真细腻,与原作更接近。八十年代,书价还很便宜,当时许多笔记、别集还没有新印本,我就买了一些旧版的来读,有的便是当年平襟亚们一折八扣的货色,当买得新书,我便将这些旧书尽数送人,当然它们曾经给我读过,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我几乎没有什么旧书,虽然对新文学比较有兴趣,但读的大都是新印本或影印本,因为我不想作什么版本上的研究,如此读读,也就可以了。但正像与一个人的交往,时间久了,就会有感情,想知道一点他的过去,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曾在苏州古旧书店的楼上,买过一点新文学的初版本、毛边本,但十几年过去,总共也没有多少本。个中原因,主要还是囊中羞涩,收入与书价总是有距离,收入逐年增多,两者间的距离反倒越来越大,这个收藏旧书的癖好也就难以养成了。
也说常销书
常销书的概念,也因时代而不同。科举尚未废止的时候,坊肆所鬻除制艺试帖外,如《纲鉴易知录》、《诗韵合璧》、《广事类赋》之类,都是州县书启行箧中物,而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读物,更是面广量大、持续数百年而不衰,其他如词曲、小说、唱本,也有相当的印数,一印再印,可以算作常销书的。西风东渐,盛行林译小说,再后来就是新派通俗文学,主要是言情、武侠、奇案、娼门等题材 的小说,但也只能说是畅销,未能持久。五四以后,新文学小说、散文、诗歌陆续问世,有的名盛一时,印数也就是几千册,远不及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还珠楼主、张恨水们的铺天盖地,自然也不能算常销。民国期间,真正常销的,除影印或标点的古籍外,大概还是周越然、林语堂编的英语教材以及《辞源》等工具书。一九四九年后,最常销的当然是毛选、修养等政治性读物,以苏俄小说为主的翻译文学,我国作家的长篇小说新作,也盛销了较长时间,当然还有普及本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新华字典》等。这有社会变迁和政治形势的原因,也有大众文化消费局限的原因。
多年来,常销书确实是业内的一个话题,教材教辅和辞书以外,大家都想做一点常销的品种,能持续不断地印一点,最好是每年有印数,每年就有固定的收益。但是难矣,选题既不易得,销售又是问题,况且有些书是依靠出版社的品牌,读者就认这块牌子,如外国社会科学名著,似乎非商务印书馆莫属,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大概已有二百馀种;外国文化普及读物,似乎非三联书店莫属,《文化生活译丛》,大概已有一百馀种;外国文学,似乎又非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专业社莫属。这里有传统选题、策划能力、编辑专业、市场走向、资金投入诸多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些出版社就不动脑筋,纷纷去印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既省了稿酬的开销,又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甚至不请专家重新整理,随便找个本子就印起来,结果施耐庵、曹雪芹们就只好躺在特价书店打二折三折,即便如此,问津者还是不多。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还能走掉一点,回收一点本钱,但与做常销书的初衷相距甚远了。当设想中的常销书刚刚人市,未必畅销,甚至走得很慢,这对出版人的市场预见能力是一个考验。因此,常销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市场周期的检验,这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出版人更希望有畅销书,畅销书比常销书更有近期利益,一本书一年销六万册,另一本书一年销三千册连销二十年,排除涨价因素,假设码洋相同,投入的回报率却是明显不同的。出版人希望有畅销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现行的出版体制,一纸调令,即使常销书,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有些书可以从畅销到常销,其实不大可能,畅销书往往不会常销,昙花一现,过了也就过了。几年以后,问一般读者,某年有哪几本书畅销的,十有八九答不上来。几年以后,一本曾经畅销的书,收入作者全集,非但不会带动全集的发行,而且不久就又是特价书店的货,反不如刚问世刚‘熠熠生辉。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大部分未曾畅销过,但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阅读,有的成为常销书,有的也只能作为研究者的资料。
有时我随便瞎想,常销书的形成,与构筑书香社会有关,如果读=};人多,买书人多,藏书家庭多,也就自然形成常销书的市场。曾经有一阵提出理想藏书,就是出版社设想的一个藏=}5愿景,以自己的产品来引导读者。出版社自然各有各的愿景,也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在我想来,古典选题仍是一个重要方面,四大名著当然还可以做,整理校订以外,特别要注重印装的精美,具有典藏的品位。选题上,还可大大扩展,像冯桂芬、王韬这两位对中国现代化极有贡献的人物,至今没有一套像样的书,张岱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许多年没有整理重印了,《袁宏道集笺校》也脱销快二十年了。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也应该是常销的,只是如今动辄全集,反倒成了常销的障碍,其实选本是一个很好的出路,除选得好和印得精外,还要多作市场引导。大众文化读物是常销书选题的宝库,但要做得好、印装得好,插图本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文化大众精品书系》,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房龙的书》,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汉译精品》等,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路,当然丛书中有的选题还可以斟酌。另外,旅游读物绝不能小觑,常常有比较稳定的销量,只是目前做得太滥,作者没有去过的地方,居然也能为它写书,搞得买书的游人稀里糊涂,这样的书当然是短命的。
阅读有年轮,读者也在换代,八十年代前期是一次出版和销售的高潮,二十年过去了,新的读者群体又产生了。钟叔河先生为海南出版社的《人人袖珍文库》拟了一条广告,都是父亲读过儿子还要读的书,这固然是常销书,但父亲没有读过,儿子正在读,孙子将继续读的书,也就是新的常销书,它的形成和完善就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