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服务与表现政治经济的媒介,不仅要及时表现这种变化,其本身也要进行适应性的变化、改革。因此,党报的新闻宣传也要经由“一字千金”和“盖棺定论”之“硬”最终过渡到汇千家万户之意,促政府和百姓意见交汇之“软”上。
【关键词】党报 新闻报道 创新
黨报作为中国报业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占据着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以晚报和都市早报为代表的市民通俗报在新闻传播中的声音越来越强。因此,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党报要向飞速发展的市民通俗报学习,以适应新闻改革需要,巩固和提高新时期党报的宣传传播地位,捍卫新闻宣传与传播主流形象。
比较党报和市民通俗报,除了报纸编排技术形式的差别外,新闻报道的模式是最大的不同。晚报和都市早报的报道模式概而言之不外三点:那就是软化、微观和快速。而这些正是当前党报的“硬伤”。目前国内的三级党报都在探索改变“文件报”、“动员报”形象,做到向市民通俗报学习而又有别于它们,力图重塑党报新闻宣传与传播的主流和强势地位,而且有的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如《广州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它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党报“硬伤”的克服和对市民通俗报报道模式三特点的超越。
在国家、省和市三级党报中,省级党报兼顾宏观和微观。这里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成功的党报改革实践,探寻党报宣传与传播克服“硬伤”和超越市民通俗报的共性。
一、改变“筋骨”式报道,让新闻“丰满”起来
党报目前的新闻报道模式和市民通俗报的区别在于,党报坚持整体、内部结构本质上的美;市民通俗报则强调外表,坚持新闻的雅俗共赏。
应该说,在媒介和文化生活贫乏时期,党报的这一“筋骨”报道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它有利于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本质把握。因为当时没有阅读选择,需要党报来传递决策意志和鼓动行动,并且需要党报的理论式的论述来说服大家,进行建章立制,所以读者能感受到这种报道的价值。但当读者有了阅读选择时,再这样组织报道已经远远落后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党报新闻报道单一主题的硬性、重理论轻事实的抽象论述式报道的终结,报道重心自然要转向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事实和细节上,而这正是市民通俗报多年以来对党报冲击的地方。
事实上,当绝大多数读者有了阅读选择而且选择了以事实描述为主、以家长里短入手的报道形式,那么党报宣传传播没有理由不转向。党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能否内外兼顾,让新闻报道“丰满”起来?答案是肯定的。
《安徽日报》这两年一直在不断探索贴近读者、将重大主题或内容报道软化之路,“政策解读”就是一项成功探索。党报因为与党和政府间的自然“血缘”关系,一般较易获得有关部门的第一手权威信息和解释,但现在需要的是将形式改变,由过去的高高在上的说教变为深入浅出的解读,围绕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从百姓视线入手,自然会在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媒体竞争中取得主动。
同“政策解读”一样,会议报道也应学会“从会议中跳出来”,从会议要解决的问题背后入手而不是就会议论会议。目前,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党报这一身份,作为社会运行的中枢,应该说党政部门的信息每一件都关乎百姓生活,每一件都能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党报有了第一手信息,假如再能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播,那么党报自会重拾强势。改变拒百姓于千里之外的“筋骨”模式,深挖百姓与政府间的互动联系,党报自然成为读者的第一选择。
二、提速,重塑党报权威
今天,市民通俗报的时效性已进入了“今明”时代,但有些党报却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低速,见诸报端的“近日、前日、最近”还相当普遍。生活的快节奏和新闻报道模式的慢半拍的矛盾带来了权威的“打折”,虽然读者还认同党报的权威,但他们已不把党报作为信息的惟一来源,市民通俗报的抢先报道虽然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并不影响读者的喜好和信任。新闻本身就在不停变动,动态和连续也是报道的一种方式,是事物发展状态的反映。只要有提速意识,以党报多年养成的严谨作风,肯定能重新夺回读者。
如何在巩固权威基础上进行提速,《安徽日报》正在尝试,像该报A2版左上显著位置开设的“权威发布”专栏就是力图让权威报道和时效相结合。
三、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更好地赢得读者,面面俱到地兼顾各方面,报道肯定难以出彩。那么,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利用相对多的资源做某一方面的报道又会如何呢?如果党报每天在做完一些“规定动作”后,对那些认为有新闻报道价值的新闻浓墨重彩强势处理,那么一定会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宣传和传播效果也得到了体现。如典型报道模式等。
集中优势兵力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有统计表明,同城的报纸重复率一般都在80%以上,但为什么每一张报纸都还有自己的读者呢?秘密就是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打造的不同特色。如说到人物报道,人们肯定会想到《安徽日报》报道的曹发贵。这是因为《安徽日报》通过集中兵力,先后以长篇通讯、专版、专栏、图片、评论等形式,不吝篇幅,持续数月的集中报道,将一个丰满而感人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再比如2004年8月23日,邓小平百年诞辰,当天《安徽日报》除了奥运会报道这一规定动作外,将全部精力都用在小平百年诞辰报道上,除在A1、A2、A3的要闻报道上浓墨重彩,还在B4版“新世纪”上,编发了《邓小平与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这篇文章,由新闻到历史,由远及近,使报道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安徽日报》攻其一点的报道模式上,B1版的“焦点新闻”做得不错。该版经常将分散的兵力集中到一个主题的报道上,而在该版上的小型话题讨论更是深谙集中报道的妙处,经常通过集中对一个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使读者对一个问题形成深刻认识,留下鲜明印象。
其实,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报道模式早已有之。过去报纸经常出的“号外”就是这种报道风格的鲜明体现。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信息,读者不可能对每一件都有兴趣。而找准大多数人的兴奋点,然后将它集中放大,就会抓住读者。像每年的两会报道就是如此。当遇到重大事件时快速反应、重点处理正是市民通俗报成功的一个因素。
今天,虽然报纸版数增多、信息量加大,但给读者留下印象的却不多。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我们平均分配了资源,结果面面俱到,大家难以形成印象。上面《安徽日报》在处理邓小平诞辰就避免了面面俱到,对曹发贵事迹处理也是如此。
四、“多媒体”化
“多媒体”指的是采用多样手法来表现新闻。现在的党报新闻报道,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黑压压的消息和通讯这两种文字形式。不是说这样形式不好,但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来处理信息的话,读者就会生厌。很多新闻如果采用其他手法,效果可能更好,如图片报道、图表报道、现场特写、对话报道等。“多媒体”报道就是要让新闻报道不仅在内容上,更要在形式上也鲜活生动起来。
如2004年10月1日《安徽日报》A2版“权威发布”的《我省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文章来说,这是一篇“硬”稿,虽然百姓关心,但通篇都是数字,读起来枯燥和不清爽。若将各地的具体标准,做成一张简明扼要的表格,相信比数字罗列效果要好很多。
过去受技术条件限定,新闻报道主要指的是文字报道,许多人也认为只有文章才有说服力。殊不知,在可读性上,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方面,一张好的图片、图表、一篇短小的手写体笔记可能要胜过千言万语。特别是图片报道,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报纸的摄影和文字报道越来越走向合一。如2004年8月18日《安徽日报》A1版的奥运特刊的导读:“中国剑客与金牌擦肩而过”。相信看了导读小图,肯定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报道适应了现实生活多样性的特点以及读者喜爱变化的心理,进行“多媒体化”报道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新闻事实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仅是形式的变化,读者的兴趣是不会长久的。不具有新闻性,再好的形式也枉然。
“硬”和“软”只是一种比喻,事实上,这个比喻强调的只是形式。作为新闻媒体,内容显然越硬越能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2004年4月进行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硬不硬?但它出现在报纸上,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这是涉及百姓利益的。对于这样的新闻,我们强调的只不过是应该以百姓视角,从具体事件着手,快速地进行解析,这就是我们讲的“软”;而不似过去,单纯强调这项政策的意义。事实上,这一政策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而深远的,如果我们的报道能捕捉变化于未然,从小处入手,详细探究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那么党报的报道改革就会成功。
人们会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精力有限而做出阅读选择,因而媒体应该把握这一特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某一点上。党报过去常强调它的规定动作,殊不知规定动作背后隐藏着巨大价值的新闻资源,党报作为“领头军”,它的定位是百姓和政府间信息交流的平台,做好这种互动,形成政府和百姓的良性关系,党报也会受益无穷,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关键词】党报 新闻报道 创新
黨报作为中国报业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占据着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以晚报和都市早报为代表的市民通俗报在新闻传播中的声音越来越强。因此,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党报要向飞速发展的市民通俗报学习,以适应新闻改革需要,巩固和提高新时期党报的宣传传播地位,捍卫新闻宣传与传播主流形象。
比较党报和市民通俗报,除了报纸编排技术形式的差别外,新闻报道的模式是最大的不同。晚报和都市早报的报道模式概而言之不外三点:那就是软化、微观和快速。而这些正是当前党报的“硬伤”。目前国内的三级党报都在探索改变“文件报”、“动员报”形象,做到向市民通俗报学习而又有别于它们,力图重塑党报新闻宣传与传播的主流和强势地位,而且有的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如《广州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它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党报“硬伤”的克服和对市民通俗报报道模式三特点的超越。
在国家、省和市三级党报中,省级党报兼顾宏观和微观。这里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成功的党报改革实践,探寻党报宣传与传播克服“硬伤”和超越市民通俗报的共性。
一、改变“筋骨”式报道,让新闻“丰满”起来
党报目前的新闻报道模式和市民通俗报的区别在于,党报坚持整体、内部结构本质上的美;市民通俗报则强调外表,坚持新闻的雅俗共赏。
应该说,在媒介和文化生活贫乏时期,党报的这一“筋骨”报道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它有利于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本质把握。因为当时没有阅读选择,需要党报来传递决策意志和鼓动行动,并且需要党报的理论式的论述来说服大家,进行建章立制,所以读者能感受到这种报道的价值。但当读者有了阅读选择时,再这样组织报道已经远远落后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党报新闻报道单一主题的硬性、重理论轻事实的抽象论述式报道的终结,报道重心自然要转向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事实和细节上,而这正是市民通俗报多年以来对党报冲击的地方。
事实上,当绝大多数读者有了阅读选择而且选择了以事实描述为主、以家长里短入手的报道形式,那么党报宣传传播没有理由不转向。党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能否内外兼顾,让新闻报道“丰满”起来?答案是肯定的。
《安徽日报》这两年一直在不断探索贴近读者、将重大主题或内容报道软化之路,“政策解读”就是一项成功探索。党报因为与党和政府间的自然“血缘”关系,一般较易获得有关部门的第一手权威信息和解释,但现在需要的是将形式改变,由过去的高高在上的说教变为深入浅出的解读,围绕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从百姓视线入手,自然会在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媒体竞争中取得主动。
同“政策解读”一样,会议报道也应学会“从会议中跳出来”,从会议要解决的问题背后入手而不是就会议论会议。目前,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党报这一身份,作为社会运行的中枢,应该说党政部门的信息每一件都关乎百姓生活,每一件都能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党报有了第一手信息,假如再能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播,那么党报自会重拾强势。改变拒百姓于千里之外的“筋骨”模式,深挖百姓与政府间的互动联系,党报自然成为读者的第一选择。
二、提速,重塑党报权威
今天,市民通俗报的时效性已进入了“今明”时代,但有些党报却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低速,见诸报端的“近日、前日、最近”还相当普遍。生活的快节奏和新闻报道模式的慢半拍的矛盾带来了权威的“打折”,虽然读者还认同党报的权威,但他们已不把党报作为信息的惟一来源,市民通俗报的抢先报道虽然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并不影响读者的喜好和信任。新闻本身就在不停变动,动态和连续也是报道的一种方式,是事物发展状态的反映。只要有提速意识,以党报多年养成的严谨作风,肯定能重新夺回读者。
如何在巩固权威基础上进行提速,《安徽日报》正在尝试,像该报A2版左上显著位置开设的“权威发布”专栏就是力图让权威报道和时效相结合。
三、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更好地赢得读者,面面俱到地兼顾各方面,报道肯定难以出彩。那么,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利用相对多的资源做某一方面的报道又会如何呢?如果党报每天在做完一些“规定动作”后,对那些认为有新闻报道价值的新闻浓墨重彩强势处理,那么一定会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宣传和传播效果也得到了体现。如典型报道模式等。
集中优势兵力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有统计表明,同城的报纸重复率一般都在80%以上,但为什么每一张报纸都还有自己的读者呢?秘密就是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打造的不同特色。如说到人物报道,人们肯定会想到《安徽日报》报道的曹发贵。这是因为《安徽日报》通过集中兵力,先后以长篇通讯、专版、专栏、图片、评论等形式,不吝篇幅,持续数月的集中报道,将一个丰满而感人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再比如2004年8月23日,邓小平百年诞辰,当天《安徽日报》除了奥运会报道这一规定动作外,将全部精力都用在小平百年诞辰报道上,除在A1、A2、A3的要闻报道上浓墨重彩,还在B4版“新世纪”上,编发了《邓小平与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这篇文章,由新闻到历史,由远及近,使报道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安徽日报》攻其一点的报道模式上,B1版的“焦点新闻”做得不错。该版经常将分散的兵力集中到一个主题的报道上,而在该版上的小型话题讨论更是深谙集中报道的妙处,经常通过集中对一个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使读者对一个问题形成深刻认识,留下鲜明印象。
其实,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报道模式早已有之。过去报纸经常出的“号外”就是这种报道风格的鲜明体现。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信息,读者不可能对每一件都有兴趣。而找准大多数人的兴奋点,然后将它集中放大,就会抓住读者。像每年的两会报道就是如此。当遇到重大事件时快速反应、重点处理正是市民通俗报成功的一个因素。
今天,虽然报纸版数增多、信息量加大,但给读者留下印象的却不多。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我们平均分配了资源,结果面面俱到,大家难以形成印象。上面《安徽日报》在处理邓小平诞辰就避免了面面俱到,对曹发贵事迹处理也是如此。
四、“多媒体”化
“多媒体”指的是采用多样手法来表现新闻。现在的党报新闻报道,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黑压压的消息和通讯这两种文字形式。不是说这样形式不好,但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来处理信息的话,读者就会生厌。很多新闻如果采用其他手法,效果可能更好,如图片报道、图表报道、现场特写、对话报道等。“多媒体”报道就是要让新闻报道不仅在内容上,更要在形式上也鲜活生动起来。
如2004年10月1日《安徽日报》A2版“权威发布”的《我省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文章来说,这是一篇“硬”稿,虽然百姓关心,但通篇都是数字,读起来枯燥和不清爽。若将各地的具体标准,做成一张简明扼要的表格,相信比数字罗列效果要好很多。
过去受技术条件限定,新闻报道主要指的是文字报道,许多人也认为只有文章才有说服力。殊不知,在可读性上,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方面,一张好的图片、图表、一篇短小的手写体笔记可能要胜过千言万语。特别是图片报道,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报纸的摄影和文字报道越来越走向合一。如2004年8月18日《安徽日报》A1版的奥运特刊的导读:“中国剑客与金牌擦肩而过”。相信看了导读小图,肯定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报道适应了现实生活多样性的特点以及读者喜爱变化的心理,进行“多媒体化”报道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新闻事实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仅是形式的变化,读者的兴趣是不会长久的。不具有新闻性,再好的形式也枉然。
“硬”和“软”只是一种比喻,事实上,这个比喻强调的只是形式。作为新闻媒体,内容显然越硬越能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2004年4月进行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硬不硬?但它出现在报纸上,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这是涉及百姓利益的。对于这样的新闻,我们强调的只不过是应该以百姓视角,从具体事件着手,快速地进行解析,这就是我们讲的“软”;而不似过去,单纯强调这项政策的意义。事实上,这一政策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而深远的,如果我们的报道能捕捉变化于未然,从小处入手,详细探究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那么党报的报道改革就会成功。
人们会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精力有限而做出阅读选择,因而媒体应该把握这一特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某一点上。党报过去常强调它的规定动作,殊不知规定动作背后隐藏着巨大价值的新闻资源,党报作为“领头军”,它的定位是百姓和政府间信息交流的平台,做好这种互动,形成政府和百姓的良性关系,党报也会受益无穷,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