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学长制”在中职软件课程“小组学习”中的应用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中职学校软件类课程教学对象与场地的特殊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同时保证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导师学长制”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管理的自主性,显著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保证课堂秩序,并使学长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以中职AUTOCAD绘图软件的课堂教学为例,论述“导师学长制”和“小组学习法”在中职学校软件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过程。
   [关    键   词] 导师学长制;小组学习;中职;软件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24-02
   一、应用背景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大部分专业都开设有应用软件课程。相对普通的课堂教学,软件教学场地较大,教师视野范围有限,加上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因素,导致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同时软件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显示,传统的“教师为主、一人管理、先教后学”等模式应用于软件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不高。同时,由于一人一机,课堂管理较困难,易形成混乱、嘈杂的课堂环境。
   二、“导师学长制”简述
   “导师学长制”是以巴莱多的“二八定律”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该教学模式较广泛地应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导师”是指任课教师,“学长”是由导师提前培养的具备较高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的学生。“导师学长制”是由学长充当助手,帮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
   佛山市顺德区郑敬饴职业技术学校和勒流职业技术学校联合研究,由宋小安老师申报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强师工程)2015年度中小学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学长制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目前已在两间学校内部推广,并计划逐步扩大研究范围至校企合作和其他学校。
   三、应用过程与方法
   (一)学长的选拔
   “新学长制”是以人格影响和实践指导并重的方式开展实训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1]。学长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选拔的具体标准如下。
   1.專业技能: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接受能力,能识读机械图样,会操作电脑,掌握AUTOCAD基本指令并能熟练应用。
   2.个人素养:热爱本专业,积极上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有恒心和耐心。
   3.管理能力:团队意识强,有一定协调管理和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以我校AUTOCAD课程为例,根据以上选拔标准,在自愿原则前提下,选拔出来的学长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参加过类似技能竞赛,已经对软件操作非常熟练的学长;第二类是已学习过该软件课程,且基础较牢固的高年级学生;第三类是在班级中选拔的,接受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同年级学生。
   (二)学长的培养
   被选拔出来的学长在正式启用前,导师需对其进行一系列培训。学长的培养是个长期工程,也是一个梯队建设工程[2]。学长在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其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以及应对突发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思想意识教育:首先对选拔的学长进行思想和意识教育,使其加强职业素养,增强责任心,培养职业认同感,加强团队意识。明确学长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让其明白自己在管理课堂和学生的同时,也是自我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2.专业技能提升:关于培训时间,可尽量利用第二课堂和课余时间对学长进行知识强化和提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假期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方式可采用“学长培养学长”和“学长互助”等方式,既加深了学长们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长会“做”,还要会“学”,学长需将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解决要点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辅导组员,达到会“教”。
   3.管理经验分享:相对其他能力要求,管理能力和经验是学长们最欠缺和亟待提升的。导师可根据自身经验,将课堂中的纪律类问题和突发情况归纳总结后分享给学长们,分享时以情境重现、案例推演等形式比较容易让学长们理解和接受。另外,可以订购一些经典的课堂管理类书籍,让学长们学习管理方法。
   (三)课堂实施过程
   1.课前分组
   以模具专业CAD绘图软件课程为例,开课时部分学生会简单的电脑操作,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课前分组很重要。课前分组需导师和学长共同完成,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依据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操作电脑熟练程度等条件进行合理均匀分配,考虑到学长的能力范围和工作积极性,小组人数以8~10人为宜,同时应注意每组后进生的数量尽量控制在1~2人左右。分好组后学长通过开展组内活动等形式尽快了解组员基本情况。
   2.订立规则
   积极、有序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目标一致,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职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甚至部分学生一刻也坐不住,所以订立课堂规则很重要。课堂管理可采取分数制(表1),学长参考规则对学生评分。有了评分的权利,学长在管理课堂时就有据可循。在此过程中,导师应多给予支持、鼓励,适当引导学长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3.课堂辅导
   模具的CAD绘图软件课程主要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个操作指令。一般的课堂模式是先由导师讲解指令,并进行演示操作,然后学生运用指令完成相关图样的练习,导师指导、解答疑问。“导师学长制”下的CAD课堂则是在导师讲解相关指令、演示操作后,学长巡视、指导组内成员的绘图操作,同时记录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汇总后由导师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学长还需要对组员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表2),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练习完成情况、课纪遵守等方面。
   4.阶段性总结
   学长们定期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阶段性小结,分享课堂辅导和管理心得,提出心中的困惑和疑问,列举辅导和管理中遇到的困惑,一起讨论解决方案,促进辅导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得到成长。
   四、实施效果
   传统的软件教学课堂效率低,课堂管理困难。采用“导师学长制”与“小组学习法”结合,将“大班制”改为“小组制”。相对于教师,学生之间更易交流与沟通,因此学长的指导往往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学长以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导师学长制”把导师从琐碎的日常教学管理中解放出来,使之能承担更重要的教育科研、专业发展任务,真正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3]。学长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学习问题,经过汇总和整理,还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从课堂效果、学生测验成绩和考证情况来看,“导师学长制”与“小组学习法”的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情感、能力上的提高。
   五、结语
   中职学校在常规的软件教学中推行“导师学长制”与“小组学习法”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力,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使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学长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企业培养更多高技能的管理型人才。同时将导师从重复低效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能集中精力进行更多教学研究、课题钻研,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立斌.“新学长制”在职校实训中的实践与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2]贺福军.应用“导师制下的新学长制"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教育,2012(4).
   [3]宋小安.“导师学长制”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5(5).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效益,覆盖率也不断扩大,但由于经验、技术的限制和影响,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对高速公路财务会计、成本分析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
苏州学力馆是一家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校和地方教育局等教育机构,提供场馆工程设计、场馆工程施工、设备硬件及教育科技软件研发、销售与
期刊
我国一直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大力支持科研产业,但回报率一直不高,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成绩平平,尤其在诺贝尔奖多年为零的窘境下,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团体在参观科技馆时如何由无意识参观转变为更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面对着教育内、外环境朝着有利的一面转化,为寻求新的角色定位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特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过氧化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59例EH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以贝那普利(10mg/d)和螺内酯(2
肝外胆管癌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向,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肝门部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0%以上,误诊率高,预后差,仍是当前外科治疗上的难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确诊为肝门部
近年来,两岸的艺术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体现文化手段之一的民族舞蹈也作为交流的重要内容.由于两岸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等结构的不同,所造就出来的民族舞蹈文化亦是各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