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沉睡南疆的军魂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8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是影视片中不可或缺的题材,从《亮剑》、《士兵突击》、《集结号》,到最近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即将上映的电影《南京!南京!》,国产影视剧正在掀起一股军事热,这些片子既有马革裹尸保家卫国的豪情,也有生命对于战争的沉思。 前两年以许三多(王宝强饰)为主角的连续剧《士兵突击》大受好评,在困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许多观众,特种兵的荣誉和神秘,更是激起了许多男孩的军事梦。随后,《士兵突击》的大部分剧组人员,包括主要参演人员投入了另一部军事大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拍摄中。该剧以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为原型,描写了一群中国军人在云南和缅甸抗日的英勇事迹。 如果说《士兵突击》还带着一些时尚味,靠特种兵和各种先进武器来制造噱头,《我的团长我的团》则是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恐惧,以及在民族危亡时刻,像“炮灰团”这样的中国军人们所付出的鲜血和牺牲。
  这部电视剧播放后引起了巨大轰动,不但同期收视率遥遥领先,更唤起了人们对中国远征军这段沉睡在南疆的往事的回忆。
  
  保护最后的命脉
  
  《我的团长我的团》开篇即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方言的军人被调集到云南一个叫禅达的地方,这些军人此前与日军在正面战场有过交锋,一种紧张的情绪在弥散,他们即将前往缅甸解围英军,在历史上。这些出征缅甸的中国部队被称为中国远征军,他们出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
  1937年, “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略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相继沦陷,国民党移都重庆。当时中国绝大部分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集中于沿海一代,这些地方都已被日军所占领,导致中国抗战所需的军用物资严重匮乏,汽油、弹药、医药品纷纷告急。而1938年武汉会战后,中日双方陷入僵持阶段,日军停止推进转而对中国采取封锁,阻断国际上对中国的援助,企图将国民政府困死在西南。
  这时,云南省长龙云提出修筑一条从昆明抵达缅甸仰光的公路,以避开日军,从盟国得到军事物资的补充。当时的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区,处于英军控制中,紧邻印度洋,能方便迅速地转移货物。于是,云南省二十万人民在崇山峻岭中,缺乏现代化机械的条件下,用了九个月时间开凿了这条逶迤盘旋的滇缅公路。美国人曾称赞这条公路是继巴拿马运河之后的又一大人类奇迹。
  在抗战初期,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数内迁到大后方的人们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品,大都依赖滇缅公路输送,可谓是中国当时的生命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日军又大举入侵东南亚,而缅甸这个眼中钉更被视为入侵重点,日本派出的部队里包括两个王牌师团,妄图彻底切断滇缅公路。
  这时盟国紧急成立中缅印战区,协调各国的联合作战,美国方面派出了史迪威将军任总司令,国民政府则调动5军、6军、22军组成十万中国远征军,浩浩荡荡出征,保护滇缅公路。
  缅甸的英军并没有多少抵抗力,迅速被日本军队击溃,一支英军部队甚至被大大少于自己人数的日军包围,狼狈不堪。随后,远征军的到来缓解了这一局面,取得了几场胜利,将领孙立人带领先头部队,把那支被围困的英军解救出来,令英军刮目相看来自中国的远征军。
  但英军始终没把缅甸当回事,只把这里当作是他们在亚洲的大本营——印度的一道屏障,随着日军进攻不断增强,英军竟然悄悄地全部撤回了印度,打乱作战计划,将中国远征军晾在了缅甸。局势急转直下,日军在缅甸快速推进,并切断了中国远征军回国的退路,一场悲壮的撤退即将发生。
  
  野人山噩梦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康丫、要麻、兽医、迷龙等随大军到达缅甸后,发现整个缅甸战场一片混乱,充满死亡气息,直至遇到冒充川军团团长的龙文章,才开始组织起有效反抗。
  他们一边同日军作战,一边汇聚被冲散在深山丛林中的部队。准备撤退回怒江那边的中国境内,而日军一路追击,射杀掉队的远征军,企图将他们全部撕碎。
  缅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很多地区是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潜伏着各种危险的动物,地面潮湿的树叶层下经常是又滑又软的泥浆和腐烂的木头,行进困难。在被日军切断主要的回国通道后,远征军陷入紧张中,当时中方最高将领杜聿明得到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将手下部队带回国内,于是他率领部队,绕道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野人山的原始森林,突围回国。
  从野人山撤退的远征军几近五万人,他们烧掉汽车,毁坏无法带走的重型武器,走进茫茫崇山之中,然而他们也未料到这是条悲壮的死亡之路。
  远征军中的200师是中国的机械化王牌师,承担了断后任务,为前方撤退争取时间。日军紧跟着撤退的远征军,一路追杀掉队的中国军人,在野人山边缘2D。师同日军展开了战斗,200师在师长戴安澜的带领下同日军血肉相博,最终,戴安澜身中两枪,以身殉国,200师损失殆尽。《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率领散兵游勇狙击日军,包括在南天门与日军拼死一搏,为更多的部队撤退赢取时间,便有着200师的影子在里面。
  前方,杜聿明带领的突围部队同样遭遇重重困难,没有补给,缺乏食物、药品,丛林里各种疾病、毒气缠绕着远征军,下个不停的大雨更是雪上加霜。野人山一路走来,一路尸体,这些军人几乎都是20来岁的青年。多年后,有人在野人山发现一个山洞,里面白骨累累,这便是远征军的一个连队,在山洞里休息后,又饿又困,再也无法站起来走出山洞。
  1942年8月,这支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孤旅最终走出了野人山,他们没有回到祖国,而是到达了印度小镇利多,此时他们仅剩下7000多人,将领杜聿明也只有半条命。四万多中国军人永远安息在了原始森林中,几乎没人知道他们姓什么,来自何处。
  与此同时,另一支远征军当时没有从野人山突围,他们在孙立人的带领下,直接进入印度,没有什么损失。后来这两支部队整合起来,由美国将军史迪威指挥,为日后的缅北反攻打下基础。
  
  异国军魂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两位可爱的美国军人出现,他们被上面派来协助“炮灰团”,教授美式武器的使用。以及一些军事知识、然而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支邋遢不堪的“炮灰团”,以及团长龙文章和他们产生了冲突,一度决裂。
  不过,最终美国人对事情的执著。以及“炮灰团”那股拼劲儿让双方化敌为友,同心杀敌 历史上,远征军是属于盟国合作性质的,其司令便是来自美国人的史迪威,他大半生都在中国度过,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很熟悉,指挥远征军完成了反攻缅甸。还有,著名的“飞虎队”以及“驼峰航线”,都为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重庆市区滚滚东去的嘉陵江边,有一座不起眼的青砖建筑依山而建,每年许多人到此悼念一位二战英雄——史迪威将军。在此,他曾居住多年,目睹历史的风云变幻。
  二战时期。日本、德国和煮大利等为幸的轴心国发 起世界战争,战火几乎烧遍全球,欧、亚同时告急。英美希望中国能拖住日本,先解决欧洲问题,于是采取了“先欧后亚”政策。也就是,全力出兵欧洲,而对中国只是提供后勤支援。所以,在人员方面,只是美国派出了史迪威担任司令,指挥和协调战时事务。
  史迪威将军毕业于西点军校,曾任美国驻中国武官参赞,熟悉中国国情。他一直对共产党抱有好感,认为共产党部队吃苦耐劳,意志顽强,主张把援华物资分配一些给共产党,同时十分反感国民党的腐败,所以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冷淡。
  这导致在远征军第一次进军缅甸时,作为司令员的史迪威没有实权,他对缅甸的失败感到懊恼。随后,他整编了撤退到印度的远征军,进行重新训练,为缅北反攻做出了重大贡献。
  就在反攻缅甸快要成功时,由于蒋介石的强烈排斥,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回了美国,他没能亲眼见证这场等待了许久的胜利。
  “驼峰航线”是史迪威指挥下一大奇迹。1942年缅甸失守,滇缅公路被切断,大后方失去军事物资的支援,举步维艰。为了重新输送物资到中国,牵制住日本,美国决定建立空中补给线。
  “驼峰航线”需要飞过喜马拉雅群山,这里的海拔非常高,天气极端恶劣,稍有不慎便会坠机。这条航线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滇缅公路的缺失,为大后方送来急需的军火、药品、汽油等物资。美国为“驼峰航线”提供了大量运输机,以及飞行人员,中方也紧急培训了一批飞行员,当时许多转移到云南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空军。
  直到1945年,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三年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几乎一刻不停,付出了500架飞机和1500名飞行员生命的代价。
  另外,在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邀请在美国航空队服役近二十年的中尉陈纳德,帮助中国训练出了一批空军。然而在抗战爆发初期的上海保卫战中,这些空军损失殆尽。国民党移都重庆后,为了配合滇缅一带的作战,以及阻止日军对大后方的猛烈轰炸,1940年10月陈纳德被指示回美国招募一批退役飞行员,以雇佣军的名义参加抗战。那时美国还未参加二战,不便直接参战,所以他们只是在暗中配合此次行动。
  在陈纳德的组织下,这支日后闻名世界的“飞虎队”成立了,机场主要设立在昆明。由于日本人怕鲨鱼,飞行员便在飞机头部涂上鲨鱼图案,以示勇猛,在作战中他们的确威风无比,先后击落多架来袭的日军敌机,令日本人闻风丧胆。没有了日军轰炸,昆明老百姓高兴无比,这些深处内陆的中国民众没见过鲨鱼,便将这些鲨鱼误认为是老虎,称陈纳德他们为“飞虎队”(Flying T1ger)。陈纳德很喜欢这个名字,也就顺便用此冠名他的所以他们只是在暗中配合此次行动。
  在陈纳德的组织下,这支日后闻名世界的“飞虎队”成立了,机场主要设立在昆明。由于日本人怕鲨鱼,飞行员便在飞机头部涂上鲨鱼图案,以示勇猛,在作战中他们的确威风无比,先后击落多架来袭的日军敌机,令日本人闻风丧胆。没有了日军轰炸,昆明老百姓高兴无比,这些深处内陆的中国民众没见过鲨鱼,便将这些鲨鱼误认为是老虎,称陈纳德他们为“飞虎队”(Flying T1ger)。陈纳德很喜欢这个名字,也就顺便用此冠名他的空军,迪斯尼得知后为他们设计了一个“飞虎队”标志。
其他文献
经导师的推荐,我有幸获得了到加拿大UBC(莫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半年的机会。从步出中国人民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踏入了一场充满欣喜的异国之旅!  6月28日下午,原定于下午三点半起飞的国航班机,却因为天气原因要推迟八个小时起飞。原计划我们中午到达温哥华(温哥华与北京的时差是15个小时),UBC的老师还安排了欢迎仪式。但是,因飞机延误,我们抵达温哥华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多了,办好出关手续,将近晚上1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