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节假日正在向我们扑来,元旦、寒假、春节……这些国家法定节假日是我们休息、游玩、走亲访友的好日子。那么,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放假,又是如何享受假期的呢?
先秦帝王爱出远门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休假与帝王诸侯们的巡游有关,圣王们起初把巡游视为考察民情的手段。相传,黄帝去过华山、泰山,尧帝登上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舜帝更是每隔几个月就出门巡游一次,最后死在巡游途中。
后来,帝王们开始明目张胆地游赏观光了,不过喜欢旅游的君王基本上都没有好结局。比如丹朱太子“惟漫游是好”丢了帝位,周穆王周游天下乐不思归,差点让叛军夺去了都邑。
现代人出远门旅游一趟往往都得耗费巨资,古人更是如此,而且当时出游交通不便,往往旷日持久。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选择耗时较少的娱乐方式——田猎。他们骑着战马奔驰在广袤的猎场上,围捕惊惶四窜的猎物,炫耀武艺,比试射技,展示礼节。马蹄踏起尘埃,旌旗遮蔽天空,使人陶醉其中。难怪在楚宣王云梦泽游猎时,老子感慨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先秦时期,立春、端午、重阳、冬至、腊日、上巳等节日已成型,老百姓们也有了丰富的节日活动。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参加腊日节,回来后向孔子感慨道:“一国之人皆若狂!”意思是说老百姓们都high起来了。孔子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意思是说让老百姓放松放松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辛勤劳作的空闲娱游欢聚、放松身心、荡涤胸怀,深为先秦儒家所首肯。
汉代官员休假探亲
秦汉时期的休假制度日渐成熟,秦朝官员放假称“告归”,刘邦当亭长时就经常给自己放假,回家做农活。除了不定期的放假,官员们还能享受定期的休息日,即休沐。古人由于留发束冠,洗头很麻烦。《论语·侍坐篇》中就描述了人们洗完澡后到高台上吹干头发的情景。官员们可没有这样的雅兴,沐浴之后长发湿湿的,无法束冠,于是干脆就歇上一日。
汉代将这一惯例正式化,官员们工作日一般住在官署的宿舍中,五天回一次家,沐浴探亲。在这一天里,官员们不用办公会客,可以尽情放松,和兄弟妻子说说闲话,享受天伦之乐。
休沐不仅是假期,也为政治斗争提供了可乘之机。昔年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桀受武帝托孤辅佐少主昭帝,暗地里却钩心斗角,互不相让。上官桀正是趁霍光轮休的日子呈递诋毁霍光的奏折的。
除了定期的公假外,汉代的节假日也十分齐全。首先是汉武帝建元正月岁首,即今天的春节,这一天“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不仅有盛大的祭祀庆典,人们还可以痛饮一番。
此外,伏日和冬至也要休假。“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农历六月,阳气由极盛转衰,邪祟将出,于是干脆放假,人们躲在家里避鬼。而岁末的冬至更受重视,冬至是阴气至盛,阳气方起,“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伏日和冬至的设置蕴含了古人深厚的阴阳平衡与转化观念。
当时,在京的京官还可以不定期地告假回家,其中包括因功赐予的予告和因病赐予的赐告,上限均为三个月。
汉代的节假制度总体上还不够完善,有的人花钱买假期,“其豪富郎,日出游戏”,天天不用上班。而有的人则是工作狂,“独不肯沐,坐曹治事”,以至于上司劝他回家陪陪妻子。
六朝士人迷恋对弈
六朝时,人们放假时的休闲娱乐项目真是五花八门,投壶、双陆、蹴鞠、角抵等花样百出,其中围棋最受人们的欢迎。
围棋早在先秦便进入了贵族们的视野,在尤尚风雅的六朝达到一时之盛。建安七子中的王粲看人下棋,奕者的棋局乱了,他能凭着记忆将其复原,实在是神乎其神。
南朝帝王大都迷恋“黑白”,宋文帝与臣下以城池相赌,他的儿子宋明帝也是棋迷,明明自己是个臭棋篓子,却常常死乞白赖地要与国手对弈。国手自然是暗中相让,乐得皇帝醉心不已。梁武帝则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围棋锦标赛,招揽天下棋手评定品级,声势之浩大,一度惊动了北朝的君王。
唐代学生放假归乡
《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描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唐代实行旬假,即每十天休息一天,像春节和冬至这样的重大节日则能享受长达七天的黄金周。寒食、清明合在一起可以放四天假,中秋、夏至、腊八各休三天。根据唐玄宗颁布的《假宁令》,每年各种零零散散的节假日加起来共计四十七天。
唐代是李家天下,以老子李耳为远祖,老子的诞辰自然要放假以示庆祝。李唐王朝崇佛,佛祖的诞辰当然也要放假。此外,李隆基还开了把自己的生日也设为节日的先例,美其名曰“千秋节”。
那么问题来了,孔夫子的生日好歹还能根据《谷梁传》的一些记载勉强凑一个出来,而老子、佛祖诞辰的确定却只能从莫须有的典籍上择日而设了。后来,宋代皇帝看不惯,就废除了这两位大教主的诞辰,只留下自己的生日供人们庆祝。
在唐代,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有了完备的假期制度:首先是旬假,十日一休,相当于现在的周末;其次是田假,在每年农历五月北方麦子成熟的时候,为期约一个月,学生回家下田割麦,相当于现在的暑假;最后是授衣假,农历九月已近暮秋,天气转冷,学生回家取新制的冬衣,为期也将近一个月,相当于现在的寒假。假期不包括学生来回奔波的时间,回家路途太遥远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假期,但逾期不返校者将被开除。
元明官民节假日少
到了元代,旬假、节日都化为乌有,全年的假日减少到十六天。而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带头劳模”,他把假期压缩到只有春节、冬至和自己的生日三天,晚年迫于社会压力才勉为其难地批了一个月的寒假。没有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日子,小编真是难以想象啊!
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及孙子都不约而同地大规模恢复假期。有趣的是,在恢复假期的问题上,连那些整天叽叽喳喳,鸡毛蒜皮之事也要争辩不休的言官们都敛了口。于是,每个月三天的旬假,再加上春节、上元、中元等节日,形成了延续三百年之久的节假日体系。
(本栏目编辑 孙 婷)
Email:1065208914@qq.com
先秦帝王爱出远门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休假与帝王诸侯们的巡游有关,圣王们起初把巡游视为考察民情的手段。相传,黄帝去过华山、泰山,尧帝登上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舜帝更是每隔几个月就出门巡游一次,最后死在巡游途中。
后来,帝王们开始明目张胆地游赏观光了,不过喜欢旅游的君王基本上都没有好结局。比如丹朱太子“惟漫游是好”丢了帝位,周穆王周游天下乐不思归,差点让叛军夺去了都邑。
现代人出远门旅游一趟往往都得耗费巨资,古人更是如此,而且当时出游交通不便,往往旷日持久。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选择耗时较少的娱乐方式——田猎。他们骑着战马奔驰在广袤的猎场上,围捕惊惶四窜的猎物,炫耀武艺,比试射技,展示礼节。马蹄踏起尘埃,旌旗遮蔽天空,使人陶醉其中。难怪在楚宣王云梦泽游猎时,老子感慨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先秦时期,立春、端午、重阳、冬至、腊日、上巳等节日已成型,老百姓们也有了丰富的节日活动。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参加腊日节,回来后向孔子感慨道:“一国之人皆若狂!”意思是说老百姓们都high起来了。孔子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意思是说让老百姓放松放松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辛勤劳作的空闲娱游欢聚、放松身心、荡涤胸怀,深为先秦儒家所首肯。
汉代官员休假探亲
秦汉时期的休假制度日渐成熟,秦朝官员放假称“告归”,刘邦当亭长时就经常给自己放假,回家做农活。除了不定期的放假,官员们还能享受定期的休息日,即休沐。古人由于留发束冠,洗头很麻烦。《论语·侍坐篇》中就描述了人们洗完澡后到高台上吹干头发的情景。官员们可没有这样的雅兴,沐浴之后长发湿湿的,无法束冠,于是干脆就歇上一日。
汉代将这一惯例正式化,官员们工作日一般住在官署的宿舍中,五天回一次家,沐浴探亲。在这一天里,官员们不用办公会客,可以尽情放松,和兄弟妻子说说闲话,享受天伦之乐。
休沐不仅是假期,也为政治斗争提供了可乘之机。昔年大将军霍光和左将军上官桀受武帝托孤辅佐少主昭帝,暗地里却钩心斗角,互不相让。上官桀正是趁霍光轮休的日子呈递诋毁霍光的奏折的。
除了定期的公假外,汉代的节假日也十分齐全。首先是汉武帝建元正月岁首,即今天的春节,这一天“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不仅有盛大的祭祀庆典,人们还可以痛饮一番。
此外,伏日和冬至也要休假。“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农历六月,阳气由极盛转衰,邪祟将出,于是干脆放假,人们躲在家里避鬼。而岁末的冬至更受重视,冬至是阴气至盛,阳气方起,“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伏日和冬至的设置蕴含了古人深厚的阴阳平衡与转化观念。
当时,在京的京官还可以不定期地告假回家,其中包括因功赐予的予告和因病赐予的赐告,上限均为三个月。
汉代的节假制度总体上还不够完善,有的人花钱买假期,“其豪富郎,日出游戏”,天天不用上班。而有的人则是工作狂,“独不肯沐,坐曹治事”,以至于上司劝他回家陪陪妻子。
六朝士人迷恋对弈
六朝时,人们放假时的休闲娱乐项目真是五花八门,投壶、双陆、蹴鞠、角抵等花样百出,其中围棋最受人们的欢迎。
围棋早在先秦便进入了贵族们的视野,在尤尚风雅的六朝达到一时之盛。建安七子中的王粲看人下棋,奕者的棋局乱了,他能凭着记忆将其复原,实在是神乎其神。
南朝帝王大都迷恋“黑白”,宋文帝与臣下以城池相赌,他的儿子宋明帝也是棋迷,明明自己是个臭棋篓子,却常常死乞白赖地要与国手对弈。国手自然是暗中相让,乐得皇帝醉心不已。梁武帝则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性围棋锦标赛,招揽天下棋手评定品级,声势之浩大,一度惊动了北朝的君王。
唐代学生放假归乡
《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描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唐代实行旬假,即每十天休息一天,像春节和冬至这样的重大节日则能享受长达七天的黄金周。寒食、清明合在一起可以放四天假,中秋、夏至、腊八各休三天。根据唐玄宗颁布的《假宁令》,每年各种零零散散的节假日加起来共计四十七天。
唐代是李家天下,以老子李耳为远祖,老子的诞辰自然要放假以示庆祝。李唐王朝崇佛,佛祖的诞辰当然也要放假。此外,李隆基还开了把自己的生日也设为节日的先例,美其名曰“千秋节”。
那么问题来了,孔夫子的生日好歹还能根据《谷梁传》的一些记载勉强凑一个出来,而老子、佛祖诞辰的确定却只能从莫须有的典籍上择日而设了。后来,宋代皇帝看不惯,就废除了这两位大教主的诞辰,只留下自己的生日供人们庆祝。
在唐代,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有了完备的假期制度:首先是旬假,十日一休,相当于现在的周末;其次是田假,在每年农历五月北方麦子成熟的时候,为期约一个月,学生回家下田割麦,相当于现在的暑假;最后是授衣假,农历九月已近暮秋,天气转冷,学生回家取新制的冬衣,为期也将近一个月,相当于现在的寒假。假期不包括学生来回奔波的时间,回家路途太遥远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假期,但逾期不返校者将被开除。
元明官民节假日少
到了元代,旬假、节日都化为乌有,全年的假日减少到十六天。而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带头劳模”,他把假期压缩到只有春节、冬至和自己的生日三天,晚年迫于社会压力才勉为其难地批了一个月的寒假。没有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日子,小编真是难以想象啊!
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及孙子都不约而同地大规模恢复假期。有趣的是,在恢复假期的问题上,连那些整天叽叽喳喳,鸡毛蒜皮之事也要争辩不休的言官们都敛了口。于是,每个月三天的旬假,再加上春节、上元、中元等节日,形成了延续三百年之久的节假日体系。
(本栏目编辑 孙 婷)
Email:10652089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