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花舞秋风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荻花的千古名句。“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荻花春日萌发,夏日茁壮,在暮秋深情绽放,直至霜冷凋零,自在而笃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就是荻,“葭”就是芦。自古以来,芦和荻就为人们所喜爱。荻,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编席,以其独特的情态和气息,成为秋天经典的物象,成为秋天的咏叹调。
  荻,以柔为美。从茎到花,纤细而文雅。秋天的天空彰显着一份深秋的明澈。晚秋的风,吹出一份清明和凉爽。风吹过,丛生的荻迎风摇曳。荻花初开时,花透着淡淡的紫红色,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深秋,白如雪花。晚秋时节,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着空灵的荻花,就好像一首流畅的小夜曲,舒缓又不失典雅。
  花盛季节,花开如荼,映水而放,远远望去,如星河密布,玄远而飘逸,令人发幽思之想。风起时,美妙的簇簇荻花拥连成片,随轻风起舞,犹如夏日的麦浪,其柔美又让人想到丝绸的滑腻,阳光折射下起伏的曲线令人陶醉和沉溺。风再大一些时,成片的荻花又像海浪,弯腰屈颈,伸展双臂拥抱眼前的风景,一层层,跌宕沉浮,势如大浪淘沙,卷起千层思绪。日落时,风停了,荻花映着灿黄的秋阳,那些细细的茸毛,像层光晕,看起来有点儿神圣且富有诗意。
  仔细看去,荻花的花穗下垂,呈烟花状四面分散。花的颜色则是花白,像暮霭降下之前微茫的天色,有些苍凉,又有说不出来的温暖亲切,犹如家中长者两鬓的白发,让人想伸出手去抚摸,想把脸轻轻贴上去。因为荻的茎为中空,花开顶端,荻花开后总是很谦虚地弯下腰,一副与世无争、不好炫耀、淡定而居的模样。这样的荻花,优雅与大气兼有、内敛与豪爽共存,让人怎能不喜欢?
  荻的花期很长,哪怕是萧瑟的寒冬,四野凋零,它依旧保持着最后的尊严,遗世独立,昂扬中蕴含一种静穆大气。荻也极容易散播。它的种子隨着风飘舞、旋转,不管落到任何地方,都不挑剔不矫情,以强韧的生命力无所不在地生长。
  闲余散步,踟蹰于秋野,颇觉秋风瑟瑟,不免生出岁月荒芜、人生寂寞清冷的感慨。偶瞥一片洁白荻花,心头顿时温热,好似看到心之所系、遥远又亲密的故园。这日闲游,再一次穿越荻丛,抚弄一下如絮的荻花,仿佛听见了童年的欢笑声萦绕于耳。
  “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摇曳的荻花在秋风中洗涤着夏日的尘埃,着一袭素白,握一柄长剑,舞出别样风情,舞出斑斓流年。晚风中凝望雪白荻花,深觉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一个认真活着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和仰视。
  沈顺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编辑    肖玉    mcxiaozuojia@163.com
其他文献
1  平凡的是时间,不平凡的是在手工里找到安顿生活和心灵的追求。周瑜敏在当地算不上是紫砂界最有才华的,也不是技巧最出众的,但他却是这个行业最不可少的那类人。他像吹过南街的一阵风,给行业带来活力,给人提供情绪价值。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上,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理念来传播紫砂文化的人。他指导女儿拍摄的短视频《紫砂文化之旅》,在网络上引起一股紫砂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起紫砂。  周瑜敏从小家住江南的茗岭山下,
期刊
初识李一冰是在2017年,在连云港市组建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成立大会之前,我在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贺珍珠会长的引荐下,去办公室找李一冰,想请她亲临我们协会成立现场。在见到她之前,我就听体育界的友人谈论过她,大家都一致认为,李一冰是一位求真务实的人,她不慕虚荣,脚踏实地,敬业乐业,友人们对这位体育界女领导的评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此前我和李一冰除了因工作有过几次电话联络外,还没有更多交往,揣摩
期刊
云很多  在天上開会  会场很安静  没有一朵云讲话  几只鸟来往  是摄像师  还有几只  是斟茶倒水的服务员  雷声响  领导讲话顶呱呱  下雨了  大家开始讨论  王亮庭:小学教师,江苏省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多家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次获奖。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期刊
到了年岁的亲人  总爱和我们玩起  小时候我们常玩的  捉迷藏游戏  玩着玩着,他们就把自己  藏在了地下的土里  他们走不出来  我们也走不进去  春天,帮着在他们坟土上  长出一季一季青草  白雪落满我们的房屋  白雪也落滿他们的坟墓  唐德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发表于多家报刊及诗歌选本。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期刊
你可想过  回忆是什么  回忆是夜空中的繁星  总有一天将不再闪耀  回忆是路边的枯叶  总有一天将被风沙埋葬  回憶是小溪里的石子  总有一天将被水流冲走  回忆是耳边的微风  总有一天将消散在身后  但  你不要悲伤  总有新的喜怒哀乐来到  你不要悲伤  总有新的回忆被深刻在心房  杨曦诺: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期刊
这是我们的小抽屉房。  没门,怕我们开小差,冒出小火頭。  我们头挨头,脚挨脚,就在这房里躺着,  我们在等候手指头,  等候出发,牺牲的指令。  我们是敢死队,  在这黑房子里等候光明和火焰的召唤。  别看我们貌似脆弱,  一旦上路,比蜡烛还要勇敢和壮烈——  哪怕化成灰,  也不会流一滴泪水。  我们爱这个狭小的抽屉房,  它是我们的营地和家。  我们在里面歇息,待命,养精蓄锐,  修得视死若
期刊
平心静气,迈着猫步,  我在靠近一束光。  沒有当过煤矿工人,  你不知道一束光,  对于一个深陷绝境的人,  是多么重要。  一束光就是一道门,  门外是天堂,  门内是地狱。  一束光就是一轮太阳,  能通向未来,  能让八百米深处的生命,  发芽生长。  我在靠近一束光,  那是我的父亲,  一位煤矿工人的脐带与脉搏。  陋岩:本名荆升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阳
期刊
空荡荡的大街上恢复了车水马龙,寂寞的小区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型商超里重现往日的繁华,农贸市场又变得人头攒动……随着扬州全域降为低风险,一切都在回归,熟悉的人间烟火气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辛丑年的这个夏天,注定会成为扬州人终生难忘的记忆。一个多月居家禁足的日子里,无数人在一线不眠不休,负重前行,与疫魔抗争;无数人在祝福祈祷,希望早日云散“疫”去,你我无恙;无数人在期盼等待,发出了“我想上班”的呐喊
期刊
郁达夫喜爱桂花。他在杭州养病时,在山中遇到桂树,桂花的清香带给他灵感,《迟桂花》便诞生了。  故园小院有我种植的柿树和桂树。秋风飒飒,桂香柿红,一院的色彩和馨香,宋画般高古。黄昏一隅,斜躺竹椅,闲翻卷册,桂花飘坠,平添风雅,真是“人与花心各自香”。  薄凉秋日,细碎花瓣沾着露珠,一簇簇串在枝条上,小家碧玉般温婉纤巧,让人怜爱。桂花绽放绿叶间,浮香流淌,仿佛天地万物失去距离,千般缠绕,万般缱绻。  
期刊
河水清幽,浩荡辽远,如筋脉般铺展在大地上。水源丰盈,稻谷茂盛,哺育着两岸的人民。  雨过,六月凉,一碧稻花映衬着如镜河水,满心满眼的绿,村庄沿河道和稻田铺展,是嵌在自然中的一抹留白,给绿一口喘息的空当。少年的我在田埂上,轻轻抓起在稻叶上休憩的蜻蜓,一不留神,扑倒在稻田里,和稻行了个见面礼,恭敬贴面,几只蚂蚱跳在我手臂上,像是搀扶,又像是嘲笑我的莽撞。  水满田畦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田园青光,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