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垮的《节振国》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节振国》
  2015年9月2日晚,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现代京剧《节振国》在唐山市燕山影剧院公演,剧场内掌声雷动,不少观众眼含泪花。
  在唐山历史上受到过毛泽东同志特别关怀的,当属著名的抗日英雄节振国。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听取冀东区党组织负责人吴德汇报唐山开滦矿工节振国的事迹时,毛泽东非常感兴趣,他对吴德说:“这是个民族英雄式的人物,他多大岁数了?”又郑重地说:“这个同志很好,我们要注意保护培养,不然他会牺牲的。”可是还没等吴德同志从延安回来向冀东党组织传达毛主席对节振国的关怀,节振国就在上尤各庄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了,牺牲时刚刚30岁。
  据张玉笙老先生回忆:“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全市被夷为平地,死亡24万人,伤16万人,惨不忍睹,触目惊心。导演张先猷,演杨大娘的闫俊英,她的爱人凌云霄,演滨田的邓玉峥,有着一身精湛技艺的丑角演员任正春,扮演冯老顺的著名老艺人周洁英,扮演杨小霖的金鸿森,副团长宋跃田,《节振国》剧组的34条鲜活生命被推进死亡的深渊。加上被迫害致死的徐荣奎先生,35个金光闪闪的名字,永久地镌刻在京剧《节振国》这座丰碑上。”
  一场空前(尚不能绝后)的大地震使得唐山京剧团几乎全团覆没(当然还有在地震中遇难的所有同胞),令人扼腕之余悲从心起,不禁潸然泪下。劫后余生的唐山京剧团,在地震中不仅死了34人,还有重伤转到外地的,还有负伤不能报到的,就在这种状态下,唐山京剧团很快组织了一支文艺小分队,先是给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慰问演出,后是给准备恢复生产的厂、矿慰问演出。据张玉笙回忆:有一次,副团长孙国印带队去远离市区八十里外的吕家坨矿慰问演出,不料赶上了很强的“余震”,当时各矿的外线电话全部中断,仅有开滦自己的内线才能通话,孙国印用开滦内线找到了正巧在工会值班的张玉笙求救,接到求救,他用外线找到文化局长李国昌告知情况,李局长迅速派车连夜把人接回唐山。所有的这些慰问演出,都要冒着强烈“余震”的危胁,这是一支脊梁骨挺得很直的文艺尖兵队伍!
  1977年春节,正当唐山人民奋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之际,文化部赴唐山慰问演出团到达唐山。北京京剧团在唐山文化宫的简易房演出了京剧《节振国》,耿其昌演前半出节振国,谭元寿演后半出节振国。那晚,剧场座无虚席,台上气氛火爆台下情绪热烈,为不屈不挠的唐山人民鼓舞了斗志。
  此后,唐山京剧团多次复排《节》剧。1978年唐山京剧团由王长山、孙鸣昆、冯振华等一行7人去北京参加北京京剧团演出,《节振国》在工人俱乐部联合演出,使唐山市京剧团又一次唱响首都北京。
  198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在王长山(当年胡志发的扮演者)老师的指导下,又一次复排了京剧《节振国》。
  1986年,中央电视台又将《节振国》拍成电视片,在全国播映。
  再后来2002年,当年的执笔人于英在医院对《节振国》剧本做了第15次修改,剧团又请来还健在的当年京剧《节振国》中的演员张海涛(节振国)、王长山(胡志发)、耿苓秋(刘玉兰)亲临指导,再一次复排了京剧《节振国》,并在河北省第六届戏剧节上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京剧《节振国》诞生记
  京剧《节振国》是唐山市京剧团根据节振国的事迹,于1959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京剧现代戏,由唐山京剧团于1959年春节首次演出于唐山剧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戏改活动中,以传统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一次积极实践。唐山京剧团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艺术团体,原是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部队剧团,组建于1946年,原为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第八旅平剧研究社, 1947年剧社随着部队的调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二纵队平剧研究社,1948年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军平剧研究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北平作为首都,改为北京,剧社随之改名为“京”剧研究社,1950年剧社又调回六十九军,随部队移住唐山,12月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奔赴朝鲜战场时,剧社交由唐山市委代管,改称“中共唐山市委文工团”,保留军籍。1953年集体转业到地方,正式命名为“唐山京剧团”。1969年“文革”期间,由唐山市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唐山市京剧团,是全国少有的国营剧团。
  现代京剧《节振国》的产生和演出,经过了几代人的长期努力。1949年初,冀东区党委文工团的吴岗、潮清等同志便着手搜集素材,进行创作,又按照冀东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张达同志的指示,到赵各庄矿创作了歌剧《节振国》。后来才有了这部现代京剧。
  关于京剧现代戏《节振国》是如何诞生的,白少华同志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中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开始,党中央、政务院就对旧的传统戏曲进行改革,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明确地指出:“要以歌颂人民,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教育人民的戏曲报答人民,要把人民的力量鼓舞得更雄伟,这就是戏曲改革的光荣任务。”京剧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京剧的表演形式能否反映现代生活,一直困扰着整个京剧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京剧也在“要不要演现代戏和怎样演好现代戏”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徘徊。唐山京剧团的京剧现代戏《节振国》就诞生在这一时期。时任唐山京剧团书记兼团长的景新号召全团演员每个人都来学着写一个现代题材的小戏,全团上下出主意,想办法,都积极做着努力。
  1958年4月,剧团在山东一带演出,演员耿苓秋偶然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作家王火根据唐山煤矿工人节振国的事迹创作的中篇小说《赤胆忠心》,内容是关于唐山煤矿工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剥削压迫的英雄事迹,觉得题材很好,将书买回并向领导做了汇报。景新觉得这个题材不错,就鼓励演员自己动手去写,于是耿苓秋、宋耀田、宋福寿三人利用晚上散戏后的休息时间,借着楼道和手电筒的亮光开始着手构思创作,学着写起了剧本。他们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所谓的“初稿”,初稿用的是传统戏的格式,加上现代词语,改写了一折小戏,但没付诸排练。   王火,原名王洪溥,1924年生于上海,194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其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三部曲获国家图书奖和茅盾文学奖。王火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作节振国文艺作品的作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中篇小说《赤胆忠心》。为创作这部书,他深入赵各庄矿井下体验生活,他曾多次到条件最艰苦的礃子面爬上爬下,体验矿工采煤的辛苦。他还请老工人回忆,把节振国原来住的地方画成了图,此图至今仍被他保存。后该书改编成评书、话剧、京剧,并被翻译成外文出版,被誉为“影响过整整一代人的优秀作品”。80年代,出版了长篇小说《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该书曾被部队作为给战士的推荐读物,并获全国煤炭系统“乌金奖”。2009年,王火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创作出版了《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一书。王火在书中说,我郑重地献出这本书,怀念先烈,会是激励,也是感恩。王火在回忆这部书的成书过程时说,因为它(《赤胆忠心》)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重视,“文革”后,我决定将它补充、修订、加工得更好。1976年到1978年间,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深入唐山、冀东各县和河北其他一些地方进行采访,在掌握了大量素材,熟悉了冀东、唐山一带的民风民俗及抗战时期游击队抗日反“扫荡”的生活后,写成了如今这部稿子。
  根据王火这部小说,剧团回到唐山后,为了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出节振国这个英雄形象,就组织了创作人员到开滦赵各庄煤矿去重新深入生活。唐山京剧团派于英同志创作《节振国》剧本,于英接受这个任务后,在赵各庄矿俱乐部线连合同志的协助下通过走访,与老工人座谈,翻阅《开滦矿史》等资料,并参考了王火的《赤胆忠心》一书和赵各庄矿业余剧团线连合编写的同名话剧,得到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于老创作京剧《节振国》剧本期间,走访了很多节振国生前的工友,搜集了大量真实感人的素材。
  2009年5月21日,唐山市文联组织市内知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参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其中有全国知名剧作家,京剧《节振国》的编剧于英老师。于老已85岁高龄,在四层展厅节振国塑像和刀劈鬼子兵的雕塑前,久久凝望,不忍离去。参观当天夜里,老人一夜未眠,给开滦博物馆李军馆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5月26日,当开滦博物馆的同志前往于老家中探望时,于老拿出了早已整理好的一个档案盒和三个档案袋的资料,要全部捐献给开滦博物馆。打开档案盒,里面是于英于1963年、1964年、2007年编写的由唐山京剧团演出的《节振国》剧本五个不同时期的版本,以及电影《节振国》的改编剧本。老人说,前后共修改了14次。
  交谈中,于老忽然想起有两张照片也要一并捐献出来。于是,他便把家中的相册全部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翻阅查找,终于找到了一张与节振国的女儿、儿子一起在唐山冀东烈士陵园祭扫节振国墓时的照片。
  于英老师说,节振国是一个受到毛主席关注的民族英雄,宣传节振国从很早就开始了,最早的创作是贺敬之同志的歌剧《节振国》,尽管已经彩排了,可最终基于种种原因未能搬上舞台。
  1958年底至1959年初,历时5个多月排练的现代京剧《节振国》立在了京剧舞台上。1959年春节首次公演于唐山剧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这部剧当时的导演是凌云霄,唱腔设计徐荣奎,同时徐荣奎还在剧中饰演抗日英雄节振国。
  1959年9月唐山京剧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以新排《赵氏孤儿》一剧赴河北省会天津参加“河北省庆祝建国10周年戏曲曲艺汇报演出”,为征求意见,剧团决定把《节振国》一剧也带上,演出一场想看看效果如何。谁知演出后马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反响强烈,剧团回来后决定继续加工修改,到1962年京剧《节振国》一剧在唐山地区演出就达上百场。
  1963年8月,武生演员王长山由辽宁阜新加盟到唐山京剧团,又为节振国京剧增添了新鲜血液。王长山跟徐荣奎都是从尚小云“荣春班”科班出来的学生,是同门师兄弟。王长山在《节振国》中扮演中共地下党员胡志发,剧中的胡志发并不是武生行当,但为了区别于老生行当的节振国,王长山从唱、念方面入手,利用武生行当特有的“刚”音,跟花脸的“虎”音结合在一起,从音色上塑造出一个既不同于老生又不同于武生表现形式的人物来,为节振国增色不少。当时的文化局长罗楠又从唐山市话剧团调来导演张先猷到京剧团继续指导加工《节振国》。同年,中国唱片社也来到唐山灌制了徐荣奎所唱京剧节振国选段的唱片(1964年出版),后来由于徐荣奎的身体状况,经过剧团领导研究,对于节振国的这一角色进行了调整,从唐山戏校调回了教师张海涛(1996年去世,91岁)扮演节振国。张海涛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唐韵笙(南麟北马关外唐)的女婿,徐荣奎又是唐韵笙的弟子,二人在演唱风格上很接近,而且张海涛的武功功底又比徐荣奎好,因此张海涛很快就完成了这个任务。
  1963年下半年,在连续6年演出实践的基础上,对该剧进行大修改,成立了由具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与导演知识、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和谙熟京剧唱腔音乐的老艺术家等组成的《节》剧艺术创作班子。其中由张先猷任执行导演,由孙鸣昆、任喜春、王长山、于英、徐荣奎、凌云霄、韩溪、卢贵和、崇松启、马福庆等同志形成一个配合默契的创作群体。在排练过程中,还专门请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李章同志、中国京剧院的京剧音乐专家刘吉典同志给予指点。
  剧中,节振国的所有唱腔全部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徐荣奎同志设计,在唱腔的革新创造上既继承了传统,又有出新。为京剧现代戏唱腔的革新与创造开拓了新路。在《节》剧修改提炼过程中,中央戏曲研究院黄叶绿等同志以及唐山市和河北省文化局领导多次对《节》剧的修改给予关怀指导,最后在集体的努力下,终于完成此剧。
  京剧《节振国》怎样走向全国
  1964年4月剧团带着京剧现代戏《节振国》再次赴河北省省会天津参加“河北省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后受到中央宣传部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代表河北省参加6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剧团回到唐山后再度加工修改《节振国》,于6月4日带着修改后第14稿的舞台版《节振国》进京参加演出,此时的京剧现代剧《节振国》从1959年开始到1964年,前后共进行了14次的修改,加工整理,使京剧《节振国》的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集中,使节振国这个人物更加突出,更加丰满。节振国从一个性格刚直、见义勇为、不畏强暴,只凭只身孤胆、赤手空拳硬拼的鲁莽英雄,逐渐认识到对付帝国主义必须拿起枪杆子,才能战胜敌人,获得彻底解放,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节》剧进京前,面临着河北省只能去一台戏的激烈竞争,张家口的《八一风暴》、石家庄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还包括天津的《六号门》)呼声都很高。由于唐山京剧团上上下下拧成一股劲,精益求精,最后由中宣部原副部长周扬同志当场表态,准予《节》剧进京演出。进京后,在演出前的加工排练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新闻界、戏剧界的人来观看排练,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从头至尾看了全剧排练后说:“你们唐山这个小地方出了台好戏,祝贺你们。”7月2日,《节》剧在首都工人俱乐部进行首场演出,演出第三天,江青也看了戏,并对剧本、化装、表演、唱腔等提了意见。江青当时地位特殊,名声显赫,唐山京剧团上上下下都很紧张,对江青提的意见都是认真对待的。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于6月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28 个京剧团参加,演出了包括京剧《节振国》在内的37台剧目。 6月5日在民族文化宫剧场举行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主持,沈雁冰部长致开幕词。当到会的人们刚刚坐下,周恩来总理、陆定一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全场一片沸腾。总理双手示意大家坐下,当时的唐山京剧团团长李国昌正好坐在了总理的前排,这使他又兴奋又紧张,随着大家一起站起来鼓掌,面向着总理,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总理问他是哪个单位的,李国昌急忙回答是唐山京剧团的,总理略加思索说:“《节振国》好,等着看你们的演出。”这场观摩演出结束时,总理健步走上主席台,和其他中央领导一起为参加大会的各代表团颁发纪念奖状。李国昌代表唐山京剧团上台领奖和周总理握手时,总理又对李国昌说:“《节振国》我要看。”后来因为总理工作太忙,有两次机会总理都没看成。
  7月2日至6日唐山京剧团在北京工人俱乐部参加第五轮的演出,连续演出五场《节振国》。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在京的原在冀东地区工作过的老干部李楚离、李运昌、李中权、李汉生等都看了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戏剧报》等14家报刊相继刊登了多篇报道和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京剧《节振国》做了实况转播。
  7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接见了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的全体人员并合影留念。7月31日大会闭幕后,唐山的《节振国》、上海的《智取威虎山》、云南的《黛诺》、山东的《奇袭白虎团》、内蒙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五台剧目留下继续在北京公演,先后在天桥剧场、人民剧场做了公演后又临时奉命赴北戴河演出。任务完成后随即返回北京在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剧场等继续公演,前后共演出42场,好评如潮。
  《节振国》载誉而归后,9月8日再次受命返京为中央领导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朱德委员长观看演出后,在中间休息时健步步入剧场会客厅,高兴地对唐山带队的同志说:“不错呀,好戏!”演出结束后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上台和演员握手合影留念。
  北京演出成功后,《节振国》在首都舞台,甚至全国戏剧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两篇评论文章,《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也发了评论文章,全国著名速写家何志追到后台为《节》剧画了一组速写,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此后全国各地28个兄弟剧团300余人有组织地学演了《节》剧。1965年中国京剧二团排演了京剧《节振国》,由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扮演节振国,李和曾扮演胡志发。同年,中国唱片社为张春华、李和曾录制了唱片。武汉市京剧团也排演了京剧《节振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盛麟在剧中扮演节振国。此外,评剧、川剧、淮剧、豫剧、老调等剧种也对《节》剧进行了移植。
  京剧《节振国》拍成电影
  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 “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唐山市京剧团的现代京剧《节振国》一炮打响后,文化部决定将唐山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节振国》拍成彩色戏曲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9月18日,唐山京剧团《节振国》剧组全体人员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由于电影和舞台的表现手法不一样,电影导演于彦夫对京剧《节振国》的场次和内容又进行了加工。电影《节振国》中有一段“看红旗迎风展”的“西皮娃娃腔”经典唱腔,画面中节振国在红旗下举起右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场戏是舞台版没有的。这是电影导演于彦夫感觉到舞台版《节振国》整场戏的舞台画面都很暗,没有亮点,于是跟徐荣奎商量,让他编一段唱腔来抒发节振国的内心情怀,没想到这段唱腔和红旗却成了京剧《节振国》的经典。据说光这段“看红旗”就排了一个星期。后来的舞台版《节振国》中也把这场戏加了进去。电影导演于彦夫对剧本所做的删减改动,使京剧《节振国》这部作品更加完善。
  在《节振国》由舞台搬上银幕的过程中,前期是导演曾未之,剧导演伟敏,制片主任胡殿国。在由京剧修改为电影剧本的过程中,时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的吴德同志也提了许多意见。后来,长影的著名导演于彦夫、总摄影师李光惠、总录音师黄力加等同志也参加到《节振国》摄制组中,出现了该电影的导演、摄影、录音都是双套人马的情况。
  京剧电影《节振国》对艺术是精益求精的。考虑到著名演员徐荣奎的身体状况和他的形象不太适合电影画面,电影中节振国这一角色决定由张海涛来扮演,但安排徐荣奎配唱。电影里所有节振国的唱段都是徐荣奎演唱,因为徐荣奎唱得太好听,太受群众欢迎了。既苛求艺术质量,又发挥每个演员的特长,这也是京剧电影《节振国》成为一部传世之作的重要原因。
  电影《节振国》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片后,剧团又带着《节》剧,分赴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地演出。7月,《节》剧剧本在《剧本》月刊发表后,戏剧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还先后出版了单行本和附曲谱的演出本。一时间,《节》剧在我国戏曲界引起了“轰动效应”,开滦矿工、抗日英雄节振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传颂的传奇式抗日民族英雄。历时6个月的拍摄完成后,剧团于1965年3月28日由长春返回唐山。4月,文化部电贺长春电影制片厂、唐山京剧团,祝京剧《节振国》影片拍摄成功。电影很快就在全国放映,使京剧《节振国》和节振国的故事家喻户晓。1976年初,毛主席看了电影《节振国》后,曾给予肯定,还指示北京的剧团也要排这个戏。“文革”后,唐山京剧团与北京京剧团联合演出了《节振国》,再次引起轰动。   京剧《节振国》的唱腔及音乐设计者鲜为人知
  每当我们在京剧舞台上聆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和那脍炙人口的唱腔,不能不让我们又一次想起现代京剧《节振国》的唱腔设计者、舞台版中《节振国》的首演者、电影《节振国》中的演唱者、当年唐山京剧团的著名老生演员、团长徐荣奎。
  在现代京剧《节振国》的唱腔设计上,徐荣奎对京剧传统戏声腔的运用和板式的转换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徐荣奎与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浩亮是同门师兄弟。在这部戏的唱腔设计中,他坚持从人物出发,打破门户之见,广收博采,融会贯通,为表现节振国刀劈鬼子身负重伤,在乡下养伤的孤独期盼和国恨家仇,他借鉴运用了传统戏《水淹七军》的西皮转二黄的腔调,用得巧妙,转得自然。为表现节振国对杨大娘牺牲的悲恸和对失去母亲的杨小霖的安慰,运用了反西皮;为表现节振国在红旗下入党的激情豪迈,运用了传统戏中的西皮娃娃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为京剧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20世纪60年代初京剧艺术很大的突破。在他设计的唱腔里面,巧妙吸收了麒(周信芳)派和唐(韵笙)派以及奚(啸伯)派的风格与韵味,令人陶醉。
  徐荣奎生于1924年,北京市东郊左家庄人,8岁入山东省立剧院京剧班(小型的科班)学习京剧,用名徐志良。1937年13岁入尚小云主办的“荣春社”科班,改名徐荣奎。当时尚小云对徐荣奎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徐荣奎入科后习老生,开蒙老师王少芳,后跟蔡荣桂学戏,在科班与孙荣惠(旦角)、孙瑞春(武生)并称荣春社三杰。1942年入科五年的徐荣奎提前离开了荣春社,开始了他搭班唱戏、跑码头的生涯,先后奔波于德州、太原以及江苏、浙江两省各地。1946年初进入上海,在天蟾舞台搭班唱戏,活动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20世纪40年代末二进上海拜唐韵笙为师,又向唐韵笙学习了《刀劈三关》《未央宫》《走麦城》《闹朝扑犬》等唐派的代表剧目,其后在上海黄金戏院一度参加周信芳的演出,在周信芳身边一待就是八年,有幸拜在周信芳的门下,与麟派结缘。解放后参加上海天蟾舞台实验京剧团,曾任团长,1955年参加唐山京剧团,1959年任副团长、团长。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北方学艺,成熟于南方,是一位勇于探索、改革创新、不可多得的京剧人才,可惜在“文革”中被揪斗,迫害致死。1968年去世时他年仅44岁。他的逝世使京剧舞台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十年后的1978年,唐山文化局召开大会为徐荣奎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在对京剧《节振国》的音乐创作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韩溪。韩溪先生1932年生于河北丰润韩城镇富家村,唐山地方戏“唐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获得者,1949年起从事音乐工作,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曾任唐山音乐家协会主席,出版过多种专著。据韩溪回忆,当年他正忙于唐剧《红云崖》的公演,1964年春节公演后,突然被借调到唐山京剧团,接受担任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剧目《节振国》的音乐设计工作。
  《节振国》的演出,过去韩溪先生看过很多次。为寻觅合适的音乐素材,他几乎翻遍了新购买的《徐兰沅操琴生活》一、二、三集,杨宝忠的《怎样拉京胡》,以及以前买的刘吉典编著的《京剧音乐介绍》,仍难以定夺。于是他放下书本向鼓师王久山先生、琴师卢贵和先生和曾给梅兰芳大师吹过笛子的崇松启先生请教,他们向韩溪推荐《风人松》是京剧最威武的曲牌,常用于将领发兵、行路。当韩溪再次阅读《风人松》时,仍感到它难以体现出这个主题。在万般无奈之下,突发奇想,何不借鉴西洋交响乐第一、二主题的手法,把打击乐的一面锣,改用高、低音两面锣,以其分别代表革命武装力量和侵略者的势力?他创作的序幕音乐,经过张先猷导演的处理,使音乐和表演完全融为一体。连韩溪本人都没有想到由七“文”六“武”组成的小乐队,竟能奏出如此感人的效果。著名京剧作曲家刘吉典先生1995年曾对韩溪说:“你当年为《节振国》创作的双面锣,开了中国戏曲打击乐的先河,你当时用的《东方红》比《智取威虎山》还早。”
  当年《节振国》的创作群体虽然已有很多人作古,但《节》剧却留在京剧史上永远不会抹去——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任荣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煤矿文联影视戏曲协会理事,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
  (本栏目部分文章出自《四十年?四十人》一书,该书由唐山市委宣传部、民建唐山市委、唐山市文联、丰南区文联联合编辑,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数字多媒体的发展,并满足了人们的娱乐和消费需求。在数字化浪潮下,数组音频制作水平有了显著增强,在影视录音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