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课的教学尝试,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活动来构建减数分裂的核心概念。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实际课堂案例,阐述实验教学辅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概念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96-0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高中生物学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结构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设计、观察、分析和实施相应实验,促进概念的形成和同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出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工农业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以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生物实验吸引着学生。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多,生物学概念的抽象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接触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对生物的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学概念是学习的难点,是学生学好生物的瓶颈。
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深感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实验事实为概念形成提供支撑,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质。现以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内容为例,讲述实验教学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设计思路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这节课的核心概念为“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何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同源染色体”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特征和行为;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教学中,将减数分裂分为减Ⅰ和减Ⅱ两次连续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突出各个时期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因为学生已具备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难度相对降低。通过精子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动态模拟和模型制作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生成相关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活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得出“如何实现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的概念。
三、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减数分裂精子形成过程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了几次?细胞分裂了几次?最后形成了几个细胞?同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减数分裂的模型。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的材料有红、蓝橡皮泥,一张白纸,4根2cm长的细铁丝。教师引导学生:减数分裂时DNA复制1次,我们如何来制作模型?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橡皮泥长条,每个长5cm。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橡皮泥长条,每个长8cm。接着把颜色和长度一样的两个橡皮泥并排放在一起,中部用一根細铁丝把它们扎起来,做成4个模型,至此,教师引导提问学生:该过程表示什么?学生根据已学的有丝分裂知识可以得出,减数分裂过程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已完成,每条染色体模型上都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但染色体数目不变。然后在一大张白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纺锤体,使之能够容下学生所制作的4条染色体模型,教师播放视频MⅠ中期,提问:复制好的染色体又发生什么变化?接下去的模型怎么做?学生根据视频把两条5cm长的红蓝橡皮泥条放在一起,把2条8cm长的红蓝橡皮泥条放在一起,并且移动至纺锤体中心相垂直的平面上。老师加以引导得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那染色体这样连在纺锤丝上的结果会怎样?学生抓住铁丝(着丝粒)分别拉向纺锤体相反的两极,移到两极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教师提问学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那5cm和8cm的染色体怎么分配?学生通过模型的变化,摆出两种组合,从而得出“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概念。教师把MⅠ过程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总结MⅠ的主要变化,从而理解MⅠ各时期的特点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完成MⅠ模型制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染色体简笔画,推测MⅡ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在白纸上再画两个纺锤体,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把每一极的染色体排列在新纺锤体的赤道面上,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抓住每一个染色单体原先“着丝粒”所在位置,把染色单体拉向纺锤体两极。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MⅡ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向两极移动。最后再教师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型制作,完成了“MⅡ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概念生成,并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核心概念。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这节课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既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灌输,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四、教学反思
在观看精子形成视频、制作减数分裂模型等实验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抽象的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最终形成对减数分裂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这既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但也可能成为新概念形成的障碍,所以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实验和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实现“做中学”,让学生真正从“背和听”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形成概念,这正是实验教学的初衷,不失为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使其终身受益。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生物核心概念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5,30(2):46-47.
[2]罗银春.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讲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04-0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概念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96-0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高中生物学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结构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设计、观察、分析和实施相应实验,促进概念的形成和同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出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工农业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以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生物实验吸引着学生。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多,生物学概念的抽象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接触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对生物的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学概念是学习的难点,是学生学好生物的瓶颈。
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深感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实验事实为概念形成提供支撑,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质。现以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内容为例,讲述实验教学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设计思路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这节课的核心概念为“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何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同源染色体”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特征和行为;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教学中,将减数分裂分为减Ⅰ和减Ⅱ两次连续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突出各个时期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因为学生已具备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难度相对降低。通过精子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动态模拟和模型制作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生成相关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活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得出“如何实现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的概念。
三、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减数分裂精子形成过程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了几次?细胞分裂了几次?最后形成了几个细胞?同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减数分裂的模型。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的材料有红、蓝橡皮泥,一张白纸,4根2cm长的细铁丝。教师引导学生:减数分裂时DNA复制1次,我们如何来制作模型?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橡皮泥长条,每个长5cm。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橡皮泥长条,每个长8cm。接着把颜色和长度一样的两个橡皮泥并排放在一起,中部用一根細铁丝把它们扎起来,做成4个模型,至此,教师引导提问学生:该过程表示什么?学生根据已学的有丝分裂知识可以得出,减数分裂过程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已完成,每条染色体模型上都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但染色体数目不变。然后在一大张白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纺锤体,使之能够容下学生所制作的4条染色体模型,教师播放视频MⅠ中期,提问:复制好的染色体又发生什么变化?接下去的模型怎么做?学生根据视频把两条5cm长的红蓝橡皮泥条放在一起,把2条8cm长的红蓝橡皮泥条放在一起,并且移动至纺锤体中心相垂直的平面上。老师加以引导得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那染色体这样连在纺锤丝上的结果会怎样?学生抓住铁丝(着丝粒)分别拉向纺锤体相反的两极,移到两极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教师提问学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那5cm和8cm的染色体怎么分配?学生通过模型的变化,摆出两种组合,从而得出“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概念。教师把MⅠ过程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总结MⅠ的主要变化,从而理解MⅠ各时期的特点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完成MⅠ模型制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染色体简笔画,推测MⅡ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在白纸上再画两个纺锤体,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把每一极的染色体排列在新纺锤体的赤道面上,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抓住每一个染色单体原先“着丝粒”所在位置,把染色单体拉向纺锤体两极。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MⅡ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向两极移动。最后再教师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型制作,完成了“MⅡ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概念生成,并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核心概念。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这节课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既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灌输,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四、教学反思
在观看精子形成视频、制作减数分裂模型等实验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抽象的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最终形成对减数分裂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这既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但也可能成为新概念形成的障碍,所以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实验和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实现“做中学”,让学生真正从“背和听”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形成概念,这正是实验教学的初衷,不失为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使其终身受益。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生物核心概念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5,30(2):46-47.
[2]罗银春.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讲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