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作家王愿坚,虽未亲历苏区生活和万里长征,却创作了很多有关苏区和长征题材的短篇小说,其中又以曾多次入选语文教材的《七根火柴》最为著名。这篇小说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无名战士”用生命保护七根火柴的故事。题材虽小,开掘却深;篇幅虽短,却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无数学生通过学习这篇经典名篇,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苦卓绝,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精神。
“无名战士”固然是无数红军战士的精神结晶,但和其它小说一样,他有没有原型呢?王愿坚说:
《七根火柴》,这篇小说的构思,说来有点奇特,它是从突然闯到面前的一个形象发端的。深夜,灯前,我照例对着稿纸“神游”于长征路上。忽然,眼前浮起了这样一幅景象:一队红军战士在白茫茫的雪山上迎着风暴走着,一个红军战士身子一仄歪,摔下雪坡。几番挣扎,他被深雪埋住了。随着战友们的视线望去,只见白雪上留着一只手,在这只手心里托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党证。这,就是《七根火柴》最初的胚芽。说不上这个形象是从哪里来的了,但是,可以肯定,它是从我的见闻和感受里来的。
然而,经考证,“无名战士”的原型有名有姓有年龄,还有牺牲的具体时间。他就是郑金煜,江西石城人,牺牲于1935年8月25日左右,年仅17岁。
王愿坚没有参加长征,亲“见”是谈不上的,只能是耳“闻”和“感受”。认真查找历史资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灵感一闪”的来源与他当时的工作密不可分。1956年,王愿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调到《星火燎原》编辑部,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二万五千里长征英雄事迹的作品。在“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征集过程中,《星火燎原》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老革命的回忆录,其中就有杨成武将军的《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在后来的版本里也叫《向草地进军》)。这篇写草地行军的文章不仅在《星火燎原》上发表,另外还在《毛主席关怀着我们》一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中发表,随后被多次转载,并收入他的个人回忆录。
比较同期《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丛书中长征老红军的回忆录,乃至于两套丛书出版前其他人写长征草地经历的作品,如杨定华著《雪山草地行军纪》(东北书店1948年版)、陆定一等著《长征的回忆》、潘自力著《我们怎样过的雪山和草地》、蔡前著《草地》(冀南书店1947年版)、白刃著《爬雪山过草地》(东北书店1948年版)、刘统整理《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以及其中涉及草地行军的五篇(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可以发现,这十余篇回忆文章,虽然也有对草地恶劣环境的描述,但几乎没有对火柴(柴火)的记忆,更谈不上小红军的英雄事迹。长征中,前锋杨成武部队处境最为困难,在回忆文章里,他的记忆也特别悲壮,且念念不忘一个普通战士贴身藏好“引火柴”的细节,终身铭记小战士临终时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每一句话。尤为难得的是,杨成武将军在这篇五千字的回忆中,涉及小红军郑金煜的就有两千字,对王愿坚创作的影响也应该特别深刻。
当然,作为小说,必然存在虚构成分,否则就是写实散文了。王愿坚为此特意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尤其是杨成武的回忆录进行了艺术加工,前锋团变成后卫部队,集体变成个人。但略有军事常识就知道,如果在大部队行军中,一旦掉队,尤其是草地这样的环境,要想再赶上部队是极为困难的。同时,就像有的学生所问的,火柴怎么给普通战士保存呢?光有火柴怎么点燃呢?难道他们不会用子弹的火药取火吗?无名战士是怎么掉队的呢?难道他的战友没看到他吗?难道后卫部队没有收容人员吗?王愿坚所说的“雪山上的党证”怎么就与草地拉上关系了……看得出《七根火柴》中艺术加工的痕迹比比皆是。
小说创作离不开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不妨从小说创作的技巧与具体的细节上把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录与小说作些对比。
先比较环境,两者几乎相同: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七根火柴》)
草地天气一日多变,早晨浓雾蒙蒙,天昏地黑,中午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天上的积云,于是,天空忽然晴朗,从轻云里射下柔弱的阳光;可是,到了午后,乌云密布,气温骤降,不一时,狂风四起,大雨滂沱;……怎知天公不作美,骤然间又下起倾盆大雨,雨中还夹杂有冰雹。油布、树棚、油纸伞都不顶用了……(《向草地进军》)
再比较“火柴”的关键细节,可以看到火柴(柴火)的重要性: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中、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七根火柴》)
我们与战士们一起,把背包当作凳子,相互背靠着背,以对方的体温取暖,可这怎能抗冻呢?得烧点火烤烤才行啊!可是,我们从七星桥带来的柴禾大都给淋湿了,好在宣传队有个叫郑金煜的小鬼,虽然只有17岁,人却很聪明,他一路上贴身藏了几根柴禾始终没有淋湿。我们就用这几根柴禾当引火柴,好不容易地点燃了。大家烤火时,又烧了一脸盆开水,每人分着喝了一小杯。有的还就这水拌着青稞麦面吃了一点,好像这一吃就解除了饥饿与疲劳似的。不过走了一天,这也许是草地上最好的一顿饭了。(《向草地进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为了更好地体现长征精神,王愿坚把郑金煜的精神虚构为一个“党证”的形象: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七根火柴》)
杨成武将军的《向草地进军》则这样写道:
……“政治委员!”他又强睁开眼,用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确实不行了,我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政治委员,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 可是,到了下午,郑金煜——这个年轻的优秀共产党员,就在这风雪交加的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长征的背景——草地这一环境中,无论是恶劣天气还是饥寒交困,无论是细节刻画还是场景描写,其中包涵的精神内涵,都极其相似。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郑金煜就是《七根火柴》中主人公“无名战士”的原型。
据调查,小红军郑金煜的家乡江西石城是中央苏区时候的全红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宁都起义部队在石城秋溪整编成红军。中央苏区秘密金库等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更是随处可见。长征前的最后一战——石城阻击战,为中央红军争取到了半个月的时间休整集结准备长征。阻击战结束后,红三军团1.8万名将士于10月8日从石城出发踏上长征路。
小红军郑金煜牺牲前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和始终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杨成武将军对此怀有深情回忆和高度评价。在其回忆录中对一名普通小战士着墨如此之多,再现了当年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寻找烈士就是缅怀历史!我们寻找到《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的原型郑金煜,不仅可以解决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更希望能够以此告慰烈士和伴他长征路上牺牲的无数战友的在天之灵。
[作者通联:江西石城县文联]
“无名战士”固然是无数红军战士的精神结晶,但和其它小说一样,他有没有原型呢?王愿坚说:
《七根火柴》,这篇小说的构思,说来有点奇特,它是从突然闯到面前的一个形象发端的。深夜,灯前,我照例对着稿纸“神游”于长征路上。忽然,眼前浮起了这样一幅景象:一队红军战士在白茫茫的雪山上迎着风暴走着,一个红军战士身子一仄歪,摔下雪坡。几番挣扎,他被深雪埋住了。随着战友们的视线望去,只见白雪上留着一只手,在这只手心里托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党证。这,就是《七根火柴》最初的胚芽。说不上这个形象是从哪里来的了,但是,可以肯定,它是从我的见闻和感受里来的。
然而,经考证,“无名战士”的原型有名有姓有年龄,还有牺牲的具体时间。他就是郑金煜,江西石城人,牺牲于1935年8月25日左右,年仅17岁。
王愿坚没有参加长征,亲“见”是谈不上的,只能是耳“闻”和“感受”。认真查找历史资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灵感一闪”的来源与他当时的工作密不可分。1956年,王愿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调到《星火燎原》编辑部,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二万五千里长征英雄事迹的作品。在“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征集过程中,《星火燎原》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老革命的回忆录,其中就有杨成武将军的《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在后来的版本里也叫《向草地进军》)。这篇写草地行军的文章不仅在《星火燎原》上发表,另外还在《毛主席关怀着我们》一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中发表,随后被多次转载,并收入他的个人回忆录。
比较同期《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丛书中长征老红军的回忆录,乃至于两套丛书出版前其他人写长征草地经历的作品,如杨定华著《雪山草地行军纪》(东北书店1948年版)、陆定一等著《长征的回忆》、潘自力著《我们怎样过的雪山和草地》、蔡前著《草地》(冀南书店1947年版)、白刃著《爬雪山过草地》(东北书店1948年版)、刘统整理《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以及其中涉及草地行军的五篇(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可以发现,这十余篇回忆文章,虽然也有对草地恶劣环境的描述,但几乎没有对火柴(柴火)的记忆,更谈不上小红军的英雄事迹。长征中,前锋杨成武部队处境最为困难,在回忆文章里,他的记忆也特别悲壮,且念念不忘一个普通战士贴身藏好“引火柴”的细节,终身铭记小战士临终时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每一句话。尤为难得的是,杨成武将军在这篇五千字的回忆中,涉及小红军郑金煜的就有两千字,对王愿坚创作的影响也应该特别深刻。
当然,作为小说,必然存在虚构成分,否则就是写实散文了。王愿坚为此特意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尤其是杨成武的回忆录进行了艺术加工,前锋团变成后卫部队,集体变成个人。但略有军事常识就知道,如果在大部队行军中,一旦掉队,尤其是草地这样的环境,要想再赶上部队是极为困难的。同时,就像有的学生所问的,火柴怎么给普通战士保存呢?光有火柴怎么点燃呢?难道他们不会用子弹的火药取火吗?无名战士是怎么掉队的呢?难道他的战友没看到他吗?难道后卫部队没有收容人员吗?王愿坚所说的“雪山上的党证”怎么就与草地拉上关系了……看得出《七根火柴》中艺术加工的痕迹比比皆是。
小说创作离不开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不妨从小说创作的技巧与具体的细节上把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录与小说作些对比。
先比较环境,两者几乎相同: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七根火柴》)
草地天气一日多变,早晨浓雾蒙蒙,天昏地黑,中午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天上的积云,于是,天空忽然晴朗,从轻云里射下柔弱的阳光;可是,到了午后,乌云密布,气温骤降,不一时,狂风四起,大雨滂沱;……怎知天公不作美,骤然间又下起倾盆大雨,雨中还夹杂有冰雹。油布、树棚、油纸伞都不顶用了……(《向草地进军》)
再比较“火柴”的关键细节,可以看到火柴(柴火)的重要性: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中、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七根火柴》)
我们与战士们一起,把背包当作凳子,相互背靠着背,以对方的体温取暖,可这怎能抗冻呢?得烧点火烤烤才行啊!可是,我们从七星桥带来的柴禾大都给淋湿了,好在宣传队有个叫郑金煜的小鬼,虽然只有17岁,人却很聪明,他一路上贴身藏了几根柴禾始终没有淋湿。我们就用这几根柴禾当引火柴,好不容易地点燃了。大家烤火时,又烧了一脸盆开水,每人分着喝了一小杯。有的还就这水拌着青稞麦面吃了一点,好像这一吃就解除了饥饿与疲劳似的。不过走了一天,这也许是草地上最好的一顿饭了。(《向草地进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为了更好地体现长征精神,王愿坚把郑金煜的精神虚构为一个“党证”的形象: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七根火柴》)
杨成武将军的《向草地进军》则这样写道:
……“政治委员!”他又强睁开眼,用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确实不行了,我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政治委员,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 可是,到了下午,郑金煜——这个年轻的优秀共产党员,就在这风雪交加的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长征的背景——草地这一环境中,无论是恶劣天气还是饥寒交困,无论是细节刻画还是场景描写,其中包涵的精神内涵,都极其相似。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郑金煜就是《七根火柴》中主人公“无名战士”的原型。
据调查,小红军郑金煜的家乡江西石城是中央苏区时候的全红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宁都起义部队在石城秋溪整编成红军。中央苏区秘密金库等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更是随处可见。长征前的最后一战——石城阻击战,为中央红军争取到了半个月的时间休整集结准备长征。阻击战结束后,红三军团1.8万名将士于10月8日从石城出发踏上长征路。
小红军郑金煜牺牲前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和始终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杨成武将军对此怀有深情回忆和高度评价。在其回忆录中对一名普通小战士着墨如此之多,再现了当年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寻找烈士就是缅怀历史!我们寻找到《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的原型郑金煜,不仅可以解决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更希望能够以此告慰烈士和伴他长征路上牺牲的无数战友的在天之灵。
[作者通联:江西石城县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