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应做到“授之以渔”。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在教育界一直广为传诵,指的是老师不光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知识就像是海里的鱼,学习的能力就是钓鱼的方法。只有掌握了钓鱼方法,才能长久地填饱肚子,否则解决的只是一时之饥。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可要是实践起来又有很大的学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做到授之以渔,通过培养学生兴趣、传授学生自学方法以及加强课外学习三条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帮助学生建构起语文核心素养,开启学生的思维。
  一、对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现状,新课改提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并且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对这一要求,我们要适当地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素质教育来代替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做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小学语文,怎样才能对小学语文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对当前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仍然是以老师为主来进行单向的教学。然而,大量的实践证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效率低下,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语文知识,还会导致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策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适当地革新,采取师生双向交流的新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不过,仅仅做到知识的传授还远远不够。在倡导终身学习精神的今天,教师还需要做到授之以渔,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培养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建构起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都有着指导作用。小学语文的学习又正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只有地基打得牢固、夯实,上面的高楼大厦才会越建越壮观。而倘若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帮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就会出现对语文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等问题。对于语言和文化类学科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去学习知识,而是拥有探索和领悟知识的能力。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帮助学生培养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倘若此时没有很好地打下基础,就会对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语文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流中也会受到影响,在对话中会出现表达不清、词不达意等问题,影响交谈。因此在这个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中,教师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主性,能够主动去学习、探索、领悟,并且在学习过后还能主动去扩展、创造、反思,才能真正将语文这一学科学好、学精。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探索,首要的便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实这并不困难,小学生处在一个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烈的阶段,语文学科本身又十分有趣,并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息息相关,所以,培养起孩子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不困难。之所以有些学生认为语文枯燥,我猜想无非是功利式的教学导致的,这种功利式的教学让孩子们认为语文就是无止境的背诵与默写,而没有向学生展示语文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其中的乐趣自然无处可寻。所以,我们要首先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进而才能培养出自学能力,做到授之以渔。
  其实在小学阶段,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功利式教学实在没有必要,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其实十分有趣,它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每一位同学都带动起来,并且它的教学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要求。例如,学习现代课文的时候,朗读便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讲授课文之前,让同学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来预习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又达到了预习课文的目的。在课前,可以举行简单的朗诵比赛,既是对学生预习成果的鼓励,又能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是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还可以在学习完成后让同学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加深印象,体会人物情感。再例如,学习成语或一些有规律的词语时,通过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开发大脑。所以说,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灵动的、多姿多彩的,这样的课堂怎么会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傳授学生自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对自学方法的传授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全部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需要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些便捷的途径,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如何自学。
  1.有效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法宝,并且有很多种类都适合小学生使用,比如说字典和百科全书。字典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还处在学习字词的阶段,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生字生词都可以通过翻阅字典来解决。教给学生使用字典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好习惯。而百科全书上涵盖有多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去查字典,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去询问老师和家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寓教于乐,在阅读中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做到授之以渔。   2.善于思考,勇于提问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思考,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思路,了解学习的步骤。首先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在通读课文后,思考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喜欢文章中的哪段或哪句话、为什么喜欢。当学生能够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能够解答出来,那么久而久之,自学课文的能力就渐渐养成了,同时学生的领悟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所蕴含的感情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只有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读懂中心思想,才算是真正学会语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仔细分析,并勇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即使问题略显幼稚也要对其予以鼓励。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逐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阅读水平,慢慢地建构起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培养起自学的能力。
  (三)加强课外学习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积累与沉淀的过程。积累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早,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为学生安排课外阅读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新的内容,进行学习时要使用工具书查阅生字,阅读文章过程中又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阅读后还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坚持下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也自然更上一层楼,同时,课外阅读的积累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对写作与阅读也有很大的帮助。
  加强课外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同时又不缺少童趣的书籍,帮助筛选出单调乏味、满篇说教,或低级庸俗没有内涵的读物。让学生在趣味阅读中喜欢上语文,进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高文化素养,扩展知识面,帮助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起语文核心素养。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教学生学,而不是一味地教书、教学生,这样的先生才是好先生。”“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拥有,就不会丢失。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就要授之以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将自学培养成习惯
  仅仅帮助学生培养出自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自学培养成习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持有旺盛的好奇心。但往往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刚刚懂得自学时,学生会对此较为感兴趣。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们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学,进而培养成一种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成为健全的个体,开启思维,成为促进社会革新的助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帮助学生搭建起坚固的语文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精神,建构起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不知怎样能把你忘记  我试图忘记  那所有和白相關的事物  比如坏话、白云  可我的眼前  总是晃动着你的白衬衫  那么白、耀眼的白  雨天 好像什么都披着雨的故事  只是眼前还是有你的白衬衫  一尘不染  多年过去 十八岁的样子  留在每一个春天 我只要想起  就有清香的槐花  一串一串地开
期刊
走向林荫小路  烦躁、琐事漸渐隐退  轻快的脚步  卸去不安和疲惫  白色小花于手指间  轻轻抚过  清纯、自信、洒脱  树木茂盛  树荫下丝丝清凉  远处又有水声吸引脚步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素材中必不可少的内  容。因为古诗词具有极强的时代特点,再加上古诗词在语言表现形式和文字形式上的独特、简短特点,如果高中生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的。为了提升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只有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厚了,鑒赏能力才能提升,才能够更好地
情非得已的疏远和那些刻意的不期而遇有同样的渊源  对于我来说  从你眼里打捞不起爱恋的那一刻起  我成了一条盲眼的鱼  自喜马拉雅山巅而起的风呼啸一路  止于眼前的水洼里悄无声息  我将在深夜离开  不动声色  在深渊里寻找光  背对着亡者  你把悲恸送给了遗孀  流泪不过是某种牵连而引发的眼睛的另一种功能  过了这一刻  悲伤疼痛都成了别人的事  而你 迈出这扇门  仿佛有无尽的人生  心灵在时
期刊
她在斜阳里清扫着锈色  把一大截的日子  掖在天边  流云依旧不缓不急  粉刷着远山的金黄  迟暮的风,悄悄吹来  叶子,似记忆的碎片在溟蒙中旋转  树,弯下身躯  有太多的不舍自指缝间滑落  桂香轻轻地拾起月光  独依轩窗聆听石头的心语  拈一炷桂香,与你一起皈依  风,赋予我最适合的时间  剥离旧身  而,天空泛起的秋潮  已累积枝头  我扶起苍白的影子  对空膜拜  镂空的躯体渐润  指尖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