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斋俚曲的格律(续)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续2006年第3期]《禳妒咒》三十三[黄莺儿]:“一齐上家室团圆百事佳,从此官到一人下……”张校(2004-4,P117-6):“各本点断同,依律缺一韵句,当于‘家’字后点断,作‘一齐上家,室团圆百事佳’,方能足韵。但是总觉此处语义欠通,疑有脱文,待考。”董校(俗P221-14):“‘一齐上京华,团圆百事佳。“京华’路盛蒲三本皆作‘家室’。”今再按:综合数本看,若作“一齐上京华,家室团圆百事佳”于音于义更完美,省图藏抄本似乎也有脱文。
其他文献
称谓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常见又复杂的问题,以姓氏和名字相称是自古以来最为普遍、通行的称谓方式。本文对清代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姓氏和名字进行了分析,可以看
在二叠纪期间,西天山地区出现了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裂谷化过程,区域内构造活动强烈,火山机构十分发育,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分布有查岗诺尔铁矿、智博铁矿
南开学校新剧团是中国话剧史上极少数最早改编、演出《聊斋志异》作品的剧团之一;保留了近五十位演员表及二十三场基本完整的剧照;保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我国话剧最早出版并由周
汪曾祺的小说继承了古代文言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传统特征。本文从题材、审美风格、语言、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汪曾祺与古代文言小说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