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筝摇指与音色构成技术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弹拨乐器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秦,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到了宋元朝代,古筝的弦制和表现形式出现了变化,明清之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古筝开始衰落。近现代以来,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古筝开始复苏,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学习古筝的人也越来越多。古筝的演奏技法比较复杂,不同的摇指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本文主要探讨古筝摇指和音色构成技术。
  【关键词】古筝;摇指;音色构成
  和吹管乐器和弓弦乐器等相比,弹拨乐器主要利用手指弹弦,奏出点与点连接的乐音,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用弹拨乐器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或者长时值的音符时,如果只用弹弦振动后的自然延长,很难保持声音的连贯,因此基本上各种弹拨乐器都有相应的快速同音重复技术,来达到延长声音时值,保持音乐连贯的目的,比如三弦的捻指,扬琴的密竹等。古筝也是弹拨乐器,采用摇指技术来维持声音的连贯,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
  1 摇指功能和分类
  摇指是古筝演奏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演奏乐曲中,可以延长音值,将原本成点的音粒转换成音线,增加乐曲的歌唱性,摇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可以达到渲染情绪的作用,对于演奏时值比较长的乐曲,通过摇指技术可以进行声音的延续,充分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不同的技法对音乐作品有独特的表现力,通过摇指技术,能够美化音色,延长音波,润饰局部乐曲,同时摇指也是演奏者个性和音乐风格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古筝的技巧有更高的要求。现代古筝摇指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派生出了许多演奏形式,比如左手摇指、多指扫摇、扣摇、双指摇等等。摇指技巧的多样化,使古筝的表现力大大提高,能够选择合适的技法,充分表现出不同乐曲的内涵。按照指法来说,摇指可以分为大指摇、多指摇、双摇、扫摇、扣摇、食指摇等,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左手摇指、腕摇、臂摇,从弹奏弦音可以分为单音摇指和旋律摇指。
  2 摇指流派和技术特点
  2.1 浙江筝派
  浙江筝派的摇指技法来源于清朝的“撮儿”指法,在技巧上注重连而不断,圆润均匀,主要以挑拖为主,演奏出的乐曲速度又快又密,力度不仅强,而且均匀。在摇指时,右手的小指需要在前岳山处支撑,食指侧面需要顶住大拇指指甲的根部,以小指为轴心,通过手腕的转动,带动手指能够快速而连续,形成大指摇。浙江筝曲的风格以含蓄淡雅为主,它是从民间小调、丝竹乐等曲子中发展而来的,深受人们的喜爱。
  2.2 山东筝派
  山东筝派的摇指技法和山东筝曲有密切的联系,山东筝曲大部分由牌子曲和板头曲发展而来,因此曲调比较明快,刚劲有力,铿锵悠扬。山东筝派摇指主要利用大指小关节运动,进行快速托、劈,形成明快、细密的音响效果。在演奏中,演奏者以大指的指关节作为轴心,进行快速往复的运动,从而产生弹拨力,提高音响的连接度,这种摇指方法不容易持久,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刻苦学习。
  2.3 河南筝派
  河南筝派的流传范围比较广,以南阳为中心,河南的筝乐又称为中州古调,其筝曲的形成和河南的曲剧、豫剧、大调曲子等民间戏曲有密切的关系,筝曲风格往往泼辣高亢、明朗粗犷,演奏的音效坚实有力。河南筝派摇指需要大指的掌指关节、腕部、前臂的有力配合,通过手腕的摆动带动大指运动,通过大指大关节的快速托、劈,增强乐曲的旋律线和节奏感,河南筝派摇指的动作比较大,力度也比较强,声音铿锵有力。
  3 音色构成技术
  3.1 弹片面
  古筝的弹片有正面和反面的區别,在古筝弹奏中,手指运动的方向主要是向手心发力,常常会用到弹片触弦的一面,古筝的基本音色构成是正面弹弦发出的声音,反面在使用时,需要大指摇、食指摇等技巧,通过正面弹弦反弹发音。反面弹弦比正面弹弦更难控制,单独使用比较少。在弹片触弦时,会与琴弦形成斜上角、斜下角,也可能呈平行的方向发音,平行时声音比较平缓,音和音之间的连续性也会增强,斜下角形成压力,颗粒感更强,斜上角音色浑厚饱满。
  3.2 力度
  在古筝弹奏中,力度影响摇指的音色,不同的用力幅度、发力源,得到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手腕动作带动的摇指,动作幅度小,力度柔和,音色比较弱,适合演奏优美柔和的音乐。小臂动作的力度比较大,适合大气磅礴的音乐作品。大臂动作的摇指力度大,通常适用在演奏悲愤、激情的乐曲中,通过大臂的动作带动小臂,然后到达手腕,比较强调音头的发音。演奏者身体的动作也会带动摇指的力度,摇指离不开身体,随着摇指的起伏,身体运动也随之起伏,通过腰部和腹部的力量,使上身随之运动,摇指的力度与身体动作成正比。在古筝演奏中,肢体的运动影响着音色的变化,影响音乐情感的表达,同时肢体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3.3 触弦点
  触弦点是演奏者手指和琴弦的接触位置,在古筝弹奏中,有两个基本的触弦点,一个是前梁到筝码一半处左右的弦上,另一个是与前岳山平行、距离岳山大约一寸的位置上。两个触弦点的位置不同,音色不同,前一个触弦点余音绵长,音色比较柔和,后一个触弦点音色比较明亮、坚实。在弹奏乐曲《春到湘江》时,其摇指需要注意音色的变化,在前一个触弦点上,不能每个音都靠近岳山,需要根据音的强弱变化进行游走,它的强弱起伏随着旋律发生变化,旋律性比较强,从音色中表现出江水美好的音乐内涵。弹奏乐曲《溟山》的第五段,摇指就是在后一个触弦点上摇奏,它的颗粒性比较强,没有明显的旋律线的变化。
  总之,古筝处在急速发展的时代,演奏技巧不断创新变化,摇指技法是学习古筝的重点,需要学习者认真了解每一种技法,熟练并掌握使用,使其充分发挥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和内涵。
  参考文献
  [1]田冰洁.古筝摇指和音色构成技术分析[J].神州,2016(12):76-76.
  [2]朱琪.古筝左手摇指的技巧分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6):82-82.
  [3]吴赟.古筝摇指技法的实践探索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2):214-215.
  [4]容邵.古筝摇指中“力度”与“气息”的应用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6(07):173-174.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