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季是苹果树收获的季节,也是决定果实品质的关键阶段。抓好苹果树秋季管理,可增加果实着色度,提高果品商品性,并为来年管理打好基础。
1 摘袋
摘袋是果实套袋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摘袋过早的话,会使果实底色转绿,红色转暗,果面易生果锈;过晚的话又满足不了果实着色时间的需要,着色难,上色慢。
摘袋时间应该根据品种成熟期和气候条件以及销售需要来确定。较易着色的早熟品种如秦阳、美国八号、信浓红、嘎拉等应在采收前7~10天摘袋,中熟品种例如乔纳金、新红星、玉华早富等宜在采收前10~15天摘袋,晚熟品种例如红富士、秦冠等,宜在采收前15~20天摘袋。如果遇到雨季,应该适当推迟摘袋。
摘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如果在晴天摘袋,应该在上午9—12时去除树冠东面和北面的果袋,下午3—6时去除树冠西面和南面的果袋,这样可以减少因光照强度剧烈变化而引起的日灼现象发生。
为了预防日灼,最好分两次摘袋。先去掉外层袋,间隔3~5个晴天后再去掉内袋,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摘袋后果实光照突然增强,引发日灼现象。摘除外袋后,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摘内袋的时间应该推迟进行,以免摘袋后果实表面再形成叶绿素,影响着色效果。摘除单层纸袋时,应该先打开袋底放风或者把纸袋撕成长条,让果子逐渐地接受光照,3~5天后正式除袋。
2 喷药补钙
除袋后1~2天内喷1次4%农抗120 500~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12.5%腈菌唑2500倍液等,防治轮纹烂果病的发生。另外,苹果成熟期还有1次吸钙高峰,应及时补钙,防止苦痘病的发生。补钙剂可以与杀菌剂配合喷雾。
3 摘叶转果
套袋园除袋后进行摘叶。摘叶就是把覆盖在果面上的“贴果叶”(紧贴果实的叶片)和距果实5~10厘米范围内的“遮光叶”摘除,避免果实局部绿斑,促进果实全面着色。摘叶时,将叶片剪除,保留叶柄。
除袋后10天左右转果。转果,就是用手轻托果实转向,把阴面转向阳面,并用皮筋、胶带、绳子等固定果实,促其全面均匀着色。注意尽量不要在中午高温时转果,以免发生日灼。
4 铺反光膜
摘袋以后,在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可以利用其反射光促使果实全面着色,重点是能使果实萼洼处也着色。一般情况下果实的萼洼都是自然朝下的,不容易着上色,而铺反光膜就能解决萼洼着色问题。但是个别果农也反映铺反光膜后着色不好,跟没铺反光膜差不多,这是因为果园密度大,太郁闭,光线本来就太少,再反射也作用不大。
5 绑诱虫带
诱虫带是一种无公害物理防治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害虫在秋季从树上往树下转移越冬的特点,在树干基部第一分枝下5~10厘米处绑诱虫带,引诱害虫在里面越冬,诱虫带底下再用胶带或塑料条包缠封住,防止害虫通过诱虫带继续往树下跑。
绑诱虫带的时间从8月中下旬至10月份都可以,在害虫进入越冬休眠之后的12月至2月解除,然后集中深埋或烧毁。诱虫带可防治红白蜘蛛、介壳虫、卷叶蛾、绵蚜等多种害虫。降低翌年虫子基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
6 采收
苹果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如果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如果采收过晚,果实硬度降低,果肉发绵快,不利于贮藏运输。试验表明:苹果早采1月,会减产10%左右,早采10天,会减产5%左右。因此,应该适期采收,也就是在果实成熟期采收,才能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例如晚熟富士苹果一般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应在10月中下旬采收。
7 采果后施肥
采果后应及时施基肥,补充树体营养。通常一般果农施基肥都在秋末冬初农闲后施,这就有点迟。正确的应该是采果后尽快施入,越早越好,因为采果后也就是早秋时节正是根系最后1次生长高峰期,施肥后受伤的根系 容易愈合恢复,有利于促发新根。另外早秋气温较高,土温适宜,水分充足,有机肥腐熟较快,容易被根系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肥效,也有利于提高树体营养贮藏水平。
基肥种类有人畜粪便及沼肥、复合肥、绿肥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适量搭配磷肥和少量氮肥。
施肥量推荐每生产1千克苹果施1.5~2千克优质农家有机肥,同时配施少量速效化肥。按树龄计算,幼树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25~50千克,尿素5~10千克;初果期树亩施优质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尿素15~20千克;成龄树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150~180千克,尿素30~40千克,密植园施肥量要适当增加。
(作者联系电话13992776553)
1 摘袋
摘袋是果实套袋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摘袋过早的话,会使果实底色转绿,红色转暗,果面易生果锈;过晚的话又满足不了果实着色时间的需要,着色难,上色慢。
摘袋时间应该根据品种成熟期和气候条件以及销售需要来确定。较易着色的早熟品种如秦阳、美国八号、信浓红、嘎拉等应在采收前7~10天摘袋,中熟品种例如乔纳金、新红星、玉华早富等宜在采收前10~15天摘袋,晚熟品种例如红富士、秦冠等,宜在采收前15~20天摘袋。如果遇到雨季,应该适当推迟摘袋。
摘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如果在晴天摘袋,应该在上午9—12时去除树冠东面和北面的果袋,下午3—6时去除树冠西面和南面的果袋,这样可以减少因光照强度剧烈变化而引起的日灼现象发生。
为了预防日灼,最好分两次摘袋。先去掉外层袋,间隔3~5个晴天后再去掉内袋,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摘袋后果实光照突然增强,引发日灼现象。摘除外袋后,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摘内袋的时间应该推迟进行,以免摘袋后果实表面再形成叶绿素,影响着色效果。摘除单层纸袋时,应该先打开袋底放风或者把纸袋撕成长条,让果子逐渐地接受光照,3~5天后正式除袋。
2 喷药补钙
除袋后1~2天内喷1次4%农抗120 500~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12.5%腈菌唑2500倍液等,防治轮纹烂果病的发生。另外,苹果成熟期还有1次吸钙高峰,应及时补钙,防止苦痘病的发生。补钙剂可以与杀菌剂配合喷雾。
3 摘叶转果
套袋园除袋后进行摘叶。摘叶就是把覆盖在果面上的“贴果叶”(紧贴果实的叶片)和距果实5~10厘米范围内的“遮光叶”摘除,避免果实局部绿斑,促进果实全面着色。摘叶时,将叶片剪除,保留叶柄。
除袋后10天左右转果。转果,就是用手轻托果实转向,把阴面转向阳面,并用皮筋、胶带、绳子等固定果实,促其全面均匀着色。注意尽量不要在中午高温时转果,以免发生日灼。
4 铺反光膜
摘袋以后,在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可以利用其反射光促使果实全面着色,重点是能使果实萼洼处也着色。一般情况下果实的萼洼都是自然朝下的,不容易着上色,而铺反光膜就能解决萼洼着色问题。但是个别果农也反映铺反光膜后着色不好,跟没铺反光膜差不多,这是因为果园密度大,太郁闭,光线本来就太少,再反射也作用不大。
5 绑诱虫带
诱虫带是一种无公害物理防治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害虫在秋季从树上往树下转移越冬的特点,在树干基部第一分枝下5~10厘米处绑诱虫带,引诱害虫在里面越冬,诱虫带底下再用胶带或塑料条包缠封住,防止害虫通过诱虫带继续往树下跑。
绑诱虫带的时间从8月中下旬至10月份都可以,在害虫进入越冬休眠之后的12月至2月解除,然后集中深埋或烧毁。诱虫带可防治红白蜘蛛、介壳虫、卷叶蛾、绵蚜等多种害虫。降低翌年虫子基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
6 采收
苹果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如果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如果采收过晚,果实硬度降低,果肉发绵快,不利于贮藏运输。试验表明:苹果早采1月,会减产10%左右,早采10天,会减产5%左右。因此,应该适期采收,也就是在果实成熟期采收,才能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例如晚熟富士苹果一般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应在10月中下旬采收。
7 采果后施肥
采果后应及时施基肥,补充树体营养。通常一般果农施基肥都在秋末冬初农闲后施,这就有点迟。正确的应该是采果后尽快施入,越早越好,因为采果后也就是早秋时节正是根系最后1次生长高峰期,施肥后受伤的根系 容易愈合恢复,有利于促发新根。另外早秋气温较高,土温适宜,水分充足,有机肥腐熟较快,容易被根系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肥效,也有利于提高树体营养贮藏水平。
基肥种类有人畜粪便及沼肥、复合肥、绿肥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适量搭配磷肥和少量氮肥。
施肥量推荐每生产1千克苹果施1.5~2千克优质农家有机肥,同时配施少量速效化肥。按树龄计算,幼树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25~50千克,尿素5~10千克;初果期树亩施优质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尿素15~20千克;成龄树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以上,过磷酸钙150~180千克,尿素30~40千克,密植园施肥量要适当增加。
(作者联系电话13992776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