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风格”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欧洲语境中关于风格概念的丰富文献揭示了它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复杂和难以界定的概念,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都有不同的理论阐释.文章通过对原始的一手文献以及当代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的相关研究对欧洲18世纪以来的风格概念进行梳理,力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并区分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风格概念.文章关注如下三个重点和转折:一是从“修辞性”到建筑的“多元风格”,二是风格与民族国家的身份建构,三是对“风格化”的超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欧洲语境中关于风格概念的丰富文献揭示了它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复杂和难以界定的概念,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都有不同的理论阐释.文章通过对原始的一手文献以及当代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的相关研究对欧洲18世纪以来的风格概念进行梳理,力求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并区分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风格概念.文章关注如下三个重点和转折:一是从“修辞性”到建筑的“多元风格”,二是风格与民族国家的身份建构,三是对“风格化”的超越.
其他文献
文章聚焦于罗宇杰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浙水村自然书屋的结构设计与建造策略,结合对建筑师的采访,剖析设计思路.建筑师从自然地形出发,采用以木结构为主导的装配式建造方式,轻介入乡村环境,通过建筑界面的空间化和功能的多义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小的场地中,用简约的建筑构件,将村庄的边缘场所转化为一处自然教育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的第三个校区,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师生规模达4000人.非常建筑的主持建筑师张永和基于他自身的设计与教学经验,以及对未来设计教育体系的理解,为良渚校区设计了“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教学空间,协调和满足了项目对“多快好省”的要求,并通过设计中对百年现代建筑史的语言呼应,使得良渚校区自身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材料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织物材料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计算性转变.这场转变为建筑师提供了强大的设计自由度及物质掌控力,使织物成为了建筑师对物质世界进行编码的重要媒介,并为建筑创新提供了不断扩大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阐释织物的计算性转变及其带来的建筑创新潜力,文章结合作者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梳理了织物编码技术的发展,并阐述了计算性织物的编码方法及相关的建筑应用探索.
博风建筑分别于2012年和近期完成了位于嘉定远香湖公园和德清下渚湖公园的两个公厕项目.文章介绍了这两个项目设计时的思考过程,解读设计如何回应“创造内外连续感”这一基本命题.作者认为当下常见的为建筑进行赋型或者基于某一个设计条件进行“科学的”正向推导的设计方法会使建筑相对于人呈现出一种客体化的状态,消解人与建筑之间最基本的使用关系与相关体验.作者提出从使用者与建筑的基本使用关系相关的体验角度,在总体上对设计进行把握的设计方法.
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主持设计的阿那亚艺术中心于2019年在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落成.项目从体验出发,将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共融,营造出“虚极静笃”的空间氛围.文章基于对项目的 现场体验及建筑师的访谈,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分别从场所感知、空间体验与空间叙事向度对阿那亚艺术中心作出多重解读,以找寻该项目在阿那亚社区与如恩作品中的创新之处.
柱,汇聚与传递力流,结构的传力中枢,支撑并定义着建筑空间.作为柱这一系列文章的开篇,作者从中国传统木柱和古希腊古典柱式的对照入手,辨析材料与形式变化中柱的力学特性与结构语汇,从柱的古典秩序中解读结构传力机制与建筑空间的关联,以期对当代建筑与结构设计有所启示.
文章由“记忆之场”理论出发,讨论了档案馆建筑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指出档案馆建筑是承载集体记忆与个体寻求身份认同的“记忆之场”,由此引出对浙江省档案新馆建筑设计的系统评介与分析.文章认为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建筑设计一方面十分注重对档案馆建筑在文化层面的深度认知,另一方面采用了理性与平衡的设计策略,在建筑的纪念性与日常性、现代性与地方性等方面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它也是最为复杂和最为综合的艺术,是总体艺术.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浦东美术馆以艺术的手法介入空间、时间与建筑,使建筑融入艺术,并最终成为艺术的一部分.文章从建筑与艺术视角挖掘马塞尔·杜尚、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等艺术家对让·努维尔建筑创作的影响,试图将浦东美术馆与托马斯·科尔的绘画作品《建筑师之梦》进行类比,形成或然性推论,探究建筑师如何将艺术置于场地、环境、氛围、体验、材料、技术和细部中思考空间、时间与建筑的诠释.
消防市政是特殊的城市基础设施,近代消防市政参与了城市近代化进程.救火站作为其中可见的部分,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重要市政建筑.文章分析了近代上海租界救火站的分布、选址以及这一特殊市政空间的功能构成与建筑形制特征.救火站作为火政空间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形制的演变是近代消防设备、技术等形成的一套“看不见”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发展的真实记录.文章进而指出,火政空间与城市防火基础设施网络甚至构成另一种城市地理,只有建立起建筑与城市空间、设备技术与网络的关联,才能对近代上海火政空间乃至消防市政网络的发展和演变有更全面的认
文章回顾了FREE STUDIO建筑工作室在江苏省唐堡村与山东省柿子岭这一南一北两个村庄中所进行的乡村实践.基于建筑师视角,阐述了对当下乡建热潮的思考,提出“生活的容器”这一范式,并通过实践加以佐证,以期将设计融于特定的乡村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