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节决定成败。创设情境是一个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但这一切是建立在小学数学教师合理运用的基础上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研究,旨在能够让情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本文笔者基于此,从联系实际生活、融入数学问题和运用各种道具三个方面来讲述了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旨在给其他小学数学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小学
数学知识有着抽象的特点,而小学生又有着形象的思维,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小学生无法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原因之一。此时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并且给出合适的答案。
一、创设情境时应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而为了避免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知识而产生疏离感的现象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创设情境之前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去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并将之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面前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形象的认知,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也会顺利很多。例如:在进行《人民币兑换》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需要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来向学生说明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生活素材进行搜集,此时笔者对学生喜欢的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将美国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所创设的情境如下所示:小明去美国旅游之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了搜集,并且对价格进行了统计,那么他需要准备多少人民币进行美元的兑换才能够将喜欢的东西都买到呢?然后笔者就会将汇率表呈现给学生,此时学生就能够展开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的近似值这一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时应融入数学问题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自主意识,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创设的情境中融入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话,学生不但能够收获知识,更能够收获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问题的回答者是学生,因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度,进而让问题有效发挥作用。例如:在进行《倍数与因数》这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选择了学生常见的运动会队形场景:小红的班级里一共有45个人,他们班级里一共有几种排列队形的方案呢?此时笔者就会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计算。然后笔者就会接着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在计算中所得到的各种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们该如何用語言来形容这种关系呢?由此引发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思考。在整个情境中,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简单的,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回答出来;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则是有难度的,需要学生结合该节课要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因而笔者会选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时应运用各种道具
情境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其能够被学生轻松地接受,并且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学生活泼的性格特征,并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发现,越是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需要各种道具的帮助,如多媒体道具、实物道具等。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融入其中,并因此积极地开启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再认识(一)》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需要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而笔者选择了剪窗花的生活场景。但不管笔者如何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想象力匮乏的学生是无法真实地投入其中的。此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手工艺人剪窗花时的场景,他们在剪“喜”字的时候总是会将红纸对折,学生通过观看就能够对这一点产生思考。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准备剪刀和纸,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去进行剪纸。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就会有着更加形象的认知。
总而言之,情境是联系数学教学和现实世界的重要纽带,一个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有价值的情境,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事项就是小学数学教师无法忽略的一个问题,教师必须要在认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倪茂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62.
[2] 李洪斌.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56-58.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小学
数学知识有着抽象的特点,而小学生又有着形象的思维,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小学生无法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原因之一。此时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并且给出合适的答案。
一、创设情境时应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而为了避免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知识而产生疏离感的现象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创设情境之前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去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并将之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面前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形象的认知,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也会顺利很多。例如:在进行《人民币兑换》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需要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来向学生说明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生活素材进行搜集,此时笔者对学生喜欢的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将美国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所创设的情境如下所示:小明去美国旅游之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了搜集,并且对价格进行了统计,那么他需要准备多少人民币进行美元的兑换才能够将喜欢的东西都买到呢?然后笔者就会将汇率表呈现给学生,此时学生就能够展开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的近似值这一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时应融入数学问题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自主意识,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创设的情境中融入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话,学生不但能够收获知识,更能够收获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问题的回答者是学生,因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度,进而让问题有效发挥作用。例如:在进行《倍数与因数》这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选择了学生常见的运动会队形场景:小红的班级里一共有45个人,他们班级里一共有几种排列队形的方案呢?此时笔者就会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计算。然后笔者就会接着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在计算中所得到的各种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们该如何用語言来形容这种关系呢?由此引发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思考。在整个情境中,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简单的,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回答出来;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则是有难度的,需要学生结合该节课要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因而笔者会选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时应运用各种道具
情境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其能够被学生轻松地接受,并且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学生活泼的性格特征,并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发现,越是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需要各种道具的帮助,如多媒体道具、实物道具等。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融入其中,并因此积极地开启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再认识(一)》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需要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因而笔者选择了剪窗花的生活场景。但不管笔者如何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想象力匮乏的学生是无法真实地投入其中的。此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手工艺人剪窗花时的场景,他们在剪“喜”字的时候总是会将红纸对折,学生通过观看就能够对这一点产生思考。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准备剪刀和纸,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去进行剪纸。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就会有着更加形象的认知。
总而言之,情境是联系数学教学和现实世界的重要纽带,一个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有价值的情境,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事项就是小学数学教师无法忽略的一个问题,教师必须要在认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倪茂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62.
[2] 李洪斌.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