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吃粥,这大概是与小时候家中年年闹粮荒有关。从懂事开始,每当秋收以后,我总是帮母亲一起合计着几个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江南一带农村用来盛粮食)里的稻米能吃到几时。如果接不上第二年麦收季节,那整个农闲期间就得三餐都吃粥了。那年月吃粥,就像明代诗人张方贤那首《煮粥诗》所云:“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汤羹。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不过,家乡的粥并非都是清汤米粥(当然也有煮清汤米粥的,那是专门为胃口不好的病人煮的,俗称“榻米粥”),大多随着季节的变化加入蔬菜瓜果之类的辅料。如:春季用竹笋、豌豆、蚕虫、豇豆、洋山芋等;夏季用绿豆、百合、南瓜、丝瓜、白扁豆、赤豆等;秋冬季用芋艿、番薯、红萝卜、玉米、黄豆、咸菜等。这些农作物一般都种植在农家的房前屋后或田埂、旱地、坡地上,随时可以采摘。掺入这些辅料熬煮出来的粥,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丰富。其中尤以香粳芋艿咸菜粥为最佳。秋收以后,用刚脱粒碾出的新粳米与芋艿一起熬煮,待呈糊状,加入些许切碎的新腌白菜。于是,米香、芋香、菜香三者交融,馥郁香浓,沁人心脾,使人食欲大增。
  自从进城参加工作以后,迫于快节奏的生活而改变了天天吃粥的习惯。但是,我对粥仍然一往情深。特别是感到身体不适或吃了大鱼大肉之后胃里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熬上一锅子粥——呼啦呼啦地喝着。这实在是对身体,尤其是肠胃最好的抚慰和温存啊!
  粥喝得多了,喝得久了,不但喝出了感情,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养生的道理。中华民族以粥养生的习俗源远流长。翻阅典籍,这方面的记载甚多。如汉代大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名医淳于意以粥为齐王治疗疾病的医案。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粥方则更多。清代医家王士雄对粥更是推崇备至,他说:“粳米甘乎,宜制粥食。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知道了粥能养生治病的道理,我一有病痛就想到喝药粥。如平时患了伤风感冒,就用生姜10克,带须葱白7~8茎,香醋10克,糯米50克。具体制法:先将葱白洗净拍破,再与淘洗好的糯米、生姜一同加水1000克煮粥,煮至米烂加入香醋,即成。此药粥有发散风寒、开胃养肝、补中益气、消积解毒之功效。适用于感冒所致的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以及胃寒恶心、不思饮食等。清代学者李莼客因年老体弱,冬日受寒风侵袭,患感冒多日,服诸药均无疗效。时有一老者献上“神仙粥”方。服之即愈。所谓“神仙粥”者,就是用糯米、葱须、生姜和米醋煮成的粥。后人为此还写了一首诗:“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须七片姜,熬熟兑人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康。”
  人到中年,毛病渐多。我从30岁开始,长期患神经衰弱症,严重失眠。后来我试用红枣、白扁豆、薏仁、莲子、核桃仁等煮粥,每天早晚各吃一大碗,同时配合健身锻炼。几年下来,上述病症已基本消失。
  便秘是老年人的通病。我试用何首乌和红枣煮粥,喝了一段时间,效果也不错。
  以粥养生治病,这实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在总结养生之道时写了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为了健康长寿,劝君多喝点粥吧!
  
  (编辑 士 心)
其他文献
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高自主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阅读成长需求,寻找
初高中虽然属于不同的学段,但在学习内容上,有些是互相关联的,需要衔接好、对接好.做好初高中知识的教学衔接,是当前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能提前做好教学衔接,排除各
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只有创新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实现幼儿教育的创新,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转变思想转变,不断地充实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