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典型心房扑动(房扑)与无房扑患者,下腔静脉—三尖瓣(TV-IVC)峡部的电传导特性。
方法12例同期来本院作射频消融的患者,A组6例为频繁发作的典型房扑,B组6例为无房扑史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观察右房下侧壁(H1-2)和冠状窦口(CS9-10)以周期为600,500,400,300ms起搏时以及房扑和室上速时,TV-IVC峡部传导时间变化。基本刺激周期500ms时,分别测定峡部内、外侧局部心房不应期。
结果①H1-2起搏时,A组峡部传导时间较B组平均延长20.3%±11.6%(3.9%~28.9%,但P>0.05)。CS9-10起搏时,A组峡部传导时间较B组传导时间平均延长27.4%±10.5%(12.5%~35.8%,但P>0.05)。②房扑时峡部传导时间133±6.6ms。室上速峡部传导时间61.4±12.7ms,两组(P<0.05)。③A、B组峡部局部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但窦性心律时峡部无显著传导延迟。房扑功能慢传导区不一定局限于该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