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景郎治疗拢贺接办留偏头痛20例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zheng5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傣药景郎(黑种草子)治疗拢贺接办留(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贺接办留(偏头痛)患者,采用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内服加外包结合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内服加外用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 傣药;景郎;黑种草子;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05-01
  傣医认为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是由于平素体质偏热,积热于内,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蕴受伤,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拢(风)偏盛,上犯头目而致[1]。或寒湿内积,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火塔受伤,水寒血冷而气血运行不畅,火不制水,寒水上犯头目而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两侧头痛剧烈,遇情绪波动或冷、热刺激可诱发或加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休息或睡觉后头痛会得到缓解,头痛发作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3.2)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9±1.4)年。诊断标准参照《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实用内科学》[2]。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及CT、磁共振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
  1.2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内服及外包景郎(黑种草子)治疗。黑种草子均选取产自云南地区的傣族习用药材。内服:取0.5g黑种草子嚼服[4],每日3次;外包:取30g黑种草子放入纱布袋内外包额头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治疗5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判定参照《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3]。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伴随症状消失或缓解;未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变化。
  2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15例,占75%,好转4例,占20%,未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3典型病例
  患者玉某,女,45岁,反复头痛发作6年,再发5天。以右侧太阳穴区疼痛为主,遇冷加剧,伴头晕,耳鸣,欲呕,乏力气短,出汗,纳眠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T36.2℃,P7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一般情況及精神可、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心肺腹(-)。头颅CT示:颅内未见异常。诊断: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治则:通气活血,除风止痛。给予患者黑种草子0.5g,嚼服,每日3次,结合黑种草子外包额头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经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头痛,头晕,耳鸣,欲呕,乏力气短,出汗等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体会
  拢贺接办留(偏头痛)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极易复发,临床治疗常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及镇静药物治疗。傣医认为由于平素体质偏热,积热于内,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蕴受伤,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拢(风)偏盛,上犯头目而致。或寒湿内积,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火塔受伤,水寒血冷而气血运行不畅,火不制水,寒水上犯头目而致。傣医以通气活血,除风止痛为治疗原则,景郎主要用于治疗寒湿内积,或外在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所致的偏头痛。因景郎味香、麻、辣,性热,入风、水塔,具有清脑醒神,除风止痛,调经止血,温通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塔偏盛所致的头昏、头痛,风湿病关节肌肉肿痛及腰膝冷痛,癫痫,痧证,晕车,晕船,月子病,贫血,缺乳,月经不调等病症[4]。
  参考文献
  [1] 林艳芳,张超,叶建州.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6.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14.
  [3]林艳芳.傣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41
  [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S].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88
  (收稿日期:2015.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医外科学》教学存在着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与手段需创新等问题。要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0-0135-02  《中医外科学》是高等
【摘 要】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妇科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且观察患者腰腹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等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目的:提高护理业务学习的质量。方法: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学习。结果:通过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业务学习,提
[摘要]目的:观察肾阳不足型黄褐斑患者的发病机制并验证养颜青娥丸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将肾阳不足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养颜青娥丸组)和对照组(桂附地黄丸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丙二醛(MDA)酶活性及空腹性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SOD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SOD酶活性明显增加;治疗前MDA酶活性,血清雌二醇(E:)显著高
目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将60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