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世博会“让品牌更美好”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r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 张 云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场“让城市更美好”的文化、科技盛宴,更是一场“让品牌更美好”的商业盛宴!对城市和企业品牌来说,是一个在全球“激活”其品牌定位的良机。
  
  “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辉煌的过去;而上海世博会,将让世界窥见这个国家的未来!”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面对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的情况,海外媒体这样评价道。
  如同北京奥运会一样,上海世博会无疑会成为一个庞大而惊人的传播平台:从2010年5月开始到10月结束,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而且可以预见:世博会的信息在中国13亿人中将有极高的覆盖率。另外,在全球经济形势的特殊情况下,世博会将成为一个新经济引擎的集中展示。
  可以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场“让城市更美好”的文化、科技盛宴,更是一场“让品牌更美好”的商业盛宴!
  本期“里斯每月谈”中,“定位之父”里斯在全球商业大师中第一个对上海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议,并对正在忙碌筹备参展的企业,如何利用上海世博会传播品牌定位,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
  
  “必须参加”的上海世博会
  
  《中外管理》:200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您如何看待世博会上的品牌竞争活动?以及世博会对国家、城市品牌传播的价值?
  里斯: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受益方就是中国。全球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上海参与为期六个月的世博会,这令我感到震惊!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世博会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建立自己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全球化认知。而更现实的是:如果你是一家全球性企业,即使可能不会从参会中得到丰厚的收益,但你仍然要参加这届世博会。原因就在于竞争的激烈,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参加这届博览会,而你的很多竞争对手在参加,那么你的公司就必须维护其在中国的业务。
  很多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也同样如此。参展方不一定通过参展获益,但如果不参加展会就肯定不会获益,甚至可能会败给竞争对手。如今全球商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品类都充斥着许多企业,它们都拥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一个公司如果不参加像上海世博会这样重要的展会,就不可避免地会失去现有地位和部分竞争能力。
  此届展会对中国和上海的品牌传播也是一个契机。它会巩固上海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之都的地位。全球很多企业在努力挖掘中国市场,各地就此主题的会议也很多,即使目前业务还未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也来参与讨论。
  “在中国我们可以做什么?”是公司总裁向他的管理团队常抛出的问题。一个公司如果没有针对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的管理团队就会受到公司董事会或投资方的问责。
  
  定化的“宽泛病”
  
  《中外管理》:对国家展览馆(各个国家馆里还有细分的地区展览馆、行业、企业展览馆)的传播,您有什么品牌方面的建议?
  里斯: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潜在的品牌,每个地区和企业也同样如此。不幸的是,大多数国家、地区和企业在品牌战略方面都还做得不够好,远未达到效果。它们都会落人“事事为人人”(为了照顾人们的想法而扭曲了事情本身——编者注)的陷阱。结果,很少有一个好的定位。
  最近我在尼日利亚做演讲。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国家,但却鲜为人知,因为这个国家用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宣传口号:“优秀的人民,伟大的民族”。这个口号几乎可以用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
  可能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口号也是如此:它们试图用一条横幅来包括所有的东西,这几乎不会奏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无数次地强调,如果你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你就要“牺牲”:你必须聚焦于某个单一的想法或概念,就像宝马的“驾驭”,或者沃尔沃的“安全”。这对某个独立的公司或品牌来说已经很困难,当你试图将之运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这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领袖都希望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响应。他们往往会立刻拒绝看似只照顾到某一个部分政治基础的任何想法。因此,他们批准的通常是非常宽泛的定位。
  
  上海应做“全球商业之都”
  
  《中外管理》:具体到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上海向世界推荐自己品牌的机会,首先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上海过去的城市定位和传播?另外,这次世博会对上海品牌传播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里斯:世博会是上海将自己推向全世界的良机。而且我相信结果也会令人满意。当然,缺失的是一个能将上海在全球商业界做出定位的总概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类同于“优秀的人民,伟大的民族”的一个概念。人们看到那样的口号都会觉得枯燥。他们不会照字面理解,因为实在是太空泛了。
  相比于北京或广州,上海这个城市更好吗?我觉得很多中国人都不会这么想。可能上海与北京或广州“不同”,但不一定显得“更好”。
  上海的定位应该聚焦于这个城市的不同点。在我看来,“全球商业之都”就是一个更好的战略定位。这一定位能将上海与其他城市区隔开,并且包含着强烈的指向,它也暗指了上海城市的目标,这是一个好战略。
  另外,它有足够的可信度引发全球商业界这样的思考:“中国在过去的20年间取得了巨大发展;或许纽约、伦敦和其他世界上的商业大都市正在失去其影响力;或许上海就是全球的商业之都,即使现在还不是,在未来也会实现……”
  上海举办世博会无疑会增强这一定位。除了“全球商业之都”,还有什么地方能够举办一个这样的“世界展会”呢?
  
  “从点到面”的世博会营销
  
  《中外管理》:可以预计,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传播覆盖率会非常高,来参展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向中国人展示自己是个课题,对他们在中国的品牌传播方面,您有何建议?
  里斯:精准聚焦。不要成为什么都好的旅游胜地。只要成为某方面是非常突出的旅游地就可以了。例如:海滨、音乐节或购物天堂、历史胜地等。
  人们会“从某个特殊的方面进行演绎”: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某方面很突出,人们就会想它一定在其他很多方面都很好;如果旅游地能将自己打造得在某一方面很好,潜在游客会想它在其他很多方面也一定很不错。
  宝马已经聚焦于“驾驭”34年。在这个过程中,宝马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豪华车品牌。消费者会认为宝马虽然在“驾驭”上表现出色,但会质量不好、开几年之后就坏吗?当然不会。消费者会认为如果宝马是出色的驾驭机器,它在其他特性方面也一定很好。例如:可靠性、舒适度和设计等。
  从点到面,是营销战略中最好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浙江民间一直流传着浙商有22条商规。它们都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草根商人一路从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凝结起来的。  一部26万字的《草根浙商赢天下》,以其“22条商规”直吸引我们去探寻浙商精神。  一位有心人,陈俊,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他以自己出生于浙商这个群体,以自己16年的从商经历,开始整理这“22条商规”,并把自己亲历、亲为、亲见、倾听的,融合了进来。    就在金融危机依然风声鹤唳之际,北京
期刊
英年少帅出马,辅之以富有针对性经验的重量级团队,这一新构架让人们对丰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至少在目前,丰田还是被人看好的。  虽然2008年不景气的经济让丰田在2009年迎来了创业71年的第一次赤字经营,虽然欧美主流消费市场的销售量锐减30%,虽然第一季度亏损数额高达77亿美元,甚至超过“老大难”通用,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新掌舵人丰田章男的确立以及多位元老级重臣的回归,被日本媒体和国内众多企业
期刊
大众汽车曾经走过本土化的弯路,比如:在2005年大众曾经在中国市场遭遇过低谷。但是依靠大众中国的“奥林匹克计划”,大众汽车及时找回了“王者”方向,其核心的举措是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积极开发本土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一半是在中国开发,不仅实现产品的本土化,同时还降低了研发的成本。因此,2006年大众汽车顺利扭亏为盈,然后在后来的三年中赢得稳固的市场地位。将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与最大限度的本土化有效结合,
期刊
三年“奥林匹克计划”如何成就了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曾经推动一汽大众建立SBU(战略业务单元)的营销变革,被业界誉为发动了一场中国汽车界“启蒙性”的营销权力下放革命的苏伟铭,如今已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盛夏前夕,苏伟铭接受《中外管理》采访,解释了大众通过哪些措施有效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重点规划在哪里?以及如何处理大众众多品牌的关系?  《中外管理》:大众汽车集团利润的提高,一个
期刊
节约成本有很多方法。让别人帮你省,也是其中之一。    跟四季的走势相仿,2008年年末以来的经济寒冬,仿佛在2009年年中初现暖意。越来越多的舆论,甚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地美国,也开始出现“谨慎乐观”的言论。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将迎来的是“U”、“V”还是“W”,但经历了整整八个月的考验之后,所有的企业都明白了一点: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在高峰、低谷甚至未来的坦途,企业永远都不能忽略的就是成本之重。  
期刊
译 李晓松    编者按:在上一期中,作者指出:个人意见受重视的程度是个人影响力指标的关键。而比意见本身更重要的,是提出意见的方式、方法。为此他提出了六条建议。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积极肯定、消除批评、迅速行动。在本期中,我们将介绍其余的三种方法。    关注结果    建立个人影响力的另一个关键是:始终围绕一个目标。1995年,我参与了一项艰苦的多方谈判,工会团体、教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各执一词
期刊
译 曹岫云  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但万变不能离其宗。只要你抓住根本,然后坚持去做。    五、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企业经营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京瓷开始运行时,我还没有经营经验及知识,一到月底,就抓住财务人员问:“这个月怎么样?”但他们夹杂许多会计专业术语的解答,令技术出身的我十分头痛。我忍不住说:“如果销售减去经费,剩余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把销售额增加到最大,把经费压缩到最小,
期刊
口述 刘永好 采访整理 田瑞秋  现代的竞争,已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间的竞争。特别是面临各种动物流感肆虐的中国农业企业。    产业链阴谋    前些日子,我参加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节目中请了一个重庆的小女孩。她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创业已经十多年了,先卖服装,然后改为在衣服上绣花卖给外商。几年下来有了四五百员工,办起一个颇具规模的绣花厂。但金融风波来了,订单全没了,她亏损了一百多万,而
期刊
坚信机会与危机并存,真正的信心来自真正的紧迫感。    当我们回首那些历史上的重大时刻,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无论是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从颓势中起死回生的成长,我们都看到一些光辉的名字。是那些伟大的领袖让他们的组织历经风雨却愈发顽强和坚实。这让我们相信,卓越的领导力是穿越任何危机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危机中变革领导力!”哈佛商学院教授、全球领导力与变革大师约翰·科特,在2009年春
期刊
领导力培养不是用来救火的。在强生,如何应对危机,本来就是领导力的核心之一。    危机之年的创新    如果使用医疗设备能像坐飞机攒里程那样,积累一定次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服务——一年能为患者节约多少费用?听起来天马行空,这的确只是个想法,但这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强生医疗创新大赛中获奖的想法。  创新?是的,2008年年末,强生将来年定位为“创新之年”。创新并不新鲜,但在危机四伏的2009年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