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我的偶像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孔子》开始和结束的画面中,白发苍苍的孔子坐在阶前,手捧书简喟然长叹,回忆起自己波澜壮阔而又悲凄孤独的一生……这个镜头让我不禁潸然泪下。“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早已知晓这样失败的结局,但他依然勇于担当匡扶天下的责任而不言放弃,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有着怎样智慧的人才能做到啊!
  我突然想起了堂吉诃德,醒悟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是如堂吉诃德般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秉持着当时西班牙社会正在土崩瓦解的骑士精神,不顾自身的渺小,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的风车,换来世俗的羞辱与嘲笑。孔子亦然,他在“礼崩乐坏”的时代,用其一生为实现其“理想”而奋斗。他周游列国,渴望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布道天下,然而这在当时动荡黑暗的时代却显得荒唐可笑。
  萧伯纳有言:“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万念俱灰,另一种是踌躇满志。”孔子是后者。这位不屈的斗士,他躊躇满志,勇往直前,演绎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想在黑暗现实中被扼杀的悲剧。使人在痛苦中反思:对于每个时代和国家而言,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孔子既是有远见卓识的思想者,也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者,更是溯源而上的勇敢者。因此,在僵化的时代,他是鲜活的;在停滞的时代,他是超前的;在黑暗的时代,他是闪亮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话或许有点夸张,但如果没有像孔子这样的仁者、智者、勇者,人类将永远被蒙住双眼而失去方向。
  我又由孔子联想起了西西弗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不也是如西西弗斯般的悲剧英雄吗?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却必须面对无数滚落的巨石,他永远也无法将石推上山顶。尽管西西弗斯遭受着永无尽头的劳累且徒劳无功,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孔子的伟大、高贵之处就在于他像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一样,明知命运无法摆脱却不息抗争。他勇推政治理想的巨石,为国家社稷负重前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最难忘电影中的南子对孔子说的:“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是的,孔子在一次次推动巨石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他自己。巨石总是一次又一次从山顶滚到山脚,但推动巨石本身就足以使他感到莫大的充实。他高于他的命运,他强于他的苦难。就在命运中尽人事吧,就从苦难中愈加弘毅吧,即便暂时“虚无”,但必将产生永恒的终极意义。
  孔子当时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历史星空中是永远闪耀光芒的恒星。鲁迅曾言:“明知前面是坟,但是我还是要往前走。我要反抗,我要奋斗。”是的,仁人志士皆如此,中华民族幸哉!虽历万劫,却屹立于东方,一代又一代的抗争、奋斗,才让凤凰在浴火中一次又一次重生。
  很喜欢苏曼殊的一句诗:“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孔子如断鸿飘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他一路前行,他无畏,他执着,他追求,最终在行将就木之时,阅尽樱花开落,历尽幽境松壑,迎着风,顶着雨,霜凝眉,雪满身,他早已踏过了无数座桥,走到了当代盛世中国,走到了一个高中女生的面前:提着一盏明灯,穿越时空,为追梦人照路。
  谁都知道,那盏明灯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
  (指导教师:郑宁慧/编辑:于智博)
   评点:黄助昌
  读诸子,修《论语》,观《孔子》,作者阅历不深,却参悟不浅,在如此短的篇幅里,写出了她感知到的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作者抓住了这一精神实质,写出了她的独立见解,理解了孔子为伟大使命而奔走,理解了孔子为匡救天下而呼告,理解了孔子生命的高度和思想的厚度。写“观后感”最忌复述故事过多,但又不能不涉及到影片,文章从影片首尾的镜头引入“感想”,可谓切入得非常简洁精当,因为这个镜头也是电影要凸现的“苍凉而高大”,用意颇深。
  注重文化意蕴的开采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为了形象地理解孔子的伟大精神,作者以“堂吉诃德”“西西弗斯”来作诠释,如此诠释既生动可感,又有文化意蕴。再如,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孔子、萧伯纳、鲁迅、苏曼殊等名人名言,也显示了思想张力,形成了类似“交响乐”的效果。由名人、名言而生发的感悟写得尤为出彩,有些用词、造句、警语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精妙,读来朗朗上口,品来津津有味。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日“衣食足而知榮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经过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经历了从缺衣少食到衣食无忧的根本性变化,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对先贤有关衣食的名言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此的思考和认识。要求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经失去了需要使用蜡烛生活的场景。如果不是过生日时还要点蜡烛,估计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蜡烛为何物。而当以后的学生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固然知道意境很美,但如果不查一下资料,可能不知所云。因此,当学生面对白蜡烛,茫然不知何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不仅是蜡烛,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场景都已慢慢消失。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图片展。不少人扶老携幼,
威尼斯大运河虽然是意大利的名片和招牌,但多年来河水却都是浑浊的。疫情肆虐之下人们隔离在家,运河的水却悄悄变清了,小鱼游来游去,甚至海豚也来了。一位居民激动地说,我在威尼斯住了快60年,这是我第一次在运河中见到海豚。威尼斯市政办公室发言人表示:“水體变得清澈是因为现在水上交通减少,河底的淤泥和杂物不被扰动的缘故。”不止意大利,世界各地的环境都因为人们被隔离而有了好转。这让人不禁想起丁仲礼院士曾经说过
你知道高杆船技是怎样由桑蚕丝织中演变而来吗?你见过被各色天灯萦绕的夜空吗?你听过来自草原单人多声的神奇歌声吗?你知道台湾詠春文化和大陆武学文化的渊源吗……是的,在没有阅读《传承》之前,我对这些传统技艺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品读过后,深感自身知识贫乏,视野狭窄。这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好像是一条条幽静而神秘的时光隧道,带着我走古访今,见证一次次传统与现代的美丽结合。  传承是一种情怀。《传承》的开
前几天去一所学校,看到有架积灰的老三角钢琴,据说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弹了几个音,如听天籁。钢琴的发音原理我有所了解,决定钢琴发音质感的,除了制作工艺之外,主要在于材质的使用,特别是音板。  最好的音板是鱼鳞云杉材质的,国内一线钢琴采用的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这种鱼鳞云杉材质比较松软,较容易被振动,从而获得比较响亮、悦耳、持久性的声音。为什么高端钢琴要采用欧洲進口材料?原因就在于木材的质地主要受制于生
在我童年记忆中,小时候坐过他开的车。长长的车厢,我坐前边,离他最近。那时候的我,矮矮的,腿不着地,索性一前一后摇晃着,挺自豪。那时,我对他“公交车司机”的身份没什么感觉。  他总是早早就不在家。我每次醒来都看,客厅亮着灯,爸爸在收拾东西,准备上班。每当这时,我就强忍着困意,想过了这一会儿再踏实睡去,耳中仔细搜寻爸爸发出的声响;我知道,那灯亮不过五分钟,灯一灭,又回到黑乎乎的样子。  初中时候,假期
天蒙蒙亮,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上海移动崇明分公司长兴岛营业厅的施华,已经等候在长兴岛的码头。她是中国移动上海横沙岛营业厅里唯一的营业员,也是厅经理。“一个人的营业厅”,这听起来有点冷清和寂寞,但是为了岛上居民的需求,小施毅然选择了坚守。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横沙岛是上海的“崇明三岛”之一。它的面积约为整个崇明岛的十分之一,与长兴岛一水之隔,人员通行全靠摆渡,岛上留守老人居多。正是因为有这些老人在
宗璞先生在以流亡大学为题材的小说《东藏记》里,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国难中的读书人:弦歌不辍。就这四个字,呈现出雅致里的坚韧。这样的生活是由学问积累而成的,倘若能身在其中,时间、空间与经验的量,都将增加和扩充,进而使我们加倍享受生活。  本行是自然科学的散文家陈之藩教授,曾有一篇演講稿,题目为《谈风格》。其中一节,谈到剑桥北边的一条小河,水清可鉴人,照出岸上的小紫花。朋友问他作何想时,他答道:“我哪里会
纪伯伦鄙视的行为之一就是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瘸者的自尊,而且也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在瘸者面前学跛行,经常是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认为这种行为是有趣的,特别的,甚至是搞笑的。他们的模仿更多的是出于好玩,即使这样,也伤害了瘸者的心。而成人的模仿更多的是取笑,甚至哗众取宠。因为人们对大人的包容度远低于孩童,故而成人的模仿造成的伤害更大。成人更应懂得些人情世故,更应以礼来约束自己,更应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这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有人认为,是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个人生活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人们吃穿讲排场气派,慷慨消费,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写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