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历史悠久,风貌独特,区域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貌商业街和大量传统民居。2005年起,由呼和浩特市政府正式提出以旅游为先导的复兴策略,对塞上老街进行了开发改造。在改造后,笔者发现塞上老街的更新工作中存在有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周边环境风貌的不协调,原有街巷和民居被拆除殆尽,配套设施落后以及交通混乱等方面。
关键词:塞上老街;历史街区;更新保护问题
Abstract Hohhot Tongshun Street has a long history, unique style, well-preserved Ming and Qing style commercial street and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houses in the area. From 2005, the Government of Hohhot started to rebuild the Tongshun Street.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Tongshun Stree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features, the original streets and houses were removed and exhausted,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are backward and traffic chaos and so on.
Key Words: Tontshun Street, Historic District,the problem of th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1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玉泉区,全长约380米,街宽约25米(包括两侧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是当年归化城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北疆蒙元文化交融的中心。
塞上老街拥有丰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历史性上,也在于其商业性。根据对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历史街区的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古城老街,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塞上老街是一条传统商业街,大多为清朝、民国时期的建筑,街廓整体风貌完整 。
2.传统民居,空间丰富——街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街巷空间,完整的展现了传统居住空间的丰富性。
3.依托大召,共生共荣——良好的旅游及商业运作环境。塞上老街依托大召寺历史街区,形成传统建筑风貌区,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
4.商业兴旺,民族特色——拥有独特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整条老街以经营具有呼和浩特历史及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古玩等为特色(如图4-9),已经成为市区一条重要的休闲旅游步行街。
2006年市政府对塞上老街进行了集中的更新改造工作。通过几年的更新改造工作,塞上老街已经焕然一新,老街中的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塞上老街也恢复了往昔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但是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发现改造后的老街中存在有很大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对老街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城市空间结构
老街东侧是大召寺历史街区。大召寺历史街区以大召寺为中心,恢复大召寺原有风貌,开辟绿地广场,恢复大召前街清代时期繁荣的商街景像。因此毗邻大召寺的塞上老街,周边用地受到影响和侵蚀,不仅被大量仿古建筑围绕,而且部分用地也被开发兴建仿清式商业建筑。这些商业建筑并不以还原历史风貌为出发点,而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建筑以二层为主,部分三、四层,雕梁画栋,红色的柱子,青色的墙面,与塞上老街整体建筑朴素的明清风格显得格格不入。
由于塞上老街改造前周边密布居住区,在整个大召寺和塞上老街改造中,动迁居民达到3万人,在改造工作中,在老街北侧新建现代住宅,将部分居民回迁安置。新建住宅均为6层现代风格,而且部分住宅用地已经到达老街边界,严重影响老街风貌。
所以从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上看,塞上老街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直接与城市建筑相连接。老街独有的明清民居风貌被局限在一个“街”的范围之内,被孤立在城市之中(如图1)。
2.街巷空间结构
传统街巷由于其独特的围合界面和宜人的空间尺度,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空间感受,也成为传统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塞上老街南北两侧原有多条巷道,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巷子可以进入到各个庭院空间中。巷子的尺度如今已无从可考,但是从现存的巷子遗迹可以看出,巷子的高宽比多数在1:1左右,还有极个别的巷子高宽比在2:1左右,形成围合感较强的宜人空间。
改造后的塞上老街,仅剩下核心街道,街道两侧的巷道仅剩下以前入口处,而巷道里面被堵死(如图2),使得原先的街——巷——院落空间被打断,空间肌理缺失,空间感受不复存在。
3.建筑单体保护
对塞上老街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老街中对于整体建筑的保护存有不足。
缺乏全方位保护
老街中的建筑,没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只是对其沿街立面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其他方面有些不足,比如对于建筑第五立面的保护,有些房屋屋顶上随意增设卫星接收设备,或是安装烟囱,不仅破坏了沿街立面,而且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尤为严重的是建筑的背立面,基本没有进行很好的修复,部分完全处于未保护状态,长期处于潮湿脏乱的状态下,必将影响整体建筑的使用(如图3)。对于老街建筑的保护应当是一个持续的全方位的保护过程,不能只做“面子”工程。
(2)个别建筑风貌不协调
在老街中,大部分为传统建筑,但仍有两处建筑严重破坏了老街的整体风貌。
一处为原公共卫生间,其建筑一层为传统建筑,但为了功能需要,不知在何年加盖了二层,并且为了突出其公共卫生间的标志性,采用了青色瓷砖贴面。而且形制极为粗糙,方正的形体,方正的窗洞(如图4)。在二层建筑与一层坡屋顶连接的地方设置铁栏杆,不仅对原有建筑造成了破坏,而且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街区的立面风貌。
还有一处建筑为新建建筑,建筑年代不详,基地上原有商肆建筑遗址已无存,
现有建筑并没有按照街区整体风貌建设,而是采用了现代形制和材料,采用白色瓷砖贴面,红瓦顶,门窗采用现代的铝合金门窗。整个建筑无论从色彩、材质还是建筑形式上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这两处建筑位于老街东侧入口处不远,处于比较核心的位置,非常醒目,尤其是公共卫生间,虽然属于必须的基础设施,但是其完全可以按照传统建筑风貌进行改造,对整体街区风貌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3)建筑立面的破坏
老街建筑形成整体连续的沿街立面,但是在使用中却人为对其进行了破坏。有的商家将建筑分割,把原本没有门的开间改造成为单独的一间商铺出租;有的商家在门前随意搭建;有的商铺改动原有建筑风貌,将门窗换成现代材质。这些行为都是对历史建筑的极大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沿街立面的连续性。
由于老街上的传统建筑并没有留下专门供商家悬挂标牌的位置,所以商家往往在建筑最显眼的檐下悬挂,大部分商家的标牌非常有特色,古香古色,非常符合老街的历史氛围,但是有些标牌却与老街整体风貌非常不协调(如图5)。
4.道路流线
塞上老街原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交通作用,沟通老街两侧的巷道通向城市主干道,并且由于街上原存有小学(通顺街小学),所以整个老街上交通比较繁忙,人车混杂,使老街本部宽的街道显得更加的狭小。改造后,两侧民居拆除,巷道消失,小学也整体搬迁至街区外,街区作为步行街存在,但是随着笔者的调研发现,街区仍然存在有大量的机动车,并且经常成为机动车的免费停车场,由于街道本身较窄,最窄处只有7米,严重阻碍了街区的交通,使得街区整体感觉拥挤混乱。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大规模的保护更新工作从2005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但是由于其过于依赖商业运作,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老街的保护中出现一些问题,破坏了街区的传统风貌,甚至对于老街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
作者简介: 刘铮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甄利敏研究生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塞上老街;历史街区;更新保护问题
Abstract Hohhot Tongshun Street has a long history, unique style, well-preserved Ming and Qing style commercial street and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houses in the area. From 2005, the Government of Hohhot started to rebuild the Tongshun Street.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Tongshun Stree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features, the original streets and houses were removed and exhausted,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are backward and traffic chaos and so on.
Key Words: Tontshun Street, Historic District,the problem of th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1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玉泉区,全长约380米,街宽约25米(包括两侧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是当年归化城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北疆蒙元文化交融的中心。
塞上老街拥有丰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历史性上,也在于其商业性。根据对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历史街区的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古城老街,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塞上老街是一条传统商业街,大多为清朝、民国时期的建筑,街廓整体风貌完整 。
2.传统民居,空间丰富——街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街巷空间,完整的展现了传统居住空间的丰富性。
3.依托大召,共生共荣——良好的旅游及商业运作环境。塞上老街依托大召寺历史街区,形成传统建筑风貌区,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
4.商业兴旺,民族特色——拥有独特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整条老街以经营具有呼和浩特历史及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古玩等为特色(如图4-9),已经成为市区一条重要的休闲旅游步行街。
2006年市政府对塞上老街进行了集中的更新改造工作。通过几年的更新改造工作,塞上老街已经焕然一新,老街中的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塞上老街也恢复了往昔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但是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发现改造后的老街中存在有很大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对老街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城市空间结构
老街东侧是大召寺历史街区。大召寺历史街区以大召寺为中心,恢复大召寺原有风貌,开辟绿地广场,恢复大召前街清代时期繁荣的商街景像。因此毗邻大召寺的塞上老街,周边用地受到影响和侵蚀,不仅被大量仿古建筑围绕,而且部分用地也被开发兴建仿清式商业建筑。这些商业建筑并不以还原历史风貌为出发点,而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建筑以二层为主,部分三、四层,雕梁画栋,红色的柱子,青色的墙面,与塞上老街整体建筑朴素的明清风格显得格格不入。
由于塞上老街改造前周边密布居住区,在整个大召寺和塞上老街改造中,动迁居民达到3万人,在改造工作中,在老街北侧新建现代住宅,将部分居民回迁安置。新建住宅均为6层现代风格,而且部分住宅用地已经到达老街边界,严重影响老街风貌。
所以从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上看,塞上老街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直接与城市建筑相连接。老街独有的明清民居风貌被局限在一个“街”的范围之内,被孤立在城市之中(如图1)。
2.街巷空间结构
传统街巷由于其独特的围合界面和宜人的空间尺度,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空间感受,也成为传统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塞上老街南北两侧原有多条巷道,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巷子可以进入到各个庭院空间中。巷子的尺度如今已无从可考,但是从现存的巷子遗迹可以看出,巷子的高宽比多数在1:1左右,还有极个别的巷子高宽比在2:1左右,形成围合感较强的宜人空间。
改造后的塞上老街,仅剩下核心街道,街道两侧的巷道仅剩下以前入口处,而巷道里面被堵死(如图2),使得原先的街——巷——院落空间被打断,空间肌理缺失,空间感受不复存在。
3.建筑单体保护
对塞上老街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老街中对于整体建筑的保护存有不足。
缺乏全方位保护
老街中的建筑,没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只是对其沿街立面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其他方面有些不足,比如对于建筑第五立面的保护,有些房屋屋顶上随意增设卫星接收设备,或是安装烟囱,不仅破坏了沿街立面,而且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尤为严重的是建筑的背立面,基本没有进行很好的修复,部分完全处于未保护状态,长期处于潮湿脏乱的状态下,必将影响整体建筑的使用(如图3)。对于老街建筑的保护应当是一个持续的全方位的保护过程,不能只做“面子”工程。
(2)个别建筑风貌不协调
在老街中,大部分为传统建筑,但仍有两处建筑严重破坏了老街的整体风貌。
一处为原公共卫生间,其建筑一层为传统建筑,但为了功能需要,不知在何年加盖了二层,并且为了突出其公共卫生间的标志性,采用了青色瓷砖贴面。而且形制极为粗糙,方正的形体,方正的窗洞(如图4)。在二层建筑与一层坡屋顶连接的地方设置铁栏杆,不仅对原有建筑造成了破坏,而且严重的影响了整个街区的立面风貌。
还有一处建筑为新建建筑,建筑年代不详,基地上原有商肆建筑遗址已无存,
现有建筑并没有按照街区整体风貌建设,而是采用了现代形制和材料,采用白色瓷砖贴面,红瓦顶,门窗采用现代的铝合金门窗。整个建筑无论从色彩、材质还是建筑形式上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这两处建筑位于老街东侧入口处不远,处于比较核心的位置,非常醒目,尤其是公共卫生间,虽然属于必须的基础设施,但是其完全可以按照传统建筑风貌进行改造,对整体街区风貌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3)建筑立面的破坏
老街建筑形成整体连续的沿街立面,但是在使用中却人为对其进行了破坏。有的商家将建筑分割,把原本没有门的开间改造成为单独的一间商铺出租;有的商家在门前随意搭建;有的商铺改动原有建筑风貌,将门窗换成现代材质。这些行为都是对历史建筑的极大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沿街立面的连续性。
由于老街上的传统建筑并没有留下专门供商家悬挂标牌的位置,所以商家往往在建筑最显眼的檐下悬挂,大部分商家的标牌非常有特色,古香古色,非常符合老街的历史氛围,但是有些标牌却与老街整体风貌非常不协调(如图5)。
4.道路流线
塞上老街原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交通作用,沟通老街两侧的巷道通向城市主干道,并且由于街上原存有小学(通顺街小学),所以整个老街上交通比较繁忙,人车混杂,使老街本部宽的街道显得更加的狭小。改造后,两侧民居拆除,巷道消失,小学也整体搬迁至街区外,街区作为步行街存在,但是随着笔者的调研发现,街区仍然存在有大量的机动车,并且经常成为机动车的免费停车场,由于街道本身较窄,最窄处只有7米,严重阻碍了街区的交通,使得街区整体感觉拥挤混乱。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大规模的保护更新工作从2005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但是由于其过于依赖商业运作,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老街的保护中出现一些问题,破坏了街区的传统风貌,甚至对于老街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
作者简介: 刘铮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甄利敏研究生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