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撒拉族生活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夏末初秋,我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石头坡村进行有关撒拉族的民族调查,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循化县也不例外。这里主要居住着撒拉族、藏族,还有部分汉族,早在元朝时,撒拉族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到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剌”、“沙剌”、“萨拉”、“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任何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是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撒拉族先民之所以从遥远的中亚撒马尔罕地区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并最终定居下来,正是因为循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而且对于一个迢迢千里背井离乡的民族来讲,寻找一方与原居住地基本相同的生存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原居地自然环境及其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传统产业的恋情所致,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族民的生存和发展,显而易见的,越是熟悉的生计方式越有利于他们的生存,越有利于发挥原有的经验和技能,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中亚原著民的一些特性。我们可以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走近撒拉族,去了解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衣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显性的区别特征,人们往往可以从着装和配饰辨别其族属。但是如今在公共场合,一般人是很难从服饰上区别同处一地的撒拉族和回族的,只有那些熟悉两个民族不同体貌特征的人才能够避开相似的着装辨别“真伪”;就是在撒拉族村寨中穿行,对于那些初次接触撒拉族的人来说,要分辨他们的族别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据石头坡村的老辈说,撒拉人的民族服饰原来也具有其本民族的特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和周围民族的交往、融合,近五十年来,逐步变化,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风貌。
  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妇女喜欢用青布缠头并穿着大襟坎肩,这是当时识别撒拉族的一大特征。而且在喜庆宴会时,她们常常披边沿有宽幅花边的披风,并穿着鞋帮镶有“云”字图案和鞋尖上翘的鞋,近几十年内,已完全绝迹。因为受到汉族传统的影响,撒拉贵族家庭中的女子也有缠足的习俗,并穿当地人所称的“屐屐鞋”,和汉族女子一样,以有一双“三寸金莲”为荣。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标志,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它也悄然逝去了。
  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起,因为与回、汉民族杂居,其服装样式已经与回、汉民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男子因为与外界交往的机会更多,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更大。男子的短衣较附近的汉族略微宽大或短些,腰间系一根布带,富人系丝绸带子。平时头上戴白色或黑色的六牙帽或圆顶帽,夏天为白色,春秋黑色,冬季则戴羊羔皮、狐皮帽。一般男子喜欢穿白布褂,外套黑色坎肩,称为“白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花布带,有的也穿妇女所绣的绣花布袜。老年人多穿长衫,长衫较汉族的狭窄。冬天,富人戴皮帽,穿皮衣和皮靴,贫者多穿羊毛织的“褐子”(毛线织片),用以避风雪。天最冷时,“褐子”上披无布面的羊皮袄,头上缠块羊皮,脚穿布鞋或牛皮制的“洛提”(方言称“骆驼鞋”),里面装草取暖,并可晴雨两用,既结实又便于从事砍柴等劳动。老年人做礼拜时,头缠约数尺的白布,叫做“达斯达尔”。
  青年妇女喜欢穿颜色鲜艳带大襟的花衣服。妇女上衣掩过膝头,在长长的上衣之下露出长裤,并常常在衣服之上套黑色坎肩。为了便于干活,在家时一般穿短衣;喜欢佩带长串的耳环,戴戒指、手镯、串珠。妇女都留长发。未婚女子均梳一条或两条辫子,结婚时将辫子在头上绾起,戴盖头。“盖头”是由伊斯兰教妇女所戴的面纱演变而来的,像风帽,盖住整个头部,仅露出面庞。它的颜色,因年龄不同而异,少女戴绿色的,二十以后到五十左右为黑色,五十以后改为白色,有时头戴花发帽或青帕子,上面再蒙上盖头。
  现在,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大量低廉的工业产品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原有的服饰样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单从服饰上看,撒拉族的民族特征已不明显,其特色服装“白汗褡青夹夹”只有在特殊的时候,如结婚的时候才穿。而且男性的佩饰也没有了,像过去他们系在腰间的红布带和花布带,穿上汉式衣服再系上带子会觉得不伦不类,所以带子也逐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布袜是用两层棉布缝制而成的,所以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很适合冬季穿。但是在人们选择各种新式的鞋之后,布袜太厚,不便穿着,加之现在的大多数女性已经不会刺绣,所以布袜也越来越少。这些年很多商人和博物馆的人来收集这些物品,我们也只有在那些很少出门的老人家里能看到。伊斯兰教对女性的规约很多,女孩到九岁以后就算出幼成人了,就有戴头巾、遮羞体等遵循教规的义务。但是因为上学的缘故,结婚前的女孩子很少有戴头巾的,特别是那些离开石头坡村去外地求学的孩子。有些在外地工作的女性,接受了新的思想,把长发也剪去了,有时还会遭受别人的非议;她们有的人或许会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外很少戴头巾,但是回到村子里,就要把头巾戴起来,不仅是遵守教规的规定,也是对老者的尊重。现在妇女带头巾,是先戴上护士带的那种白帽,再带头巾,平日出门必须戴头巾,在家可以只戴白帽。
  根据场合的不同。男子在平日的礼拜和每逢特殊日子,“大主麻”、“尔的节”等时,去清真寺,大多数人都穿上长衫,老人则戴上“达斯达尔”,平日不戴圆顶帽的,此时也必须带。阿訇的穿着平日里也和其他人一样,只是礼拜和主持仪式时要按照教规穿戴整齐。女性在礼拜的时候也要穿上平日里不穿的长衫,戴好盖头,念祷时还必须手持珠串。
  
  食
  
  撒拉族以小麦、青稞、荞麦、谷子为主食,通常是做成馍馍、面条(当地人称之为饭)、散饭和搅团(做法是水开后撒上面粉搅成粥状而成,搅团比散饭稠些,里面放点盐、油。吃搅团时,另备白菜或酸菜、辣椒和蒜等佐料)。此外,还有花卷(花卷中要涂上姜黄、香豆等)、油香、馓子、困锅馍、油搅团(以油拌面做的搅团),还煮麦仁粥(将麦粒舂去外皮,用水煮成稀饭)。“手抓羊肉”是普遍爱吃的食物,多在过宗教节日的时候吃,平时很少吃。而且在吃“手抓”的时候一定要吃生蒜,他们有这样的说法,“吃‘手抓’不吃蒜,营养见一半”。逢节庆的时候,还蒸糖包子和肉包子,油炸蛋糕等。
  撒拉族不饮酒,饮料有茯茶、麦茶、果叶茶、“剪子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剪子茶”(山上长的一种野树叶子烘制而成)为撒拉族的主要饮料,最具特色的是“三泡台”,由干桂圆、果脯、枸杞、茶和冰糖泡制,由于配料重量不一而分层,故名。
  根据伊斯兰教教规,禁食猪肉和自死之物,不食奇形怪状、凶残动物的肉,不食得之不义的食物,不饮酒,不吸烟。一般来说,老一辈的撒拉族人以及女性因为很少与外界接触都严格的遵守这些规定。相反地,那些常年外出做工、跑生意的人却难免有违规的,但是必须远离村庄,否则会受到斥责。依照惯例,撒拉族人的饭馆里是绝对买不到烟和酒的,在循化这一点得到严格的遵守。
  撒拉族的饮食结构和种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大的变化。平常一日三餐还是以面食为主,很少吃米饭,因为当地不产大米,而且这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他们觉得吃米饭容易饿,干体力活时,时间不久就会觉得没力气了。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种植的蔬菜种类不多,基本上还要到集市上去购买,而且吃面食也不需要做太多佐餐的蔬菜,所以平日里也很少吃蔬菜;日常生活中,除有宾客或是年节的时候,寻常人家也很少吃肉。
  撒拉族的饮食不仅保留了其先民的传统,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撒拉族属于突厥语民族,定居于循化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融合、发展,深受黄河文化沐浴,但是在饮食方面依旧保留着很多的突厥传统,如撒拉人平时食用的馍,是古代突厥人的食品“艾甫买克”的发展。撒拉族先民早在中亚时就信仰伊斯兰教,深受伊斯兰文化的熏陶,长期以来,撒拉人严格遵从伊斯兰教对食物的来源等方面的规定,讲求清净无染,以“清真”调养自己,因此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北黄河上游之滨的山谷地带,所以无论从食物结构、品类还是形态和口味都具有浓厚的西北风味。
  日常的饮食除斋月里吃两餐以外,平常也是三餐。每天晨礼(第一次礼拜)之后,妇女们就忙碌着做早饭,吃早饭一般在七点四十到八点之间;食物相对简单一些,很多时候都是喝茶吃馍馍,经济稍微宽裕一些或是家中有小孩的家庭就喝牛奶或是奶茶。中午这一餐的时间通常在第二次礼拜(夏天大约在一点半左右,冬天顺延半个小时)之前或之后,大多数家庭还是把吃饭的时间安排在礼拜之前;馍馍是每餐都必不可少的,还有面条、面片或是米饭;吃米饭的时候,就炒几个小菜吃,这就要花费一些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不耽搁干活,就做面食。晚饭的时间是在第三次礼拜(晚上八点)之前或之后,一般还是在礼拜之前就吃好,吃面条或是面片。斋月的时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一样,根据教规只吃两餐,第一餐在每天日出之前必须完成;第二餐必须在日落以后吃,因为斋月时间是在冬季,为了能够充分补充能量、保持足够的体力操持家务和田间的劳动,人们会在此时摄入比平时多的肉食,食物也相对丰富一些。
  用餐的时候也有讲究。平时男人就在主屋炕头上吃饭,年纪最小的一个就要负责添饭、加水;女人和小孩就在厨房和其他地方吃。家中有客人的时候,男人们就和客人一块用餐,女人和小孩要在客人们吃好以后才能吃。撒拉族好客,宴请宾客时不炒菜,只吃烩的“碗菜”。招待客人的时候他们总是用最好的食物,这可以反映他们的好客。
  
  住
  
  撒拉族是定居性的农业民族。其明显的特征是血缘关系较近的“阿格乃”、“孔木散”居住在统一区域。石头坡村有三个家族,即三个“孔木散”。以临平公路为界限,可以把石头坡村分为上庄和下庄,上庄居住的是陈氏孔木散,下庄以清真寺为界分别居住的是韩氏孔木散和马氏孔木散。这样的居住方式自古有之,有利于孔木散间的相互帮助,也可以体现家族的势力。现在,虽然孔木散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日益缩减,但是这样的居住方式还是保留了下来,不同家族间基本的区域划分没有改变。
  过去的房屋多为平顶土坯房,房架结构以木料、泥土为主,而现在,随着建材种类的丰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也开始用钢筋水泥修建新式的房屋,或是“土洋”结合的房屋,即不改变传统的样式,局部选用新式的建材,如用空心砖修墙体,用地板砖铺地板等。石头坡村的房屋还是以土坯房居多,但是人们很重视对大门的修葺,纵使没有盈余砌好围墙,也要先把大门修好,“门面”观念对撒拉族的影响也是同样巨大的。富裕人家的门面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还有的用镂花的砖来装饰墙体,也有用花岗岩来修葺大门的,从大门的华丽程度就可以判断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一般人家的房屋都在椽子上雕刻荷花、桃子等吉祥的花纹。房屋的坐向没有太大讲究,建筑结构类似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只不过“三坊”不是两层的楼房,而是进深很长的平房;也没有“一照壁”,通常大门正对的就是正屋;还有建成四合院形式的院落。
  作为社会基层组织基本单位的家庭,撒拉语称“启木散”,很少有几个兄弟和父母同住的情况。几个儿子成家以后,就要分家。一般家庭分家时,父母与小儿子同居旧宅,其余的儿子另迁新址,各立门户。当然,新居同样在本家区域。
  房屋内很整洁,人们喜欢在墙壁上悬挂写有真言的阿拉伯文书法和表现朝觐场面的挂毯。根据伊斯兰教规,家中不能够挂人像画和有鸟的画,所以大多数家庭挂的都是风景画,其他的装饰很少。
  撒拉族人很喜欢园艺。在石头坡村,家家户户的房屋院中都有果园、菜园和各种花草,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可以修身养性。由于人口的增多,可种植的土地也逐渐压缩,院中开辟的这一方“小天地”还可以为人们提供部分蔬菜。
  因为冬季气温较低,撒拉人家大都是土炕,天气转冷的时候就烧上炕,整个屋子都会很暖和,成了最简易的空调,这是北方农村的一大特色。
  在石头坡村,作为“住”的另一大特色是厕所。村中没有公共的厕所,所以各家都有自己的厕所。厕所很简单,在离地面一定的高度架起几块板子,留缝隙,一面是墙根。另一面则修一块“遮羞板”。“遮羞板”要能露出半个头来,这样就能避免尴尬。没有化粪池,人们采用掩埋的方法,定期处理并定期拉运掩埋的土,这样就避免了疾病和病菌的滋生。
  各个民族在居住空间分配上都有各自的特色,撒拉族也不例外。正屋一般是父母居住,而一个院落内同时居住着幼子家庭及其他兄弟家庭时,幼子家庭和父母的居所在同一个方向,其他兄弟家庭则安置在偏房。而家中有客人时,主人家会把男女客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不经允许男客不能擅自进入女客的屋内。
  
  行
  
  过去还没有通公路之前,人们外出经商都是步行或是使用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马、骡、驴等。
  石头坡村原来还有一部分居民居住在黄河南岸,北岸的居民至今还有部分田地在河对岸,黄河大桥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两岸居民的交往和劳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人们只有在水涨之前,凫水过河。后来,撒拉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利用羊皮和木材做成了羊皮筏子和木筏作为水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解决了他们的水路交通问题。
  羊皮筏子是西北地区黄河沿岸最为普遍的水运工具,它的作法是将羊宰杀以后,把羊皮完整地蜕下来,并去掉头、脚,用盐水脱水后,再搽上菜籽油保持其柔韧度,然后用绳子将头、腿处扎紧,留下一个孔,人吹或打气使其膨胀,再将气孔扎紧,这样把12至14个皮筒吹起来,一一捆在直径为10公分左右的木杆上,木杆纵横交错。捆住木杆和皮筒以后,皮筒朝下放到河面上,这样一副羊皮筏子就做好了。它不仅可以用来载人,还可以用来运输物品。最绝的是,人们会把孩子放在羊皮筒里面运送到河对岸。还有那些胆大但是水性差一些的人,可以怀抱一个涨满气的皮筒子,借助它的浮力渡河。黄河大桥建好以后,解决了黄河两岸水路交通的问题。羊皮筏子因而也逐渐失去了古老水上交通工具的重要位置,但是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交通已经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深知“想致富,先修路”的道理,近几十年来,花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修筑公路,路一修通,就打开了对外交往的通途。现在,石头坡村好几户人家都拥有了私家车跑营运,跑格尔木、西宁、西藏等地,不少人家还因此发家致富。在此之前,人们还开着拖拉机去格尔木等地淘金,一时成为撒拉族勤劳、勇敢的佳话。拖拉机在汽车时代以前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人们用它来开垦,也用来运输。
  这只大铁牛还有一段故事,石头坡村刚刚拥有第一辆拖拉机的时候,人们根本没见过这个四个轮子的怪物。试车的时候,清真寺里还特意广播,“下午拖拉机试车,管好自家的孩子,会压死人的。”人们诚惶诚恐地关紧大门,扒在屋檐上看。而一提起自行车,老人们又讲起了故事。自行车刚刚流行的时候,藏民们还没有机会见到这个新事物。村里的有些好事之人就扛上自行车到藏民居住的地方炫耀他们的新玩意,他们煞有介事地在山路上遛来遛去吓唬人,还表演各种特技,藏民们因此还邀请这些“厉害人物”去家中做客。这些现在人们拿来当做笑料的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现在,自行车在这里的风靡程度并不高,因为一来费力,二来费时,自从摩托车出现后,自行车的市场就完全崩溃了。现在无论是在西宁这样的省会城市,还是循化这样的小县城,在大街上很少有骑自行车的。在石头坡村的撒拉人,有事去县城,花一元钱坐小面的就可以去;因为地处交通地段,来往各地的车辆也较频繁,所以人们去任何地方都十分方便。
  通讯也在十年前发展了起来,许多人家纷纷装上了电话,到现在为止,全村已经有40部电话,还有少数经商的人用起了移动电话。通讯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交往,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撒拉族人的生活已经打破了原有闭塞的状态,视野开阔了,他们开始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开放必然会带来影响传统的新事物、新观念,特别是对传统文化或多或少的冲击,但是人们的选择和文化自身的免疫力会整合这些新的东西,从而吸收为传统的新元素。
其他文献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small intestinal motility and bacteria and mucosa in mice,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9月5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届时.云南省将组织有14个民旅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敬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民族工作队伍建设,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于7月19日至8月2日在在北京举办“云南民族工作专题研修班”。省民委副主任岩秒带队.全省16个
200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迎来了自治县成立50周年华诞。
期刊
介绍了隔河岩建设监理组织形式随工程建设进展而变化的过程,并探讨了矩阵式组织形式和质量专项监理在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的作用。
AIM: Intrabiliary rupture (IBR) is a common and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hepatic hydatid cyst. The incidence varies from 1% to 25%. The treatment of IBR is stil
AIM: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nded radical operation and its indications.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5 and December 1998, 56inpatients with pancreati
技术管理是实行业主负责制体制下建设单位进行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快速、优质、低耗地建成工程项目的重要保证。所谓技术管理,是对工程的各项技术活
西双版纳傣族园坐落于素有“孔雀羽翎”之美称的橄榄坝,是云南旅游大省建设中的一颗脱颖而出的新星,是中国知名旅游品牌、国家4A级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