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过度理由带来的反效果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115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教师热情表扬了学生的刻苦学习行为,但该学生却从此再也不愿意主动学习了;为鼓励学生多做好事,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做的各种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不想学生却再也不愿做好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位老人的住所附近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这些孩子天天追逐打闹,吵得老人无法好好休息。老人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于是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大,谁得到的报酬就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当孩子们已经习惯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都不给了。结果,孩子们认为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呀”,从此再也不到老人的住所附近大声吵闹了。老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各种理由。而且,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部理由,如果外部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理由了。
  故事中那群顽皮的小孩子最开始吵闹是出于本能的喜欢、开心。当老人对他们的吵闹进行奖励之后,他们吵闹的理由就渐渐由原来的发自内心的“喜欢、开心”转变为“为了获取报酬”。等到老人逐渐把获取报酬“培养”成为支撑孩子们吵闹的足够理由后,孩子们就已经忘记了当初喜欢吵闹的真正原因,反而把“获取报酬”当做支持行动的唯一理由。这时,一旦取消报酬,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白白地去追逐打闹是“吃亏了”,他们不愿做亏本的事情,所以就不再到老人的住处吵闹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过度理由效应”。意思是指,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心理学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心理学家让两组学生都做一项很枯燥乏味的工作,做完之后给一组学生一些物质奖励,而另一组学生则没有任何奖励。事后,心理学家询问学生们对这项工作是否喜爱。得到奖励的一组学生普遍认为,这项工作非常无趣,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而没有得到奖励的一组学生则认为,这项工作还有点意思,自己可以接受。为什么得到奖励的学生反而不喜欢这项工作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学生会把自己坚持完成枯燥工作的原因完全归结为外部报酬,因此认为工作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更谈不上兴趣与喜爱。而那些完成了枯燥工作之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奖励的学生由于找不到任何外部原因,所以他们只能认为这项工作本身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从而对工作产生一些好感。可见,外部原因为个体制造了“过度的理由”,它会直接削弱个体活动的内部动机。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多的外部理由。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努力学习,就不能用太多的奖品等刺激学生,而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真正喜欢学习的。因为如果给予学生过度的外部奖励,就为学生的学习人为地制造了许多外部理由,学生就会忘掉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在教育教学中,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他们甚至会故意给学生制造一些过度的外部理由。于是,出现下面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一次,一位教师无意中看到一个学生把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都做完了,甚至连还没有讲到的章节也提前预习了,教师很高兴。那时正值班里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以教师就借此机会,在全班非常热情地表扬了这个同学,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教师本来以为经过这次表扬,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件事情在班里虽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不仅其他学生没有受到激励,而且连那个主动学习的学生从此也不再提前预习和做课后题了。教师很困惑。这位学生解释说,他以前预习和做题完全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门课程,但是现在他一想到这门课,心里就觉得很别扭,好像自己不是因为喜欢而学习,而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才学习,所以他就不再表现得那样积极了。教师从来没有想到,一次表扬和激励竟然伤害了一个学生自发产生的宝贵的学习热情。
  还有一位教师鼓励学生做好事的行为,也收到了相反的效果。一次,教师为了鼓励班上的学生多做好事,让学生们把自己在本学期做过的好事都记下来,并规定做一件好事可以加2分。开始大家都觉得自己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过,没有什么可记录的。后来在互相启发下,大家回忆起自己做过的各种好事。随着启发和讨论的深入,“好事”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救落水儿童、拾金不昧,到扶盲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最后连在地上拾起果皮纸屑、借橡皮擦给同学、在家里主动扫地等都算上了,甚至有学生把自己几年前做的事情也计算在内了。结果,人人都发现自己做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好事。在统计完好人好事后,教师鼓励大家在今后要继续多做好事。但是,从此之后,学生们发现自己原来毫无私心的做好事、助他人的行为,渐渐变得有动机、有目的了。比如说让座,不再单纯是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还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加分。看到别的同学做好事,大家会指指点点,认为他动机不纯。这样,做好事的动机渐渐变了,甚至做好事被看做是功利的行为,很多学生为此背上了心理包袱。有的学生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再也不愿意做好事了。
  由此可见,多余的鼓励和表扬其实为学生人为地制造了过度的外部理由。这种表扬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削弱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的内在动机水平,破坏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热爱学习的习惯和兴趣,不要滥用表扬和物质奖励等外部手段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一些不相干的“过度理由”,以免起到反作用。
  
  (编辑:于学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