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尔塔木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是典型的农业贫困村,贫困户81户、2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6%。2013年,村里迎来了以阿勒泰地区扶贫办副调研员阿尔别克·巴提毛拉为队长的驻村工作队,从此,萨尔塔木村一天一个样,村民直夸:工作队真是群众的暖心人!
用关怀,聚民心
萨尔塔木是个小村庄,但民族成分复杂,由汉、回等4个民族构成,其中81%是汉族人。阿尔别克是哈萨克族,如何在汉族村开展工作,成为他驻村后的首道难题。“进门一声问候,见人一张笑脸,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暖心”,是阿尔别克对自己和队员的要求。他带领工作队为村里120户、440名村民建立了基本信息台账,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走访中,阿尔别克了解到,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三代人同住一间平房,部分年轻人已到适婚年龄,却因无房受阻,这些村民住房需求强烈。工作队积极反映,寻求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落实安居房指标54户。住房问题的解决,让这些贫困户对工作队及村党支部信任度、满意度增强了,工作队由此顺利打开了局面。
为架起帮助村民、加深情感交流的桥梁,阿尔别克主动开展慰问“四老”人员和向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借助元旦、七一等节日,入户走访慰问56户,送去面粉、清油、大米等生活物资,折合13330元;2016年春节前夕慰问贫困群众25户,物品折合5770元(其中工作队慰问金5000多元);协调吉木乃县口岸委资助上大学的3名贫困学生4500元(每名1500元)。这些慰问活动,让老党员、贫困户过上了详和愉悦的节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看到农用车辆通行难时,工作队积极协调,2016年5月4日,投资10万元,开工建设农用1.3公里的道路项目,使120戶、2640亩种植业增产受益,为37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今年,工作队与派出单位联系,已落实项目5个,总投资128万元。截至7月底,已启动实施项目5个,其中村级3.2公里道路硬化、村片区12盏太阳能路灯、乘车招呼站、农用变压器等5个项目已建设完工。
2016年,经工作队奔走,县组织部门投资115万元,开展建设500m2村委会阵地,由本村致富带头人承包建设,通过承包项目带动本村35名村民增加收入,小工每天收入150元,大工每天收入260元。目前,村阵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配套的30m2厕所、村院子两面围墙也已完工,很快即可交付使用。
三年来,工作队的关怀始终围绕村民的需求展开,结对帮扶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工作队及村干部结对帮扶了全村37户、74人。贫困户巴合兰家中4口人,妻子身体不好,两个孩子上大学,仅靠巴合兰务工过日子,开支大、生活困难。阿尔别克结对帮扶后,通过“两会两票”落实惠民政策,2015年以来,为巴合兰两口子上了低保,让他的孩子每学期享受“冰山”助学金4000元;今年通过扶贫政策为每人落实0.5万元,享受扶贫畜(牛)1头、10只羊,解决安居楼房一套,并个人资助购房现金1000元。巴合兰高兴地说,“我要依靠24亩地发展农区养殖业,加上享受低保,我有信心依靠勤劳致富。”
以稳定,促发展
萨尔塔木村民族构成复杂,因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成了工作队的重要抓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年”实施方案,通过每年的元旦、春节、七一、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国庆节等主题活动,工作队逐步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改变了群众精神面貌。
2015年5月19日,工作队协助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民族团结一家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利用远程平台积极宣传“五个好”“五个一”“五讲”“五有”“四个认同”“四个互相”等民族团结知识,积极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平安户”、“信用户”、“示范户”活动,表彰平安户、民族团结模范户6名,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深入开展。
2016年3月6日,在“星级化”创建中,积极宣传有进取心的“女干部”、勤劳致富的“女强人”、尊老爱幼的“好媳妇”、家庭和谐及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好婆婆”等先进典型,经工作队与村党支部认真组织评选,对木尼拉、张玉琴等4名妇女授予“优秀女干部”“三八红旗手”“最美媳妇”“最美婆婆”荣誉称号。通过表彰“文明户、平安户”,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社区稳定工作。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萨尔塔木村十分重视维稳工作。无论在村阵地,还是村片区街道、小巷,都能见到工作队及村干部张贴的宣传栏、横幅标语。为做好维稳工作,作为队长的阿尔别克三年来一直驻守村委会,甚至在五一、国庆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也坚守岗位,主动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只为村委会24小时有人值勤值班,以确保稳定。
协助开展体检活动。2016年3月11一15日,通过体检,各民族相互交流,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的情感和距离。体检组织工作得到村民一致称赞和好评。
工作队还协助村党支部积极开展“扶贫日”“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同时,与村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动员群众、清洁家园”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群众积极参与,将山坡东环路萨尔塔木村片区500多米长的墙壁粉刷一新,美化了片区环境。通过此类微小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心,以行动带动村民参与公益活动。
此外,萨尔塔木村工作队及“两委”班子还协助村妇女代表大会到乡卫生院现场办公,组织班子成员帮助村民填写体检表和排队检查,向村民宣传慢性病体检知识,目前全村已有157人进行体检。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发放各类传单、宣传册200余份,提高了村民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协助村党支部组织本村妇女歌舞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奖励机制,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普及发展,带动全民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动脑增收入
在入户走访、收集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工作队把脱贫攻坚着眼点放在全力推动落实发展难解问题和梳理村民关心的增收问题上,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抓紧民生项目实施、接力推进,三年来共落实民生项目资金268万元。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党支部为民办事能力。长期以来,村民一直在公路上晾晒清选农作物,不仅影响交通,还影响销售价格,晒场建设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队先后8次前往派出单位和地直帮扶单位,多方筹资78万元,建成1.32万平方米的农作物晒场,由此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万元,并成为长期增收项目。晒场的建设提高了2200亩耕地秋收农产品价格,使集体、村民实现了“双赢”。
出租门面房增加村集体收入。2015年6月,工作队为托普乡政府新建的门面楼房融资50万元,为村集体预购200多平方米门面房,5月底已投入使用,通过出租,村集体每年可增收5万元。
建设农资仓库。2016年7月,工作队积极协调地区帮扶单位在晒场边建成160m2(10万元)钢架结构的农资仓库,服务于村民的农用物资及农产品存放、销售,产权属村集体。
做好种植业增收工作。对村民反映的长期使用化肥影响农作物增产问题,工作队投资30万元,在本村2000亩耕地上实施《新疆金世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低改项目(每亩用量100克),改变土地有机肥含量,增加农作物抗旱能力,为今年小麦、油葵等增产增收打好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全村有120户(其中建档立卡37户)受益。
做好农区养殖业增收。工作队利用薩尔塔木村410亩苜蓿地和225亩自然草场,积极发展农区养殖业,2015年积极协助落实45万元扶贫资金,发放450只扶贫畜(牛),解决45户贫困户生产资料短缺问题。今年,又协助落实55万元的扶贫畜(牛)项目,积极培育养殖业,目前全村发展农区养殖 1500头(只),养殖业收入可占总收入的18%。
除实施各类项目,工作队还重视教育培训,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利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缘优势,聘请地县有关部门专家开展“科技培训”活动。2016年3月15日,为做好春耕生产,请农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了《新疆自治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3月17日,召开“奖励务工村民、推进脱贫攻坚村民大会”主题活动,积极宣传《吉木乃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吉木乃县鼓励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奖励办法》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有关内容,发放惠民政策资料200多份。在村民大会上,对去年劳动力转移增收的237人进行奖励,发放奖励资金5.31万元,非农6人奖励1800元。
工作队向县级行业部门积极推荐本村致富带头人承包工程,村党支部培养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严振明,2015年带领本村30多名村民在县、乡村新建道路、建筑业等务工6个月,平均每人增收3万元,最高5万元。今年,他又带领30多名本村村民在建筑、水利等行业务工,成为带领致富的典型。
2014年工作队驻村以来,全村有46户、126人实现脱贫致富。在2016年托普乡党委“五一国际劳动节”奖励大会上,张鹏飞等14名脱贫致富能手受到表彰和奖励。脱贫光荣,已成为贫困群众的共识。
驻村三年来,萨尔塔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266元,村民的团结意识、法制意识、勤劳致富意识增强了,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们都说:“现在,我们关心的难题能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充满信心!”
用关怀,聚民心
萨尔塔木是个小村庄,但民族成分复杂,由汉、回等4个民族构成,其中81%是汉族人。阿尔别克是哈萨克族,如何在汉族村开展工作,成为他驻村后的首道难题。“进门一声问候,见人一张笑脸,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暖心”,是阿尔别克对自己和队员的要求。他带领工作队为村里120户、440名村民建立了基本信息台账,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走访中,阿尔别克了解到,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三代人同住一间平房,部分年轻人已到适婚年龄,却因无房受阻,这些村民住房需求强烈。工作队积极反映,寻求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落实安居房指标54户。住房问题的解决,让这些贫困户对工作队及村党支部信任度、满意度增强了,工作队由此顺利打开了局面。
为架起帮助村民、加深情感交流的桥梁,阿尔别克主动开展慰问“四老”人员和向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借助元旦、七一等节日,入户走访慰问56户,送去面粉、清油、大米等生活物资,折合13330元;2016年春节前夕慰问贫困群众25户,物品折合5770元(其中工作队慰问金5000多元);协调吉木乃县口岸委资助上大学的3名贫困学生4500元(每名1500元)。这些慰问活动,让老党员、贫困户过上了详和愉悦的节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看到农用车辆通行难时,工作队积极协调,2016年5月4日,投资10万元,开工建设农用1.3公里的道路项目,使120戶、2640亩种植业增产受益,为37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今年,工作队与派出单位联系,已落实项目5个,总投资128万元。截至7月底,已启动实施项目5个,其中村级3.2公里道路硬化、村片区12盏太阳能路灯、乘车招呼站、农用变压器等5个项目已建设完工。
2016年,经工作队奔走,县组织部门投资115万元,开展建设500m2村委会阵地,由本村致富带头人承包建设,通过承包项目带动本村35名村民增加收入,小工每天收入150元,大工每天收入260元。目前,村阵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配套的30m2厕所、村院子两面围墙也已完工,很快即可交付使用。
三年来,工作队的关怀始终围绕村民的需求展开,结对帮扶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工作队及村干部结对帮扶了全村37户、74人。贫困户巴合兰家中4口人,妻子身体不好,两个孩子上大学,仅靠巴合兰务工过日子,开支大、生活困难。阿尔别克结对帮扶后,通过“两会两票”落实惠民政策,2015年以来,为巴合兰两口子上了低保,让他的孩子每学期享受“冰山”助学金4000元;今年通过扶贫政策为每人落实0.5万元,享受扶贫畜(牛)1头、10只羊,解决安居楼房一套,并个人资助购房现金1000元。巴合兰高兴地说,“我要依靠24亩地发展农区养殖业,加上享受低保,我有信心依靠勤劳致富。”
以稳定,促发展
萨尔塔木村民族构成复杂,因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成了工作队的重要抓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年”实施方案,通过每年的元旦、春节、七一、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国庆节等主题活动,工作队逐步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改变了群众精神面貌。
2015年5月19日,工作队协助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民族团结一家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利用远程平台积极宣传“五个好”“五个一”“五讲”“五有”“四个认同”“四个互相”等民族团结知识,积极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平安户”、“信用户”、“示范户”活动,表彰平安户、民族团结模范户6名,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深入开展。
2016年3月6日,在“星级化”创建中,积极宣传有进取心的“女干部”、勤劳致富的“女强人”、尊老爱幼的“好媳妇”、家庭和谐及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好婆婆”等先进典型,经工作队与村党支部认真组织评选,对木尼拉、张玉琴等4名妇女授予“优秀女干部”“三八红旗手”“最美媳妇”“最美婆婆”荣誉称号。通过表彰“文明户、平安户”,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社区稳定工作。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萨尔塔木村十分重视维稳工作。无论在村阵地,还是村片区街道、小巷,都能见到工作队及村干部张贴的宣传栏、横幅标语。为做好维稳工作,作为队长的阿尔别克三年来一直驻守村委会,甚至在五一、国庆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也坚守岗位,主动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只为村委会24小时有人值勤值班,以确保稳定。
协助开展体检活动。2016年3月11一15日,通过体检,各民族相互交流,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的情感和距离。体检组织工作得到村民一致称赞和好评。
工作队还协助村党支部积极开展“扶贫日”“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同时,与村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动员群众、清洁家园”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群众积极参与,将山坡东环路萨尔塔木村片区500多米长的墙壁粉刷一新,美化了片区环境。通过此类微小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心,以行动带动村民参与公益活动。
此外,萨尔塔木村工作队及“两委”班子还协助村妇女代表大会到乡卫生院现场办公,组织班子成员帮助村民填写体检表和排队检查,向村民宣传慢性病体检知识,目前全村已有157人进行体检。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发放各类传单、宣传册200余份,提高了村民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协助村党支部组织本村妇女歌舞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奖励机制,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普及发展,带动全民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动脑增收入
在入户走访、收集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工作队把脱贫攻坚着眼点放在全力推动落实发展难解问题和梳理村民关心的增收问题上,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抓紧民生项目实施、接力推进,三年来共落实民生项目资金268万元。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党支部为民办事能力。长期以来,村民一直在公路上晾晒清选农作物,不仅影响交通,还影响销售价格,晒场建设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队先后8次前往派出单位和地直帮扶单位,多方筹资78万元,建成1.32万平方米的农作物晒场,由此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万元,并成为长期增收项目。晒场的建设提高了2200亩耕地秋收农产品价格,使集体、村民实现了“双赢”。
出租门面房增加村集体收入。2015年6月,工作队为托普乡政府新建的门面楼房融资50万元,为村集体预购200多平方米门面房,5月底已投入使用,通过出租,村集体每年可增收5万元。
建设农资仓库。2016年7月,工作队积极协调地区帮扶单位在晒场边建成160m2(10万元)钢架结构的农资仓库,服务于村民的农用物资及农产品存放、销售,产权属村集体。
做好种植业增收工作。对村民反映的长期使用化肥影响农作物增产问题,工作队投资30万元,在本村2000亩耕地上实施《新疆金世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低改项目(每亩用量100克),改变土地有机肥含量,增加农作物抗旱能力,为今年小麦、油葵等增产增收打好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全村有120户(其中建档立卡37户)受益。
做好农区养殖业增收。工作队利用薩尔塔木村410亩苜蓿地和225亩自然草场,积极发展农区养殖业,2015年积极协助落实45万元扶贫资金,发放450只扶贫畜(牛),解决45户贫困户生产资料短缺问题。今年,又协助落实55万元的扶贫畜(牛)项目,积极培育养殖业,目前全村发展农区养殖 1500头(只),养殖业收入可占总收入的18%。
除实施各类项目,工作队还重视教育培训,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利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缘优势,聘请地县有关部门专家开展“科技培训”活动。2016年3月15日,为做好春耕生产,请农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了《新疆自治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3月17日,召开“奖励务工村民、推进脱贫攻坚村民大会”主题活动,积极宣传《吉木乃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吉木乃县鼓励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奖励办法》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有关内容,发放惠民政策资料200多份。在村民大会上,对去年劳动力转移增收的237人进行奖励,发放奖励资金5.31万元,非农6人奖励1800元。
工作队向县级行业部门积极推荐本村致富带头人承包工程,村党支部培养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严振明,2015年带领本村30多名村民在县、乡村新建道路、建筑业等务工6个月,平均每人增收3万元,最高5万元。今年,他又带领30多名本村村民在建筑、水利等行业务工,成为带领致富的典型。
2014年工作队驻村以来,全村有46户、126人实现脱贫致富。在2016年托普乡党委“五一国际劳动节”奖励大会上,张鹏飞等14名脱贫致富能手受到表彰和奖励。脱贫光荣,已成为贫困群众的共识。
驻村三年来,萨尔塔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266元,村民的团结意识、法制意识、勤劳致富意识增强了,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们都说:“现在,我们关心的难题能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