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意味着什么?一支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些文字。这是经典的写作行为。为了考察写作的精神本质,我们选取经典的书写方式作为考察对象。使用打字机和电脑的写作,只是这一种动作的变种,以键盘替代了笔和以电脑屏幕替代了纸。但这种行为的书写性特质并未改变。因此,我们说,写作首先是一种书写行为。
那么,什么是书写?
书写,必通过笔墨与纸张接触,记录下写作者所构想的语句而形成作品。书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最初的筹划来自作者的头脑。他出于某种动机,筹划多时,直到他坐下来,伏在桌前,铺张纸笔,预备一次写作行动。写作者自他拿起笔的那一刻起,他预备成为一名作者。而当他在纸上写下文字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作者。
超现实主义一度主张自动书写,以排斥作者的理性规划,比如,他们尝试在睡梦乍醒之瞬间,写下文字,但这样的时刻甚为短暂,而且,直到醒来为止,他们几乎无法书写出任何完整的文字。接下来,如果没有某种超自然的能力帮助的话,他们就不得不借助于药物,让自己陷于半迷狂的状态。
可是,我们是否可能将一部作品成形于头脑之中,而且仅仅是存在于头脑之中?一位朋友对我说:我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想法,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就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比你现在所读到的作品精彩百倍。当然,说这话的人,通常并没有任何作品问世。但他也曾给我讲述过他的那些故事或想法,确实极其精彩,像一部奇妙的作品那样。但我们依然不能说他是个作家。如此一来,作品是什么?它是否可以只是存在于头脑之中?文字就是想法的物质形态的呈现吗?书写的文字就是思考的语言的记录吗?果若如此,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写作者书写之先,已然有一部作品成就于头脑当中,作品像文字书写于纸上一般,有一支无形的笔在作者的头脑当中书写?倘若作品不仅仅是存在于头脑之中的一个想法,而是要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于纸张之上的话,那么,这些想法将又如何通过书写而成为文字形式的文学文本?然而,无论怎样,我们依然无法确定这位一直在默默思索的人物是一位作家,直到他将其所想的形诸文字之前。
当然,他还可以讲述,以口头言辞将其想法讲述出来,如我的那位朋友那样。那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故事或他所思考的观点,那一刻,在他与我之间,构成了一个说与听的关系组合。这与写作很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写作的简略版。写作者与阅读者,在文学关系中也是并不可少的。但它不是写作。差别在于,在写作过程中,读者不在场,而在阅读状态中,作者不在场。二者同时在场的言说(交谈)行为,不是写作。
联结作者与读者的有一个中介物——作品。而这个作品必须由写作者的书写行为来完成。可是,这个行为却拒绝其他人和事的介入。作者必须孤独地完成其写作行为。
写作是这样一种行为:书写者手握笔杆,孤独地面对纸张。他不得不以孤独的姿态出现,甚至讨厌任何其他的人与事物的在场。此刻,对于他来说,“他人就是地狱”,就是彻底毁掉他即将营造的文学“天堂”的东西。这个注定孤独的书写者,手握着笔,孤身一人面对空白的纸张。尽管他的脑海充满众声喧嚣,如海浪翻腾,但此时此刻,他依旧处于空前的孤独和巨大的静默当中,仿佛创世之初的情形。因为他在着手书写的时候,作品还未成型,而读者更不知身在何处。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灵感”与他同在。
在寂静当中,只有沙沙的书写声,好像一个形单影只的夜行者在落叶上疾走。或在暗夜,则有孤单的灯光照在他的前面,照在纸上。那里几乎是唯一明亮之处。笔向着那明亮行进,在空白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了作品的轮廓。但作品是沉默的。一些墨色所形成的有序列的痕迹,仿佛要开口说话,但不知它们要说出些什么来。直到书写完成,写作者起身离开书写的场域,才第一次面对那个已经完成的作品,作品似乎也要站起身来,似乎要开口说出话来。但直到被阅读之前,它依然处于缄默当中。它躺在那里,等待着第一个阅读者。唯其如此,它才真正开始发声。
毫无疑问,作品需要读者。写作者渴望读者之心是那般的强烈,恨不得全人类人手一册他所写的书。即便那些最高傲的作者,他也需要至少一个读者。在任何一个读者尚未出现之前,他就已经需要读者了。他必须假想有哪怕只是一名读者,在世界的某处,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他的读者。可是,这位读者只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他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但写作依旧可以进行下去。写作者甚至不再只是一名书写者,他必须同时在创造读者。
在孤独的书写状态中,他甚至不得不将自己分裂成一位正在阅读的读者。他手中的笔写下文字,他的眼睛则看到这一切,如同读者一般。作者就这样一分为二。他自己仿佛一个隐藏在身后的另一个人,正悄然偷窥着他的写作。写作者的孤独被自己的目光所破坏,他自己成为可厌的另一个人——那个心怀叵测的偷窥者。
事实正是如此。他写下那些文字,他写下句子。那些句子不再只是在他脑海里被制造出来的想法,他同时成为看到纸上那些文字的读者。
然而现在,他甚至一分为三了。他的头脑构想,手在书写,眼睛则在看。但这一切都将统一在文字当中。唯有在他所书写的文本当中,这一切才有可能合为一体。
然而,吊诡的是,就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作者从写作的世界里抽身脱离。他不在了。不再跟这一切有关。作者重新回到这位普通人的完整性当中,由书写所带来的三分世界从此消失。正因为这一“脱离”,使得文字成为作品,就好比胎儿脱离母腹,并在脐带断开的那一刻,成为新生儿。
现在,写作者所写下的文本,通过印刷术而成为书。那本闭合的书(有时它还被塑料纸密封起来),此刻存在于那里。阅读者拿起它来,将它打开。书本打开,它袒露在那里,基本上服从于作者书写的原稿,但它消除了书写者个人化的书写印记,以统一的印刷字体呈现出来。这可能会让书法家、笔迹学家和心理学家颇感失望,但这对于作品的意义并不构成根本性的影响。
在文本中,在语词的迷宫中,写作者精心布下了寓意的地雷,自己躲在路旁察看,希望阅读者精心地加以排除,然后出示给他看,彼此会心一笑。可是,只有少数读者,如脂砚斋,才乐意加入写作者的这种扫雷游戏。阅读者大踏步地从文本的意义雷区穿过,或者只粗略地发现了几处标志显著的埋藏物。躲在一旁的写作者高声提醒,但他们好像梦境中的幽灵,徒然地张开嘴,却没有声音发出,他们不在场的喊叫是那样的空洞无物。而阅读者对此充耳不闻。 最后,作品被收藏进图书馆,被搁置在书架上,跟它的同类在一起,仿佛处于一个巨大的书的坟场。一些伟大的书占据了相对醒目的位置,而一般的书则按照图书编目学拥挤在一起,被灰尘所掩盖。天长日久,泛黄变脆,直到图书管理人员要将它们作为废纸卖掉,或变成造纸厂的纸浆,或流落到旧书摊,被一些有恋物癖的书痴所收购。也有一种特定的情况,让它们的命运变得激越而又悲惨——它们被一些仇书者从灰堆里搜捕出来,拖到广场上,堆在一起,放火焚烧。有时甚至它的作者也难逃厄运。他们一道被投进那个烈焰熊熊的地狱之中。
然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则显明了写作的另一种状态——在不同写作者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呼应的、协和状态的写作。
事实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跟《红楼梦》是两部不同的书。
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曹雪芹、脂砚斋共同写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是一部作品,它独立存在;《红楼梦》(《石头记》)文本与脂评的双重文本,构成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它不是《红楼梦》的点评版,而是另一部作品。
《红楼梦》小说文本跟脂砚斋评论文本,是两个相互开放的文本系统。它们不能相互替代或抹除。而且,因着它们的共同存在,而使各自呈现出“未完成性”。
脂评甚至不同于古典小说中的点评。点评,乃是对一个已然完成的作品的印象式的评价,点评文本是附着于原文之上的,并不构成对原文的渗透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原文作者在其文本完成之后,已然抽身离去。原作者的不在场,导致点评文本对原文的依附性关系。脂评所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和尚未完成的文本,而且,原文作者和点评作者同时在场,他们的那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现场感,仿佛能够听到彼此间的对话、交谈、叹息和赞叹的声音,甚至还能感觉到那种心有灵犀的相对一笑。
文本如此这般地相互向对方敞开,互相嵌入和交织,如同友人间的耳鬓厮磨,并对原文产生足以改变其结构上和意义上的影响。其本事来历,其微妙影射,其幽隐内涵,乃至其应有的美学效果,不是事后点评的物理效果,而是一种化学效果。点评者并非外在于原文,而是进入原文,通过文本特有的缝隙,潜入其中。阅读者和评判者均成为一个角色,进入作品中。它们好像要携手进入另一种状态,以完成彼此之间所缔结的某个神秘契约。然而,它们并未真正进入那个令人期盼的状态当中,呈现给我们的只是这样一种“进行时态”。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文本。
如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可视作一个全新的文本系统。它不是《红楼梦》,也不是《红楼梦》的点评本,而是一部奇特的小说,一部博尔赫斯式的,或布莱希特式的小说。它以一种亲密无间的“协和性”,使得两个不同的文本成为一体。在原文的虚构世界中,引入真实世界的参照系,并再度构成新的虚构文本,如同“甄宝玉”在“贾宝玉”的世界里看见了自己的形象,并再度虚构出属于“甄宝玉”的“贾宝玉”世界。这正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为无处有还无。”
(责任编辑 魏建宇)
那么,什么是书写?
书写,必通过笔墨与纸张接触,记录下写作者所构想的语句而形成作品。书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最初的筹划来自作者的头脑。他出于某种动机,筹划多时,直到他坐下来,伏在桌前,铺张纸笔,预备一次写作行动。写作者自他拿起笔的那一刻起,他预备成为一名作者。而当他在纸上写下文字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作者。
超现实主义一度主张自动书写,以排斥作者的理性规划,比如,他们尝试在睡梦乍醒之瞬间,写下文字,但这样的时刻甚为短暂,而且,直到醒来为止,他们几乎无法书写出任何完整的文字。接下来,如果没有某种超自然的能力帮助的话,他们就不得不借助于药物,让自己陷于半迷狂的状态。
可是,我们是否可能将一部作品成形于头脑之中,而且仅仅是存在于头脑之中?一位朋友对我说:我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想法,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就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比你现在所读到的作品精彩百倍。当然,说这话的人,通常并没有任何作品问世。但他也曾给我讲述过他的那些故事或想法,确实极其精彩,像一部奇妙的作品那样。但我们依然不能说他是个作家。如此一来,作品是什么?它是否可以只是存在于头脑之中?文字就是想法的物质形态的呈现吗?书写的文字就是思考的语言的记录吗?果若如此,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写作者书写之先,已然有一部作品成就于头脑当中,作品像文字书写于纸上一般,有一支无形的笔在作者的头脑当中书写?倘若作品不仅仅是存在于头脑之中的一个想法,而是要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于纸张之上的话,那么,这些想法将又如何通过书写而成为文字形式的文学文本?然而,无论怎样,我们依然无法确定这位一直在默默思索的人物是一位作家,直到他将其所想的形诸文字之前。
当然,他还可以讲述,以口头言辞将其想法讲述出来,如我的那位朋友那样。那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故事或他所思考的观点,那一刻,在他与我之间,构成了一个说与听的关系组合。这与写作很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写作的简略版。写作者与阅读者,在文学关系中也是并不可少的。但它不是写作。差别在于,在写作过程中,读者不在场,而在阅读状态中,作者不在场。二者同时在场的言说(交谈)行为,不是写作。
联结作者与读者的有一个中介物——作品。而这个作品必须由写作者的书写行为来完成。可是,这个行为却拒绝其他人和事的介入。作者必须孤独地完成其写作行为。
写作是这样一种行为:书写者手握笔杆,孤独地面对纸张。他不得不以孤独的姿态出现,甚至讨厌任何其他的人与事物的在场。此刻,对于他来说,“他人就是地狱”,就是彻底毁掉他即将营造的文学“天堂”的东西。这个注定孤独的书写者,手握着笔,孤身一人面对空白的纸张。尽管他的脑海充满众声喧嚣,如海浪翻腾,但此时此刻,他依旧处于空前的孤独和巨大的静默当中,仿佛创世之初的情形。因为他在着手书写的时候,作品还未成型,而读者更不知身在何处。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灵感”与他同在。
在寂静当中,只有沙沙的书写声,好像一个形单影只的夜行者在落叶上疾走。或在暗夜,则有孤单的灯光照在他的前面,照在纸上。那里几乎是唯一明亮之处。笔向着那明亮行进,在空白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了作品的轮廓。但作品是沉默的。一些墨色所形成的有序列的痕迹,仿佛要开口说话,但不知它们要说出些什么来。直到书写完成,写作者起身离开书写的场域,才第一次面对那个已经完成的作品,作品似乎也要站起身来,似乎要开口说出话来。但直到被阅读之前,它依然处于缄默当中。它躺在那里,等待着第一个阅读者。唯其如此,它才真正开始发声。
毫无疑问,作品需要读者。写作者渴望读者之心是那般的强烈,恨不得全人类人手一册他所写的书。即便那些最高傲的作者,他也需要至少一个读者。在任何一个读者尚未出现之前,他就已经需要读者了。他必须假想有哪怕只是一名读者,在世界的某处,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他的读者。可是,这位读者只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他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但写作依旧可以进行下去。写作者甚至不再只是一名书写者,他必须同时在创造读者。
在孤独的书写状态中,他甚至不得不将自己分裂成一位正在阅读的读者。他手中的笔写下文字,他的眼睛则看到这一切,如同读者一般。作者就这样一分为二。他自己仿佛一个隐藏在身后的另一个人,正悄然偷窥着他的写作。写作者的孤独被自己的目光所破坏,他自己成为可厌的另一个人——那个心怀叵测的偷窥者。
事实正是如此。他写下那些文字,他写下句子。那些句子不再只是在他脑海里被制造出来的想法,他同时成为看到纸上那些文字的读者。
然而现在,他甚至一分为三了。他的头脑构想,手在书写,眼睛则在看。但这一切都将统一在文字当中。唯有在他所书写的文本当中,这一切才有可能合为一体。
然而,吊诡的是,就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作者从写作的世界里抽身脱离。他不在了。不再跟这一切有关。作者重新回到这位普通人的完整性当中,由书写所带来的三分世界从此消失。正因为这一“脱离”,使得文字成为作品,就好比胎儿脱离母腹,并在脐带断开的那一刻,成为新生儿。
现在,写作者所写下的文本,通过印刷术而成为书。那本闭合的书(有时它还被塑料纸密封起来),此刻存在于那里。阅读者拿起它来,将它打开。书本打开,它袒露在那里,基本上服从于作者书写的原稿,但它消除了书写者个人化的书写印记,以统一的印刷字体呈现出来。这可能会让书法家、笔迹学家和心理学家颇感失望,但这对于作品的意义并不构成根本性的影响。
在文本中,在语词的迷宫中,写作者精心布下了寓意的地雷,自己躲在路旁察看,希望阅读者精心地加以排除,然后出示给他看,彼此会心一笑。可是,只有少数读者,如脂砚斋,才乐意加入写作者的这种扫雷游戏。阅读者大踏步地从文本的意义雷区穿过,或者只粗略地发现了几处标志显著的埋藏物。躲在一旁的写作者高声提醒,但他们好像梦境中的幽灵,徒然地张开嘴,却没有声音发出,他们不在场的喊叫是那样的空洞无物。而阅读者对此充耳不闻。 最后,作品被收藏进图书馆,被搁置在书架上,跟它的同类在一起,仿佛处于一个巨大的书的坟场。一些伟大的书占据了相对醒目的位置,而一般的书则按照图书编目学拥挤在一起,被灰尘所掩盖。天长日久,泛黄变脆,直到图书管理人员要将它们作为废纸卖掉,或变成造纸厂的纸浆,或流落到旧书摊,被一些有恋物癖的书痴所收购。也有一种特定的情况,让它们的命运变得激越而又悲惨——它们被一些仇书者从灰堆里搜捕出来,拖到广场上,堆在一起,放火焚烧。有时甚至它的作者也难逃厄运。他们一道被投进那个烈焰熊熊的地狱之中。
然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则显明了写作的另一种状态——在不同写作者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呼应的、协和状态的写作。
事实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跟《红楼梦》是两部不同的书。
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曹雪芹、脂砚斋共同写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是一部作品,它独立存在;《红楼梦》(《石头记》)文本与脂评的双重文本,构成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它不是《红楼梦》的点评版,而是另一部作品。
《红楼梦》小说文本跟脂砚斋评论文本,是两个相互开放的文本系统。它们不能相互替代或抹除。而且,因着它们的共同存在,而使各自呈现出“未完成性”。
脂评甚至不同于古典小说中的点评。点评,乃是对一个已然完成的作品的印象式的评价,点评文本是附着于原文之上的,并不构成对原文的渗透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原文作者在其文本完成之后,已然抽身离去。原作者的不在场,导致点评文本对原文的依附性关系。脂评所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和尚未完成的文本,而且,原文作者和点评作者同时在场,他们的那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现场感,仿佛能够听到彼此间的对话、交谈、叹息和赞叹的声音,甚至还能感觉到那种心有灵犀的相对一笑。
文本如此这般地相互向对方敞开,互相嵌入和交织,如同友人间的耳鬓厮磨,并对原文产生足以改变其结构上和意义上的影响。其本事来历,其微妙影射,其幽隐内涵,乃至其应有的美学效果,不是事后点评的物理效果,而是一种化学效果。点评者并非外在于原文,而是进入原文,通过文本特有的缝隙,潜入其中。阅读者和评判者均成为一个角色,进入作品中。它们好像要携手进入另一种状态,以完成彼此之间所缔结的某个神秘契约。然而,它们并未真正进入那个令人期盼的状态当中,呈现给我们的只是这样一种“进行时态”。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文本。
如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可视作一个全新的文本系统。它不是《红楼梦》,也不是《红楼梦》的点评本,而是一部奇特的小说,一部博尔赫斯式的,或布莱希特式的小说。它以一种亲密无间的“协和性”,使得两个不同的文本成为一体。在原文的虚构世界中,引入真实世界的参照系,并再度构成新的虚构文本,如同“甄宝玉”在“贾宝玉”的世界里看见了自己的形象,并再度虚构出属于“甄宝玉”的“贾宝玉”世界。这正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为无处有还无。”
(责任编辑 魏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