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剪指甲、勤洗手、常刷牙?”
“美观大方。”
“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8月的攀枝花市盐边县红宝乡刮起一阵名为“两个包+一把刀”卫生洁净进乡村的活动风暴。“两个包”为爱心清洁包、村组理发包;“一把刀”为定点指甲刀,送到了干坪子、迷塘、蚂蝗箐、核桃箐、中槽、长草坪6个省级贫困村以及广东湾村,这是一个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导的内涵丰富的创新组合,是攀枝花在今年脱贫攻坚中,摸索出的一个新思路,也是攀枝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2017年,全市计划完成35个贫困村退出、2189户8697人脱贫。3年前,攀枝花市正式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从那一刻起,全市上下集中火力啃“硬骨頭”、挪穷窝、拔穷根,贫困户们心中燃起希望,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而艰巨,没有退路,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
全市向脱贫攻坚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总攻,“捷报”连连,2016年市辖盐边县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县”。截至201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9658户37792人减至3886户15776人,贫困发生率由7.2%降至3.0%。脱贫户人均最高增收两万多元,年均增收2580多元,为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苦练内功——
抢抓基础设施 打通外联壁垒
打赢这场攻坚战,要从基础设施上下足功夫,拓宽老百姓的致富渠道,让贫困户看到希望。
基础设施抓起来,脱贫致富道路才走得通,这是余自彬曾经担任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后元村第一书记时的心得。2016年1月,刚踏上后元村那片贫瘠土地,面对一下雨就泥泞难行的通组道路,村内大多数地方不通移动电话,部分村民连生活饮用水都存在困难的僵局,余自彬决定先从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各个击破。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将10公里村主干道路硬化,新建通组道路8公里,结束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瓶颈;建饮水池、铺设饮水管道,解决32户153人饮水难问题;规划建设移动通讯基站,对全村电网进行改造……解决了贫困村的“孤岛”困境,打开了这场攻坚战的突破口。
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温泉彝族乡大窝凼村,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几乎隔断村庄与外界的联系,狭窄的泥泞路通往30多公里外的乡政府。同样,基础设施落后是脱贫路上的绊脚石。2016年一开年,市里、县里的领导、帮扶干部、帮村单位一拨又一拨进村,电网改造、硬化道路、修水窖等新项目陆续启动,打响攻坚战。
为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31个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12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45.3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达100%;新增和改善恢复农田节水灌溉面积7000余亩,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5700余亩;46个农网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35个贫困村均达到至少有一家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要求……
“扶智”示范——
科技支撑发展 引领驱动脱贫
扶贫必须先“扶智”,转变落后观念才能谈发展。
2016年8月,道角村建起了全市贫困村第一家“农民学校”和“农民影院”,吹响科技文化扶贫的号角。一场场学习和培训,逐渐扭转了村民的落后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让群众行动起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心态。为此,攀枝花市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基地、专合组织等社会扶贫力量,充分发挥劳动基地(区、点)和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在后进贫困村、贫困户上抓落实,强化抓两头带中间作用,把“扶贫”和“扶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仁和区福田镇,探索建立了“科技专家+示范户+对子户+一般农户”示范区,建成优质芒果基地2.8万亩,2016年底人均收入较2014年增收2500多元。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市贫困山区核桃、桃、芒果等产业上推广,复制基地14个、14万余亩,建立示范户169户,对子户611户,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500余人。这为同类地区科技精、准、快产业扶贫,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脱贫、科技致富、共同富裕”的样板。
“福田模式”的示范力量,让全市贫困村、贫困户正逐步形成“你追我赶”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因地制宜——
优化产业布局 创新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念好脱贫致富经。
全市贫困村大多位于边远高寒或二半山区,生产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布局。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优化产业布局是关键,为此,全市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在河谷地区优先发展冬季蔬菜、枇杷、芒果等产业,中山和二半山区发展烤烟、蚕桑、中药材和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在高寒山区发展肉牛、黑山羊等草食牲畜和温带水果等产业。
米易县草场乡仙山村结合区域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标杆村。全村因地制宜转型发展林果业,5100亩核桃逐步挂果,2000亩青花椒、500亩樱桃初见效益。同时,按照“同种摇钱树、同喂致富羊”的发展思路,全村大力实施“万亩林”“生态林业扶贫+林下种养殖”项目,成立了村民入股的专业合作社,发动全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合作社规模正不断发展壮大,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要求,全市创新开展“5+2”产业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全市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目前,贫困地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已形成规模。优质芒果产业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特色蚕桑产业发展迅猛,已与中丝集团签订5.1亿元合作协议。目前,全市已建立10余家大中型农产品深加工厂和交易市场,与30余家企业签订销售合同,贫困地区产业销售“链条”逐步打通。(作者单位:攀枝花日报社)(责编:陈晖)
“美观大方。”
“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8月的攀枝花市盐边县红宝乡刮起一阵名为“两个包+一把刀”卫生洁净进乡村的活动风暴。“两个包”为爱心清洁包、村组理发包;“一把刀”为定点指甲刀,送到了干坪子、迷塘、蚂蝗箐、核桃箐、中槽、长草坪6个省级贫困村以及广东湾村,这是一个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导的内涵丰富的创新组合,是攀枝花在今年脱贫攻坚中,摸索出的一个新思路,也是攀枝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2017年,全市计划完成35个贫困村退出、2189户8697人脱贫。3年前,攀枝花市正式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从那一刻起,全市上下集中火力啃“硬骨頭”、挪穷窝、拔穷根,贫困户们心中燃起希望,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而艰巨,没有退路,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
全市向脱贫攻坚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总攻,“捷报”连连,2016年市辖盐边县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县”。截至201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9658户37792人减至3886户15776人,贫困发生率由7.2%降至3.0%。脱贫户人均最高增收两万多元,年均增收2580多元,为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苦练内功——
抢抓基础设施 打通外联壁垒
打赢这场攻坚战,要从基础设施上下足功夫,拓宽老百姓的致富渠道,让贫困户看到希望。
基础设施抓起来,脱贫致富道路才走得通,这是余自彬曾经担任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后元村第一书记时的心得。2016年1月,刚踏上后元村那片贫瘠土地,面对一下雨就泥泞难行的通组道路,村内大多数地方不通移动电话,部分村民连生活饮用水都存在困难的僵局,余自彬决定先从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各个击破。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将10公里村主干道路硬化,新建通组道路8公里,结束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瓶颈;建饮水池、铺设饮水管道,解决32户153人饮水难问题;规划建设移动通讯基站,对全村电网进行改造……解决了贫困村的“孤岛”困境,打开了这场攻坚战的突破口。
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温泉彝族乡大窝凼村,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几乎隔断村庄与外界的联系,狭窄的泥泞路通往30多公里外的乡政府。同样,基础设施落后是脱贫路上的绊脚石。2016年一开年,市里、县里的领导、帮扶干部、帮村单位一拨又一拨进村,电网改造、硬化道路、修水窖等新项目陆续启动,打响攻坚战。
为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31个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12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45.3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达100%;新增和改善恢复农田节水灌溉面积7000余亩,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5700余亩;46个农网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35个贫困村均达到至少有一家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要求……
“扶智”示范——
科技支撑发展 引领驱动脱贫
扶贫必须先“扶智”,转变落后观念才能谈发展。
2016年8月,道角村建起了全市贫困村第一家“农民学校”和“农民影院”,吹响科技文化扶贫的号角。一场场学习和培训,逐渐扭转了村民的落后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让群众行动起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心态。为此,攀枝花市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基地、专合组织等社会扶贫力量,充分发挥劳动基地(区、点)和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在后进贫困村、贫困户上抓落实,强化抓两头带中间作用,把“扶贫”和“扶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仁和区福田镇,探索建立了“科技专家+示范户+对子户+一般农户”示范区,建成优质芒果基地2.8万亩,2016年底人均收入较2014年增收2500多元。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市贫困山区核桃、桃、芒果等产业上推广,复制基地14个、14万余亩,建立示范户169户,对子户611户,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500余人。这为同类地区科技精、准、快产业扶贫,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脱贫、科技致富、共同富裕”的样板。
“福田模式”的示范力量,让全市贫困村、贫困户正逐步形成“你追我赶”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因地制宜——
优化产业布局 创新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念好脱贫致富经。
全市贫困村大多位于边远高寒或二半山区,生产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布局。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优化产业布局是关键,为此,全市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在河谷地区优先发展冬季蔬菜、枇杷、芒果等产业,中山和二半山区发展烤烟、蚕桑、中药材和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在高寒山区发展肉牛、黑山羊等草食牲畜和温带水果等产业。
米易县草场乡仙山村结合区域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标杆村。全村因地制宜转型发展林果业,5100亩核桃逐步挂果,2000亩青花椒、500亩樱桃初见效益。同时,按照“同种摇钱树、同喂致富羊”的发展思路,全村大力实施“万亩林”“生态林业扶贫+林下种养殖”项目,成立了村民入股的专业合作社,发动全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合作社规模正不断发展壮大,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要求,全市创新开展“5+2”产业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全市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目前,贫困地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已形成规模。优质芒果产业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特色蚕桑产业发展迅猛,已与中丝集团签订5.1亿元合作协议。目前,全市已建立10余家大中型农产品深加工厂和交易市场,与30余家企业签订销售合同,贫困地区产业销售“链条”逐步打通。(作者单位:攀枝花日报社)(责编:陈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