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构建了的包含债券发行人、评级公司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博弈参与者最优策略选择,发现评级公司对债券首次评级和跟踪评级会选择不同的评级策略.基于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2010-2018年到期和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债券样本,实证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债券评级公司对首次发行的债券有普遍给予高评级的动机,而在跟踪评级时,评级公司更倾向于在评级信息中如实包含债券专有信息.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结论对于长期债券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同样有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第一,进一步打击“信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构建了的包含债券发行人、评级公司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博弈参与者最优策略选择,发现评级公司对债券首次评级和跟踪评级会选择不同的评级策略.基于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2010-2018年到期和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债券样本,实证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债券评级公司对首次发行的债券有普遍给予高评级的动机,而在跟踪评级时,评级公司更倾向于在评级信息中如实包含债券专有信息.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结论对于长期债券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同样有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第一,进一步打击“信用评级交易”行为,提高对债券评级机构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第二,加快引进国外优质评级机构,逐步建立“双评级”制度;第三,逐步推行投资者付费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债券评级公司的评级策略;第四,鼓励中立评级机构发展,扩大中立评级机构市场份额.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从经济学方法论出发,厘清元宇宙的主要经济逻辑,说明元宇宙的虚拟数字经济活动无法与现实经济分离,探讨了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提出元宇宙本质上需依托现实社会架构和经济逻辑进行构建,与其完全去中心化理念无法达成共识.元宇宙的现实匹配度或实现程度的提升是社会长期演进的结果,去中心化并非发展元宇宙的充分必要条件,应基于央行数字人民币构建元宇宙金融基础设施.本文还探讨了实现元宇宙的技术应用和产业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在元宇宙经济的初级阶段,基础设施软硬件和底层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将优先得到发展;游戏、商业服务体
中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微企业数据的缺乏,很难深入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创业特征,也难以梳理中小企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到死亡的演变过程,更难以构画企业家的特征,以及理解它们的生存状态.2018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开展了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nterprise Survey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ESIEC),以填补中小企业数据缺失的空白
文章运用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2011年《社会保险法》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保压力提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的平行趋势检验、变量替代以及安慰剂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发现,精简低学历雇佣人员、提高资本劳动比和提高创新投入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保压力对国有企业、创新需求高、经营年限长和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影响力度更大.文章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一条中国
近年来,国内传统银行体系正在面临着数字金融的巨大影响,那么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约呢?本文使用2011-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增单笔银行信贷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合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倾向于向标的公司发放数额更大和期限更长的贷款,同时这些贷款的利率更低,贷款担保要求更为宽松.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和促进银行竞争的作用机制,从而影响银行贷款契约制定.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银行的贷款合约制定受数字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和企业成本加成率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机制,然后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企—海关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和企业成本加成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和企业成本加成率均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和企业成本加成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来看,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显著降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成本加成率对加工贸易企业和中西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研究浩如烟海,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学界加大了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注度.本文对国内外新兴产业最新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现阶段研究主要围绕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统计、新兴产业政策效果评估、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展开广泛讨论,相关成果丰富了对新兴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和运行机理的认识,但在数据积累、研究范式、理论创新等方面仍需做更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兴产业研究和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应形成新兴产业统一的界定范围和精准的核
自生能力是林毅夫倡导新结构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文章从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两者结合的视角构建了对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提高交易效率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公司自生能力的提升传导路径.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2019年数据,验证了基本假设和机制假设.研究发现:交易效率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对企业自生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关键在于国有企业处于制造业的上游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还发现,在企业初创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和交
互联网已经广泛介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创新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时间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媒体,从而引发了媒体和广告行业的变革.本文结合三网融合的背景,研究互联网对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企业在媒体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高,市场结构和用户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媒介得益于其在信息传播效率和传播效用方面的优势,不断向传统媒体行业渗透,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对于媒体行业具有挤压和促进双重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它挤占
美国政府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301调查报告》中,将我国汽车产业的合资企业界定为实施所谓“强制技术转让”的载体.本文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辨析,主要的结论是: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是一种“自觉、自愿、合意、共赢”的公平交易行为,并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下,主导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美汽车合资企业是通用、福特等美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他们从合资经营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人为割裂和限制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协作关系,无助于改善美方的贸易条件和降低贸易赤字.
2021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以“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为主题,专家学者们围绕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问题、数字贸易与价值链、宏观金融、区域发展与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理论与应用、交通建设与企业发展、“双碳”与环境经济问题、人工智能、产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区域与环境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会议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