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责任。学生语文能力中重要的一项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不开。教学大纲里面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基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是真正阅读的基础,但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对于一节课,教师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这一节课的阅读方法,真正掌握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会了这一节课,是初步实现了当堂的教学目标。课本是一个例子,目的是通过这一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师教的是“一”,而不能让学生仅仅学会“一”。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达到“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由这一课推及到其他的课文,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进一步阅读课本以外的报刊、杂志。教师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个能力才能称得上阅读教学的成功,也才算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前提。对于一位学生来说,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首先得从识字开始,掌握字的读音,了解词语的含义。学生还要积累丰富的词语,并在语文活动中能够自主地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是有区别的,有的词语用的是基本的意思,有的用的是它的引申义,还有的词语在课文中是重要的词语,有着特殊的含义,对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争取理解词语的含义,就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语教学,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一定要重点训练。
  2.理解句子的含义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每个句子都是由词语连缀而成的,每一个句子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对理解课文的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就是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的句子。所谓重点的句子,就是那些与表达中心思想有着密切关系的句子,那些有着深刻含义的句子,还有一些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有偏差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句子,重点分析,有效领会,因为抓住了句子的理解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3.理解段落有助于把握全文的思路。段落的划分有的可以从自然段上考虑,看一看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其基本的段意是什么。如果每一个段落都能够理解清楚,课文的基本思路也就明确了。还有一些句子,它对前后的段落起着勾连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这些句子往往是过渡句,本身即是内容的概括,有时是前后内容的衔接。
  4.理解篇章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是在学生理解词语,把握句子,掌握段落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篇章要把握好段落之间的衔接,要准确归纳段落的含义,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缺一不可,也可以说是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的。
  三、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好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做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由此可见,仅是学习而不加思考,阅读就不会深入,而边读边思考,则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样想,是首要明确的问题。在阅读中,需要思考的内容很广泛,从字词句到篇章,从内容的理解到写作方法的运用,都在思考之列。大凡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就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注意课文前后内容的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比如,在阅读的不同阶段,学生可以有所侧重。初读课文,可以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有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总之,指导学生阅读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具体的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的含义就只能是词典中的含义,而不能真正体现作者的思想。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理解作者的思想。例如,《长城》一课“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中的“凝结”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而文中不是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凝结”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它的含义。
  总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住词语理解是基础,掌握阅读方法是捷径,并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索、领悟。只有如此,学生在阅读中才会触类旁通,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高超的语言艺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同还可以化解课堂风波,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善于利用语言的艺术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语文的情感魅力,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艺术 方
隧道监控系统关系到隧道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与及时维护的关键,而监控系统的完善需要有良好的监控设备才能够得以保障。本文就此进行概述。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政府采购,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具有重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