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对话”则是其中的主旋律。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在实践性、综合性的语言活动中展开。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等方法,能有效提高对话的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深度对话 深度学习 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切的交流情景,构建切实的体验平台,实现“对话”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让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咬文嚼字——在品评感悟中深度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语文学习中需“咬文嚼字”,将对字词浅层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立体感悟。要在“咬文嚼字”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咬文嚼字”的深入对话过程中充分互动。
案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一)
1.瞻仰是什么意思?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瞻仰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哪里?
2.指名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3.听老师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参观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4.老师读的与课文不一样在哪儿?故居是一个地方,参观故居用词正确,为什么作者用瞻仰不用参观?
5.因为作者尊敬宋庆龄,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看来,写文章,不仅用词要正确,用的这个词还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二)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1.在这句話中从哪儿能体会到樟树长得旺盛?
2.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3.这里写出枝干的三个特点:粗壮、多、长。
4.枝干粗壮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枝干的多和长,学生眼睛看不到。教师就要通过体态语让学生体会“四面八方”是形容枝干的多;伸得远远的是形容枝干的长;并且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三)
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既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变成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这种香气也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你发现了吗,这段话中有许多关联词语,没有这些关联词语,意思也能表达清楚,我们一句一句读,老师读没有关联词语的,同学们读原句。
2.三句连起来读。
3.没有关联词语,意思表达的也一样清楚,语句也很通顺,为什么作者要加入关联词?
4.关联词能使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感情表达得更强烈,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了樟树的香气永久的高贵品质,在写作时,巧用关联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
教师带领着学生咀嚼文本中的字词,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深切感悟。通过反复体味、揣摩教材中的重点词句甚至标点的运用妙处,学生能由表及里地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度。
二、整体感知——在联想体验中深度对话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整体感知,是初步理解文本主要内容与情感的方法,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要。首先,整体感知决定着阅读兴趣的大小。在极短的时间内要让师生能在联想体验中深度对话,感知文章的内容就成了前提条件。其次,整体感知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对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体验,影响着师生深度对话的质量。
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描写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揭示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本文的意蕴很深,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高尔基为表达对父亲的爱而辛苦种花的深情。然后,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你们也和高尔基的儿子一样是10岁,你们会怎样表达对父亲的爱呢?”学生众说纷纭,畅谈了生活中对父亲的爱。在学生联系了生活实际之后,自然而然懂得了从小要关心父母、尊敬父母,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了。
三、多元比较——在质疑问难中深度对话
《朱子读书法》中记录了读书的观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终则节节有疑。”有疑后能进行多元化的、通盘的思考与比较,之后会柳暗花明,以至融会贯通。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到“进”,就是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在充分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带着不断生发的疑问再度叩问文本,为后续的剖析以及正确取舍做铺垫。
案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释题片段
1.课题中还有一个名词,一起读:樟树。
2.你了解樟树吗?你在哪儿见过樟树?
3.学生介绍。
4.樟树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非常广泛,课文写的是哪里的樟树啊?
5.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师没有再问下去,其实如果你这时候再问问学生,你有疑问吗?学生肯定会问:作者为什么不写别的地方的樟树,或者就写樟树,而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这儿老师没有问,但是学生有存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1.课文第4、5自然段具体写了樟树,那么还有几个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2.指名读1、2、3自然段,每读一段,让学生快速提炼主要内容。
3.三段读完,那么作者将三个自然段连在一起讲了什么呢?
4.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三个自然段的意思呢?(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5.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质疑: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不着急,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合影留念作为永久的纪念?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提及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提问的能力,因为教师问怎样的问题,决定了学生怎样的思考。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方式,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它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提高了课堂师生对话的深度。
以上是笔者通过“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的方法讲述自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师生“深度对话”的一些体会。最后,笔者认为:教师理解文本的深度,决定着课堂学习的深度,没有教师深度理解文本,阅读教学深度学习就没有真正发生。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所提的问题以及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没有教师有思维空间以及思维含量的问题,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就不会发生。
【关键词】深度对话 深度学习 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切的交流情景,构建切实的体验平台,实现“对话”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让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咬文嚼字——在品评感悟中深度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语文学习中需“咬文嚼字”,将对字词浅层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立体感悟。要在“咬文嚼字”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咬文嚼字”的深入对话过程中充分互动。
案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一)
1.瞻仰是什么意思?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瞻仰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哪里?
2.指名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3.听老师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参观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4.老师读的与课文不一样在哪儿?故居是一个地方,参观故居用词正确,为什么作者用瞻仰不用参观?
5.因为作者尊敬宋庆龄,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看来,写文章,不仅用词要正确,用的这个词还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二)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1.在这句話中从哪儿能体会到樟树长得旺盛?
2.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3.这里写出枝干的三个特点:粗壮、多、长。
4.枝干粗壮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枝干的多和长,学生眼睛看不到。教师就要通过体态语让学生体会“四面八方”是形容枝干的多;伸得远远的是形容枝干的长;并且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教学片段(三)
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既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变成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这种香气也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你发现了吗,这段话中有许多关联词语,没有这些关联词语,意思也能表达清楚,我们一句一句读,老师读没有关联词语的,同学们读原句。
2.三句连起来读。
3.没有关联词语,意思表达的也一样清楚,语句也很通顺,为什么作者要加入关联词?
4.关联词能使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感情表达得更强烈,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了樟树的香气永久的高贵品质,在写作时,巧用关联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
教师带领着学生咀嚼文本中的字词,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深切感悟。通过反复体味、揣摩教材中的重点词句甚至标点的运用妙处,学生能由表及里地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度。
二、整体感知——在联想体验中深度对话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整体感知,是初步理解文本主要内容与情感的方法,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要。首先,整体感知决定着阅读兴趣的大小。在极短的时间内要让师生能在联想体验中深度对话,感知文章的内容就成了前提条件。其次,整体感知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对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体验,影响着师生深度对话的质量。
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描写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揭示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本文的意蕴很深,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高尔基为表达对父亲的爱而辛苦种花的深情。然后,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你们也和高尔基的儿子一样是10岁,你们会怎样表达对父亲的爱呢?”学生众说纷纭,畅谈了生活中对父亲的爱。在学生联系了生活实际之后,自然而然懂得了从小要关心父母、尊敬父母,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了。
三、多元比较——在质疑问难中深度对话
《朱子读书法》中记录了读书的观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终则节节有疑。”有疑后能进行多元化的、通盘的思考与比较,之后会柳暗花明,以至融会贯通。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到“进”,就是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在充分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带着不断生发的疑问再度叩问文本,为后续的剖析以及正确取舍做铺垫。
案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释题片段
1.课题中还有一个名词,一起读:樟树。
2.你了解樟树吗?你在哪儿见过樟树?
3.学生介绍。
4.樟树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非常广泛,课文写的是哪里的樟树啊?
5.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师没有再问下去,其实如果你这时候再问问学生,你有疑问吗?学生肯定会问:作者为什么不写别的地方的樟树,或者就写樟树,而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这儿老师没有问,但是学生有存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1.课文第4、5自然段具体写了樟树,那么还有几个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2.指名读1、2、3自然段,每读一段,让学生快速提炼主要内容。
3.三段读完,那么作者将三个自然段连在一起讲了什么呢?
4.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三个自然段的意思呢?(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5.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质疑: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不着急,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合影留念作为永久的纪念?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提及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提问的能力,因为教师问怎样的问题,决定了学生怎样的思考。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方式,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它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提高了课堂师生对话的深度。
以上是笔者通过“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的方法讲述自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师生“深度对话”的一些体会。最后,笔者认为:教师理解文本的深度,决定着课堂学习的深度,没有教师深度理解文本,阅读教学深度学习就没有真正发生。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所提的问题以及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没有教师有思维空间以及思维含量的问题,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