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教育怎样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跟国际接轨,又怎样走向国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问题。任何的教育都是从本土逐渐走向国际的。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越来越走向国际的中心,也越来越受到国外的关注。像2015年8月份BBC录制的中英教育对比系列节目,就是反映了英国对我们中国教育的关注。那么在整个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教育到底怎样走向国际,实现国际化?
国际化教育的背景
首先我们需厘清国际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在理念上、在理论上、在方向上认清了,也许我们走的路会更顺畅一点。国际教育主要是跨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的教育,比如说留学教育、境外办分校、跨境讲学、跨境远程教学等。跨境远程教学可能会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互联网+”使得原来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国际化教育就是通过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自己的教育,主要发生在本土或境内。国际化教育体现在国际意识上,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有国际意识,培养的人才也要有国际意识。第二教育要有国际交往,培养的人要有国际交往的能力。第三是教育要有国际竞争的能力,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化的地位越来越处于中心,跟一些国家之间发生的竞争程度也会越来越加剧,我们也越来越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本化的建构过程
不管是哪一种课程的引进,要在这个土壤扎根,必须要本土化,到学校里就是校本化。基于这样的思考,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杭外”)早在2007年就开始关注国际上对国民关键能力模型的研究,我国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与此类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就提出过一个叫做“四大学习支柱”的能力模型,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学习);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情);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共处,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各种各样的人相处);Learning to be(学会做人,就是人与自我的问题)。后来又添了一个,Learning to change(学会改变)。当时是为21世纪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设计的。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开始对关键能力模型进行研究,并提出三大领域,一是人与自我,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环境应变能力,第二个是创建管理生活规划和各类项目的能力,第三维护个人权益和需求的能力;二是人与工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他应该具有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语教育在里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个对我们来说需要一个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强调知识的积累、知识的记忆,现在我们要让学生不但有知识,还要用知识去做事情,去做正确的事,让知识产生价值,让知识产生有益于国家发展的价值;再是使用技术的能力,这个技术更多指的是新技术,比如说信息技术。三是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理解、包容他人很重要;然后是共同协作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这是国际上两大机构在上个世纪末提出未来时期的人才模型。要实施教育的国际化,我认为上述两大关键能力模型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而且可以借鉴相关国际课程在校本层面进行探索。
目前,国际课程主要是三种:IB课程,A-Level和AP课程。IB和A-Level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AP是在美国的一种附加课程,主要在高三最后一年开设,即大学的先修课程,它不是独立的课程。杭外在2008年引入了A-Level课程,经过近八年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内课程相结合,逐渐建构了自己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具体分为学术类课程、非学术类课程以及家校课程。
1.学术类课程
我们坚持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首先完成自己本国的国民教育,在此基础上再选修国际课程。培养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杭外的目标。为此,学术类课程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就是国内必修课程,然后才是国际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大类选修课程。
杭外的学生来自浙江省内的各个初级中学,他们基本都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此在学术上,我们需要为每个年段的教学工作确定一个中心主题。
高一年段定位在自主转型,关注三大转变。第一个是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原来是在“保姆式”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进入我们杭外剑桥国际高中,面临着“放任式”的学习环境,外教不像中方教师管束那么严,平时作业甚少,给人造成轻松的假象。但在“轻松”的背后暗流着种种挑战,外教的讲课需要学生自己预习质疑;教师不布置作业不等于没有作业;难度不高的学科内容体现知识的综合与广度如此等等,都体现了对自主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位学生必备的。
第二个转型是语言的转型,尤其是英语的转型。进入了全英语的教学,教学语言是英语,中方老师也用英语上课,除了国内课程的人文学科使用中文,跟国际课程有关的课,如数学课、物理课等都是采用英语上课。而学生从小长期学习的英语主要是为了考试,是考试英语,做题目,做试卷。进入杭外剑桥国际高中,他们就要面临学术性英语,真实的生活英语,要跟老师沟通交流、讨论问题、处理矛盾等等。英语成了学习工具、生活工具。
第三个转型是自己生活方式的转型,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规划。因为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每个学生必须一入校就要思考:我想去哪里?我如何到达那里?我怎么知道我已经到了那里?学生需要搞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升学规划、职业规划,乃至于人生规划。到了高二,我们强调学业规划的落实,因为在高一,大量的课属于必修,尤其国内的课程,学生相对来说选择自主性还不大。到了高二,大部分是选修课程,这个时候每个学生就要考虑“我想学什么”。学业规划,再往上就涉及到了职业规划的问题。学生要思考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国家,学什么东西,出国以后如何打算。高三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自己、了解大学与了解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学与国家。
针对学生的三年学习阶段,我们开设了三种课程。国内必修课程包括: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等全部国家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其中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这11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需通过省学业水平考试才能够毕业拿到毕业证书的。 我们选定的A-Level国际课程,定位为必选选修,分三年完成。其中高一阶段学生选学的是IGCSE课程,有五门课程,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我们花一年的时间使这个课程完成。到了高二,我们开设AS课程,包括英语(第一语言)、文学、数、理、化、生、经济、商业和会计等九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个学生选3-4门。其中英语是第一语言,文学是挑战性很大的课程。我们开设这些课,是因为考虑到我们的学生以后要跟英美国家学生平等竞争。2015年10月我到上海开会,因为我们有五名学生获得剑桥大学卓越学子成就奖,其中一名学生的文学考了最高分。到了高三,大多课程跟高二差不多,但增加了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跟大学接轨的课程。
除此之外,第三种课程主要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这类课程有两种类型,有一种类型是通过我们学校各种渠道跟各方面的机构进行合作。比如说从去年开始的跟英国伊顿公学合作开发的“现代领导力”(“Modern Leadership”),这是对我们传统课程的很好的补充。每周两节,由我们自己老师开课,到周末学
生跟伊顿公学的tutors有一个小时网络在线一对一的交流,并在业余时间开展自我设计的活动进行实践,学期末进行成果展示。《哈佛辩论课程》也是一周两节课,培养学生怎么思辨,怎么演讲等等。“全球理解课程”(“Global Understanding”),我们已经开设了三年,这个课程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它的操作的方式是这样的:杭外跟在美国北卡的一所重点高中进行课程合作开发,由两边老师相互来上。在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晚上7点45分(我们学校一个寄宿学校,对方也是寄宿学校),美国学校是早上7点45分,双方通过网络同步上课。在中方的教室里有14个中国学生参加这个课程,背面的屏幕里是美国的14个学生,形成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教室。教师上课面对的学生就是两拨人,一拨是屏幕里面的,一拨是屏幕外面的。提问、互动、小组活动都是跟美国学生融合在一起的,其中一个环节是中美学生一对一讨论,讨论一些国际上因为文化不同产生不同理解的话题。比如,有一个话题是关于为政之道,第一节课先由我作为中方教师,介绍孔子《论语》中的“为政”,下一节课由美方教师介绍柏拉图的《理想国》,然后双方学生通过skype进行一对一讨论中国和西方为政之道的不同。原先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不能理解的,比如说孝道、齐家跟治国的关系,通过学习、讨论和与中方学生交流,他们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反之,中方学生也向美国同学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与一个机构合作,引进“Pioneer”课程,这个课程是由美国著名大学资深教授负责。一个教授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三名中学生,课程内容与该教授研究的领域同步。学生经过十周学习,最终完成一篇六、七十页的研究论文。有一个学生跟西北大学的一个教授,研究的是抑郁症的心理,他真还像模像样地把报告写出来了。还有一位同学跟西北大学的教授学习,研究的是日本社会形态。这个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能力。
另外一类选修课程是由我们在校教师开发、开设。他们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譬如有一位外教,她年轻的时候是威尔斯的曲棍球运动员,所以她开设曲棍球的选修课。还有一位外教非常喜欢电影艺术,他就开设电影艺术方面的课程。这类选修课程确实丰富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2. 非学术类课程
我们国际化校本课程体系中的第二块是非学术类的课程,也是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阶段确定主题的。高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主题就是自主启蒙。由于原来的应试教育太严重,学生很多东西还没得到启蒙,如基本的为人之道,见人打招呼、坐姿、餐桌礼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学生出国后,会显得十分重要。到高二我们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譬如这学期开始,我们就规定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期必须要做十个小时的公益劳动,必须要完成十个小时的家务劳动,通过这类的非学术类课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高三是学生申请大学的季节,所以我们加强了生涯规划。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职业往什么方向发展。
基于学生成长的规律,我们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求老师需为人师表,作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自我纠错的习惯。我们认为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场合,我们不刻意去防止学生犯错误,而是让学生有自我行为的空间,自我纠正的机会。学校有制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的,以后走上社会,就明白什么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EL课程也是非学术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生的社团活动等以课程形式进行管理。这类课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学生自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组织、自己活动、自己评估。二是教师指导,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老师指导。一般是由学生自己聘请他们的学科老师或班主任担任他们的指导。三是参与体验,学生组织、参与的各种社会性活动,主要是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不是解决社会问题,也不是要求学生去干惊天动地的大事。譬如有一年,有十几个学生去西南山区支教。回来后,他们写了一本纪实性的书,书中更多的是记录了他们对西部地区教育、社会、民众的了解和他们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而不是他们去帮助人家解决多大的困难,改变当地的教育落后现状。但正是这些体验、感想也许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轨迹。四是多元评价。每个活动项目,学生都会详细地记录,包括方案设计、活动形式、目标要求、各种保障等等。学生随时自评,指导教师也实时跟进评价。一个学期学校有一个学生社团展,学生通过各自陈述、成果展示,对一个阶段的活动进行反思评估。比如晨会,这是完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主持的活动,内容包括升旗、外方校长讲话、学生社团活动介绍、学生才艺表演、TED Talk等,深受学生欢迎,起到了很好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的效果。现在学校保留了许多经典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届届相传。譬如模拟联合国、英式议会制辩论、英文戏剧、以太社等近三十几个活动。
3. 家校课程
教育理念的更新、国际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深知这一股力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还包括家校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四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但现在的家庭教育已经渐渐异化成学校教育,家长们都在做老师的事,忽视了做人的教育,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活动。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家长在这些方面的职责。衣不只是衣服,更主要的是着装得体;食包括健康饮食、餐桌礼仪等;住包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不同环境的适应;行包括行为规范。这些都需从家庭中得到启蒙教育。
家校沟通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会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的家长会很频繁,一般一个学期两到三次。网络互动平台也是十分有效的沟通平台。我本人作为群主,跟每一届学生家长开通QQ群,保障家校之间的信息即时传递。家校预约制是比较正式的沟通方式,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提前预约,面对面交流。八年来,尽管家校之间时不时地会产生问题和矛盾,但正是由于我们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相互之间及时取得理解,学校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家长也在进步。
国际化教育的背景
首先我们需厘清国际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在理念上、在理论上、在方向上认清了,也许我们走的路会更顺畅一点。国际教育主要是跨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的教育,比如说留学教育、境外办分校、跨境讲学、跨境远程教学等。跨境远程教学可能会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互联网+”使得原来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国际化教育就是通过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自己的教育,主要发生在本土或境内。国际化教育体现在国际意识上,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有国际意识,培养的人才也要有国际意识。第二教育要有国际交往,培养的人要有国际交往的能力。第三是教育要有国际竞争的能力,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化的地位越来越处于中心,跟一些国家之间发生的竞争程度也会越来越加剧,我们也越来越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本化的建构过程
不管是哪一种课程的引进,要在这个土壤扎根,必须要本土化,到学校里就是校本化。基于这样的思考,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杭外”)早在2007年就开始关注国际上对国民关键能力模型的研究,我国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与此类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就提出过一个叫做“四大学习支柱”的能力模型,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学习);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情);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共处,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各种各样的人相处);Learning to be(学会做人,就是人与自我的问题)。后来又添了一个,Learning to change(学会改变)。当时是为21世纪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设计的。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开始对关键能力模型进行研究,并提出三大领域,一是人与自我,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环境应变能力,第二个是创建管理生活规划和各类项目的能力,第三维护个人权益和需求的能力;二是人与工具,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他应该具有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语教育在里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个对我们来说需要一个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强调知识的积累、知识的记忆,现在我们要让学生不但有知识,还要用知识去做事情,去做正确的事,让知识产生价值,让知识产生有益于国家发展的价值;再是使用技术的能力,这个技术更多指的是新技术,比如说信息技术。三是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理解、包容他人很重要;然后是共同协作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这是国际上两大机构在上个世纪末提出未来时期的人才模型。要实施教育的国际化,我认为上述两大关键能力模型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而且可以借鉴相关国际课程在校本层面进行探索。
目前,国际课程主要是三种:IB课程,A-Level和AP课程。IB和A-Level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AP是在美国的一种附加课程,主要在高三最后一年开设,即大学的先修课程,它不是独立的课程。杭外在2008年引入了A-Level课程,经过近八年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内课程相结合,逐渐建构了自己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具体分为学术类课程、非学术类课程以及家校课程。
1.学术类课程
我们坚持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首先完成自己本国的国民教育,在此基础上再选修国际课程。培养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杭外的目标。为此,学术类课程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就是国内必修课程,然后才是国际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两大类选修课程。
杭外的学生来自浙江省内的各个初级中学,他们基本都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此在学术上,我们需要为每个年段的教学工作确定一个中心主题。
高一年段定位在自主转型,关注三大转变。第一个是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原来是在“保姆式”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进入我们杭外剑桥国际高中,面临着“放任式”的学习环境,外教不像中方教师管束那么严,平时作业甚少,给人造成轻松的假象。但在“轻松”的背后暗流着种种挑战,外教的讲课需要学生自己预习质疑;教师不布置作业不等于没有作业;难度不高的学科内容体现知识的综合与广度如此等等,都体现了对自主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位学生必备的。
第二个转型是语言的转型,尤其是英语的转型。进入了全英语的教学,教学语言是英语,中方老师也用英语上课,除了国内课程的人文学科使用中文,跟国际课程有关的课,如数学课、物理课等都是采用英语上课。而学生从小长期学习的英语主要是为了考试,是考试英语,做题目,做试卷。进入杭外剑桥国际高中,他们就要面临学术性英语,真实的生活英语,要跟老师沟通交流、讨论问题、处理矛盾等等。英语成了学习工具、生活工具。
第三个转型是自己生活方式的转型,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规划。因为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每个学生必须一入校就要思考:我想去哪里?我如何到达那里?我怎么知道我已经到了那里?学生需要搞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升学规划、职业规划,乃至于人生规划。到了高二,我们强调学业规划的落实,因为在高一,大量的课属于必修,尤其国内的课程,学生相对来说选择自主性还不大。到了高二,大部分是选修课程,这个时候每个学生就要考虑“我想学什么”。学业规划,再往上就涉及到了职业规划的问题。学生要思考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国家,学什么东西,出国以后如何打算。高三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自己、了解大学与了解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学与国家。
针对学生的三年学习阶段,我们开设了三种课程。国内必修课程包括: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等全部国家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其中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这11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需通过省学业水平考试才能够毕业拿到毕业证书的。 我们选定的A-Level国际课程,定位为必选选修,分三年完成。其中高一阶段学生选学的是IGCSE课程,有五门课程,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我们花一年的时间使这个课程完成。到了高二,我们开设AS课程,包括英语(第一语言)、文学、数、理、化、生、经济、商业和会计等九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个学生选3-4门。其中英语是第一语言,文学是挑战性很大的课程。我们开设这些课,是因为考虑到我们的学生以后要跟英美国家学生平等竞争。2015年10月我到上海开会,因为我们有五名学生获得剑桥大学卓越学子成就奖,其中一名学生的文学考了最高分。到了高三,大多课程跟高二差不多,但增加了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跟大学接轨的课程。
除此之外,第三种课程主要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这类课程有两种类型,有一种类型是通过我们学校各种渠道跟各方面的机构进行合作。比如说从去年开始的跟英国伊顿公学合作开发的“现代领导力”(“Modern Leadership”),这是对我们传统课程的很好的补充。每周两节,由我们自己老师开课,到周末学
生跟伊顿公学的tutors有一个小时网络在线一对一的交流,并在业余时间开展自我设计的活动进行实践,学期末进行成果展示。《哈佛辩论课程》也是一周两节课,培养学生怎么思辨,怎么演讲等等。“全球理解课程”(“Global Understanding”),我们已经开设了三年,这个课程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它的操作的方式是这样的:杭外跟在美国北卡的一所重点高中进行课程合作开发,由两边老师相互来上。在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晚上7点45分(我们学校一个寄宿学校,对方也是寄宿学校),美国学校是早上7点45分,双方通过网络同步上课。在中方的教室里有14个中国学生参加这个课程,背面的屏幕里是美国的14个学生,形成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教室。教师上课面对的学生就是两拨人,一拨是屏幕里面的,一拨是屏幕外面的。提问、互动、小组活动都是跟美国学生融合在一起的,其中一个环节是中美学生一对一讨论,讨论一些国际上因为文化不同产生不同理解的话题。比如,有一个话题是关于为政之道,第一节课先由我作为中方教师,介绍孔子《论语》中的“为政”,下一节课由美方教师介绍柏拉图的《理想国》,然后双方学生通过skype进行一对一讨论中国和西方为政之道的不同。原先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不能理解的,比如说孝道、齐家跟治国的关系,通过学习、讨论和与中方学生交流,他们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反之,中方学生也向美国同学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与一个机构合作,引进“Pioneer”课程,这个课程是由美国著名大学资深教授负责。一个教授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三名中学生,课程内容与该教授研究的领域同步。学生经过十周学习,最终完成一篇六、七十页的研究论文。有一个学生跟西北大学的一个教授,研究的是抑郁症的心理,他真还像模像样地把报告写出来了。还有一位同学跟西北大学的教授学习,研究的是日本社会形态。这个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能力。
另外一类选修课程是由我们在校教师开发、开设。他们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譬如有一位外教,她年轻的时候是威尔斯的曲棍球运动员,所以她开设曲棍球的选修课。还有一位外教非常喜欢电影艺术,他就开设电影艺术方面的课程。这类选修课程确实丰富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2. 非学术类课程
我们国际化校本课程体系中的第二块是非学术类的课程,也是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阶段确定主题的。高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主题就是自主启蒙。由于原来的应试教育太严重,学生很多东西还没得到启蒙,如基本的为人之道,见人打招呼、坐姿、餐桌礼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学生出国后,会显得十分重要。到高二我们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譬如这学期开始,我们就规定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期必须要做十个小时的公益劳动,必须要完成十个小时的家务劳动,通过这类的非学术类课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高三是学生申请大学的季节,所以我们加强了生涯规划。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职业往什么方向发展。
基于学生成长的规律,我们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求老师需为人师表,作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自我纠错的习惯。我们认为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场合,我们不刻意去防止学生犯错误,而是让学生有自我行为的空间,自我纠正的机会。学校有制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的,以后走上社会,就明白什么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EL课程也是非学术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生的社团活动等以课程形式进行管理。这类课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学生自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组织、自己活动、自己评估。二是教师指导,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老师指导。一般是由学生自己聘请他们的学科老师或班主任担任他们的指导。三是参与体验,学生组织、参与的各种社会性活动,主要是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不是解决社会问题,也不是要求学生去干惊天动地的大事。譬如有一年,有十几个学生去西南山区支教。回来后,他们写了一本纪实性的书,书中更多的是记录了他们对西部地区教育、社会、民众的了解和他们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而不是他们去帮助人家解决多大的困难,改变当地的教育落后现状。但正是这些体验、感想也许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轨迹。四是多元评价。每个活动项目,学生都会详细地记录,包括方案设计、活动形式、目标要求、各种保障等等。学生随时自评,指导教师也实时跟进评价。一个学期学校有一个学生社团展,学生通过各自陈述、成果展示,对一个阶段的活动进行反思评估。比如晨会,这是完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主持的活动,内容包括升旗、外方校长讲话、学生社团活动介绍、学生才艺表演、TED Talk等,深受学生欢迎,起到了很好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的效果。现在学校保留了许多经典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届届相传。譬如模拟联合国、英式议会制辩论、英文戏剧、以太社等近三十几个活动。
3. 家校课程
教育理念的更新、国际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深知这一股力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还包括家校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四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但现在的家庭教育已经渐渐异化成学校教育,家长们都在做老师的事,忽视了做人的教育,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活动。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家长在这些方面的职责。衣不只是衣服,更主要的是着装得体;食包括健康饮食、餐桌礼仪等;住包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不同环境的适应;行包括行为规范。这些都需从家庭中得到启蒙教育。
家校沟通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会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的家长会很频繁,一般一个学期两到三次。网络互动平台也是十分有效的沟通平台。我本人作为群主,跟每一届学生家长开通QQ群,保障家校之间的信息即时传递。家校预约制是比较正式的沟通方式,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提前预约,面对面交流。八年来,尽管家校之间时不时地会产生问题和矛盾,但正是由于我们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相互之间及时取得理解,学校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家长也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