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有新思路。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加强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快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一号文件 农民工 “三农”
一、2004-2013年十个一号文件的出台背景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但中国靠天吃饭的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代价的道路。
在耕地方面,中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净减少耕地0.63亿亩,由于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统计口径等原因,实际减少数量要大大多于这个数字。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逼近18万亩的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年耕地面积的1/3。在未来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而我国的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粮食需求量也将达到6.17亿吨。这样就使耕地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对全国耕地生产能力进行的分析,全国1.26亿公顷的土地中,单位产量大于13500公斤/公顷的耕地面积约占4.39%,单位产量在13458-7500公斤/公顷之间的耕地面积占41.5%,单位产量7485-3000公斤/公顷之间的耕地面积占30.35%,单位产量在1500-2985公斤/公顷间的耕地面积占10.76%,单位产量在,1500公斤/公顷以下的耕地面积占13%。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二)农民稳定增收困难
从1989年至2003年,虽然中国的经济也高速发展,但农村经济却不能延续上一个十年的发展速度,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停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起连续4年下跌,据统计,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城市居民的32.2%,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余年,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反应,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的集中反应。
二、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 农民增收确立为“三农”政策的核心
中共十六大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惠农政策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全面开花”的特点。
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一个专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颁布的第一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共中央第一次出台专门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到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下大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指导下,从2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
2004年,中央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决定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票赞成,1票弃权,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至此在新中国实施了48年的农业税例被废止,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制度宣告终结。
三、 一号文件在引领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了7%的非农民。
农业要面临各种自然风险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基本特征。由于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收成很不稳定。中国每年因洪涝灾害受灾农田面积约1000多万公顷,干旱灾害受灾面积为2000多万公顷,西部很多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相比还相差甚远。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把农业科技放在首位。在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应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二)劳动者素质低
过去30年,农民工堪称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农民工在数量上已成为仅次于农民第二大群体。近年来,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企业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农民工不但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政府由于资金财力有限和农民工数量巨大,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技术培训。而作为农民工培训的另一个主渠道,由于农民工在进入二三产业后还会频繁跨地区、跨企业流动,员工的高流动率使其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下降、影响人员管理、培训质量和员工团队凝聚力,最终又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等。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出现了农民工培训中的“囚徒困境”。 四、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增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加快对“三农”的投入首先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催生更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应注意农民的利益,为了农民的利益可牺牲一些社会资金,这种物质牺牲肯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十分之九”。
2013年中央财政将13799亿元投入到“三农”建设,规定要按期完成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未来几年内,我们要全面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两翼,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
(二)完善农民的教育、就业、培训体制政策
进人新世纪以来,农民流动呈现出人口总量增幅不大,由于农村在基础教育上大大落后于城市,导致城乡劳动力的素质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改善农村最基础的人文发展状况,可以收到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创造经济增长新源泉的良好效果。
如果农民的教育水平高,素质比较好,离开农业进入非农产业以后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所需要的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同时也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转移所带来的摩擦会比较少。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由一定的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姜春云:《中国农业实践概论》 人民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2]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3]唐仁建:《“皇粮国税”的终结》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4]毛惠忠 :《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郑有贵、李成贵:《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6]冯兰瑞:《中国劳动力市场》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
[7]何忠伟:《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分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一号文件 农民工 “三农”
一、2004-2013年十个一号文件的出台背景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但中国靠天吃饭的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代价的道路。
在耕地方面,中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净减少耕地0.63亿亩,由于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统计口径等原因,实际减少数量要大大多于这个数字。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逼近18万亩的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年耕地面积的1/3。在未来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而我国的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粮食需求量也将达到6.17亿吨。这样就使耕地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对全国耕地生产能力进行的分析,全国1.26亿公顷的土地中,单位产量大于13500公斤/公顷的耕地面积约占4.39%,单位产量在13458-7500公斤/公顷之间的耕地面积占41.5%,单位产量7485-3000公斤/公顷之间的耕地面积占30.35%,单位产量在1500-2985公斤/公顷间的耕地面积占10.76%,单位产量在,1500公斤/公顷以下的耕地面积占13%。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二)农民稳定增收困难
从1989年至2003年,虽然中国的经济也高速发展,但农村经济却不能延续上一个十年的发展速度,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停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起连续4年下跌,据统计,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城市居民的32.2%,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余年,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反应,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的集中反应。
二、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 农民增收确立为“三农”政策的核心
中共十六大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惠农政策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全面开花”的特点。
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一个专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颁布的第一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共中央第一次出台专门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到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下大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指导下,从2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
2004年,中央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决定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票赞成,1票弃权,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至此在新中国实施了48年的农业税例被废止,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制度宣告终结。
三、 一号文件在引领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了7%的非农民。
农业要面临各种自然风险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基本特征。由于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收成很不稳定。中国每年因洪涝灾害受灾农田面积约1000多万公顷,干旱灾害受灾面积为2000多万公顷,西部很多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相比还相差甚远。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把农业科技放在首位。在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应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二)劳动者素质低
过去30年,农民工堪称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农民工在数量上已成为仅次于农民第二大群体。近年来,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企业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农民工不但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政府由于资金财力有限和农民工数量巨大,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技术培训。而作为农民工培训的另一个主渠道,由于农民工在进入二三产业后还会频繁跨地区、跨企业流动,员工的高流动率使其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下降、影响人员管理、培训质量和员工团队凝聚力,最终又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等。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出现了农民工培训中的“囚徒困境”。 四、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增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加快对“三农”的投入首先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催生更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应注意农民的利益,为了农民的利益可牺牲一些社会资金,这种物质牺牲肯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十分之九”。
2013年中央财政将13799亿元投入到“三农”建设,规定要按期完成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农村电网改造。未来几年内,我们要全面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两翼,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
(二)完善农民的教育、就业、培训体制政策
进人新世纪以来,农民流动呈现出人口总量增幅不大,由于农村在基础教育上大大落后于城市,导致城乡劳动力的素质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改善农村最基础的人文发展状况,可以收到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创造经济增长新源泉的良好效果。
如果农民的教育水平高,素质比较好,离开农业进入非农产业以后就能比较容易掌握所需要的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同时也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转移所带来的摩擦会比较少。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由一定的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姜春云:《中国农业实践概论》 人民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2]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3]唐仁建:《“皇粮国税”的终结》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4]毛惠忠 :《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郑有贵、李成贵:《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6]冯兰瑞:《中国劳动力市场》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
[7]何忠伟:《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分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