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是中国政府的换届之年,也是中国商业的改革之年。
这一年,中国商业在消费刺激性补贴政策的期待中开局,流通体制改革开始响应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这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减退、要素成本提高,中国商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转型变革压力;这一年,实体零售盛行多年的高增长、高端消费“跳水”,关店连连,并购汹涌,“自我革命”接二连三;电商却愈发凶猛,携同大数据、信息化物流、社交化平台、移动支付全面向千家万户渗透,移动互联网颠覆商业格局亦初露锋芒、虎视前路……
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商报继续联合推出每年一度的中国商业十大新闻,盘点过去的这一年能影响行业和社会未来的商业足迹。
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全面深化改革,商贸流通综合改革进入探索阶段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改革、构建公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部署,提出了“加快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构想,以及“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大要求,这对今后一个时期发挥流通业先导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前的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流通改革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要求各部委贯彻推进、落实2012年国务院“39号文”,抓紧协调解决流通领域紧迫问题。
传统零售增长持续放缓步入“慢增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013年1月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1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比去年同期低了9.1个百分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年中撰文指出,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亟需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流通业发展的立足点,加快流通业的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流通企业应依靠科技、人才和管理创新驱动。
2013年1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商报社、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商人杂志社在京举办首届商业创新大会,倡导商业企业创新赢市场。
网上零售增速不减,移动消费成主战场,实体零售商加速“触网”
2013年,天猫淘宝“双11”网上造节营销再创成交额350.19亿元的新高,较上年纪录提高83%,电商全面渗透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农村,发酵成零售行业和整个社会贯穿全年的热点话题。而移动端购物初现端倪,“双11”手机淘宝单日支付宝以超五倍增速成交53.5亿元,中国近1/10的人口当日使用手机淘宝。
电商凶猛大潮之下,传统零售的“入网”提速。6月8日起,全国所有苏宁门店、乐购仕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宣布与苏宁易购同品同价,而大卖场一哥大润发、区域零售翘楚步步高、本土连锁百货“大拿”王府井都以亿元级初始资金投入电商,银泰百货更是借力天猫“双11”实现销售额达3700万元。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两位一体的O2O商业模式迅速形成,风生水起,促进了中国商业多元化转型升级。
零售资产兼并重组好戏连连,商业市场并购整合提速进入密集期
2013年 8月9日,华润创业(CRE)与乐购(Tesco)按“八二占股”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华润万家旗下2986家门店与乐购在华的134家门店、购物中心,做成中国“入世”十余年来华资零售企业“强力整合”外资零售巨头的首案。
此外,王府井百货收购春天百货,翠微股份拿下北京当代商城和甘家口商厦,杭州解百“吞下”杭州大厦,新世界百货揽下上海巴黎春天五角场店,雅戈尔“拿下”宁波第二百货等,都显示备受电商和购物中心冲击分流的传统百货业试图借并购整合“破茧重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零售市场出现的兼并重组案已不下21起,商业并购整合已然进入提速年。
“关店潮”蔓延全年波及全行业 多元化布局培育利润新增长点成共识
2013年中国零售业全面步入收缩盘整期。10月24日,沃尔玛宣布三年内关闭25家至30家门店,2013年已关闭11家门店,为历年之最。
这边厢加速关店止损,那边厢零售商却开始向小型店、便利店、会员仓储商店、购物中心等多业态倾注重心。
沃尔玛启动以山姆会员店、购物中心为战略重心的新一轮扩张,百联则试水“环球百货”,广百股份拟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苏宁宣布要卖保险、开银行,银泰开始买地做物流,乃至C2B、O2O、微店、微超、体验中心、社交平台、微信营销等无数新词都落地生花成为行业的实践。
物流业“提效降本”受政府高度重视 企业物流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掀起热潮
2013年,国内从政府领导高层、各相关部委到企业界对物流特别是商贸物流问题的关切度空前提高。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临沂考察了物流企业,赞扬临沂物流搞得很好,要求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物流事业大有可为。
2013年10月25日,主管商务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并对发展商贸物流提出了六项要求。多部旨在落实“降低流通费用”的重要政策文件,多措并举为中国物流“提效降本”,给整个物流业带来一股生气。
政府公务消费“温床”不再,高端消费大幅跳水遭遇寒冬期
中央发布并实施“反浪费、反奢靡、反腐败”禁令,高端餐饮、白酒、奢侈品消费、高端酒店消费均在2013年遭遇从未有过的寒冬期。
中国烹饪协会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成为除2003年“非典”因素外的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特别是高端餐饮。上半年,全聚德营收同比下降6.52%,利润同比下降32.14%;小南国上半年净利大降43.3%;湘鄂情净利同比下降388.08%,关闭8家直营门店,亏损1.6至2.4亿元。
以茅台为代表的一线白酒市场销售同比下滑30%左右,“量价双跌”。据贝恩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增速由2012年的7%下滑到2%。
政府连出“重拳”打击垄断和商业腐败 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上路
2013年《反垄断法》成为政府建设营商环境的利器。
三星、奇美等6家液晶面板企业,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合生元、美赞臣等6家乳粉企业,以及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老凤祥等5家金店等,分别被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物价局开出数亿元的“罚单”,原因都是涉案“价格垄断”。
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展开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治理,重点调查治理商业贿赂、商业欺诈及其他反竞争行为。商务部对品牌厂商的区域分销制度展开基础调研,为未来规范妨碍自由流通、打破地区封锁的营销制度作准备。
商业地产发展持续高温供应井喷 租金增长放缓警号凸显
中购联调查,截至2013年9月,全国购物中心已超过3100家,同质化达六成。2015年预计购物中心将超过4000家。
2013年商業地产发展持续高温,供应井喷。仅上海预计2013年下半年开业的购物中心、百货、商业街区等规模性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达249.4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量是上半年的5倍,也超过上海此前13年平均供应量的6倍。
自2009年年底开始始终维持上涨趋势的主要商圈平均租金在第二季度已出现下降趋势,商家承租能力接近极限。同样,在广州、北京主要商圈租金也都响起增长停滞警报。
上海自贸区挂牌, 国内商贸物流企业期待大爆发
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自贸区的设立,为商贸流通企业关注。业界认为,除了给国内物流业带来一份大爆发发展的“厚礼”外,或也能起到有效缓解流通业融资难、贸易便利化、降低流通企业采购进口成本等作用。
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挂牌两个月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新设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高达426.3亿元,在新设企业中,商贸企业最热衷入驻。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位列前三,分别为1169户、380户和65户,占新设立企业总数的90.7%。
这一年,中国商业在消费刺激性补贴政策的期待中开局,流通体制改革开始响应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这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减退、要素成本提高,中国商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转型变革压力;这一年,实体零售盛行多年的高增长、高端消费“跳水”,关店连连,并购汹涌,“自我革命”接二连三;电商却愈发凶猛,携同大数据、信息化物流、社交化平台、移动支付全面向千家万户渗透,移动互联网颠覆商业格局亦初露锋芒、虎视前路……
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商报继续联合推出每年一度的中国商业十大新闻,盘点过去的这一年能影响行业和社会未来的商业足迹。
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全面深化改革,商贸流通综合改革进入探索阶段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改革、构建公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部署,提出了“加快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构想,以及“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大要求,这对今后一个时期发挥流通业先导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前的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流通改革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要求各部委贯彻推进、落实2012年国务院“39号文”,抓紧协调解决流通领域紧迫问题。
传统零售增长持续放缓步入“慢增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013年1月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1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比去年同期低了9.1个百分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年中撰文指出,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亟需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流通业发展的立足点,加快流通业的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流通企业应依靠科技、人才和管理创新驱动。
2013年1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商报社、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商人杂志社在京举办首届商业创新大会,倡导商业企业创新赢市场。
网上零售增速不减,移动消费成主战场,实体零售商加速“触网”
2013年,天猫淘宝“双11”网上造节营销再创成交额350.19亿元的新高,较上年纪录提高83%,电商全面渗透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农村,发酵成零售行业和整个社会贯穿全年的热点话题。而移动端购物初现端倪,“双11”手机淘宝单日支付宝以超五倍增速成交53.5亿元,中国近1/10的人口当日使用手机淘宝。
电商凶猛大潮之下,传统零售的“入网”提速。6月8日起,全国所有苏宁门店、乐购仕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宣布与苏宁易购同品同价,而大卖场一哥大润发、区域零售翘楚步步高、本土连锁百货“大拿”王府井都以亿元级初始资金投入电商,银泰百货更是借力天猫“双11”实现销售额达3700万元。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两位一体的O2O商业模式迅速形成,风生水起,促进了中国商业多元化转型升级。
零售资产兼并重组好戏连连,商业市场并购整合提速进入密集期
2013年 8月9日,华润创业(CRE)与乐购(Tesco)按“八二占股”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华润万家旗下2986家门店与乐购在华的134家门店、购物中心,做成中国“入世”十余年来华资零售企业“强力整合”外资零售巨头的首案。
此外,王府井百货收购春天百货,翠微股份拿下北京当代商城和甘家口商厦,杭州解百“吞下”杭州大厦,新世界百货揽下上海巴黎春天五角场店,雅戈尔“拿下”宁波第二百货等,都显示备受电商和购物中心冲击分流的传统百货业试图借并购整合“破茧重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零售市场出现的兼并重组案已不下21起,商业并购整合已然进入提速年。
“关店潮”蔓延全年波及全行业 多元化布局培育利润新增长点成共识
2013年中国零售业全面步入收缩盘整期。10月24日,沃尔玛宣布三年内关闭25家至30家门店,2013年已关闭11家门店,为历年之最。
这边厢加速关店止损,那边厢零售商却开始向小型店、便利店、会员仓储商店、购物中心等多业态倾注重心。
沃尔玛启动以山姆会员店、购物中心为战略重心的新一轮扩张,百联则试水“环球百货”,广百股份拟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苏宁宣布要卖保险、开银行,银泰开始买地做物流,乃至C2B、O2O、微店、微超、体验中心、社交平台、微信营销等无数新词都落地生花成为行业的实践。
物流业“提效降本”受政府高度重视 企业物流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掀起热潮
2013年,国内从政府领导高层、各相关部委到企业界对物流特别是商贸物流问题的关切度空前提高。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临沂考察了物流企业,赞扬临沂物流搞得很好,要求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物流事业大有可为。
2013年10月25日,主管商务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并对发展商贸物流提出了六项要求。多部旨在落实“降低流通费用”的重要政策文件,多措并举为中国物流“提效降本”,给整个物流业带来一股生气。
政府公务消费“温床”不再,高端消费大幅跳水遭遇寒冬期
中央发布并实施“反浪费、反奢靡、反腐败”禁令,高端餐饮、白酒、奢侈品消费、高端酒店消费均在2013年遭遇从未有过的寒冬期。
中国烹饪协会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成为除2003年“非典”因素外的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特别是高端餐饮。上半年,全聚德营收同比下降6.52%,利润同比下降32.14%;小南国上半年净利大降43.3%;湘鄂情净利同比下降388.08%,关闭8家直营门店,亏损1.6至2.4亿元。
以茅台为代表的一线白酒市场销售同比下滑30%左右,“量价双跌”。据贝恩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增速由2012年的7%下滑到2%。
政府连出“重拳”打击垄断和商业腐败 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上路
2013年《反垄断法》成为政府建设营商环境的利器。
三星、奇美等6家液晶面板企业,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合生元、美赞臣等6家乳粉企业,以及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老凤祥等5家金店等,分别被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物价局开出数亿元的“罚单”,原因都是涉案“价格垄断”。
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展开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治理,重点调查治理商业贿赂、商业欺诈及其他反竞争行为。商务部对品牌厂商的区域分销制度展开基础调研,为未来规范妨碍自由流通、打破地区封锁的营销制度作准备。
商业地产发展持续高温供应井喷 租金增长放缓警号凸显
中购联调查,截至2013年9月,全国购物中心已超过3100家,同质化达六成。2015年预计购物中心将超过4000家。
2013年商業地产发展持续高温,供应井喷。仅上海预计2013年下半年开业的购物中心、百货、商业街区等规模性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达249.4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量是上半年的5倍,也超过上海此前13年平均供应量的6倍。
自2009年年底开始始终维持上涨趋势的主要商圈平均租金在第二季度已出现下降趋势,商家承租能力接近极限。同样,在广州、北京主要商圈租金也都响起增长停滞警报。
上海自贸区挂牌, 国内商贸物流企业期待大爆发
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自贸区的设立,为商贸流通企业关注。业界认为,除了给国内物流业带来一份大爆发发展的“厚礼”外,或也能起到有效缓解流通业融资难、贸易便利化、降低流通企业采购进口成本等作用。
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挂牌两个月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新设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高达426.3亿元,在新设企业中,商贸企业最热衷入驻。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位列前三,分别为1169户、380户和65户,占新设立企业总数的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