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江淮的指挥员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即将饮马长江、剑指江南。要完成“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使命,要顺利发动渡江战役,江淮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必须首先攻克之地。
为了阻止国民党军对津浦铁路、淮南铁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蚌埠、合肥等重要城市的破坏,开辟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前进基地和支前基地,华东野战军决定,由参谋长陈士榘率华野一部“先行渡淮河攻歼津浦线蚌滁段守敌,并相机袭占合肥”。1月15日,华野发出《战字第十七号命令》:陈士榘统一指挥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三纵队和渡江先遣纵队(5个支队)、江淮军区(两个旅),共13个师41个团先行渡淮,向江淮地区进军。
在陈士榘的统一指挥下。一场以解放蚌埠为首要目标的作战被立即付诸实施。六纵于1月17日晚由宿县出发,计划以1个师由怀远、新城口之间渡过淮河进至怀远、凤阳之间的马头城、仁和集、刘府一线,向蚌埠方向警戒,另以一部配合渡江先遣纵队相机袭占怀远,该纵主力渡淮后进至蚌埠以南,做好攻占蚌埠及其东部临淮关、长淮卫的准备:十三纵于五河、浮山、双沟间渡过淮河,进至临淮关以西监视蚌埠之敌。由此,华野形成由西南、正南、东南扇形围攻蚌埠的态势。
担任正面攻击蚌埠任务的八纵,计划到达蚌埠以北地区后,待命向蚌埠发起攻击,如守敌已逃窜,则速以一部进入蚌埠,配合江淮军区派出的军管会维持城市秩序。而七纵、江淮军区和先遣纵队作为预备队,阻击可能由滁县(今滁州市)、合肥北援蚌埠之国民党军。为了便于靠前指挥,陈士榘随八纵行动。
慑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力,驻蚌埠的国民党军开始进行南逃的准备。1月16日,淮河大铁桥被炸毁,18日拂晓,国民党军开始全线向南溃逃,人民解放军闻讯后开始日夜兼程向南推进。
随着陈士榘发出道道指令:“向蚌埠挺进!”“向江淮进军!”人民解放军风卷残云般席卷沿淮地区各县。1月15日,五河解放。1月17日,怀远解放。19日5时,六纵司令员王必成率先头部队第十八师于怀远城南半咀强渡淮河,歼击下洪残敌后向蚌埠西南方向警戒。第十八师一个团和师侦察营则于当日下午由宋家滩渡过淮河,俘朱祠堂、宋家滩60余名逃跑未及的国民党官兵,20时占领蚌埠城西制高点张公山,22时搜索至城东沈圩子。由此,蚌埠西南方向宣告解放。而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八纵,在司令员张仁初的率领下,由宿县(今宿州市)沿津浦铁路经固镇、曹老集向南推进,1月18日迫近蚌埠,两军在淮河两岸隔河不时枪战。19日晚,驻蚌埠的国民党军最后两个团闻风南窜。当日夜,八纵第二十三师第六十七团和纵队直属侦察营渡过淮河后,抢占市区制高点宝兴面粉公司。20日凌晨4时许,进占蚌埠市区。随后,警察局、电话局、银行、仓库、车站、码头等重要场所全部得到控制。至此,蚌埠宣告解放。
与此同时,渡江先遣纵队的第四、第七支队向合肥挺进。1月19日,占领合肥东部梁园镇,俘土顽70余人;次日,解放草庙集,俘土顽100余人,下午进至磨店子,并以第四支队一大队向合肥方向搜索,进行敌情侦查。至飞机场附近时,一大队与国民党军激战两小时,俘20余人。21日晨,驻合肥的国民党军弃城南逃。当日下午,第四支队一大队从东门进入合肥城区,国民党第十专员公署专员廖芝英、合肥县县长龚兆庆率专署以下各行政机关人员列队迎接,表示弃暗投明,至此,合肥宣告解放。
据华野参谋处1月25日《南线兵团进军江淮简报》记载,至1月24日,进军江淮胜利结束,计攻克天长、五河、来安、凤阳、怀远、滁县、合肥、舒城、含山、巢县等12座县城,明光、临淮关、蚌埠、张八岭、乌衣镇、三河镇等十几座重要市镇、车站。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除安庆等少数沿江城镇出于统战等工作需要,暂时为国民党军控制外,广大江淮地区基本解放。
江准休整结下鱼水之情
三大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日益被提上日程。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陈士榘奉命转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政委袁仲贤4月初到任)等进行兵团直属机关的组建工作和所辖4个军干部的调配工作。
随着进军江淮的胜利结束,渡江前进基地得以开辟,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开始全面实施。鉴于第八兵团主力已位于江淮之间,同时考虑到整训期间的百姓负担,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2月4日,陈士榘、江渭清率第八兵团机关进驻蚌埠市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训。尽管由于保密的需要,当时的报刊没有报道,但我们仍可从蚌埠市档案馆所藏的4封往来信函中,管窥刚刚新生的江淮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拥军支前,与这支英雄部队结下的鱼水之情。
陈士榘、江渭清率第八兵团移驻蚌埠时,直属机关仍处于筹建之中,人员不断向蚌埠汇集。鉴于兵团机关人员逐渐增多,为便于部队整训和减轻市民负担。2月19日。陈士榘、江渭清致函蚌埠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副主任李世农等,主动提出翌日将兵团直属机关移出市区至城外整训,仅在蚌埠市银行设立兵团联络处接洽工作。其中。兵团指挥部“驻蚌西之郑郢子,警卫团驻蚌西南之小周家为中心,仓库设官路梁家,卫生部、医院设徐桥及以东”。信函还由衷地表示:“来此诸多烦扰,谨致谢意。”蚌埠市军管会闻讯后,为便于部队办公,克服时间紧、线路远、材料匮乏等困难,指令电灯厂连夜施工,为兵团指挥部驻地郑郢子架设照明线路。部队移出市区时,也对所借住的房屋进行清扫,连同家具完璧归还给军管会。
因淮河铁桥被国民党军炸毁,汇集蚌埠的大量南下渡江物资只能通过淮河上临时搭建的浮桥转运。3月初,配属第八兵团的三野特种兵纵队的一个榴弹炮团抵达淮河北岸,但因浮桥承载力有限,坦克等重型武器无法通过,而此时国民党军飞机频繁对蚌埠实施轰炸,为免遭损失,三野司令部要求榴弹炮团务必连夜过河。为此,陈士榘立即致函蚌埠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榴弹炮团已全部抵达小蚌埠,因南岸码头不好,车行困难,请即动员人工即速连夜修筑,并请通知船舶管理处,将大渡船(能过坦克的)即速开北岸助运车辆,以利迅速通过执行任务。”接到陈士榘的求助信函后,蚌埠市军管会一面指令船舶管理处立即组织大型船只搭建大型浮桥。一面动员人力连夜抢修可供坦克卸载的南岸码头和行走道路。经过蚌埠市民的挑灯夜战,一座重型浮桥、一座简易大型码头、一条沙石公路迅速建成,使得榴弹炮团安全渡淮,并按时在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隐蔽集结,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津浦铁路是渡江南进的重要物资补给线,明光铁桥是津浦路南段重点设施。2月下旬,已被国民党军炸毁的明光铁桥又遭到破坏,给津浦铁路南段的修复增添了新困难。接到报告后,陈士榘、江渭清立即致函蚌埠市军管会进行通报:“该路为我大军南进中之主要补给线,亟待修复,此种破坏行为,请即予以制止,并转致铁道部严加保护。”蚌埠市军管会通过江淮区党委紧急与嘉山县(今明光市)政府取得联系,县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嗣后,蚌埠市军管会铁道部派出铁路工程抢险大队进场施工,经昼夜抢修,使原定工期一个月的工程半个月竣工。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以及日后江南城市的经济恢复打下了基础。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第八兵团也组建了汽车团。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可因为连年战争,汽油有价无市,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等虽设法筹集,但收效甚微。蚌埠解放时,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军逃离时未及带走的几十桶汽油。在了解到第八兵团汽油严重缺乏时,蚌埠市军管会陆续给予部队无偿支援。按照预定的部署,3月初,第八兵团直属机关结束在蚌埠的整训,继续南下至滁县备战,但去野司请领之汽油,尚未领到,无法行动,而行期又迫近了。蚌埠市军管会得知后,尽管将仅存的一点汽油视为宝贝,但为了支援人民子弟兵打过长江去,仍毫不保留地倾囊支援三四十桶汽油。再次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为此,深受感动的陈士榘、江渭清致函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副主任李世农。表达人民子弟兵对蚌埠人民的由衷感谢。
为配合即将举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中央军委指令第八兵团进行“攻占两浦(浦口、浦镇),炮击南京”的准备,以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权。3月5日,陈士榘率第八兵团司令部由蚌埠移驻滁县,实施靠前指挥,对南京施加强大军事压力。
谋划渡江作战方略的参与者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代表华东出席会议的邓小平、陈毅、谭震林和饶漱石、曾山等,在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再次商定了渡江作战问题,毛泽东还当面叮嘱邓小平:“我把指挥交给你。”3月22日起,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和饶漱石、张鼎丞、曾山、舒同、张震、唐亮、刘瑞龙、钟期光等率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机关移驻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进行渡江作战方案的拟定和进军江南的全面准备。孙家圩子。这个淮河岸边的小村庄,一时云集了一批中国当代的军事家、政治家,成为渡江作战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
对国民党军的瓦解策反是渡江作战准备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中共南京秘密组织的策反下。3月24日,国民党南京警卫部队第四十五军第九十七师少将师长王宴清于南京江宁率部起义。该师是负责警卫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的“御林军”,熟知南京的城防部署,故该师起义被媒体称为“等于扒了蒋介石的裤子”。翌日上午,王宴清在滁县东部新店庙与第八兵团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怀忠取得联系。在张怀忠引导下。王宴清来到第八兵团驻地滁县,陈士榘与之交谈,对他的胆识和勇气给予充分肯定。交谈中,陈士榘进一步了解了南京的最新军政动态,核实了南京的军事部署。王宴清郑重地向陈士榘呈交了“南京城防图”,这为第八兵团正在进行“攻占两浦,炮击南京”的准备,也为总前委正在谋划的渡江作战方略,提供了最新的敌情依据。
接待王宴清后,陈士榘再次到达蚌埠,出席3月25至26日在孙家圩子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的总前委会议。并汇报了第八兵团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这是渡江前夕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陈士榘在汇报“攻占两浦。炮击南京”进展情况时认为。根据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射程计算,炮击南京需将炮移至江边,如此不利于隐蔽,从而失去炮击的突然性;在战术上来说,是否炮击对整个渡江作战无重大影响。他进一步说明,据王宴清报告,南京国民党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心惶惶,炮击南京势必造成政府人员逃离,不利于正在进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且会给古都南京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为此,会议决定,不再进行攻占浦口、炮击南京计划,改由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负责监视南京之敌,取消该兵团第二十六军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的任务,并将该军东移,以加强渡江东集团的兵力配备。
蚌埠之行,陈士榘还在三野司令部作战室听取了总前委委员、三野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关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对党的工作中心实施战略转移和接管、建设江南城市方针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陈士榘返回滁县第八兵团指挥所后,按照《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和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二号)的要求,全面进行该兵团渡江作战的准备。4月5日。陈士榘、江渭清和刚到任的兵团政委袁仲贤,率第八兵团指挥所由滁县进驻扬州,实施渡江作战指挥。4月21日,第八兵团开始渡江作战。23日,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将红旗插上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南京宣告解放。陈士榘闻讯后,对自己率领的部队成为埋葬蒋家王朝22年独裁统治的先锋军而欣喜不已。翌日,他奔赴南京,兼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员,在南京军事接管中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即将饮马长江、剑指江南。要完成“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使命,要顺利发动渡江战役,江淮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必须首先攻克之地。
为了阻止国民党军对津浦铁路、淮南铁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蚌埠、合肥等重要城市的破坏,开辟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前进基地和支前基地,华东野战军决定,由参谋长陈士榘率华野一部“先行渡淮河攻歼津浦线蚌滁段守敌,并相机袭占合肥”。1月15日,华野发出《战字第十七号命令》:陈士榘统一指挥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三纵队和渡江先遣纵队(5个支队)、江淮军区(两个旅),共13个师41个团先行渡淮,向江淮地区进军。
在陈士榘的统一指挥下。一场以解放蚌埠为首要目标的作战被立即付诸实施。六纵于1月17日晚由宿县出发,计划以1个师由怀远、新城口之间渡过淮河进至怀远、凤阳之间的马头城、仁和集、刘府一线,向蚌埠方向警戒,另以一部配合渡江先遣纵队相机袭占怀远,该纵主力渡淮后进至蚌埠以南,做好攻占蚌埠及其东部临淮关、长淮卫的准备:十三纵于五河、浮山、双沟间渡过淮河,进至临淮关以西监视蚌埠之敌。由此,华野形成由西南、正南、东南扇形围攻蚌埠的态势。
担任正面攻击蚌埠任务的八纵,计划到达蚌埠以北地区后,待命向蚌埠发起攻击,如守敌已逃窜,则速以一部进入蚌埠,配合江淮军区派出的军管会维持城市秩序。而七纵、江淮军区和先遣纵队作为预备队,阻击可能由滁县(今滁州市)、合肥北援蚌埠之国民党军。为了便于靠前指挥,陈士榘随八纵行动。
慑于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力,驻蚌埠的国民党军开始进行南逃的准备。1月16日,淮河大铁桥被炸毁,18日拂晓,国民党军开始全线向南溃逃,人民解放军闻讯后开始日夜兼程向南推进。
随着陈士榘发出道道指令:“向蚌埠挺进!”“向江淮进军!”人民解放军风卷残云般席卷沿淮地区各县。1月15日,五河解放。1月17日,怀远解放。19日5时,六纵司令员王必成率先头部队第十八师于怀远城南半咀强渡淮河,歼击下洪残敌后向蚌埠西南方向警戒。第十八师一个团和师侦察营则于当日下午由宋家滩渡过淮河,俘朱祠堂、宋家滩60余名逃跑未及的国民党官兵,20时占领蚌埠城西制高点张公山,22时搜索至城东沈圩子。由此,蚌埠西南方向宣告解放。而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八纵,在司令员张仁初的率领下,由宿县(今宿州市)沿津浦铁路经固镇、曹老集向南推进,1月18日迫近蚌埠,两军在淮河两岸隔河不时枪战。19日晚,驻蚌埠的国民党军最后两个团闻风南窜。当日夜,八纵第二十三师第六十七团和纵队直属侦察营渡过淮河后,抢占市区制高点宝兴面粉公司。20日凌晨4时许,进占蚌埠市区。随后,警察局、电话局、银行、仓库、车站、码头等重要场所全部得到控制。至此,蚌埠宣告解放。
与此同时,渡江先遣纵队的第四、第七支队向合肥挺进。1月19日,占领合肥东部梁园镇,俘土顽70余人;次日,解放草庙集,俘土顽100余人,下午进至磨店子,并以第四支队一大队向合肥方向搜索,进行敌情侦查。至飞机场附近时,一大队与国民党军激战两小时,俘20余人。21日晨,驻合肥的国民党军弃城南逃。当日下午,第四支队一大队从东门进入合肥城区,国民党第十专员公署专员廖芝英、合肥县县长龚兆庆率专署以下各行政机关人员列队迎接,表示弃暗投明,至此,合肥宣告解放。
据华野参谋处1月25日《南线兵团进军江淮简报》记载,至1月24日,进军江淮胜利结束,计攻克天长、五河、来安、凤阳、怀远、滁县、合肥、舒城、含山、巢县等12座县城,明光、临淮关、蚌埠、张八岭、乌衣镇、三河镇等十几座重要市镇、车站。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除安庆等少数沿江城镇出于统战等工作需要,暂时为国民党军控制外,广大江淮地区基本解放。
江准休整结下鱼水之情
三大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日益被提上日程。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陈士榘奉命转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政委袁仲贤4月初到任)等进行兵团直属机关的组建工作和所辖4个军干部的调配工作。
随着进军江淮的胜利结束,渡江前进基地得以开辟,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开始全面实施。鉴于第八兵团主力已位于江淮之间,同时考虑到整训期间的百姓负担,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2月4日,陈士榘、江渭清率第八兵团机关进驻蚌埠市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训。尽管由于保密的需要,当时的报刊没有报道,但我们仍可从蚌埠市档案馆所藏的4封往来信函中,管窥刚刚新生的江淮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拥军支前,与这支英雄部队结下的鱼水之情。
陈士榘、江渭清率第八兵团移驻蚌埠时,直属机关仍处于筹建之中,人员不断向蚌埠汇集。鉴于兵团机关人员逐渐增多,为便于部队整训和减轻市民负担。2月19日。陈士榘、江渭清致函蚌埠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副主任李世农等,主动提出翌日将兵团直属机关移出市区至城外整训,仅在蚌埠市银行设立兵团联络处接洽工作。其中。兵团指挥部“驻蚌西之郑郢子,警卫团驻蚌西南之小周家为中心,仓库设官路梁家,卫生部、医院设徐桥及以东”。信函还由衷地表示:“来此诸多烦扰,谨致谢意。”蚌埠市军管会闻讯后,为便于部队办公,克服时间紧、线路远、材料匮乏等困难,指令电灯厂连夜施工,为兵团指挥部驻地郑郢子架设照明线路。部队移出市区时,也对所借住的房屋进行清扫,连同家具完璧归还给军管会。
因淮河铁桥被国民党军炸毁,汇集蚌埠的大量南下渡江物资只能通过淮河上临时搭建的浮桥转运。3月初,配属第八兵团的三野特种兵纵队的一个榴弹炮团抵达淮河北岸,但因浮桥承载力有限,坦克等重型武器无法通过,而此时国民党军飞机频繁对蚌埠实施轰炸,为免遭损失,三野司令部要求榴弹炮团务必连夜过河。为此,陈士榘立即致函蚌埠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榴弹炮团已全部抵达小蚌埠,因南岸码头不好,车行困难,请即动员人工即速连夜修筑,并请通知船舶管理处,将大渡船(能过坦克的)即速开北岸助运车辆,以利迅速通过执行任务。”接到陈士榘的求助信函后,蚌埠市军管会一面指令船舶管理处立即组织大型船只搭建大型浮桥。一面动员人力连夜抢修可供坦克卸载的南岸码头和行走道路。经过蚌埠市民的挑灯夜战,一座重型浮桥、一座简易大型码头、一条沙石公路迅速建成,使得榴弹炮团安全渡淮,并按时在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隐蔽集结,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津浦铁路是渡江南进的重要物资补给线,明光铁桥是津浦路南段重点设施。2月下旬,已被国民党军炸毁的明光铁桥又遭到破坏,给津浦铁路南段的修复增添了新困难。接到报告后,陈士榘、江渭清立即致函蚌埠市军管会进行通报:“该路为我大军南进中之主要补给线,亟待修复,此种破坏行为,请即予以制止,并转致铁道部严加保护。”蚌埠市军管会通过江淮区党委紧急与嘉山县(今明光市)政府取得联系,县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嗣后,蚌埠市军管会铁道部派出铁路工程抢险大队进场施工,经昼夜抢修,使原定工期一个月的工程半个月竣工。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以及日后江南城市的经济恢复打下了基础。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第八兵团也组建了汽车团。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可因为连年战争,汽油有价无市,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等虽设法筹集,但收效甚微。蚌埠解放时,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军逃离时未及带走的几十桶汽油。在了解到第八兵团汽油严重缺乏时,蚌埠市军管会陆续给予部队无偿支援。按照预定的部署,3月初,第八兵团直属机关结束在蚌埠的整训,继续南下至滁县备战,但去野司请领之汽油,尚未领到,无法行动,而行期又迫近了。蚌埠市军管会得知后,尽管将仅存的一点汽油视为宝贝,但为了支援人民子弟兵打过长江去,仍毫不保留地倾囊支援三四十桶汽油。再次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为此,深受感动的陈士榘、江渭清致函市军管会主任曹荻秋、副主任李世农。表达人民子弟兵对蚌埠人民的由衷感谢。
为配合即将举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中央军委指令第八兵团进行“攻占两浦(浦口、浦镇),炮击南京”的准备,以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权。3月5日,陈士榘率第八兵团司令部由蚌埠移驻滁县,实施靠前指挥,对南京施加强大军事压力。
谋划渡江作战方略的参与者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代表华东出席会议的邓小平、陈毅、谭震林和饶漱石、曾山等,在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再次商定了渡江作战问题,毛泽东还当面叮嘱邓小平:“我把指挥交给你。”3月22日起,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和饶漱石、张鼎丞、曾山、舒同、张震、唐亮、刘瑞龙、钟期光等率总前委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机关移驻蚌埠南郊孙家圩子村。进行渡江作战方案的拟定和进军江南的全面准备。孙家圩子。这个淮河岸边的小村庄,一时云集了一批中国当代的军事家、政治家,成为渡江作战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
对国民党军的瓦解策反是渡江作战准备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中共南京秘密组织的策反下。3月24日,国民党南京警卫部队第四十五军第九十七师少将师长王宴清于南京江宁率部起义。该师是负责警卫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的“御林军”,熟知南京的城防部署,故该师起义被媒体称为“等于扒了蒋介石的裤子”。翌日上午,王宴清在滁县东部新店庙与第八兵团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怀忠取得联系。在张怀忠引导下。王宴清来到第八兵团驻地滁县,陈士榘与之交谈,对他的胆识和勇气给予充分肯定。交谈中,陈士榘进一步了解了南京的最新军政动态,核实了南京的军事部署。王宴清郑重地向陈士榘呈交了“南京城防图”,这为第八兵团正在进行“攻占两浦,炮击南京”的准备,也为总前委正在谋划的渡江作战方略,提供了最新的敌情依据。
接待王宴清后,陈士榘再次到达蚌埠,出席3月25至26日在孙家圩子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的总前委会议。并汇报了第八兵团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这是渡江前夕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陈士榘在汇报“攻占两浦。炮击南京”进展情况时认为。根据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射程计算,炮击南京需将炮移至江边,如此不利于隐蔽,从而失去炮击的突然性;在战术上来说,是否炮击对整个渡江作战无重大影响。他进一步说明,据王宴清报告,南京国民党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心惶惶,炮击南京势必造成政府人员逃离,不利于正在进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且会给古都南京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为此,会议决定,不再进行攻占浦口、炮击南京计划,改由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负责监视南京之敌,取消该兵团第二十六军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的任务,并将该军东移,以加强渡江东集团的兵力配备。
蚌埠之行,陈士榘还在三野司令部作战室听取了总前委委员、三野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关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对党的工作中心实施战略转移和接管、建设江南城市方针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陈士榘返回滁县第八兵团指挥所后,按照《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和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二号)的要求,全面进行该兵团渡江作战的准备。4月5日。陈士榘、江渭清和刚到任的兵团政委袁仲贤,率第八兵团指挥所由滁县进驻扬州,实施渡江作战指挥。4月21日,第八兵团开始渡江作战。23日,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将红旗插上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南京宣告解放。陈士榘闻讯后,对自己率领的部队成为埋葬蒋家王朝22年独裁统治的先锋军而欣喜不已。翌日,他奔赴南京,兼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员,在南京军事接管中开始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