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以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读为基础,结合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资源建设中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继续深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在教学中注重隐性知识的渗透。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思想政治课之一。实效性、专业性、区域性是该课程的显著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及职业发展,紧跟时代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整合和完善课程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践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一、课程资源建设理论依据
(一)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教育理论(或称“新传统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代表人巴格莱认为要素“是民主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群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理解、共同的准则、共同的精神,最终使群体产生集体思维和集体决策,并且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西方经典与东方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相结合的产物,其“根”仍然是西方世界奉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各种非主流文化泛滥的时代,广泛宣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定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凝聚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Process Medel)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所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及智力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在教育评价上关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结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灵魂在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追求职业生涯的可持續发展。这些目标并非通过一次作业或是一次测验就可以实现,而是众多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难以完全用具体的目标来衡量,而需要引入一些原则性的目标,如发展性、规划能力、分析能力等。鉴于此,过程模式无疑是最适合的。
二、课程资源建设过程及成效
(一)研读思想,搜集资源
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在研读过程中,笔者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依据。
1.思想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由“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2.思想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逻辑起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逻辑中介,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逻辑终点。这一基本逻辑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优化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哲学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出发,运用矛盾的基本原理,借助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观点来深刻剖析当前的实际,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二)对照教材,筛选资源
筛选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相关要点。教材是实施教学的直接依据,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服务于教材。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蒋乃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2020年版)。该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引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共计6单元14课。通过比对教材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选择了以下章节实施课程资源建设。
教材1.引言.开启充满希望的人生。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点中国梦,对青年的寄托。1.1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应规划的结构与要素(对十三五规划的解读)。1.2职业理想的作用。对应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应以人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2.2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对应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2.3职业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对应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振兴乡村;行业:新的发展理,生态文明,传统文化,创新型国家,一带一路,文化产业,民生: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3.1确定发展目标。对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3.2构建发展阶梯。对应三步走、新三步走、两步走发展战略。3.3制定发展措施。对应五位一体的发展纲领。4正确认识就业。对应新时代的内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参照发展机遇)。5.1管理规划。对应逻辑中介:实践。5.2调整规划。对应全面深化改革。
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资源建设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和丰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入并不是涉及教材的每个章节,而只是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与教材的匹配度,选择适当的章节或知识点引入该思想的某些要点。 (三)根据要点,加工资源
丰富和拓展筛选出的要点,形成教学内容。上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筛选出来的思想要点是比较抽象的,并不适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用到教学中,为此需要对要点进行丰富和具体化,形成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实施中的资源。在这一环节我们所要做的事:一是对上述要点进行解读,用一些更加直观、具体的素材来说明这些要点;二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来丰富这些要点;三是找到合适的角度,使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上述做法,我们形成了以下课程资源:
1.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应的课程程资源概要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起点:基本国情,集中体现为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这个实际出发。②矛盾的两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③个人发展同样要立足现实,请分析自己的现实。
2.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振兴乡村;行业:新的发展理念。对应的课程程资源概要有: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就业会有更多的选择。②新型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微课),绿色种植,特色农业,乡村旅游。③讨论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哪些产业、行业或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新时代的内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参照发展机遇)。对应的课程资源概要有:①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国梦。②就业形势及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③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④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四)教学反馈,完善资源
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完善资源。课程资源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环节。一方面,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反映与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资源运用的方法。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及其开发的系统,随着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不断有各种理论、观点、政策、方针等資源丰富和完善该思想体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建设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实践表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对改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和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效显著。
1.通过对2018-2020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兴趣度、重视度、有用度的调查发现,上述三项数值从2018年的18.8%上升到2020年的32.7%。
2.通过网络摸底调查及测试,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度有了较大提升。2018年学生平均得分36.5分,经过3年的宣讲与实践,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2020年学生平均得分69.5分。
上述两项数据表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融合,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以及提高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资源建设反思
(一)要注意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体性
过程模式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资源构建过程中的主体性,即在原始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尽量发挥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由学生自己来建构资源。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课程资源运用中的主体性,即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来看,学生在资源搜集、整理阶段所表现的主体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仅凭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去研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难度教大。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资源建设中需要教师引导,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去构建学习资源。
(二)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读,进一步拓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央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中华民族及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执政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方面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毕生精力去研究、发掘、践行的精神宝库。囿于笔者水平,当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只是略懂皮毛,在资源开发方面仍然十分有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读和深入挖掘。
(三)要强化对隐性知识的渗透
隐性知识主要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想逻辑和哲学依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不只是向学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还要不断渗透教育实际——矛盾——实践的行动逻辑,以及在认识和实践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习活动和就业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育人价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的年青一代。
参考文献
[1][美]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7.
[2]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1.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思想政治课之一。实效性、专业性、区域性是该课程的显著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及职业发展,紧跟时代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整合和完善课程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践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一、课程资源建设理论依据
(一)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教育理论(或称“新传统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代表人巴格莱认为要素“是民主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群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理解、共同的准则、共同的精神,最终使群体产生集体思维和集体决策,并且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西方经典与东方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相结合的产物,其“根”仍然是西方世界奉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各种非主流文化泛滥的时代,广泛宣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定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凝聚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Process Medel)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所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及智力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在教育评价上关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结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灵魂在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追求职业生涯的可持續发展。这些目标并非通过一次作业或是一次测验就可以实现,而是众多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难以完全用具体的目标来衡量,而需要引入一些原则性的目标,如发展性、规划能力、分析能力等。鉴于此,过程模式无疑是最适合的。
二、课程资源建设过程及成效
(一)研读思想,搜集资源
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在研读过程中,笔者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依据。
1.思想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由“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2.思想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逻辑起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逻辑中介,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逻辑终点。这一基本逻辑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优化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哲学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出发,运用矛盾的基本原理,借助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观点来深刻剖析当前的实际,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二)对照教材,筛选资源
筛选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相关要点。教材是实施教学的直接依据,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服务于教材。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蒋乃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2020年版)。该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引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共计6单元14课。通过比对教材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选择了以下章节实施课程资源建设。
教材1.引言.开启充满希望的人生。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点中国梦,对青年的寄托。1.1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应规划的结构与要素(对十三五规划的解读)。1.2职业理想的作用。对应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应以人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2.2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对应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2.3职业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对应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振兴乡村;行业:新的发展理,生态文明,传统文化,创新型国家,一带一路,文化产业,民生: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3.1确定发展目标。对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3.2构建发展阶梯。对应三步走、新三步走、两步走发展战略。3.3制定发展措施。对应五位一体的发展纲领。4正确认识就业。对应新时代的内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参照发展机遇)。5.1管理规划。对应逻辑中介:实践。5.2调整规划。对应全面深化改革。
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资源建设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和丰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入并不是涉及教材的每个章节,而只是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与教材的匹配度,选择适当的章节或知识点引入该思想的某些要点。 (三)根据要点,加工资源
丰富和拓展筛选出的要点,形成教学内容。上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筛选出来的思想要点是比较抽象的,并不适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用到教学中,为此需要对要点进行丰富和具体化,形成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实施中的资源。在这一环节我们所要做的事:一是对上述要点进行解读,用一些更加直观、具体的素材来说明这些要点;二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来丰富这些要点;三是找到合适的角度,使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上述做法,我们形成了以下课程资源:
1.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应的课程程资源概要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起点:基本国情,集中体现为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这个实际出发。②矛盾的两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③个人发展同样要立足现实,请分析自己的现实。
2.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振兴乡村;行业:新的发展理念。对应的课程程资源概要有: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就业会有更多的选择。②新型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微课),绿色种植,特色农业,乡村旅游。③讨论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哪些产业、行业或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新时代的内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参照发展机遇)。对应的课程资源概要有:①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国梦。②就业形势及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③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④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四)教学反馈,完善资源
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完善资源。课程资源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环节。一方面,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反映与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资源运用的方法。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及其开发的系统,随着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不断有各种理论、观点、政策、方针等資源丰富和完善该思想体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建设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实践表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对改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和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效显著。
1.通过对2018-2020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兴趣度、重视度、有用度的调查发现,上述三项数值从2018年的18.8%上升到2020年的32.7%。
2.通过网络摸底调查及测试,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度有了较大提升。2018年学生平均得分36.5分,经过3年的宣讲与实践,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2020年学生平均得分69.5分。
上述两项数据表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融合,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以及提高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资源建设反思
(一)要注意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体性
过程模式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资源构建过程中的主体性,即在原始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尽量发挥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由学生自己来建构资源。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课程资源运用中的主体性,即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来看,学生在资源搜集、整理阶段所表现的主体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仅凭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去研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难度教大。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资源建设中需要教师引导,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去构建学习资源。
(二)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读,进一步拓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央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中华民族及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执政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方面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毕生精力去研究、发掘、践行的精神宝库。囿于笔者水平,当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只是略懂皮毛,在资源开发方面仍然十分有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读和深入挖掘。
(三)要强化对隐性知识的渗透
隐性知识主要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想逻辑和哲学依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不只是向学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还要不断渗透教育实际——矛盾——实践的行动逻辑,以及在认识和实践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习活动和就业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育人价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的年青一代。
参考文献
[1][美]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7.
[2]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