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免疫荧光法助力组织学多靶标共染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研究组织形态和原位蛋白表达的重要技术,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组织切片可以为细胞和组织生物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在同一张切片上,传统免疫组化染色通常只能对1 ~2 种抗原进行染色分析,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和蛋白质组学更加深入的研究,如不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共表达和共定位,表达量与空间和距离关系,肿瘤异质性分析,细胞表型统计,肿瘤微环境呈现等均需在一张组织切片上同时检测多个靶标分子[2 -5] .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α5-nAChR与VEGF在肺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α5-nAChR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检索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肺腺癌中编码α5-nAChR的CHRNA5基因和VEGF基因表达相关性及预后情况.干扰A549细胞CHRNA5表达后,制备肿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检测HUVEC在Matrigel表面的血管形成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on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5例PB-DLBCL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为局部疼痛,病变累及颌骨6例(40%)、扁骨5例(33.3%)、长骨4例(26.7%).镜下见大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弥漫分布于骨小梁,瘤细胞浸润性生长,核仁较明显,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6例
尤因肉瘤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及软组织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约1/3患者在首次发病缓解后复发,1/4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转移.转移或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30%.现有治疗方案对转移患者疗效不佳,因此针对尤因肉瘤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刻不容缓.该文就近年来与尤因肉瘤转移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揭示尤因肉瘤的转移机制及其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sinonasal papillomas,SP)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有内翻性、外生性和嗜酸性乳头状瘤三种亚型,具有复发和恶性转化的潜能,与其它类型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相比,预后稍好.目前S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HPV感染曾被认为是其发病的第一事件,但与恶性转化未见明确关系.分型分级在SP恶性转化的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系统回顾近年来SP的病理诊断、分型分级、病因及恶性转化发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为新的、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基础.
目的 探讨HSP70-TLR4-MyD88信号通路在肾脏AA淀粉样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sf1基因对其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肾脏AA淀粉样变模型,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模型制备成功后,从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提取mRNA进行检测评估;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肾脏AA淀粉样物质的沉积程度.构建替普瑞酮(GGA)治疗组模型,对比治疗组与实验组肾脏淀粉样变情况.结果 淀粉样变诱导试验后,Hsf1+/+小鼠肾脏HSP70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而Hsf1-/-小鼠肾脏组织HSP7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主要通过唾液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以潜伏和裂解两种模式存在.目前已知EBV与多种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密切相关,EBV潜伏期表达产物在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旨在对EBV的感染特点及其与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SA/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SSA/P和4例SSA/P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23例SSA/P中,男性109例,女性114例;年龄24~87岁,中位年龄58岁;好发于右半结肠(74.0%);病变直径0.2~2.5 cm.内镜下为边界模糊的扁平状或广基(无蒂)的纵向发育型息肉.体积大的SSA/P更易伴异型增生(P<0.05).结论 SSA/P是一种与普通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肿瘤间质(tumor stroma,TS)中CD68+、CD11c+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1例乳腺癌和5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CD68、CD11c和CD163的表达,将乳腺癌TS中的TAM(M1、M2)进行量化分析,按比率中位数0.8为界,分为高M2/M1表达组和低M2/M1表达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及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1(sequestosome 1,SQSTM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LC3B与SQSTM1在4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7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C3B、SQSTM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目的 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眼观:肿瘤最大径0.6~3.0 cm,可见薄层包膜或界清.镜检:肿瘤均由大小不等的滤泡组成,细胞核增大、重叠、有核沟,局部呈毛玻璃样,无发育良好乳头,无包膜、血管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