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对选车的思考,越来越觉得大众的顾虑太多,其实不是产品太丰富挑花了眼,而是我们自己想太多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太多。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成为了厂商最关注的战场,可能在很不起眼的细分市场里都有 很多车型在掰手腕。这个国家顶峰时刻每两分钟就完成一辆车的交易。而属于一线城市的汽车交易黄金时期已过,为了能进一步开疆拓土,所有的品牌开始了越级之旅。在十年前,我的老马6是最标准的B级车,2675毫米的轴距在同级别中竞争力十足,而如今,连新款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都有2700毫米的轴距了,而新款的阿特兹轴距更是达到了2900毫米。这在几年前是一个标准的C级车轴距。除了比拼价格和配置,合资品牌还在价格上进一步下探,导致自主品牌的压力剧增,在十万左右的紧凑级战场更是拼得如火如荼。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外行的消费者必然感到迷茫,他们并不能通过4S店几分钟的试驾去充分了解产品,于是很多人在我们直播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当我回答过一阵问题之后,我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
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比较奇特,消费者的要求看上去很实际,其实有些好笑,在这个国家,轴距会成为首要因素去评价一款车的好坏,所以你能看见厂商在国外推出某款车后,马上在国内推出“L”版。其次,中国人对SUV有特殊的感情,从大街上密密麻麻的车流你就能看见这种号称全能的车型是多么受欢迎。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不得不变成一个数据控,仿佛把每一款车的轴距记得清楚才是最重要的。但作为一名常年奋斗在一线的试车编辑,我的经驗是轴距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它的数字越大只能证明这款车的腿部空间可能还可以,仅限于可能,如果它的前后轴位置比较特殊就不好说了。轴距往往要和车身高度甚至是前后挡风玻璃的角度配合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车内空间,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的案例,比如阿特兹和新君越,它们的轴距都在2900毫米开外,这种车的后排应该对乘客非常包容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它们惹人爱的流线造型造就了非常尴尬的头部空间,你坐在后排会十分压抑。
再来说说SUV,在很早以前只存在越野车的说法而没有SUV,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SUV诞生了,这款兼备了承载式底盘、大功率发动机、四驱系统的汽车看似全能。在限号政策出台后更是得到了分外的追捧。更多的经验告诉我们,全能的同时也意味着全不能。SUV在驾驶操控上因为车身的高大并不能媲美轿车,同样在越野上,也不如搭载更强四驱系统和非承载底盘的越野车。在消费者节油、舒适、通过性、大空间的要求下,SUV这么个四不像就出现了。我在路上开车异常反感跟着较高的车,那样会影响视野,而SUV的热卖造成了满街的大块头。在我看来,SUV就只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较好的头部空间和视野。后来,消费者对SUV的要求进一步增高,7座SUV开始出现,目标人群抱有一台车解决全家三代出行的幻想,试驾过这么多的7座车型,也只有林肯领航员的第三排算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而市面上这些30多万的所谓7座SUV第三排都惨不忍睹,基本只能应付短途旅行,而且后备箱小得可怜。想必开这样的车出去旅行不会太开心。
最后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奇怪。中国人确实在做人和做事时考虑得比较多,有时甚至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未雨绸缪的能力不容小觑。我们总是担心那种一年可能也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拉个冰箱、床垫。城市发展过快导致了很多没想到的情况发生,比如庞大的车流量,于是限行、限购让国人在买车时更加谨慎,甚至考虑到很多年之后可能面对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写这些7最近开着BRZ试驾车送母亲去办事,老太太无意间说了句:“这车真漂亮,买一辆兜兜风,活多少年还不知道呢,享受了再说。”的确,车本来就是载具,而我们赋予它的使命可能已远远超过本身。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太多。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成为了厂商最关注的战场,可能在很不起眼的细分市场里都有 很多车型在掰手腕。这个国家顶峰时刻每两分钟就完成一辆车的交易。而属于一线城市的汽车交易黄金时期已过,为了能进一步开疆拓土,所有的品牌开始了越级之旅。在十年前,我的老马6是最标准的B级车,2675毫米的轴距在同级别中竞争力十足,而如今,连新款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都有2700毫米的轴距了,而新款的阿特兹轴距更是达到了2900毫米。这在几年前是一个标准的C级车轴距。除了比拼价格和配置,合资品牌还在价格上进一步下探,导致自主品牌的压力剧增,在十万左右的紧凑级战场更是拼得如火如荼。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外行的消费者必然感到迷茫,他们并不能通过4S店几分钟的试驾去充分了解产品,于是很多人在我们直播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当我回答过一阵问题之后,我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
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比较奇特,消费者的要求看上去很实际,其实有些好笑,在这个国家,轴距会成为首要因素去评价一款车的好坏,所以你能看见厂商在国外推出某款车后,马上在国内推出“L”版。其次,中国人对SUV有特殊的感情,从大街上密密麻麻的车流你就能看见这种号称全能的车型是多么受欢迎。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不得不变成一个数据控,仿佛把每一款车的轴距记得清楚才是最重要的。但作为一名常年奋斗在一线的试车编辑,我的经驗是轴距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它的数字越大只能证明这款车的腿部空间可能还可以,仅限于可能,如果它的前后轴位置比较特殊就不好说了。轴距往往要和车身高度甚至是前后挡风玻璃的角度配合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车内空间,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的案例,比如阿特兹和新君越,它们的轴距都在2900毫米开外,这种车的后排应该对乘客非常包容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它们惹人爱的流线造型造就了非常尴尬的头部空间,你坐在后排会十分压抑。
再来说说SUV,在很早以前只存在越野车的说法而没有SUV,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SUV诞生了,这款兼备了承载式底盘、大功率发动机、四驱系统的汽车看似全能。在限号政策出台后更是得到了分外的追捧。更多的经验告诉我们,全能的同时也意味着全不能。SUV在驾驶操控上因为车身的高大并不能媲美轿车,同样在越野上,也不如搭载更强四驱系统和非承载底盘的越野车。在消费者节油、舒适、通过性、大空间的要求下,SUV这么个四不像就出现了。我在路上开车异常反感跟着较高的车,那样会影响视野,而SUV的热卖造成了满街的大块头。在我看来,SUV就只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较好的头部空间和视野。后来,消费者对SUV的要求进一步增高,7座SUV开始出现,目标人群抱有一台车解决全家三代出行的幻想,试驾过这么多的7座车型,也只有林肯领航员的第三排算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而市面上这些30多万的所谓7座SUV第三排都惨不忍睹,基本只能应付短途旅行,而且后备箱小得可怜。想必开这样的车出去旅行不会太开心。
最后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奇怪。中国人确实在做人和做事时考虑得比较多,有时甚至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未雨绸缪的能力不容小觑。我们总是担心那种一年可能也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拉个冰箱、床垫。城市发展过快导致了很多没想到的情况发生,比如庞大的车流量,于是限行、限购让国人在买车时更加谨慎,甚至考虑到很多年之后可能面对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写这些7最近开着BRZ试驾车送母亲去办事,老太太无意间说了句:“这车真漂亮,买一辆兜兜风,活多少年还不知道呢,享受了再说。”的确,车本来就是载具,而我们赋予它的使命可能已远远超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