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总结了对国际化人才标准与特质的认识,提出了包括全球化思维、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经历、精神动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民族文化定力在内的标准和能力框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未来重点探讨的原则性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标准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和标准
我国第一份对国际化人才的专项研究是2001年12月完成的“构筑上海国际化人才资源高地”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1]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针对外语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提出了6个特质:
(1)有全球视野、国际观念,了解当今时代问题、世界发展历史与趋势。
(2)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有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3)有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善于学习,适应变化,充分胜任竞争。
(4)有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5)至少精通两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
(6)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提出在夯实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
李媚、朱志良、于瑞云通过赋予Globalization这一英文单词的9个字母以特殊含义,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9个标准[4]:
G—Global Mindset 国际化思维
L—Language 外语能力
O—Occupational Skills 专业知识与技能
B—Background of Oversea Experience 海外经历背景
A—Ability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能力
I—Innovation 创新精神
Z—Zigzag 抗挫折能力
T—Tangram Spirit 七巧板精神
N—National Dignity 世界眼光 中国立场
本文在以上几种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这方面的总体思路和本人对国际化人才内涵及标准的认识,对Globalization中英文字母的赋义进行部分调整,提出如下标准和能力框架:
G—Global Thinking 全球化思维
L—Languages 多语言能力
O—Occup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专业知识技能
B—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背景经历
A—Aspiration 精神动力
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能力
Z—Zigzag 抗挫力
T—Triangulation 三角校正能力
N—National Dignity 民族文化定力
本文结合以上九个方面,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阶段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做具体分析。
二、G—Global Thinking全球化思维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全球化思维,本土化实施。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各国、各地区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小地球村成为命运共同体。在这种背景下,观察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必须有意识地从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情的本质,否则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别与区域研究大幅拓展。区域和国别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5]。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中东欧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机构获批教育部首批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在应对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国际问题上提供智力支持,传达中国声音。
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在二级学科层面使课程体系不断丰满,一方面在全校通识教育层面下大力气提升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综合素质,针对当今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邀请著名学者和高级政府官员组织系列讲座。
例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区域和国别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的题目如下:
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
南海争端的由来与现状
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与中国-东盟关系
在探索中发展的俄罗斯
中东大变局
魅力非洲、希望非洲
欧洲一体化的未来与中欧关系
类似的系列讲座使学生得以在世界大背景下观察自己所学语言的对象国,只有站得高,才能俯瞰全局。通识教育不只是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它更是专业能力的倍增器,它与专业教育一起赋予学生认识世界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行动能力。只有打通,才能看清、看懂、看远。在信息海量化的时代,通识教育,尤其是针对具有全局性的国际问题的通识教育越来越多地发挥着把珍珠串起来的链子的功能。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截至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在学总人数近3500万,高校年招生超700万,占世界总数(1.4亿)的近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选拔和培养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外语专业拔尖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从2009年起,北外在本科阶段设置并开始实施“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多种语言能力、致力于对象国及区域研究、在国际关系等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化战略人才。2013届、2014届“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毕业生共107名,除了其中52人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外,其他55名毕业生当中去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的占58%,去著名央企、外企、民企的占31%,去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的占7%,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
三、L—Languages 多语言能力
这里的英语词Languages用的是复数形式,我想以此突出多语言能力。
目前北外开设外语语种达到61个,其中22个语种是大陆地区唯一专业点;开齐了欧盟24 种官方语言,东盟10国官方语言。北外正在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把外语语种增加到70个。丰富多彩的语种为学生的选择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外的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精讲多练,小班授课”的教学传统,以及“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文化浸透”的外语教学特色。学生能够不出国门就可较为熟练地掌握第一外语。
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第二和第三外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对我校培养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人才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与国家走向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步履相呼应,考虑到国际组织和大型跨国企业中人员组成的多元文化背景,精通第一外语、熟悉第二外语、初步了解和掌握第三外语,将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纵横捭阖之中更加游刃有余。跨文化能力固然重要,多元文化管理能力将更成为常态。因此,学校决定逐步推动第三外语的教学。2012年秋季学期,选学第三外语的本科生有83人,2013年秋季学期有203人,2014年秋季学期有229人。数量在迅速增长。
第二和第三外语对于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大幅提高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的表格说明的是2013年学生在就业时使用本专业语言或英语就业的情况:
2013年12月,ATA(全美测评权威)研究院正式发布《2013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推出2013年度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等七大榜单。在中国大陆地区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工作能力排名位列全国第一,通用就业力总排名全国第四,各项排名均位于外语外贸类高校前列。《2013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共收集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六大区域的409所普通本科高校的有效数据样本近80万份,最终抽取研究样本78523份集合而成,较为真实地评估并展现了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通用就业力的全景。
四、O—Occup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专业知识技能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核心的就业能力。但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知识的传授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才能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近年来北外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在“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的带动下,很多外语专业尝试减少教学总课时,压缩和重组技能课程;在保持文学、语言学教学特色基础上,拓展外交、经济、国情专业倾向课程;围绕区域和国别问题,试点小班讨论式教学,开展专题性学习;注重经典的阅读和研究方法的学习;非外语专业,如商科、法学和外交等专业也大范围采用双语和全英语授课,使用原版权威教材,强化英语和其他外语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多数专业改革了考核机制,重视形成性评估和能力评估。按照这一思路改革的课程,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保障了学生对对象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世界地区研究的深刻了解和领悟。
2014年9月,北外教学改革成果“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个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阶段的“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6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4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助性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3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建设,北外德语专业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内容新颖、前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有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又有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实现了语言技能训练与专门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北外各专业精心设计的本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课程平台,同时也为北外传统外语专业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使北外培养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成为可能。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选修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国际经贸辅修学位、外交学双学位和辅修学位、法学双学位和辅修学位。
五、B—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背景经历
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历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下,北外在非通用语种教学中积极实施“7+1”人才培养模式,90%的非通用语种本科生在校期间可获得一至二学期出国学习机会。此外,北外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及语种对象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支持,利用多种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每年组织200名左右的学生利用暑期赴国外短期学习。通过海外留学与交流,学生们夯实了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对对象国社会文化有了更具象的体会,提高了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制度的理解力。他们在感知多元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了迎接挑战的信心。 走出国门增加阅历固然重要,出国之前的学习经历则为海外学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这方面,外籍专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88名外教在北外长期讲学,他们作为母语者承担着外语教学、合作科研、师资培训等任务。他们经常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位来自对象国的公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常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外国留学生是中国学生人数的20%,他们以自己活跃的身影营造了浓浓的国际化校园氛围。
目前,北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师生互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拓宽人才培养的视野与平台,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逐步形成了校际交流、文化融合、视野开阔的国际化育人特色和机制。
六、A—Aspiration精神动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诞生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烽火之中。北外的校歌是 《永远为人民服务》, 其中写道:“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自觉服务于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北外的精神传统。73年来,9万余名涉外人才毕业于此,从他们当中走出了近400位大使和1000多位参赞。前辈、学长们的业绩激励着莘莘学子,是他们志存高远、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即将落成的北外校史馆将高度凝练地再现北外精神的传承,并将培训学生为校史馆讲解员。
在培养学生自觉献身于民族振兴事业的教育工作中,北外的“歆语工程”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歆语工程”创办于2006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的一项教育扶贫计划。该计划鼓励学生向老少边穷地区提供支教服务,了解民情,锻炼才干,帮助英语教育落后地区转变英语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志愿支教活动中,学生从中了解了国情、民情,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重新认识了自己,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奋斗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2010年, “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大奖。
七、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理解各有不同。Gersten 将跨文化能力分为三个维度:情感(affective)、认知(cognitive)和行为(communicative, behaviroal)[6]。这一分法被广泛引用,并得到丰富发展。
有的学者明确区分使用“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祖晓梅认为,“跨文化能力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文化意识的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指“关于目的文化的知识和在目的文化环境中得体的交际行为”[7]。蒋瑾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强调在多元文化中得体的交际行为和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适应”,而跨文化能力内涵更为丰富,文化意识和态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8]。
本文采用将“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区分使用的做法,将本节的题目定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原因如下:
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文化意识和态度在本文其他部分已经或将要述及,主要是:全球化思维、背景经历、精神动力,以及接下来要谈到的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和民族文化定力。这些章节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待母文化和异文化的态度和应对文化震荡的心理素质,与跨文化能力中的文化意识和态度对应。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涵盖内容很广,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里所论述的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和内涵,可以作为整个报告的题目了,所以不宜作为这个小节的题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强调的关于目的文化的知识和得体的交际行为在多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两个部分都已述及。但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要求应高于对非外语专业人员的要求,因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沟通过程中肩负着桥梁的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核心专业能力,所以,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应提出特别的要求,重要的有三点:
(1)用外语介绍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能力。
(2)对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调解的能力。
(3)对非外语专业人员进行初步跨文化培训的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的高校之一。目前,北外英语专业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媒体社会学、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等选修课。德语本科专业开设了跨文化交流导论、跨文化经济交流导论、跨文化媒体传播、跨文化交流的质性研究方法等选修必修课。
这些课程系统讲授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经验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它们与全球化视野下的通识教育、目的文化的知识传授、出国留学的历练、心理素质、人生理想的打造等环节一起,构成了北外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链。正如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非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完成,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外语专业的诸多课程都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教。……除此之外,还需要课外及实际工作各方面的配合。”[9]
八、Z—Zigzag抗挫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次又一次冲击。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人际沟通、求职择业、环境适应、角色转变、生涯发展、恋爱情感、心理调节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浪潮中,他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应对挫折、化解矛盾的能力尤为重要。
本科生在不同阶段集中呈现出不同的问题。2007年,北外开始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设置心理学模块,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向学生系统讲授基本的抗压抗挫折理论和方法。
同时,北外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为北外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习。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在心理咨询中心协调领导下,自2007年开始,各院系每个班都设立了心理委员,由学生担任,并定期接受专业化培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基层观察员,广泛深入了解同学的心理健康情况,配合心理咨询中心维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案例,及时告知心理咨询中心,以便提供干预和帮助。
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抗挫力是学生今后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保障。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或竞争时,所面临环境的复杂程度和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都甚于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不能战胜母文化环境中的挫折和困难,更遑论在跨文化语境里克服“文化休克”[10]、保持信心和行动能力。
九、T—Triangulation“三角校正能力”
Triangulation(三角校正法)本义是指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多元方法研究策略;在广义上指结合使用不同的研究资料、研究人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来对同一个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策略。[11]
在国际化背景下,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经常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专业背景。在这里,我提出“三角校正能力”这个概念,是指国际化人才必须能够认识、理解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综合各个学科各个方法的优长,在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从多维思考的视角出发,更好地解决同一个问题。所以,“三角校正能力”意味着在认识论上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对真理的追求上跨越学科分野的鸿沟,在国际化工作语境中践行包容变通的辩证逻辑。
对于外语学科的学生来说,初步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早在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中就明确要求:“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及“对文科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北外在全校通选课中开设了6个模块: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社会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数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技能。外语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4个学分,每个模块至少要修2学分。这些课程模块虽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的认识,但还是不够的,因为期待本科生自己去体会、归纳不同学科的特点,这有些勉为其难了。我们需有专门的课程来说清这个题目。
斯诺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12]。比切和特罗勒尔区分了四类学科:“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历史学、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机械工程学,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13]。与此相应,这四类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特征和对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即使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文学研究者和语言学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误解和偏见[14]。除了学科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学术风格也各有特色。Galtung就深刻、生动地描述了撒克逊风格(以英美为代表)、高卢风格(以法国为代表)、条顿风格(以德国为代表)和日式风格(以日本为代表)[15]。如果不了解学科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科文化差异就易与民族文化差异交互重叠,构成国际化合作中误解的来源;但是,如果学生们对此有所认识,学科差异将为丰富彼此的认知世界提供契机。北外的校训是“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真正做到“兼容并蓄”,“三角校正能力”是一个重要前提。
十、N—National Dignity民族文化定力:世界眼光,中国立场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我们要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绝不是全盘欧美化的人才,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态度学习和借鉴异域文化的精髓的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需要,北外发挥多语言多学科优势,自觉承担起“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新使命。目前,北外在海外承办了20所孔子学院,分布在欧、美、亚洲16个国家,是大陆承办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
在教学改革中,北外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设院系平台课程和用对象国语言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以期在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论和方法。这个学期精心准备的“探寻中国文化之美”专题系列讲座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主要内容如下:
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
京剧之美
中国乡土建筑文化
丝绸文化之美与现代产业升级
器以载道:中国陶瓷文化评析
李石曾与故宫博物院的创建
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感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是单行线,应是互动的、平等的。平等的互动基于自身的实力,基于自强不息、自尊自重、奋发向上、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国际化是一个突出的口号。强调国际化是正确的,但国际化不等于西方化。与国际接轨,不是为了接回顶礼膜拜的神龛,而是为了搭起平等交流的渠道。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国际化是化国际为我所用。国际化必须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
参考文献:
[1] 丁进. 浅析国际化人才的定义[J]. 人才资源开发,2010(3).
[2] 曹德明. 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3] 仲伟合. 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1).
[4] 李媚,朱志良,于瑞云. 国际化人才标准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13(22).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Gersten, M.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expatriat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0 (1).
[7] 祖晓梅. 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J]. 世界汉语教学,2003(4).
[8] 蒋瑾. 跨文化能力分类及培养的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2013(9).
[9]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2013(6).
[10] 陈放. 中国学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问题研究综述[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11] 沈辉. 三角校正法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12] 斯诺. 两种文化[M]. 纪树立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4.
[13] 比切和特罗勒尔.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 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 Klein, W. Die Werke der Sprache: Für ein neues Verh?ltnis zwischen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J]. 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2008 (150).
[15] Galtung, J. . Struktur, Kultur und intellektueller Stil. 载于 Alois Wierlacher (Ed.), Das Fremde und das Eigene[C]. München: Iudicium-Verlag, 1985.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标准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和标准
我国第一份对国际化人才的专项研究是2001年12月完成的“构筑上海国际化人才资源高地”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1]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针对外语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提出了6个特质:
(1)有全球视野、国际观念,了解当今时代问题、世界发展历史与趋势。
(2)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有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3)有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善于学习,适应变化,充分胜任竞争。
(4)有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5)至少精通两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
(6)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提出在夯实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
李媚、朱志良、于瑞云通过赋予Globalization这一英文单词的9个字母以特殊含义,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9个标准[4]:
G—Global Mindset 国际化思维
L—Language 外语能力
O—Occupational Skills 专业知识与技能
B—Background of Oversea Experience 海外经历背景
A—Ability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能力
I—Innovation 创新精神
Z—Zigzag 抗挫折能力
T—Tangram Spirit 七巧板精神
N—National Dignity 世界眼光 中国立场
本文在以上几种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这方面的总体思路和本人对国际化人才内涵及标准的认识,对Globalization中英文字母的赋义进行部分调整,提出如下标准和能力框架:
G—Global Thinking 全球化思维
L—Languages 多语言能力
O—Occup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专业知识技能
B—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背景经历
A—Aspiration 精神动力
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能力
Z—Zigzag 抗挫力
T—Triangulation 三角校正能力
N—National Dignity 民族文化定力
本文结合以上九个方面,对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阶段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做具体分析。
二、G—Global Thinking全球化思维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全球化思维,本土化实施。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各国、各地区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小地球村成为命运共同体。在这种背景下,观察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必须有意识地从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情的本质,否则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在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别与区域研究大幅拓展。区域和国别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5]。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中东欧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机构获批教育部首批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在应对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国际问题上提供智力支持,传达中国声音。
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在二级学科层面使课程体系不断丰满,一方面在全校通识教育层面下大力气提升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综合素质,针对当今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邀请著名学者和高级政府官员组织系列讲座。
例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区域和国别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的题目如下:
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
南海争端的由来与现状
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与中国-东盟关系
在探索中发展的俄罗斯
中东大变局
魅力非洲、希望非洲
欧洲一体化的未来与中欧关系
类似的系列讲座使学生得以在世界大背景下观察自己所学语言的对象国,只有站得高,才能俯瞰全局。通识教育不只是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它更是专业能力的倍增器,它与专业教育一起赋予学生认识世界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行动能力。只有打通,才能看清、看懂、看远。在信息海量化的时代,通识教育,尤其是针对具有全局性的国际问题的通识教育越来越多地发挥着把珍珠串起来的链子的功能。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截至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在学总人数近3500万,高校年招生超700万,占世界总数(1.4亿)的近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选拔和培养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外语专业拔尖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从2009年起,北外在本科阶段设置并开始实施“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多种语言能力、致力于对象国及区域研究、在国际关系等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化战略人才。2013届、2014届“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毕业生共107名,除了其中52人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外,其他55名毕业生当中去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的占58%,去著名央企、外企、民企的占31%,去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的占7%,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
三、L—Languages 多语言能力
这里的英语词Languages用的是复数形式,我想以此突出多语言能力。
目前北外开设外语语种达到61个,其中22个语种是大陆地区唯一专业点;开齐了欧盟24 种官方语言,东盟10国官方语言。北外正在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把外语语种增加到70个。丰富多彩的语种为学生的选择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外的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精讲多练,小班授课”的教学传统,以及“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文化浸透”的外语教学特色。学生能够不出国门就可较为熟练地掌握第一外语。
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第二和第三外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对我校培养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人才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与国家走向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步履相呼应,考虑到国际组织和大型跨国企业中人员组成的多元文化背景,精通第一外语、熟悉第二外语、初步了解和掌握第三外语,将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纵横捭阖之中更加游刃有余。跨文化能力固然重要,多元文化管理能力将更成为常态。因此,学校决定逐步推动第三外语的教学。2012年秋季学期,选学第三外语的本科生有83人,2013年秋季学期有203人,2014年秋季学期有229人。数量在迅速增长。
第二和第三外语对于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大幅提高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的表格说明的是2013年学生在就业时使用本专业语言或英语就业的情况:
2013年12月,ATA(全美测评权威)研究院正式发布《2013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推出2013年度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等七大榜单。在中国大陆地区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工作能力排名位列全国第一,通用就业力总排名全国第四,各项排名均位于外语外贸类高校前列。《2013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共收集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六大区域的409所普通本科高校的有效数据样本近80万份,最终抽取研究样本78523份集合而成,较为真实地评估并展现了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通用就业力的全景。
四、O—Occup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专业知识技能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核心的就业能力。但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知识的传授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才能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近年来北外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在“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的带动下,很多外语专业尝试减少教学总课时,压缩和重组技能课程;在保持文学、语言学教学特色基础上,拓展外交、经济、国情专业倾向课程;围绕区域和国别问题,试点小班讨论式教学,开展专题性学习;注重经典的阅读和研究方法的学习;非外语专业,如商科、法学和外交等专业也大范围采用双语和全英语授课,使用原版权威教材,强化英语和其他外语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多数专业改革了考核机制,重视形成性评估和能力评估。按照这一思路改革的课程,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保障了学生对对象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世界地区研究的深刻了解和领悟。
2014年9月,北外教学改革成果“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个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阶段的“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6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4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助性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3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建设,北外德语专业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内容新颖、前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有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又有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实现了语言技能训练与专门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北外各专业精心设计的本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课程平台,同时也为北外传统外语专业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使北外培养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成为可能。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选修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国际经贸辅修学位、外交学双学位和辅修学位、法学双学位和辅修学位。
五、B—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背景经历
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历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下,北外在非通用语种教学中积极实施“7+1”人才培养模式,90%的非通用语种本科生在校期间可获得一至二学期出国学习机会。此外,北外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及语种对象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支持,利用多种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每年组织200名左右的学生利用暑期赴国外短期学习。通过海外留学与交流,学生们夯实了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对对象国社会文化有了更具象的体会,提高了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制度的理解力。他们在感知多元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了迎接挑战的信心。 走出国门增加阅历固然重要,出国之前的学习经历则为海外学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这方面,外籍专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88名外教在北外长期讲学,他们作为母语者承担着外语教学、合作科研、师资培训等任务。他们经常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位来自对象国的公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常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外国留学生是中国学生人数的20%,他们以自己活跃的身影营造了浓浓的国际化校园氛围。
目前,北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师生互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拓宽人才培养的视野与平台,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逐步形成了校际交流、文化融合、视野开阔的国际化育人特色和机制。
六、A—Aspiration精神动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诞生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烽火之中。北外的校歌是 《永远为人民服务》, 其中写道:“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自觉服务于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北外的精神传统。73年来,9万余名涉外人才毕业于此,从他们当中走出了近400位大使和1000多位参赞。前辈、学长们的业绩激励着莘莘学子,是他们志存高远、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即将落成的北外校史馆将高度凝练地再现北外精神的传承,并将培训学生为校史馆讲解员。
在培养学生自觉献身于民族振兴事业的教育工作中,北外的“歆语工程”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歆语工程”创办于2006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的一项教育扶贫计划。该计划鼓励学生向老少边穷地区提供支教服务,了解民情,锻炼才干,帮助英语教育落后地区转变英语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志愿支教活动中,学生从中了解了国情、民情,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重新认识了自己,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奋斗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2010年, “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大奖。
七、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理解各有不同。Gersten 将跨文化能力分为三个维度:情感(affective)、认知(cognitive)和行为(communicative, behaviroal)[6]。这一分法被广泛引用,并得到丰富发展。
有的学者明确区分使用“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祖晓梅认为,“跨文化能力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文化意识的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指“关于目的文化的知识和在目的文化环境中得体的交际行为”[7]。蒋瑾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强调在多元文化中得体的交际行为和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适应”,而跨文化能力内涵更为丰富,文化意识和态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8]。
本文采用将“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区分使用的做法,将本节的题目定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原因如下:
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文化意识和态度在本文其他部分已经或将要述及,主要是:全球化思维、背景经历、精神动力,以及接下来要谈到的抗挫力、三角校正能力和民族文化定力。这些章节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待母文化和异文化的态度和应对文化震荡的心理素质,与跨文化能力中的文化意识和态度对应。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涵盖内容很广,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里所论述的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和内涵,可以作为整个报告的题目了,所以不宜作为这个小节的题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强调的关于目的文化的知识和得体的交际行为在多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两个部分都已述及。但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要求应高于对非外语专业人员的要求,因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沟通过程中肩负着桥梁的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核心专业能力,所以,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应提出特别的要求,重要的有三点:
(1)用外语介绍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能力。
(2)对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调解的能力。
(3)对非外语专业人员进行初步跨文化培训的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的高校之一。目前,北外英语专业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媒体社会学、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等选修课。德语本科专业开设了跨文化交流导论、跨文化经济交流导论、跨文化媒体传播、跨文化交流的质性研究方法等选修必修课。
这些课程系统讲授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经验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它们与全球化视野下的通识教育、目的文化的知识传授、出国留学的历练、心理素质、人生理想的打造等环节一起,构成了北外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链。正如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非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完成,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外语专业的诸多课程都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教。……除此之外,还需要课外及实际工作各方面的配合。”[9]
八、Z—Zigzag抗挫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次又一次冲击。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人际沟通、求职择业、环境适应、角色转变、生涯发展、恋爱情感、心理调节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浪潮中,他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应对挫折、化解矛盾的能力尤为重要。
本科生在不同阶段集中呈现出不同的问题。2007年,北外开始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设置心理学模块,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向学生系统讲授基本的抗压抗挫折理论和方法。
同时,北外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为北外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习。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在心理咨询中心协调领导下,自2007年开始,各院系每个班都设立了心理委员,由学生担任,并定期接受专业化培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基层观察员,广泛深入了解同学的心理健康情况,配合心理咨询中心维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案例,及时告知心理咨询中心,以便提供干预和帮助。
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抗挫力是学生今后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保障。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或竞争时,所面临环境的复杂程度和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都甚于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不能战胜母文化环境中的挫折和困难,更遑论在跨文化语境里克服“文化休克”[10]、保持信心和行动能力。
九、T—Triangulation“三角校正能力”
Triangulation(三角校正法)本义是指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多元方法研究策略;在广义上指结合使用不同的研究资料、研究人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来对同一个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策略。[11]
在国际化背景下,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经常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专业背景。在这里,我提出“三角校正能力”这个概念,是指国际化人才必须能够认识、理解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综合各个学科各个方法的优长,在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从多维思考的视角出发,更好地解决同一个问题。所以,“三角校正能力”意味着在认识论上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对真理的追求上跨越学科分野的鸿沟,在国际化工作语境中践行包容变通的辩证逻辑。
对于外语学科的学生来说,初步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早在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中就明确要求:“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及“对文科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北外在全校通选课中开设了6个模块: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社会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数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技能。外语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4个学分,每个模块至少要修2学分。这些课程模块虽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的认识,但还是不够的,因为期待本科生自己去体会、归纳不同学科的特点,这有些勉为其难了。我们需有专门的课程来说清这个题目。
斯诺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12]。比切和特罗勒尔区分了四类学科:“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历史学、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机械工程学,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13]。与此相应,这四类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特征和对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即使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文学研究者和语言学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误解和偏见[14]。除了学科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学术风格也各有特色。Galtung就深刻、生动地描述了撒克逊风格(以英美为代表)、高卢风格(以法国为代表)、条顿风格(以德国为代表)和日式风格(以日本为代表)[15]。如果不了解学科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科文化差异就易与民族文化差异交互重叠,构成国际化合作中误解的来源;但是,如果学生们对此有所认识,学科差异将为丰富彼此的认知世界提供契机。北外的校训是“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真正做到“兼容并蓄”,“三角校正能力”是一个重要前提。
十、N—National Dignity民族文化定力:世界眼光,中国立场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我们要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绝不是全盘欧美化的人才,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态度学习和借鉴异域文化的精髓的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需要,北外发挥多语言多学科优势,自觉承担起“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新使命。目前,北外在海外承办了20所孔子学院,分布在欧、美、亚洲16个国家,是大陆承办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
在教学改革中,北外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设院系平台课程和用对象国语言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以期在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论和方法。这个学期精心准备的“探寻中国文化之美”专题系列讲座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主要内容如下:
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
京剧之美
中国乡土建筑文化
丝绸文化之美与现代产业升级
器以载道:中国陶瓷文化评析
李石曾与故宫博物院的创建
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感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是单行线,应是互动的、平等的。平等的互动基于自身的实力,基于自强不息、自尊自重、奋发向上、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国际化是一个突出的口号。强调国际化是正确的,但国际化不等于西方化。与国际接轨,不是为了接回顶礼膜拜的神龛,而是为了搭起平等交流的渠道。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国际化是化国际为我所用。国际化必须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
参考文献:
[1] 丁进. 浅析国际化人才的定义[J]. 人才资源开发,2010(3).
[2] 曹德明. 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3] 仲伟合. 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1).
[4] 李媚,朱志良,于瑞云. 国际化人才标准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13(22).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Gersten, M.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expatriat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0 (1).
[7] 祖晓梅. 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J]. 世界汉语教学,2003(4).
[8] 蒋瑾. 跨文化能力分类及培养的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2013(9).
[9]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2013(6).
[10] 陈放. 中国学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问题研究综述[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11] 沈辉. 三角校正法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12] 斯诺. 两种文化[M]. 纪树立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4.
[13] 比切和特罗勒尔.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 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 Klein, W. Die Werke der Sprache: Für ein neues Verh?ltnis zwischen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J]. 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2008 (150).
[15] Galtung, J. . Struktur, Kultur und intellektueller Stil. 载于 Alois Wierlacher (Ed.), Das Fremde und das Eigene[C]. München: Iudicium-Verlag, 1985.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