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注重孩子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行为与习惯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热”起来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创设情境。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能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激起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恰好《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对于这么多丰富的素材,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设计活动情境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老师们不妨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情境。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更要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中的思想感情,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对情境提出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教育教学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最终目的。
如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我创设了手影戏的情境,引入话题。通过手影向学生展示出飞翔的鸽子、呼唤的小狗、蹦跳的小兔子等多种动物的造型,配上声音和音乐,让学生在思想上很自然地融入到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手的神奇——会说话、会表演。在学生观看的时候,他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好奇地开始模仿,有的学生甚至还试着创造其他动物的造型。此时教师适时引导,你知道大屏幕上的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吗?你会做手影吗?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使学生在观看、表演、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双手的神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赞美双手的情感意识。
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恰到好处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体验生活、深化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进而表达和形成积极受教育的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联系现实生活,使教学内容“丰”起来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從学生现实的体验和童真的世界出发,做到了引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父母的爱。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强化亲身体验,使教学活动“实”起来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如在进行《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探究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秋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或者鼓励学生动手拍一拍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了解到关于秋天的知识,感悟到秋天的美好和秋天丰收的乐趣。使孩子们的认知更加系统化。
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链接课堂内外,使教学过程“活”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我课前特意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乡的瀑河,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结果发现:瀑河的境况十分让人担忧,河边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酸味,时有工厂竟将工业废水悄悄排入河中,更有居民将垃圾丢在溪边或溪面上,溪边垃圾成堆,不名漂浮物由上而下……一组组画面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学生深深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需要人人做起。同时,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现状,感受了危害,培养了从小要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作为教师,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品德与生活教育活动。在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引领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一、创设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热”起来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创设情境。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能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激起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恰好《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对于这么多丰富的素材,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设计活动情境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老师们不妨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情境。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更要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中的思想感情,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对情境提出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教育教学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最终目的。
如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我创设了手影戏的情境,引入话题。通过手影向学生展示出飞翔的鸽子、呼唤的小狗、蹦跳的小兔子等多种动物的造型,配上声音和音乐,让学生在思想上很自然地融入到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手的神奇——会说话、会表演。在学生观看的时候,他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好奇地开始模仿,有的学生甚至还试着创造其他动物的造型。此时教师适时引导,你知道大屏幕上的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吗?你会做手影吗?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使学生在观看、表演、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双手的神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赞美双手的情感意识。
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恰到好处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体验生活、深化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进而表达和形成积极受教育的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联系现实生活,使教学内容“丰”起来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從学生现实的体验和童真的世界出发,做到了引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父母的爱。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强化亲身体验,使教学活动“实”起来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如在进行《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探究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秋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或者鼓励学生动手拍一拍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了解到关于秋天的知识,感悟到秋天的美好和秋天丰收的乐趣。使孩子们的认知更加系统化。
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链接课堂内外,使教学过程“活”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我课前特意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乡的瀑河,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结果发现:瀑河的境况十分让人担忧,河边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酸味,时有工厂竟将工业废水悄悄排入河中,更有居民将垃圾丢在溪边或溪面上,溪边垃圾成堆,不名漂浮物由上而下……一组组画面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学生深深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需要人人做起。同时,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现状,感受了危害,培养了从小要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作为教师,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品德与生活教育活动。在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引领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